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2-04-12 16:07      字数:5165
  次日。

  午时,玉荣随了大流,也是给皇帝送了补身的汤品。

  这等事情,不是玉荣一个人如此做了。

  从皇后、惠妃、贤妃、丽嫔,这上头一个个的后妃都做过了。玉荣就是随了大流。

  在玉荣后面,其它位份比她低的,也是一一送了补汤到乾清宫。

  毕竟,人人都做的事情,哪一个没这般做?

  甚是显眼儿。

  关心皇帝?

  岂能落于人后。

  让玉荣惊讶的是,这一日的晌午后,她小憩醒来。

  秋兰禀了话,道:“小主,奴婢刚得了乾清宫李公公差人送来的口信儿。今个儿,圣上要来永寿宫用晚膳。”

  永寿宫目前嘛,就住了玉荣一个嫔妃。

  乾清宫的李公公,那是皇帝的贴身大伴,这一位差人传话,肯定错不了。

  这意味着,皇帝今晚乐意光临了玉荣的寝宫。

  “恭喜小主。”

  秋菊也是笑着恭维了话。

  玉荣笑了,说道:“这是喜讯儿。”

  玉荣笑过后,收敛了笑容,正紧的吩咐了话,说道:“秋兰,记得跟御膳房传了话,无论如何得让御膳房拿出了真功夫,要让圣上的晚膳,用得十分的舒心。”

  “奴婢一定去叮嘱了。”

  秋兰应下话。

  “加一道鱼羹。”

  玉荣又吩咐了一句。

  “小主英明。”

  秋兰赞了一句,回道:“奴婢明白,定然不会漏了这一道鱼羹。”

  要一道鱼羹?

  只要不傻了,都明白用意。

  秋兰、秋菊二人,自然也是听懂了自家婕妤小主的用意。

  这是要曝光了怀上龙胎的消息,更是要在圣上面前,过了明路。

  正统,是当今皇帝的年号。

  正统帝司马显,今年二十岁整,比玉荣的年岁,年长了两岁。

  二人的生辰,倒是临得近。

  正统帝是二月初二,生于龙抬头。

  玉荣则是晚了两天,生于二月初四日。

  大魏朝,正统帝在太宗皇帝的诸子中,排序九。同时,亦是太宗皇帝的嫡次子。

  至于太宗的嫡长子,是一位已经过逝的废太子。

  皇位之争?哪朝哪代,在皇家中,肯定都是免不了的。

  正统帝能上位

  ,自然也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波折。

  乾清宫。

  正统帝司马显搁了笔。

  御桌上,那厚厚的折子,在此时,都搁在了已经批阅后的一边。

  至于未曾批阅的?

  暂时还没有呈上来新的奏章。

  如此,正统帝也能歇一歇。

  他搁了笔,只是歇一歇。

  身边侍候的大伴李公公,就是颇得眼色。

  那是跟奉茶的大宫女使了一个眼色。

  这会子,自然有大宫女得了信儿,去御书房旁边的茶房处,那是立刻给皇帝呈上来今年的新贡茶。

  “圣上,您用盏茶。”

  李公公劝了话。

  正统帝没拒绝。

  对于呈上来的贡茶,那是端了起来,小饮了一口。

  这会子,他在脑中想了一些事情。

  尔后,又是搁下茶盏,闭上了眼睛。

  正统帝似乎在养神,坐于龙椅上,就是随口问了一句。

  “国舅那边可递了消息?”

  正统帝一句问话,看似乎随意,可李公公知道的,里面不简单。

  当然,正统帝话中的国舅爷,可不指了皇太后的兄弟。

  正统帝称呼了皇太后的兄弟时,一直用的是承恩公,而不会是武国舅。

  至于正统帝口中的国舅爷,那是指了慕容国舅。

  原由?

  那很简单的。

  太宗皇帝有两任皇后。

  元后慕容氏,生有两个嫡子。

  一个是太宗的废太子,另一个就是正统帝。

  至于现在的皇太后娘娘,那是继后出身,膝下没有生育皇子皇女。

  “回圣上,国舅爷那边没信儿。”

  李公公说话时,不自觉的背是弯下了一二分,他的态度更是恭谨。

  这一答案,显然不让正统帝满意。

  他睁开了眼睛,眸子里的目光,带上了两分冷意。

  可最终,他还是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

  “朕知道了。”

  他给了这么一句话。

  李公公不多语,就是躬身立旁边。

  貌似还是装了忠心耿耿的模样,就是等着皇帝的示意。

  可皇帝接下来,没开口吩咐什么。

  这一件小事儿,貌似就这么过去?

  可李公公知道的,没那么简单。

  慕容国舅啊,在朝堂上不一般。

  太宗当年非常器重这一个小舅子,多是提拔重用,多给锻炼,让慕

  容国舅上位之后,那是根基稳的扎实。

  正统帝登基了,却是年少上位。

  这些太宗留下来的老臣子们,让正统帝用着,总那么不得劲儿。

  可慕容国舅嘛?

  眼下瞧着,忠心归忠心,却也不是一味的支持了皇帝外甥。

  正统帝眼中的忠心?

  慕容国舅眼中的忠心?

  这二者貌似啊,并不是总那么一致的。

  正统帝在此刻,那是端起了御案上的茶盏,那是有一种摔了的冲动。

  不过,他乃帝王,自然喜怒不行于色。

  所以,他是让自己冷静。

  只是茶盏在手中,多拿捏了那么几息时间。

  然后,正统帝慢慢的小饮了一口,又是搁下了茶盏。

  “去寿康宫,朕要去给母后问安。”

  正统帝说了一句。

  皇帝摆驾,自然是坐了御撵。

  从乾清宫到寿康宫,皇帝在御撵上,一直是神色冷静。

  当然,这等冷静,也是让他的脑海里,在思考着一些事情。

  翻来复去的,当然,都跟朝堂上的牵扯纠葛有关。

  在寿康宫,皇帝与皇太后这一对没有血缘的母子,却是表示出了双方的修养。

  那皇家的母慈子孝,颇是一派的和乐。

  皇帝想表示了孝心,皇太后想表示了慈爱。

  这自然双方相处的不错。

  寿康宫中,皇太后提了一句,关于她娘家侄女儿的话。

  皇帝随口应了一句。

  “母后身边能得个贴心的侍候,朕也是高兴的。”

  皇帝的态度给了。

  皇太后很满意。

  至于是否留了皇帝用晚膳?

  皇太后没提。

  皇帝也没提。

  从寿康宫离开,皇帝就是去了永寿宫。

  皇帝的行踪,当然瞒不了人的。

  坤宁宫。

  皇后得了信儿,脸上有些冷漠的神情。

  这会子,皇后没有摆出了,她习惯在后宫嫔妃眼中的泥菩萨态度,什么温柔?什么和善?

  不可能的。

  满宫上下,就一个男人。

  这争?

  也是争

  这一个男人的宠爱。

  皇后是皇帝的发妻,她不觉得,那些嫔妃能跟她比。

  可偏偏,她与皇帝的关系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当然,这些嘛,跟太宗年间的继承人大位争夺有关。

  当年,皇后的娘家,可是站在正

  统帝的对立面。

  那中间的复杂,皇后当时的为难,总之,那些陈年往事,让帝后之间是划下了深深的沟壑。

  “娘娘。”

  陪嫁的甄嬷嬷,这时候说话挺小心翼翼的,她说道:“许是皇太后提了耿婕妤,您是知道的,皇太后有心提拔了人。这还不是想挑拔了您跟圣上之间的关系。”

  “哼。”鼻间一个冷音。

  皇后苦涩的笑容,那是浮上了脸。

  “嬷嬷,如果可以的话,本宫想撕了后宫里,那些胡媚子的脸……”

  皇后发了狠话,然后,又是自嘲的一笑。

  皇后又道:“可本宫知道的,本宫做不到。圣上,也不会许了本宫更多的尊重。”

  “嬷嬷,本宫明明是圣上的元后,可圣上不乐意给了本宫更多的体面。”

  皇后目光悠悠。

  “嬷嬷,你说,今年大选后,承恩公府若是选进来一位娘娘,本宫能不退一射之地吗?”皇后吐了心中的苦水。

  “娘娘,再是选了秀女进宫,那也是后宫的嫔妃。您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她们比不得您的尊贵。”

  嬷嬷当然知道了,她家皇后娘娘的心结。

  可偏偏,这心结搁那儿,解不开,化不掉。

  “不一样的。嬷嬷,不一样的。”

  皇后叹道:“本宫心中不安,本宫总有一种直觉,圣上……”

  皇后话到这儿,停顿了一下。

  此刻,这殿中,就是皇后与陪嫁的甄嬷嬷主仆二人。

  皇后接下来的几个字眼儿,明明很低、很低,几不可闻。

  可甄嬷嬷还是听到了。

  甄嬷嬷瞧个分明,皇后的唇语,说了那一句“圣上,他想废后。”

  甄嬷嬷在时,有些腿软。

  “娘娘,您还有大皇子,您的膝下还养了大皇子。”

  甄嬷嬷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那是吐露了她的救命良方,她说道:“娘娘,若是大皇子立为太子的话,一切就会不一样的。”

  正统帝二十岁整,正是丰华正茂,青年气盛时。

  他的膝下,目前有两儿两女。

  大皇子养在皇后膝下,生母是宫人出身的傅才人。

  二皇子是丽嫔所出。

  至于两位公主,长公主是惠妃所出;二公主的生母,是宫人出身的刘才人。

  当然,实际上,正

  统帝出生的儿女,并不止这四个孩子。

  还有生下来后,夭折掉的孩子。

  比如:生了二公主的刘才人,还夭折了一个小皇子,一个比大皇子还年长的孩子。

  又或是在二皇子之后,贤妃还生了一个小皇子,同样,亦是夭折了。

  这没满了周岁,没取了大名的两个小皇子,自然就没有上了皇家玉碟的排序。

  想是过些年,后宫中,除了两位皇子的生母,许也是没甚人记得了。

  永寿宫,东配殿。

  皇帝来了,自然是一派的繁华光景。

  玉荣陪着皇帝,还是手谈了棋局。

  当然,玉荣算不得高手,皇帝嘛?

  在玉荣的眼中,也跟她半斤八两,都算得两个臭棋篓子。

  那搁一堆,这是你来我往里,算得一团热闹。

  这等杀得自在,杀个痛快。

  棋局里自然是有些乐趣的。

  毕竟,若是寻常的臣子,那是跟皇帝博奕,还真没甚的胆大者,真敢赢了皇帝?

  倒是玉荣啊,她有胆子,想赢了皇帝的。

  可惜,十局里,能赢了二三局,就算得有神助。

  一般的情况下,十局里,她能赢一局,才是常态。

  这等博奕,皇帝自然下得欢喜。

  这真心的赢,还是别人故意的相让?

  皇帝心中门儿清。

  只是,揣着明白,装了糊涂,皇帝还是偶有需要为之的。

  下棋嘛,只是乐趣,皇帝自然不会太计较了。

  “这一局,朕赢了。”

  正统帝落了子。

  “怎么会?”

  玉荣手中还捏了白子,她不想投棋认输。

  可惜,再是仔细一瞧。

  这输了,到底就是输了。

  “圣上,您的棋艺比妾高,就不能让妾一子吗?”

  玉荣的眸中带笑,有些狡黠的语气,说道:“妾也是想赢一赢圣上的。”

  “哈哈哈……”

  正统帝开怀大笑,笑后,收敛了笑容。

  “想赢朕?”

  正统帝说道:“那你得努力努力。”

  “至于让你一子?”

  正统帝干脆的回道:“不能。”

  “棋场如战场,哪有相让的道理。”正统帝的话,说的理直气壮。

  “不下了,不下了。”

  玉荣搁了棋子,那是投子认输后,带些假意的伤心,实则就是跟皇帝讨了趣话。

  她说道:“妾赢不了,心头堵得慌。”

  “圣上,今个儿,可不奕棋了。”

  玉荣又说道:“唉呀,瞧瞧,时辰差不多了,应该摆晚膳。”

  “圣上,要不妾陪您用晚膳吧?”

  玉荣提议了。

  “这是拿吃的,要堵了朕的嘴?”

  正统帝瞧着乐了。

  这会子,倒没有拒绝。

  在永寿宫,在耿婕妤这儿,他能舒坦舒坦,这是落一个轻省。

  正统帝也是愿意的。

  在朝堂上,有了烦心的政务。

  政务嘛,关乎国家大事,正统帝是天子,自然得一一谨慎,处处小心。

  那是一丝一毫的,不敢懈怠了。

  可在后宫,这些嫔妃就是正统帝的解语花。

  正统帝自认了,还是一个惜花人,若不是真惹了他的憎恶,他还是乐意让后宫的嫔妃们,都是给了一些体面的。

  后宫嫔妃的体面?

  在正统帝看来,无外乎就是位份、赏赐。

  玉荣得了皇帝的话,自然侍候的秋兰使了眼色,让摆了晚膳。

  有皇帝的到来。

  这晚膳自然是添了皇帝的份例。

  侍候的太监宫人们,这不能缺的。

  入皇帝口中的食物,那一食一水,都得试膳的太监,先是试了,以保安全。

  当然,玉荣这儿,今个晚,这应该唱的戏。

  到底还是安排上了。

  一道鱼羹,玉荣没入口。

  她就是拿了帕子,干呕了起来。

  好一小会子后,玉荣才是止了呕意。

  玉荣起身,给正统帝行了礼,她道:“妾失仪了,请圣上恕罪。”

  “平身,不必多礼。”正统帝说道:“坐吧,你可是身体不舒服?”

  皇帝还是表示了关心。

  正统帝自认为,他没那么苛刻。

  这会子,正统帝的态度,还是颇和善的。

  “……”

  玉荣在此刻,脸上有些迟疑,她说道:“圣上体恤,妾是突然闻了腥味儿,一时没受住。”

  “李善,传太医。”

  正统帝听了答复,就跟贴身的大伴李公公吩咐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