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6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20      字数:3560
  《大城》剧情进展到第二阶段结束, 时间也来到了夏天, 这个时候连翘连翘身上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气场——不少人传闻他可能要进入到新的阶段了!

  无他, 谁让这个时候的《大城》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呢!

  无疑, 《大城》是一部好, 这部到目前为止已经或获得了许多史无前例的认可。对于行业来说, 很多时候不能单纯地只关注的成绩,因为这不是决定所有事情的钥匙,但不得不承认, 有的时候成绩就是解决一切事情的砝码。

  首先,从《大城》的火爆来说,他的火爆是大范围的!这其实不只是《大城》本身的功劳, 而是连翘以前很多作品不断积累到如今, 这才产生的效果,也可以看做是某种程度的‘量变导致质变’。

  从《海上归来记》这第一步开始, 连翘由此展开了她的作者之路,在这条路上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开始只是嘉定这样一个县城而已,然后由嘉定做跳板, 凭借纯粹口碑的作用让整个苏州的人都知道有她这么个人。

  再然后她来到苏州, 以完全不符合新人的速度和状态开启了新的作品, 然后获得新的荣耀、新的地位, 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神之一。这个时候她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整个江南都成为她的基本盘。

  这个时候她已经有了全天下最大的市场作为后盾了。

  而与此同时,连翘作品在其他地方也开始了自己的征途。一开始只是书社将她的推广到其他地方而已, 规模并不大,但却是必须要经历的——这是书社在替作者开辟市场,就像是经纪公司推广艺人一样。没有土壤是自己肥沃的,需要每一个经营者耐心耕耘。

  书社相信连翘的实力,也相信其有着良好的市场反响,所以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遗余力。之后的结果也很好,几个比较大的市场基本上都认可了有乔琏这么个人,年轻、有天赋,是顶级作者之一。

  不过有鉴于这个时代的效率,这个过程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书社对地盘外推广作者并不上心,作者和书社的除非签的很长,一签就签个五七八年,甚至十几二十年的,不然的话书社辛辛苦苦推广了作者,结果作者出名了就把书社踹了!那要怎么办?

  话又说回来了,这方面的忧虑其实也没有那么重。大多数作者也对书社的付出心知肚明看在眼里,所以成名之后哪怕书社给的利润分成相对较低,他们也不会轻易换一家分成更高的书社,这就是为了报答书社以前的香火情,为了让书社将曾经的推广费给赚起来。

  只不过有的人实在是傻的明明白白,只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自己努力——讲道理,每个人的成功当然有自身的因素,甚至这就是最主要的因素,但不可否认其中其他原因的推动。这样一来,自然让书社在给作者开拓市场方面不上心了。

  谁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

  不过连翘所在的东华书社并不在这之列,主要是东华书社在整个江南地区也算是最好的书社之一。这个级别的作者要吸引足够多的作者,就不能在这上面吝啬,不然有顶级作者潜力的苗子在选择之后要合作很多年的书社的时候就会犹豫。

  这怎么可以!

  另外,书社做到他们这个份上,资本雄厚实力强劲,也就不怕某个作者不讲究,在他们好不容易将其带起来,功成名就的时候就将东华书社抛弃。一方面他们有钱,这种捞不回成本的亏损不会一两次就伤害到自身。另一方面,他们有势力,可以威慑到这些作者。

  没错,顶级作者在这个圈子里是稀缺资源,几乎所有人都围着他们转,但也就是这样而已,对于书社来说,讨好顶级作者很重要,可是对于一个要离开且坏了规矩的顶级作者,那就没有多少情面可讲了。

  像东华书社这种背景很深的,总能做点儿什么。他们固然不能因此得罪其他的作者,让别人觉得东华书社太‘厉害’,以后还是不要和这家书社合作。但借着作者先坏规矩这个天然的道德优势,让作者本人吃点苦头,这还是可以做到的。

  作者本身经得起,那就算是完结了这件事,如果经不起,那又能怪谁呢?曾经也不是没有作者因为与曾经合作书社的纠纠缠缠,最终心力交瘁,纵然之后事情解决了,也被那漫长的煎熬磨去了灵气,最终唉!

  这样的例子不多,但只要出一例就足够震慑所有的作者了——至少有一点点震慑作用。

  连翘的就是在东华书社不遗余力的推广下这才在几个主要市场都有了影响力,不过到此为止这种影响力还在发酵的过程中。没有连载这件事,也没有报纸不断地提及以获得知名度,坐着的名气在某一地区上涨是很慢的!

  不过其实所有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连翘只要耐心等待,时候到了她自然能够进入新的阶段。

  相比于连翘的前辈和同辈们,连翘属于进展很快的那种。她的本来就具有很强的市场性,所以在新的市场里适应性最好,最不容易水土不服。这样一来,依靠口碑迅速发展起来也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但到此为止,这也只是小火苗而已,成燎原之势这还得静待时间的魔法。

  后来连翘去了京城,她在那里打出了一片天地,以很快的速度席卷了以京津为核心的另一大市场。自此,连翘其实已经有了国内第一大第二大两个市场作为基本盘,一眼望过去简直让无数同行羡慕嫉妒恨!

  其实这个时候连翘的市场规模已经不弱于丁一新和宋志平了,是的,丁一新和宋志平在天下各地所拥有的影响力比连翘要大。但是这是专精和广博的对比,连翘地图开的不如两位已然登顶的前辈大,但是在两块全国最大的市场上挖掘的足够深,几乎都是本土作者的待遇。

  这就很难得了就算是曾经游历天下的宋志平都做不到!他是游历天下,在天下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大加速了一个作者扩展知名度、影响全国的速度没错,但那始终是一个宣传得来的虚浮人气,相比于受人认可的本土作者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儿。

  连翘不一样,在京城连在了三部大部头,加上自身的才华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将京津市场真正消化掉了。

  从京城回来的连翘并不觉得自己进入到了职业生涯的新阶段,但别人不这样认为,曾经对她百般迁就的人更加好说话了——只不过因为过去也很好说话,所以连翘竟一直没有察觉。

  或者说,因为连翘大神级别作者的身份,漂亮、女性等等属性加成,她本来就是圈子里过的最好的作者之一,现在大家更进一步,她也很难有这方面的体会了。

  但事实就是事实!事实就是连翘如今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微妙时期,可以当他是鲤鱼跃龙门,过去了,那就是光芒万丈!

  回到苏州之后是《颜飞飞传奇》、《二头刻》、《大城》三连击,这是三部在连翘普遍质量极高的里也质量高的可怕的,《颜飞飞传奇》讨论度第一,《二头刻》销量神话,而《大城》则是赢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赞誉,以及节节攀升的销量。

  就本地而言,其实《大城》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了,连翘的再好,也没有更多的读者入坑了。但在外地,反馈的信息却相当喜人,终于,曾经只是火苗的地方也开始烧起来了!

  其实硬要说的话,连翘在外地市场酝酿的时间还不够长。自出道到如今不过五六年而已,很多人入行五六年能不能够出道(署名长篇作品)还不知道呢!更别说走到这样的高位了。

  但话又不能这样单说,连翘的场面实在是有目共睹的,这样的产出加速了她名声的传播。这就好比作品多的演员和歌手,在保证作品质量的情况下,他们当然比另外一些作品少的人有存在感至少每次作品产出就是一次亮相和推广!

  存在感刷了这么一段时间,自然会有自己的效果。

  更何况连翘还有她的‘天赋’,不管她内心怎么想,外界即便是再挑剔她的人也承认她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作者。而支持她的人已经打出了‘才冠天下’这样招牌,认可率还不低呢!

  自古以来,有天赋向来是快车道的通行证之一,这个时候也不例外。连翘足够有才,所以才能在嘉定的时候就获得整个苏州自发性的追捧。而由此在地方上发展良好,这就更不应该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实际上,自连翘的《二头刻》开始有的事情已经上了讨论的桌!这部堪称创造了历史的拿下了如今的销量神话,打破了本由丁一新保持的记录。很多人可以说不只是销量一个衡量标准,这并不意味着全部。

  但不可否认的是,销量本来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达到了某个程度自然拥有强大的力量。这就像是大神作者中极为出名的金华楼主,这位作者的出了名的纯爽文,而且每一部之间的套路还十分相似,以至于业内大神的鄙视链中他常常站在最底层。

  但这又如何呢?人家就是成为大神了!

  大家压不住这个人,如果不认可他已然封神,那就要面对另一个尴尬问题了——他的影响力完全不是一众小神能够比拟的,将他继续放在小神当中无疑会面临小神和大神的双重不适。

  对于小神而言,输给另一个小神这么多,完全是两个层面的战斗了,实在是脸红。而对于大神而言,问题则更加严重一些——同为大神,销量有高低这不足为奇,毕竟大神这个身份也不是排销量排出来的,这里面考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被一个地位不如的小神用销量压倒,还是碾压式压倒,这脸往哪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