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八零年代学习忙
作者:猫生寂寥      更新:2022-04-13 08:12      字数:5600
  第八十一章傻女孩

  早上鸡叫了头遍,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 冯母就起来忙活了。

  她家的人头多,分到的东西和地也多, 加上一大家人都是吃苦耐劳勤劳肯干的老实性子,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

  她就一大早的起床,给这一家子做饭, 一会吃过饭, 壮劳力都去下地干活, 小的几个就去河沿上割点草喂猪。顺带着拿着网子和桶去溪边上捞点浮萍给鸭子吃,孩子们最小的也都九岁了,溪水又浅,价上这个时候的孩子养的野,大人们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熬了一大锅稠稠的粥,炒了一大盘白菜, 一盘玉米面饼子。正是三月春来的时候, 家里面还剩着许多的白菜, 油盐都是精贵东西, 早上饭就没怎么放, 一人一大碗粥, 吃点菜就行了。

  桌子上的唯一的油水是还冒着热气的四个白煮蛋, 放在桌子的主位上面,人都来齐的时候, 冯母就开始给大家分饭。

  一人一碗粥, 一人一大块饼子, 菜随便吃,人人都能吃饱,两个小孩吃着饼子,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盯着蛋。

  蛋是给壮劳力的,冯爹,冯大、冯二各一个,剩下的一个就是给冯美兰的。

  冯美兰是家里的老小,虽然是个女孩,但是却是家里脑子最好使的一个,前两个小子上到了小学二年级就调皮捣蛋的上不下去,倒是冯美兰一直上到了高中,现在都上高三了,还有四个月就要高考了。

  要是考上个大学,那可不是鲤鱼跃龙门了啊!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情,全家都是土里刨食的,现在出了这么一个秀才,全家都金贵宝贝着。

  这个时候正是小女儿关键的时候,缺了谁的鸡蛋都不会缺了她的,在冯母冯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全家的人都渐渐觉得她是有大出息的,理应被礼遇。

  他们饭都吃了一半了,也没有人叫她,知道她学习累,他们早上起来的时候都是安安静静的。

  二虎把饼子吃了一半,就伸手摸了一下那颗蛋,被身旁坐着的小儿媳伸手打了一下:“别碰姑姑的鸡蛋,姑姑马上就起床了。”

  那一下的手劲不小,打的二虎的小黑手都有点红,但是二虎一下没哭,笑嘻嘻的把手缩回来:“我帮姑姑看看凉了没啊,凉了就不好吃了吧,爹,你说是不是鸡蛋凉了就不好吃了?”

  冯二刚把蛋剥开,听了儿子这话,笑了笑,把蛋黄捏了出来给二虎吃了。

  鸡蛋煮的老,黄干的很,把二虎噎了一下,连忙灌了一口粥,然后装了一副老成像,说:“蛋还是热着好吃。”

  冯大要给大虎,大虎把碗一端,只说爹辛苦,说什么都不要。老大直接把蛋塞到孩子嘴里,大虎虽然十二岁了,按农村来说是个大小伙子,但是在父母面前也是个孩子。

  冯大冯二农忙时就种地,稍微闲一点的时候就去县里找些工做,打算存点钱以后好送三妹去上大学,这个时候要是想供出一个大学生是要倾一家之力的,他们都没怨言。就连当宝贝养的猪,为的也是在今年卖掉给冯美兰攒学费,只是这样实在是辛苦了些。

  二儿媳听得心酸,谁不想也给孩子吃点好的呢?可是现在也没分家,婆婆说什么就是什么,况且婆婆为人忠厚,给他们平日里吃的喝的也都是饱的。听说隔壁的薛三婆婆都不给儿媳吃饱,她那个儿媳天天喝点稀粥野菜,饿的头垂垂的还要下地,相比较起来,婆婆算是好的了。

  况且也就是鸡蛋放面对孙子亏了一点,平时几个月一次的做盘肉,婆婆都是谁也不差的一点点给分好。

  隔壁的媳妇别说是吃肉了,就连休息都很少休息,一想到隔壁,两个儿媳瞬间警醒,都是良善人,也俱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赵桂兰何尝不知道儿媳们的想法,只是家里的鸡一共就下那么些蛋,多的她也拿不出,等今年养的小鸡长大就好了。于是也笑着对两个孙子交代:“给你们小姑吃的蛋是因为她学习好,你们以后要是能考上初中奶奶就天天给你们吃鸡蛋,考上高中,就一个月吃两次猪肉。”

  大虎有点内向,听见这话也抬头,拍拍胸脯表了表决心:“我这都二年级了,还有三年我就能上初中了。”

  “我我我!!”二虎一手拿饼子,把手举得高高,眼睛晶晶亮亮的跟着应和,但是也顾忌着会吵醒小姑,兴奋的声音也压的很低,“我,我也能,我还有……嗯……四年!”

  二虎才学算数,数的不好,顿了一下才想了出来,闹得满屋子的人笑。

  一家人其乐融融,充满了向往新生活的朝气。

  弥生就是在这种气氛下醒来的,昨晚只顾上睡眠时间有点少,一时间还有点头晕脑胀。

  她在上个世界的时候谋了反,群众反过来支持了他,看上去几乎没有建树的皇帝与护佑他们的战神将军,他们选择的当然是奥斯,一场篡位几乎变成了正义战争,几乎是没有耗费任何力气的就把疑心病重的皇帝给推下了皇位。

  皇帝终日担心的事情终于实现了,他被永远囚禁的时候居然还有点释然。

  弥生对他很无语,不过还是一个不留的把他们囚禁了起来。

  只有三皇子,菲尔曾经问过他的意见,愿不愿意附属于他生活,不过被极度直a癌的三皇子拒绝了,于是弥生也就无需对三皇子有任何一分的客气了。

  几年的发展时间,菲尔把基因崩溃症的药剂进行了数次的改良,一次药效的持续时间增加到了一个小时,它看上去仍旧很短,但是却意味着使用的药剂的指数性减少。

  他就像是一个宝藏,永远也无法被挖掘完,弥生庆幸自己对他善加利用。

  在菲尔发明出能够让虫族感到严重不适的药剂之后,弥生就带着这些最新的科研产品来到了虫族猖獗的地方。

  或许他们的基因会因为此类药剂而逐渐进化,但是人类研究出药剂的时间总是比他们进化的时间要短。

  在他们进化之前,弥生会尽量执行奥斯留下的任务,绞杀掉所有以伤害他们人民为生的虫族,即便是杀不光,也要把他们的逼到星系的角落里,永世不还。。

  他一直呆到了奥斯的身体完全崩坏的时候,等到成熟的基因崩溃症的药剂也无法阻止他的身体层层破败的时候,弥生已经护佑了这个国家长达二十年的时间。

  他不说是面面俱到,但是他在的时候,足以荡平所有外来威胁,把所有相互勾结的势力一一肃清,保证国家机器运作只是为了为人民谋和平。

  只要保证他在的这几十年人们安居乐业,就够了。

  这个世界带给弥生的不仅仅是奥斯的一部分灵魂力量、吸收的恶意,甚至更多的还是来自所有把奥斯奉为神明的人们的信仰之力,这股力量在奥斯死去的当天达到了顶峰。

  过多的能量差点撑坏了弥生的身体,要不是世界意识及时把他登出,说不定他还要损失的更大。

  昨晚半夜接收记忆加上吸收能量就耗费了半天的功夫,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有点晚了。

  出去的时候,一桌人都吃到了一半,弥生给桌上的家人打了招呼,就开始吃饭。

  天冷,粥凉的快,她喝的时候都半温了,夹着炒的嫩亮的白菜细嚼慢咽,打的细细的玉米面除了粗粮香没有什么味,白菜也并不好吃。不过记忆里的冯美兰是很习惯这样的吃法的,于是她也很快就习惯了。

  吃到了最后,盘子里还剩下了一个鸡蛋,有点凉了。

  一旁的二虎端着大碗在喝粥,脸快有他的脸大,但是他还是用着余光一直在看小姑,见小姑把鸡蛋最后剩了下来还非常不赞同。

  凉了不好吃,他这么想。

  弥生感觉到他的视线,记忆中家里的鸡蛋她吃的最多,这两个孩子都没份。

  “娘我今天不想吃,您吃吧。”这户家庭和她之前生活过的任何的时代都不一样,他们很穷,鸡蛋是能拿出来给家人的为数不多的补品了。

  冯美兰天天学习,除了学习什么都不需要她做,是家里最轻松的,也是吃的最好的。

  就连两个小孩,也是早上割完够吃的草才去上学,关键是,居然没人有一分的怨言,也没惹觉得有什么不对。

  至于农村常见的重男轻女在冯家完全都没出现,甚至所谓的嫂子和小姑子不和都没有,虽然条件不好,但是全家都在尽自己的努力给她优待着。

  “娘不吃。”冯母用手擦擦嘴,把鸡蛋推回去,在她的意识里就从来没有把东西给自己吃的道理,女儿不吃就归儿子,实在不行给家里的其他人也行,她自己是不会吃的。见桌上都吃了个差不多,就准备收盘子了。

  “大虎?二虎?”她把鸡蛋递给两个孩子,孩子连连跑开,一边跑还一边说:“小姑我们吃过了的,我们去割猪草了。”

  “嫂子?”嫂子们更是不要,跟着收盘子扫地,还端了盆衣服准备去洗。

  转了一圈,手上的鸡蛋都没送出去,弥生站在原地挠挠头,这个家还真的是又奇怪又温暖。

  “行了,这一个鸡蛋还不够你废脑子抵的呢,拿着自己中午吃,到了学校别学太用力了,省省脑子考试用。”冯父抽了口旱烟,吧嗒吧嗒的,黝黑的沟壑纵横的脸上,是显而易见的疼爱和骄傲。

  行叭。

  现在的天也不过是刚刚擦亮,差不多六点钟的光景,弥生背着书包就往县城里走了。

  走到她小叔那坐着运学生的一个牛车去县城。

  他们村子算是离县城最近的了,还差不多有个七八里路,人家十几里的都步行去得,冯美兰的父母就觉得她一个女孩白天去得,到了晚上放学晚,自己回来实在是不放心。于是就摆脱她小叔捎着她,等到割麦子割草的时候他们给没儿子的冯小叔家帮个忙。

  车上的学生有六七个,周边村子的,大家挨着坐。

  他们这里有两所高中,一所在谷绍镇,一所就在县城,谷绍镇的就不说了,县城的第一高中,进去了就算是能摸到大学的校门了,至于能不能迈进去,还是要靠个人的造化,当然制度严格、收费也不低。

  而她,则算是半只脚都踏进了大学校门的顶尖的那一部分。

  索性是也没辜负家里人待她的好。

  牛车的周围围了一层帆布,又加了一层被子,春寒的早上也是暖和的,不知道小叔从哪里找到的,只不过他的要价也不低。

  先是笑着跟小叔打了招呼,然后弥生探身就往车里钻,最暖和的一个位置被空下来了,车上唯一一个女孩正在跟她招手。

  “美兰,来这。”弥生到了位置坐了进去,占位置不是白占的,说了两句话,女孩很快问起了她一些数学题目。

  刚刚恢复高考的时间才几年,题目的难度并不是很高,和后世比更是比不了,在曾经在奥赛圈里打滚过来的弥生来说,更是简单。

  稍微一思考就有了思路,仔细思考一下是因为要结合冯美兰的记忆,有些解题方法和理论对现在来说有点超前。

  尽量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和她一讲,同车的几个男生听到了也开始念念有词,车内并没有灯,光线暗到几乎看不清人脸,否则弥生都觉得这几个人会马上拿笔开始演算起来。

  车内的气氛沉静了半晌,一个男生发出了一声叹息:“确实是这样没错,冯同学的做法真的要简单很多,好厉害!”

  下了昏暗的牛车,弥生才看清车里的同学们的脸,那个叹息的男同学,好像是他们级部的第一,在未来似乎是考上清大了。

  那个长的黄黄瘦瘦的女同学也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师范大学。

  而冯美兰却是——落榜。

  ………………………………

  他们已经高三了,甚至还剩下一百多天就要高考了,所有的课程已经学习完了,只是每天重复的做一些习题来熟悉,这个时候的学习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没有后世卖的成套的习题和辅导材料,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做过的题目一点点的熟悉,把课本里的东西都摸懂摸透。

  拿出书包里的本子,一本本普通的笔记本里,有一个牛皮的本子格外奇怪,上面还别着一根冯美兰绝对买不起的黑色带金线的钢笔。

  打开本子,第一页龙飞凤舞的写着一个人的名字。

  赵戚安,这个名字一看就和本村的建设建国狗蛋那些不一样。

  弥生微微眯上眼,这个人名她很熟悉,事实上也是这个人造成了最终冯美兰的悲剧。

  冯美兰做了她人生中最不该的一件事,那就是在高考的考场上和他交换了试卷,分别写上了对方的考号和姓名。

  赵戚安把自己的试卷写上了冯美兰的名字,冯美兰用了赵戚安的成绩,两个人的成绩交换,两个人的人生也彻底改变。

  本来因为被招工而失去了回城机会的赵戚安如愿以偿的成功\&ot;报考\&ot;了首都医科大学,而冯美兰落榜,受到了来自冯家和社会的影响,整个村子的人都在对她议论纷纷,冯美兰收到的压力非常的大,而在他们这个地方,落榜生甚至没有复读重考的机会,要是想考,就必须借用别人的学籍。

  可是冯家一家的农民,没权没势的,上哪里弄得来学籍呢?

  而被赵戚安的皮相和花言巧语以及所谓的承诺给欺骗了的冯美兰最终也没有等到赵戚安的消息。

  他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更不用说是实现他所谓的只要他俩交换试卷,他就娶了冯美兰,带冯美兰到京城过阔太太日子。

  受不了刺激的她疯了,哥哥嫂子都是善人,没把她赶走,继续收留照料她,但是她自己却在一个夜晚跑了出去,跳了河。

  因为不甘心,于是把自己的灵魂也做了交易,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改变命运。

  冯美兰本来有一个绝佳的改变命运的机会摆在面前,就是因为所谓一时的意乱情迷,没见过世面的姑娘抵不过城里人的糖衣炮弹猛烈攻势,把这些都拱手送人了。

  蠢。

  弥生笑了一声,打开笔记本看了一眼,里面一片空白,冯美兰很珍惜这个笔记本,平时都用其他的本子纸把容易折损的边边角角给包了起来。

  里面夹了几个纸条,自己娟秀工整,写着几首小诗,写着萌动的少女心事。

  弥生把这些和包边的纸一起撕掉了,撕成碎末扔在了书包里,打算回家用来生火,就重新又把笔记本放到了书包里,想着有什么机会就把它还回去,连带着赵戚安那颗被狗啃了的心。

  接着就不再想他,拿出八零年代的课本,索性赵美兰的成绩本就极好,理解和结合起来的速度变快了不少。

  但是什么事情都不是简单的,维持赵美兰的成绩水准不下降似乎可以,但是谁不想更上一层楼呢?

  学习总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无论在什么世界都是,一天的学习时光很快就结束了,照例是坐上小叔的牛车回家,因为还要送其他更远的同学,小叔把弥生放在了村口。

  今天是个周五,放的也早,天都没黑,村口离她家没有三分钟的路程,也大概可以放心了。

  还想着找什么机会去还,刚进村子的时候就看到了等在村口的身影。

  是赵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