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2-04-12 17:34      字数:5360
  陈建军和刘队长警觉的看着前方那一颗横栏在正中间的大树, 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他们在出发之前就被提醒要当心。

  他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段是以前没有走过的地方,但是别人会从这里过,就有听说过这一带比较不太平, 要多加小心。

  他们两个提着心走了一段, 走过这里就是大路了, 心刚放下一半, 没想到就遇到这么一幕。

  陈建军看了看两边那茂密的草丛,皱着眉头看向刘队长, 向他示意。

  这样的草丛, 藏几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刘队长抄起了手里的柴刀, 给他做了个手势, 从副驾驶位上打开,下了车。

  他小心的看着周围,走到那棵树面前, 低下腰想去把那棵树搬走,就在他弯腰的时候,旁边猛的窜出两个人,手里拿着木棍凶狠的打了过去。

  “!!!”

  刘队长的身手还是可以的, 他也是练过的, 差点就入伍, 比起普通人身手要好一些, 他灵敏的闪过棍子, 用手中的柴刀一挡,挡住了。

  这时候,陈建军这边也有人扑了过来,拿着木棍,就想打开车门,把车里的陈建军给逮下去。

  陈建军扣住车门,猛的往外一撞,坚硬的车门就把两个人给拍了个晕头转向。

  他用了十成的力气,没有脑震荡也晕乎乎的了。

  陈建军转了转手中的柴刀,柴刀有两面,一面是刀刃,一面是刀背,他把柴刀转到了刀背的方向,如果是刀刃的方向,砍实了就是杀人了。

  没有想到会碰到硬茬子,旁边又窜出了四个人,全都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全部扑向了陈建军。

  陈建军看到这样心就颤了下。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失算了。

  但都这样了,也没有退缩的余地,陈建军拿着柴刀,挥舞的虎虎生风。

  被他一柴刀击打实了,那就妥妥的丧失战斗力,陈建军的力气大,一脚下去,被他踢中的人就抱着肚子哀嚎了。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陈建军背上、手上、甚至是头上都挨了几棍子,不过因为他拿着柴刀,再拼着皮糙肉厚,虽然身上挂了彩,还是跟后面来支援的刘队长把他们给制服了。

  陈建军脸上手上背上挂彩,刘队长的左手脱臼,都不太好,但好歹是逮住了。

  刘平从车上找了麻绳,陈建军一个个的绑严实了。

  他们一共有八个人,陈建军和刘平看了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硬塞吧塞吧把他们塞到了后面,挑选了些货物给堆积到了前面座位上,动作压着不舒服也得忍一忍。

  也幸好他们在前头清了不少东西,不然还真没办法把他们给装上带走。

  为什么要带走呢?

  当然是把他们交给公安了。

  他们可不是第一次干了,不然也不会有人提醒他们这一段路不是很太平。

  在这期间,他们骂骂咧咧的,嘴上不干净,说以后从这过要小心,他们被捉去也不要放心太早了,他们有人巴拉巴拉。

  于是原本打算拐进一个小县城的他们直接拐了个方向,直奔目的地去,那是石通市,市里他们就没人了吧?

  他们很好的表现了什么叫做不作就不会死。

  一得知要被送去市里,他们就求饶了,一个个的说的有多可怜。

  但是身上还隐隐作痛的刘平和陈建军表示一点也不想听,直接拿东西塞住了他们的嘴巴。

  把这些人一上交,陈建军和刘平就得了夸奖,说要送他们锦旗,还有各自一张奖状,各自一个金军用水壶。

  奖励的军用水壶不说,质量绝对是杠杠的,那锦旗和奖状也是光荣的东西,听到这些,刘队长嘴上说不用为人民服务,回去的时候的步子就飘起来了。

  这个拿回家去,可是大大的长脸啦,他可以跟他的儿子吹一辈子!

  因为这个事儿,他们在这里要耽搁一天。

  陈建军抓住机会,跟刘队长说了声就按照地址找到了某个农场。

  说是农场,其实也是林场,什么都有,种地,林业,还有养殖,里面的人村民、有知青、也有那些需要劳动改造的人。

  他把自己的身份证明、介绍信还有请公安局写的证明那些都给看门的老大爷看了好一会儿,才打开门,引他进去。

  他解开陈建军带来的包裹,看了看,陈建军趁机塞了个白面馒头给他,他犹豫了下,偷偷地塞到了衣服内袋里,压实了。

  “你是许老头的女婿啊,跟我来,这边走。”

  “是的,因为出车到附近,遇到歹徒了,有点时间,我就过来这边看一眼。”

  “你小子有心,你的工作也好啊,有本事!你放心,他们虽然成分不太好,但怎么说也是你长辈,路过了,来看看你有心,没什么事。”

  陈建军嘿嘿笑着:“大爷,我这根正苗红,一直都老老实实的为祖国搬砖添瓦,以后也一定遵循zhuxidada的引导。”

  ……

  看门大爷直接把他带到了地头,一个非常臭的地方。

  这里正有好几号人在挑粪,陈建军愣了愣,看着老大爷指给他看的那一对夫妻,男的头发已经有三分之一变得花白了,老态尽显,旁边合作的那位女的头上也出现了丝丝缕缕的白,陈建军看这样,心下就叹了口气,在许晓的口中,她爸妈保养的都可以,一点白头发都没有的。不过,夫子亲缘,从他们两个的脸上,都可以找到许晓的一些影子。

  “谢谢大爷!”

  “不用谢,许老头,赵婆子,有人找!”

  听到自己的名字,他们下意识的停住动作,看到这么一个小伙子,他们就是一愣。

  “谁啊?”

  “你们女婿!”

  “!!!”

  赵玉英飞快的反应了过来,这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不就是照片上的……

  “你是陈建军?”

  “是,我是陈建军,岳父岳母,我到这附近出车,路过这儿,恰好有时间就来看看你们两老。”

  “好,你有心了,我们……”许昭敏看了旁边的一位老头一眼,他点点头:“难得有人找你们,回去吧,活下次补上。”他也不是不近人情的,只要活完成了就好。

  “好,谢谢,谢谢啊,你跟我们来,这不是说话的地方。”许昭敏道谢,然后拍了拍身上,带着他往前走。

  陈建军就跟着他们的步伐走了。

  走到了一排似乎随时会崩塌的危房里面。

  “你过来这里会不会耽误你的工作?你这脸上的伤……”赵玉英担心。

  “不会不会,也是巧了。”他就把遇到歹徒的事说了:“我队长还在公安局配合呢,没那么快,我就抽空来看看你们。”

  遇到劫匪?!

  “哎呀,那你没事儿吧?除了脸上还有哪里受伤了?”

  “没事儿,没事儿,给大夫看过了。”陈建军脸上脸上看上去确实不太好看,但除了这些皮肉伤,他确实没有其他的什么事儿。

  赵玉英惊魂未定,幸好没

  事儿:“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先别想着反抗,要是人家多人,还有武器呢,那可怎么好?”这要是男人出了事儿,她女儿跟外孙日子那可怎么过哟?

  陈建军摸了摸脑袋:“哈哈,那什么,他们就拿着棍子,也不是很健壮的样子,我们也是心里有底的,不然要是让他们抢了我们车和货,再想做点什么,那我们也没办法呀。”

  “都不容易。”可不是嘛,那货那车那货得多少钱啊,要是要让他们赔,一般人家哪里赔得起,现在这样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以后可得小心这些,当地人的话肯定有亲戚。”许昭敏考虑的比较远。他们进牢房,亲朋好友可不得怨上他们嘛。

  “我们知道,心里有数,而且之后肯定会有人去处理的。”

  “那就好。”

  “小团子怎么样啊?长多大了?”赵玉英把话题转向她念了很久的外孙。

  “都好,上次我们寄了照片收到了吗?”

  “收到了,都收到了。”

  陈建军又摸出一张照片:“这是后面拍的全家福,你们看,这是小团子,他现在比起那时候长大很多了。”

  赵玉英接过来,先看了看女儿,嗯,还好,看上去没有很瘦,笑容也好,看不出什么愁苦,然后就看到她怀里那大了不少的外孙,嘴角就合不拢了:“这白白胖胖的,看上去就有福气。”

  许昭敏也矜持的凑过头去看了看,然后抬头看着这个健壮的小伙子,想起来了:“这没有什么好东西,就只有白水,渴吗?来一杯。”说着就起身给他倒水。

  陈建军立刻站了起身,难道真让岳父给他倒水啊。

  他顺势打量了一周,这地方跟外表高度统一,外面破,里面也破,墙壁上他还看到了好几个明显比较鲜艳的地方,那是用黄泥给糊上去了修补的,顶上也是,草棚铺在上面,补了一块又一块。

  里面的东西也特别的简单,就一张床板都不太对称的床,两个木墩子当作凳子,还有旁边有一个破破的小木箱装着衣服,上面放着两个碗两双筷子,其余的就没有了。

  他喝水显然只能用那个破了口子的青碗,这里可没有杯子。

  许昭敏有些不好意思:“这什么都没有,别嫌弃。”

  “我理解,您别这么说。”这真的是家徒四壁,看的陈建军很是不忍心,坐下来就打开自己随身带的包袱,幸好他想到了他们的日子不太好过带了些东西过来。

  他想的比较妥帖,知道这些被勒令改造的人是不能用太好的东西的,扎眼,所以他淘换来的都是旧东西,灰扑扑的、打补丁的旧棉袄,但是里面的棉花是新的,还有灰扑扑黑漆漆的旧衣服,旧鞋子,看上去就有年头了,质量却是好的,就是看上去不好看,用起来不差些什么。

  另外还有小小袋的玉米面,大米,白面,麦乳精,奶粉,还有一小卷的权钱和票。

  “你收回去,你挣钱也不容易。”

  陈建军看到米面,才想起来,他没看到米缸啊:“你们吃什么?还有多少粮食?等一下给你们带过来,我是明天再走,等会儿还能再来一趟。”

  “真不用。”许昭敏虎着脸,特别严肃。

  陈建军叹了口气:“岳父岳母,不,我叫爸妈,你们别跟女婿客套,我娶小小的时候都没有给你们聘礼,现在不过是迟给你们,哪个汉子娶媳妇不用给聘礼的。”

  这理由很好,很强大。

  “之前因为距离太远了,不方便就没有给,但是你们放心把女儿交给我,我是诚心要和她好好过日子的,这些聘礼就不能省。”这个理由绝对说得通,他就是拿了大袋的粮食过来,那也绝对说得过去。

  之前他怕不顺利带的东西真不多。

  看这屋子就可以想象他们的日子过成什么样,他这座女婿的不做点什么看得过去吗?

  “这也是我们的一片孝心,我要是不这么做,回去晓晓都不能原谅我了,女婿也是半个儿,可不得好好孝敬你们两老,如果你们觉得不好意思了,下回你们写信,让晓晓多孝顺她公公婆婆,就跟我这孝顺岳父岳母扯平了。”

  什么好话都让他给说尽了,赵玉英和许昭敏又感动又好笑。

  陈建军又道:“你们两老可得好好注意身体现在,还得长命百岁,回去看看外孙,去女婿家做客,不吃好穿好,怎么照顾好自己?”

  张玉英看着他,声音有点哽咽,很快又平复了:“我女儿她是前世几辈修来的福气,才能遇到你,我们两口子这一把老骨头了又怎么好麻烦你呢?这些东西可不容易……你对晓晓好,就是对我两的孝顺了,我们两个也是不尽责的,没办法送她出嫁……”

  “那可不能这么说,谁也不想的,不过一时没办法,以后总有积灰再聚的……”

  陈建军好好地劝慰了两个差点控制不住情绪流泪的老人,等到他们气息平稳了,陈建军背上汗都出来了。

  “快要吃午饭了,你饿了吧,你等会儿,我去下点面条。”他带来的东西就有挂面,赵玉英当下就拿了挂面和他带来的腊肉,借花献佛,下了三碗,参合着早上做的野菜团子一起吃。

  这一顿,他们两个吃得津津有味,陈建军看了看那基本上全是野菜,家后世哪个一点点玉米面艰难的揉在一起的菜团子,心里嘘了口气,这日子都过成那样了,年纪大了又怎么样?还是不能休息,要承担高强度的劳动,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精神压力又大,怎么能不显老态呢?

  陈建军给他们说了很多事,从当初许晓刚下乡做知青的时候说起,听着他娓娓道来,好像就看着女儿经历过的那些一样,让他们欣慰又心酸,抓着陈建军的手,赵玉英一直跟他道谢。

  没有他,女儿的日子过不成这样。

  看着时候差不多了,陈建军才提出离开,他要回去买多点粮食送过来,明天一早他们应该就要出发了。

  他们推辞不过,也只能擦着眼泪看他走了,赵玉英下定决心,下回可要在信里好好地夸一夸这个女婿,让女儿对他好点。

  只要有钱和全国粮票,在供销社买粗粮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儿,而全国粮票虽然很少,但是他们就是在全国各地跑的,发的就是全国粮票,再跟刘队长还有其他人交换了些,就买了快三十斤的地瓜干,加十五斤的粗粒玉米,他的全国粮票就花光了,如果不是解释不了来历,他的农场里面卓识有不少的红薯和玉米的,问题就在于这事经过太多人的手,不好做手脚。

  这些省着吃,也能吃一段时间了。

  回到家,听到他说去见了她爸妈,听到他描述的爸妈现在的模样,许晓泪如雨下,扑在陈建军的怀里嚎啕大哭。

  现在她也是一个母亲,听到自己父母现在过的日子,她心如刀割。

  睡着的小团子被吵醒了,蒙蒙的就着昏暗的月光看了眼爸妈,又闭上眼睛睡着了,乖乖的没有哭闹。

  陈建军松了口气,专心在安慰妻子:“不要哭了,爸妈等下就要起来看看怎么了。”

  听到这话,哭泣声就小了很多,她是不愿意惊动公公婆婆的。

  “晓晓,下次有机会我再过去看他们,你别太担心,我留了粮食、钱和票给他们的。”

  不过他估计,那钱和票想要用都没有什么机会。

  他们是不能擅自离开农场的,农场里面又没有供销社。

  陈建军规律的拍着她的背,让她发泄出来。他不认为瞒着比较好,许晓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做妈妈的人了,她不多话,但是很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