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20      字数:3401
  朋友们的关心爱护连翘收到了, 这也让她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说来惭愧,她竟是才知道自己身负这样高的人望。此前她对朋友虽然也是真心的, 但就整个交际圈子而言她是不怎么用心的, 至少她的用心程度比不上别人对她的程度。

  这次之后她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做法。

  王思齐还不解她最近的小小变化,问起过这件事, 得到连翘的解释之后没有说什么,事后感叹却很多。

  “她这人啊,太重感情”

  听到王思齐的评价, 丁一新只是笑笑。心道:你才知道么!

  没错,连翘在很多朋友那里其实是一个太过于重视感情的人。或许连翘自认为是一个薄情冷漠的人, 她那承自现代人的‘独’让始终不能像一个古人那样处理很多事情, 显得冷漠也就是不争的事实了。

  但问题是,现代人的习惯在让她显得‘独’的同时, 其实也让她成为了一个在古人看来过于心软的小姑娘。

  连翘穿越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 这在古代已经是少妇了, 生活阅历不会太少。但在现代的话,却只是一个小姑娘而已。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打磨,独立自主, 却又显得青涩单纯。

  连翘穿越之后占据主导的记忆是穿越前的, 所以穿越前的性格就占据了主导。一般情况下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黯淡, 直到新的鲜明记忆取代过往,最终人也会发生变化。

  但连翘因为经历的特殊,反而无法淡忘穿越前的记忆,只能随着时间推移一次次重复记忆, 变得再也不能忘怀——无心之中这保持了她不变的性格。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家做自由工作的女孩子,除非是有特殊经历的,一般应该是什么性格:温和、无攻击性、平凡、注重社会对自己的看法,以及,最严重的情况下也无法对一个人做出‘过分’的事情。

  简单来说,十几年的教育已经让这样的普通女孩变成小兔子了,而连翘,甚至没有机会经过社会历练,发掘出狼性的一面。

  而连翘来到这个世界经历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也不能说对她的性格完全没有影响,只是无法撼动她的根本而已。

  这些特质落在某些大佬眼里,虽然大家口头上都不说,但对连翘的性格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其实,这也是连翘人缘好的原因之一——不管怎么说,即使埋怨着她有时候太过好说话了一点,但他们还是喜欢和好说话的人相处,更相信一个有原则的好人

  连翘将嫁妆‘分包’出去,事实上没花多少时间就解决了这件事。而且她不像是一般人,对这件事会有很多忧虑,不免想着要是事情没办好怎么办。因为就她来说,朋友都是可信的,真要是出了意外,也就是某些东西无法及时到手而已。

  她对于嫁妆的执念并不怎么深,在那张复杂的嫁妆单子里少了点什么,她倒是觉得无伤大雅,何必那么心心念念呢

  然而她这么佛系,被拜托的朋友却不可能那样。实际上,他们从收到连翘的拜托起基本上就把这件事当成是头等大事来做了。

  同时,也因为一些朋友帮助连翘办嫁妆,本来对许文华和连翘的事情已经有些淡忘的同行重新又议论起了这事儿——不过这些又和连翘无关了,匆匆办好事情之后她就开始了闭关。

  《大城》是一部对她来说非常重要的作品,在开年之后连载开始了。她没有太多存稿,而偏偏这部需要非常仔细地打磨,写起来根本快不了能怎么办,她也只能爆肝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五月末六月初,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很热了,是连翘喜欢,但对于苦夏的她相当难熬的季节。

  总算敢在真正的酷暑来临之前她完成了整部《大城》的至于说接下来的一个月,也就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多月,她决定好好休息,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大假!

  而就是这个时候,《大城》这部已经彻底爆炸了!

  《大城》这部在三月份的时候连载了三分之一的内容,当时就已经可以用‘惊倒一片’来形容。同行,以及一些上面的权威,然后再到读者,都对这部献上了自己的膝盖就算是连翘的,也是第一次有这样普遍的好感。

  连翘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好评如潮,那个时候连翘写《海上归来记》,写《宦海》,她是一个行业新鲜人,大家看她都是惊讶于她一个新人的厉害。而她由新人变成行内有数的大神的时候一切就不一样了,人们开始用挑剔的眼光看她。

  对大神的要求怎么可能和对新人一样!

  也就是这个时候,大家对她有了不一样的期待——连翘的确实好看,也很有新意,但是读的多了就能有所体会,在进一步雕琢、挖掘上面是差了一些的。而一些女性向又容易被主流的拥趸视之为‘剑走偏锋’云云,甚至上一部销售奇迹一样的《二头刻》也因为人物的过度刻画与煽情被认为是失真、炫技,以及多多少少的庸俗。

  大家想要看到连翘有一部新的作品,一部足够拔高他们期待值的作品,而现在他们等到了,那就是《大城》。

  从性来说,《大城》这部绝对是顶尖的,从连载之后节节攀升的销售额,以及大众的讨论度就知道了。而这样的销售额和讨论度在连翘的里并不算出奇,真正出奇的是在拥有这些的时候,《大城》还让大量的‘专业人士’认可其另一方面的成就。

  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重,而且两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这在连翘的里也鲜有达到,上一个和这接近的作品应该是《宦海》的下部《权柄》,这也是一部气魄非凡,充满了硬核内涵的。

  具体来说,《权柄》是一个混迹官场的士大夫奇迹,《大城》则是属于商人的。

  而两者相比的话,且不说《权柄》是连翘更早期的作品,当时的她多多少少有些拿捏不住这样大的气魄。就说两部针对的人群,就足够拉开差距了!

  这个艺术体裁本来就是最适应市井文化的,也正是由于市井阶层的崛起,这才有了如今堪称庞大的产业。

  官员士大夫们对于的主要受众来说还是太遥远了,虽说读者们也可以只看主人公的奋斗、挣扎、情感、成就等等,但无可辩驳的是,某些题材就是更容易引起读者反响!

  这就像是年轻人对青春题材的热爱一样,难道没有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了吗?有的,只不过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更想要能够让他们‘感同身受’的作品!

  而现在的《大城》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男主人公李敢言在时代的浪潮之下勇敢拼搏,他原本就是微末之身,一个农民之子而已,最后却能够给自己搏出一个前途,成为巨商,创造出一代致富奇迹。

  让读者读来,没有比这更加心有所感,恨不得以身代之的了!

  这样的梦,普遍的市民阶层都会做,所以读这部就更起劲了。

  当然了,能够让内行人也同样几乎零差评,靠的就不能是题材上的优异了。这依靠的,一方面是《大城》比《权柄》更加优秀的质量,另一方面就是这部完完全全发挥了题材魅力和连翘的天赋。

  至少这些人是这样认为的!

  “你到底是怎么写的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大概在三月份的时候,王思齐就已经拉着连翘说起过《大城》,并且连续说了好几个‘不可思议’,看得出来这部是真的把他给震住了!

  这倒是一件稀罕事了,连翘的一直是业内的重磅炸弹,但要说将王思齐这个级别的大佬震慑住,这就难以见到了。以往王思齐也会赞连翘的,但是他会说出自己的分析,论断连翘内容的优缺点。

  唯独这部《大城》,从他口中听来,只有‘不可思议’,至于说具体的评断,那却是没有了的。

  别人问起他,他也只是微微一哂:“评断别人的,至少得自己能‘吃得下’这部,不然评判起来,那算什么呢?”

  王思齐这里说的‘吃得下’,也算是行内的一个行话了。一般来说,大家都是方面的专家,所以另一个人的里有什么,好或者坏,都是能够看出来的,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也能写这样的。

  打比方的话,写的那个就像给答案的,评断的那个就像是阅卷的。知道答案后反推如何解题,这当然简单一些。但不能排除这样的情况下也无法解题,而这种情况就会被称之为‘吃不下’,与‘吃得下’是恰好对应的行话。

  王思齐并不是不理解这部,虽然《大城》算是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重了,但实际来说这部其实依旧是一个用来贩卖的,既然商业性很优秀,读起来就不难。真正让王思齐觉得‘吃不下’的是这部的气魄,而这部最优秀的也就是气魄!

  纯粹从文字功夫来说,《大城》这部其实是相当粗犷的,这当然是连翘为了适应这部那种开天辟地一样的内容、野心勃勃的氛围特意为之的,但这依旧改变不了文字确实粗犷的事实。

  但连翘就是用自己的方式,仿佛变魔术一样让这部几乎每一个字带着那个时代的豪情与痛快!即使是王思齐这样已经不会被轻易打动的人,也为之叹息和着迷,而读过之后他根本无法判断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显然超出了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