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八零年代学习忙9
作者:猫生寂寥      更新:2022-04-13 08:12      字数:3324
  第九十章发光发热下

  “怎么我家的那个孩子也是去上的大学, 不仅一分钱都没拿回来, 一年还要花家里好些。”剥着花生吃的妇人的脸本来就被太阳晒的又黑又黄, 现在听了这话, 脸色就直接黑下来了, 落到老长。

  现在通信不方便,他们一整个村子就只有大队上有一个电话,电话费贵的吓人, 出去上学的孩子要是一般没有必要也是不会打电话回来的,除了要钱。

  说到这, 见到妇人仿佛就要马上回去质问孩子的表情,怕捅出事来,冯父还是稍微收敛了一点,含糊了几声笑道:“倒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三丫是自己争气。”

  旁人见她愤愤不平的也跟着调侃道:“你家那孩子上的是大专,他家孩子上的是名牌大学,这两者能一样吗。人家能一分钱不花还给家里补助那么多, 你家的不仅要花些,还连国家的补助都没有呢。”

  这婆子虽然是跟冯父一样爱炫耀孩子,但是本质上还是有许多的不同。沈父炫耀是炫耀,人家就是就事论事罢了。不说是冯美兰的亲爹了,他们这些同乡出去的时候也少不得要说说家乡里出的这个省状元。

  而这婆子则是有了个上大学的孩子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 行事做事也越来越看不上同村, 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自信, 村里的人不想惯着她的脾气, 三言两语的就把真相给说了出来。

  妇人这才安静了下来,脸臊的通红。三两下的把花生吃了干干净净,不好意思的留下来,灰溜溜的走了。

  首都的消息总是比他们家乡这种闭塞的城市要更加的灵通一点,城市的逐渐开放,政策的逐渐开放她都看在眼里,南边的经济特区开始建立,弥生敏锐的感觉到了未来的趋势,国家的经济将会迎来蓬勃的发展。

  回乡的时候也能看见这种苗头。

  曾经私底下用来交易的市集现在已经逐步的扩大,原来还有人管的时候就阻止不了自由贸易的撕下进行,现在没了人管之后,做生意的人也变得一个比一个多。人一多市场秩序就要混乱,于是政府就在市场西边的地方弄了一个西集,砌好了一排排的水泥台子。

  弥生本来的意思是说这次回来让哥哥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就盘下来。

  没想到两个哥哥都是有远见的,兄弟两个合伙盘了一块地方卖些小杂货,为了这件事,本来不打算卖掉的猪也卖了,弥生剩下来的那五百块两个哥哥死活都不肯动。

  把自己之前攒的积蓄都填上,再加上又稍微借了一些,盘地方的钱有了,剩下的钱就亲自跑了一趟市里进了不少货。

  他们一家都是聪明的,眼光还算是独到,加上看上去就实诚,三言两语的谈下来居然找到了一个质量不错的供货商。

  出于谨慎,他们卖的都是一些饰品和日用品,这些东西不会坏,还都是日常比较需要的,不愁卖。都是从南边来的新货,目前还就只有市里面有。

  虽然款式在弥生看来是有点老的,但是对比一下供销社里卖的那些颜色造型都不好看 卖的还贵的各种饰品。这些好看的玩意直接就吸引住了来来往往的年轻女孩小姑娘。

  皮筋、发卡、首饰、首饰盒,带香味的肥皂,他们的货种齐全,几乎什么都卖。最容易赚的就是女人的钱,这个道理自古不变。

  所以渐渐的发展下来,周围的人都知道了他们家,他们的成绩还不错。

  但是这个东西进货简单,人家看他们家赚钱,很快的就模仿起来了,人一多流量就会被分散,最近的一段时间生意比起以前来是不太行了。

  弥生回家之前他们还在商量着把手头的这批货卖完之后就要换个别的东西卖,暂时的还没想到头绪,他们一个说是要去南方批发衣服,一边又觉得去这一趟不容易,不如卖点别的。

  所以在弥生没有回家的一年中,她的两个哥哥不知道在何时已经开了窍了,父母觉得她是孩子,管好自己的学业就行了,这些家里的问题基本上都不跟她说。

  做生意也的确是赚钱,以前他们家觉得五百块就是个巨款,但是现在,五百块生意好的时候,一个半月就赚到了,比起做工人或者是吃国家饭,收入算的上是成倍回本。

  脑子活又肯干的人在什么时候混的都不会太差,做生意可比种地要轻松多了。

  “我看倒不如去深市看看,现在我们同学中还挺流行录音机之类的。”弥生看哥哥们那么忧愁,挠挠头,干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那个地方正在蓬勃的建设中,去看看没准有一定的际遇。

  “深市?”哥哥们最近已经不是第一次从别人的嘴里听说这个地名,他们结交的那些供货商的货很多都是从这边来的,弥生的年岁小,但是对于全家的唯一一个大学生,谁都不敢随便的把她当成孩子待,就让她讲讲关于这个地方,

  弥生结合现在的情况和后世的发展情况就给他们稍微讲了讲。

  一说不得了,他们几个都动了心。

  弥生度过自己的暑假准备回校的时候,冯大冯二已经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对于家人的上进,弥生是挺高兴的,虽然对于她说,即便是他们都不成器,弥生也有法子护佑到他们晚年,但是看到他们现在这样弥生还是打心眼里高兴,毕竟这样她就能省出挺多的时间专注到自己的学业上。

  ………………………………

  回到学校的弥生已经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和她优秀的小组组员一起成为了一个在大二就能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的人。

  大二的时候他们的一个研究卖出了专利,这个时候进一步开放,很少的一些私营企业冒了头,有不少新发展起来的公司想要买下这个研究,但是他们开出的价格让他们望而却步。

  时间拖的越久,弥生和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把这个东西变得更加完美,到了第四版出来的时候,那些企业的人就看着更加垂涎了。

  到了他们大三的时候,这个东西终于卖了出去,就算是钱是三等分,这笔钱的数目也相当的可观,弥生也有了开公司的钱了,可是弥生这辈子却有点不想接着做生意。

  三人小组中,有一个人的家里就是做生意的,以后百分之九十的可能就是接着做生意,那笔钱可以作为他自主创业的启动资金。那个十五岁的神通想的就是以后要为国家效力,毕竟身为清大物理系最顶尖的学生,他可以被一路保送,甚至最后还能一路没有任何阻碍的进入超一流的实验室。

  弥生把这笔钱尽数给了哥哥,哥哥现在有了两个生意,一个就是卖衣服,一个就是卖些电子表、录音机什么的。

  只不过从外面进衣服到底是其中有差价,要赚也赚不了太多,两个嫂嫂甚至还去深市进行了各种实地考察,还想办个服装厂。

  只不过机器什么的哪哪的都是要钱,他们手头上的那些远远不够,本来就打算算了,做做小本生意罢了,这个时候弥生的钱就来了。

  弥生给的这笔钱可以解眼前之急,几个哥嫂并不占自己妹妹的半分便宜,直接商量着以后要是工厂开起来了,要有小妹的一半。

  意外的是,冯大冯二虽然都是生在农家,但是却是格外的胆大,也格外的豁达。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都是很果决的,基本没有畏手畏脚不敢做决定的时候。

  反正他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家中还有十几亩的良田在后面撑着,他们还年强,不如就去干一把,一般人很少有这个魄力,也很少有那种际遇,所以在弥生毕业读研的时候,他们早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

  弥生曾经想过,她要不要也去在这这个时代发挥一下自己的能力,凭借她脑袋里面那些完全超出这个世界层级水平的研究成果,她要名利双收都根本不难。

  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家里的人都以她能做学问为荣,况且,学习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在这个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家里,她所能做的一定会越来越多,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和无数的人一起去建设,去发明。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在以后把自己国家的物理理论水平尽量的提升上去,尽量缩短与世界之间的距离。

  以极为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之后,弥生申请了去米国读博,五六年的发展过去,他们家的几个小工厂的规模已经进一步的扩大,已经申请了公司,前途可期。

  弥生从米国学习了先进的技术之后,她就申请回了国,现在国家人才正是稀缺的时候,弥生作为年轻的研究员进入了国家航空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等科研项目。

  因为研究的特殊性和哥哥们的事业的发展,冯父冯母都被接到了首都居住。

  三十年后,弥生荣誉满身,多项神秘的科研都被证实是她的参与,她也成为了国家航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奠基者。

  她到临死的时候都没有再见过赵戚安,不过早有人说他是已经回了首都的,但是当弥生在某一日接收到了他的恶意的时候弥生就知道他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