往事
作者:盛世青华      更新:2022-04-13 08:39      字数:3550
  秦深出生的时候,朝政大权还掌握在先太后杜氏手中。杜太后是先帝发妻, 想当年杜氏一族几代人皆驻守边疆, 一门双侯, 满门荣耀。

  因为杜氏一族的原因, 先帝斟酌再三, 还是立了杜氏为皇后, 却始终没有让她生下孩子。

  而且先帝的真爱白月光另有他人, 那就是后来被杜太后处以极刑的韦贵妃。

  韦氏貌美,又和先帝早已相识, 勾的先帝恨不得立她为后,只是韦氏家族不显, 最终先帝迫于无奈,立了杜太后为皇后,却让韦氏成了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贵妃, 而且给予盛宠。

  后来杜氏一门不幸战死沙场, 杜太后的父兄皆亡, 先帝虽然对杜家进行了抚慰施恩,但是对宫里的杜皇后, 却没有了好脸色。毕竟在他看来,就是因为杜氏的原因,才让他不能册封自己喜欢的人为皇后。先帝曾有废后的心思, 只不过因为杜氏的父兄为国捐躯,满门英烈,朝堂上的大臣们绝对不会同意他废后的。

  不能废后, 先帝所以就将杜氏当成了一个透明人,几乎不踏进杜氏的宫殿里。而韦贵妃,则成了后宫中的实际掌权者。

  只不过韦贵妃虽然貌美,但是心胸狭窄,她没有生育,就对于宫中的皇子皇女皆看不过眼,肆意欺负生下孩子的后妃。泰安帝和长安长公主的生母慧妃,就是在先帝的纵容下,被韦贵妃逼死的。

  只是韦氏盛宠之下却也一生没能有孕,这其中的事情就不是旁人能说清楚的了。

  后来先帝猝然崩逝,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去世的这么突然,没有留下遗诏,只能由杜太后和当时的几位首辅选一位皇子辅佐。而生母慧妃被韦贵妃害死的泰安帝,当时的二皇子,因为某些原因,被杜太后选中,当上了皇帝。

  若说杜太后前半生凄苦,这后半生好歹该是享福了,只可惜杜太后对先帝和韦氏恨之入骨,即使成为太后以后让韦氏尝尽了苦楚,她也不想只安安稳稳的在后宫做一个太后,她太知道没有权利的痛苦了。

  泰安帝登基以后,一开始是以泰安帝未成年为由,太后垂帘听政。杜太后出身将门,倒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深宫妇人,她一边摄政,一边暗中培养自己的党羽,直到后来羽翼渐丰,意图谋反。

  秦深出生的时候,杜太后已经羽翼渐丰,泰安帝也加冠已久,两人之间的争斗初现端倪。

  泰安帝在前朝为了政权和杜太后斗智斗勇,而刘皇后也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在后宫中,即使有了身孕,也不能彻底放手,由于太过耗费心力,最后在生产时,血崩难产而亡。

  刘皇后嫁给泰安帝,或许也享受了荣华富贵,但也跟着他一起经受了担惊受怕,损耗心神。她不仅看到了皇位的荣耀,也看到了皇位背后的残忍和艰辛,她并不想让自己这个一出生就要失去母亲庇护的孩子成为众矢之的。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所以她最后请求了泰安帝,让他疏远这个孩子,不要给他期盼,她不求太多,只要能让他平平安安的长大就好。将来给他一个偏远的封地,做一个富贵闲人,一生平安。没有承受过帝王期盼的嫡子,即使是新皇上位,为了声名,也会好好对待他。

  即使新皇不顾名声,但是刘皇后还未这个孩子求了一道圣旨,一道总能保全他的圣旨。

  刘皇后不知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怨她自作主张,但是,这已经是她在临终之前,在如今这个境地下,能给他的最好的安排了。

  杜太后如今与陛下几乎是图穷匕见,嫡子的出生只会为陛下增添砝码,如果陛下宠爱这个失去了母亲的中宫嫡子,杜太后说不得就会对他下手。即使不下手,太后也能以皇后逝去,孩子无人照顾的名义,将他接到身边抚养,不仅离间了他们父子,而且刘皇后知道杜太后恨极了秦家的人,若是孩子落到她手里,还不知会被如何对待。

  泰安帝也知道发妻的顾虑,他的妻子,是陪着他一路走过来的。当初杜太后为了限制他的势力,给他选的皇后妃子都是家世不显的。所以刘皇后最初对于成为一位皇后,完全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都是摸索着来的。

  先帝对这几个不是真爱生出来的孩子也不上心,泰安帝那时对于帝王心术也是没有经验,他们这一对本该是最尊贵的天家夫妻,就这样相互扶持着,学习着,走过了最艰苦的时候。

  所以刘皇后是泰安帝心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她的话,泰安帝无论如何都会考虑的,而且宫里如今都是杜太后的眼线,就算他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悉心照料,也是防不胜防。让杜太后以为他因为皇后难产而厌恶了这个孩子,置之不理,或许还能让他更平安一些。

  所以泰安帝答应了刘皇后的请求,从此宫中本该是皇子中最尊贵的三皇子,成为了出生丧母,父亲不爱的孩子。

  ……

  大明宫中,飘散着淡淡的龙涎香的香气,泰安

  帝想起这段过往,叹了一口气。人老了,就总会想起曾经的事情……

  当时杜太后和她的党羽伏法以后,泰安帝也想过好好安置这个孩子,只是他答应过皇后。既然注定不能成为帝王,那他的亲近就是害了他。所以泰安帝依旧不远不近的对待这个孩子,只是私下吩咐人好好照顾三皇子。

  只是如今看来,或许他和皇后都算错了!

  泰安帝垂眸看了一眼展开的奏折,又叹了一口气,面容有着些许的疲惫。

  第二□□会的时候,泰安帝便正式下旨任命了这次秋闱的主考官,正是萧俨奏折上所提到的那两位。朝堂上还有其他大臣想说些什么,但是触及陛下冷淡的目光,他们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称赞“陛下圣明。”

  透过帝王冠冕上的十二旒珠,泰安帝看到了站在亲王之中低着头的秦深,泰安帝看不清他的面色,目光在他身上停顿了几息,又转开了目光。

  等到朝臣都无事启奏的时候,泰安帝才退朝离开殿中。秦深抬头看了一眼泰安帝离开的地方,又收回了视线,和朝臣们一起走了出去。

  萧俨和徐鹤年一边说着话,一边向宫门走去。看到了落后几步的秦深和秦沐,相视一眼,在原地等了片刻。

  看到秦深走过来,萧俨温和的开口道:“臣和鹤年要去明月楼喝茶,睿王殿下和庆王殿下可要一同去。”

  “我也可以一起去吗?”秦沐没想到清宁侯和徐大人还会带上他,有些惊喜的问道,毕竟他在宫里向来都是一个透明人。

  “殿下客气了,自然是可以的。”徐鹤年在一旁笑着道。

  “三哥……”秦沐看了一眼秦深,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旁人都说他三哥平庸,但是每次面对三哥,他都会感到有些拘束,就仿佛是面对着父皇的时候。

  秦深看着一个有些惴惴的四弟,又看了一眼萧俨和徐鹤年,微微点头:“左右无事,那就一起去吧。”

  来往的官员看到这四位一起出了宫门,也没有想太多,毕竟睿王和庆王殿下平时低调的很,比敬王和恪王让人省心多了。

  ……

  清宁侯府中,叶微澜醒来时已经辰时了,在侍女的伺候下洗漱以后,用过早膳,看了一眼外边的天气,发现今天不是太热,天色阴沉。叶微澜想起自己已经许久没有运动过了,就有换了一身方便的衣裳,在院子中练武。

  孙简从外边走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平常温温柔柔,娇娇弱弱的夫人利落了练了一套功夫,英姿飒爽。孙简有些惊讶,没想到夫人还会武,不过想到华阳侯府之前也是将门,只不过到了华阳侯这一代,已经逐渐成了文官,但是想来家中的晚辈还是要练武的。

  叶微澜余光看到孙简,停了下来,理了理衣服,开口问道:“怎么了?可是侯爷有什么事?”

  孙简收回自己的思绪,低头恭敬道:“侯爷下朝以后和睿王庆王还有徐大人一起去喝茶了,所以让奴才来告诉夫人中午不回府用膳了。”

  叶微澜接过白苏递过来的帕子,轻轻擦了擦汗,然后又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去好好照顾侯爷吧。”

  孙简又弯了弯腰道:“奴才明白,侯爷说今日不能陪夫人一起用午膳,叮嘱您好好用膳。”孙简想起侯爷在那三位面前说这话的时候,睿王和徐大人惊奇的神色,心中也有些感慨,曾经淡漠的侯爷如今也有了牵挂的人。

  叶微澜知道萧俨的意思,她夏日里胃口小,吃的少,平时都是萧俨劝着她多吃一些,如今他不在,所以让孙简叮嘱自己。轻轻笑了笑,叶微澜开口道:“告诉侯爷,我明白他的意思。”又看了一眼阴沉的天色,天边的云半卷着,叶微澜又对孙简道:“我看如今天色阴沉,恐怕会下雨,孙管事不妨带几把伞,有备无患。”

  孙简点头道:“夫人想的周到。”然后又恭敬的道:“奴才先告退了。”

  孙简离开以后,叶微澜便回房沐浴以后换了一件家常的衣裳,然后又让白苏去请萧叔过来。今日无事,正好问问萧叔,往年陛下的寿宴,清宁侯府送礼的惯例。

  等到中午快要用午膳的时候,果然不出叶微澜所料,下起了大雨。

  用过午膳以后,叶微澜捧着一杯玫瑰露,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看着外边的大雨,滴落在院中的池塘内,激起阵阵涟漪。

  雨水带来了丝丝凉意,冲去了前几日的燥热,空气中带着泥土的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施妤 20瓶;洁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