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6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9      字数:3912
  连翘此时尚且不知道,《大城》这部对连翘来说是具有完全不一样意义的!之前的《二头刻》当然也很有意义, 从某种程度来说, 《二头刻》仅仅凭借创造的销售神话就足够连翘正式进入‘登顶预备役’。

  现在还没有人喊出连翘是业内登顶选手, 那只是因为连翘本身的‘资历不足’。

  资历这个东西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妙,看起来没有鬼的用,好多能力不行空有资历的前辈都还在业内呢,但面对拥有绝对实力的后辈, 又有什么用呢?但是有的时候,它又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说连翘现在, 大家都认可她的实力, 认可她创造出的一次次奇迹, 甚至可以接受她女子的身份——不是没有女子走到大神这个级别,只是很少, 而且这样年轻的绝无仅有(实际上将范围拓展到不只是女子,也是绝无仅有的)。

  但即便是这样,人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二十岁不到的登顶选手这太超出大家的常识了。

  要知道他们这一行是有天才的,而且还有很多很多的天才!更有甚者,很大程度上由天赋决定了可以走到的上限。所以,大家对于年轻的大神级作者不难接受, 许文华是这样,连翘也是这样。

  但是登顶选手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或许有的人一出道就能一鸣惊人, 然后成为行内行外热议的焦点,水平远超前辈,达到大神小神的程度。可认可度这种东西却不是简简单单的实力可以跨过去的大家知道连翘的实力不差, 与登顶选手相比并不弱。

  但她是登顶选手吗?不是。可以这么说,登顶选手与大神作者的差距并不在实力上,而在认可度上!在于是不是全国读者都认这么个人!

  此前丁一新和宋志平能够登顶,丁一新走的是王道路线——天赋好、成名早,也勤奋,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作品越来越多,名声逐渐向全天下传播,最终水到渠成。

  宋志平则剑走偏锋一些,一方面是丁一新登顶之后,京城这边心有不服,得推出一个也登顶了的作者,不然岂不是低了一头?恰好这个时候宋志平如同一道流星划过夜空,闪亮非常。

  他先是有游历天下的经历,甚至各地都呆了一段时间,大力的宣传让京津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读者也大概知道有这么个外地读者很有名气。然后就是他成为了史上单本最赚钱的作者——即使说起来他这部并不是卖的最多,之所以能给他赚这么多,其中有很多商业操作才做到这个地步。

  但是普通民众是不会管这么多的,他们只知道这个作者创造了记录,将一个作者单本能够赚到的钱提升了好大一截!这个数字确实让人羡慕嫉妒恨,所有人看着这个财富神话,恨不得自己就是宋志平本人。

  因为这个财富神话,那两年新入行的人真是特别多!

  后来因为多方加持的关系,宋志平也走向了登顶。然而剑走偏锋还是有后遗症,那就是在评定谁是行内第一人的时候没有什么悬念的,败给了丁一新。在同行的眼中,宋志平登顶太取巧了!

  然而即使是取巧了的宋志平,其实细究起来资历和积累也到了一个很可观的地步。也就是说,想要那样取巧也是有前提的,如果不是宋志平先有了那样程度的积累,想要取巧也是不能够的。

  连翘现在就是这样,说她是大神,没有人会觉得有问题,她就是有那个实力可要说登顶?这实在太勉强!这可不是后世,一个明星一旦爆火,短时间内全国人民就知道他了。

  这个时候受传播方式的影响,大众反应常常是慢很多的!别看连翘在几个比较发达的地区都很有声势了。可一旦到了相对偏僻的地区,不要说比丁一新、宋志平了,就是和几个老牌的大神相比,那也是多有不如了。

  在这个事情上根本不能讨巧,就是得靠时间来积累。说起来连翘已经算是积累的比较快的了,至少在比较偏僻的城市还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呢!这就算是个开始了,种下火种,之后的事情就会顺利很多。

  而有这样的好事,靠的并不是连翘的运气好,靠的是她确实业务能力出众,以及足够勤奋。前者就不用说了,其中种种都是明白了。关键是后者,连翘虽然出道时间相较于她的地位已经是很短了,但看她的作品表,一点儿不会觉得这个女作者资历浅!

  她的作品多,而且每部作品都能维持精品的质量,这实在是太难得了!以她的创作字数而言,并不比其他的大神作者少,如许文华这种惫懒又年轻的,实际上创作字数早就被她反超了!

  只是欠缺时间发酵,没有让这些作品带来的人气完全发酵。

  《二头刻》的销量神话让连翘进入‘登顶预备役’,《大城》的意义却丝毫不下于《二头刻》。哪怕《大城》才只有一个开头而已,已经有人断言:如果《大城》能够一直保持开头的水准,这部之后连翘恐怕就要登顶了!

  这个言论一开始出来的时候引起一片哗然,因为大家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如此年轻的登顶作者。但在争论开始之后,反对者又无言了。

  是啊,面对赞同者的提问‘说说看,除了资历,乔琏先生又哪里不够格登顶呢’,他们无话可说。因为除开一些无脑的,大家都是有眼睛的,发表言论自然要讲究基本法。

  不过这样的反响和争论也是《大城》发表后的事情了,现在的连翘还没有发表《大城》——她正准备着回家过年,而今年这个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显然会非常‘热闹’。

  连翘和许文华天马行空聊了聊《大城》,然后就将许文华赶走了许文华那么大个人杵在那里实在不能当看不见,进一步也很容易打扰自己正在做的工作。本来就是回家之前一点儿零碎的事情了,要是没有许文华在这里和她东拉西扯,恐怕早就做完了。

  为了确保今天不开夜车,连翘决定把这个打扰自己工作进度的家伙赶走!

  “明明是你自己个儿不专心,结果还是我的错了?”许文华嗤笑一声,倒也没有让连翘真的上手赶人。在连翘眉毛闻言挑起来的时候就转身施施然走了。

  “明日我送你走反正过不了多久又要见面了。”

  人离开了,只丢下这么句话——许文华说的也不错,就算连翘这边离开苏州了,两人没几日也是要见面的。

  插定就在腊月初三,下聘则是在腊月二十三,小年的前一天!据说是因为小年之前一年的工作就完全结束了,不好再多做什么(其实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人要做生意、做工,不过那是为了生计奔波,不能与之相比)。

  想到这个事情,连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还晃神了好一会儿。等到注意力再次放到登记年礼的小笺上,时间又不知道过去多久了。连翘哀嚎一声,赶紧驱散脑子里已经打结成线团的一堆事情,先专心做事起来。

  第二日,连翘和往常回家没什么两样上了船,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许文华来送她唔,其实往年也有送的时候,只不过很少。因为这又不是远离故土,离别之后此生难见的那种离别,说不得过几日就要回来的,那有什么可送的?

  许文华说了好些话,然后被连翘嫌‘啰嗦’,让船夫快快开船,总之将许文华撇在了岸边。

  直到船走了七八米,连翘才从船篷中伸出来,朝许文华挥挥手:“都晓得了!你别担心你,快回去吧!”

  许文华本来已经‘河豚jpg’了的,这一下又笑了起来。

  旁边的小厮不懂,实在是他家少爷许文华和‘连翘小姐’的操作让他们这些围观的看不懂啊!说好,那是真好,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外物什么的在这两人眼里也从没在意过。

  但有的时候吧,两人又变脸忒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绝交’了。你说他们是在好玩儿,像个孩子一样?倒不是那样。看他们因为一些大家觉得没什么的事情争起来,那是真的来劲了,而不是一时上头【鬼咧!才不是什么‘没什么的事!那是主义之争!

  但硬要说两个人脾气不对,以后相处起来恐怕难以长久,这又不对了。明明是真的有很大的分歧,也像模像样地生气了,结果随随便便又重新好了起来。

  懵懵懂懂的小厮忍不住问自家少爷:“少爷,您和连小姐嗯”

  许文华用关爱小孩子的眼神看了眼小厮,只是摇了摇头:“你懂什么”

  然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

  连翘自然不知道自己离开之后还有这样的故事,保持着耍了许文华一把的好心情,一路往嘉定去。最终在下午晌抵达了嘉定,因为没有确定回家的时间,所以也没有人在码头接她,她只能找车马送自己这一行人以及箱笼包裹回家。

  连翘到家的时候照例引得许多人来看在连翘‘乔琏’这一重身份曝光之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但连翘已经曝光了,自然有有大把的街坊邻居来看热闹!

  其实也就是看个新奇而已,著名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同时又好像离普通人很遥远。忽然有个街坊家的孩子成为了知名作者,不管是不是真的对作者感兴趣,就算是冲着将来对朋友有谈资,也得来看看啊!

  连翘经过几次这样的事儿,多少已经习惯了,和各家认识的长辈打招呼,等到行李之类全部搬进了家,这才拱着手告辞进院。

  家里依旧没什么变化,吴美娘让人将连翘带回来的行李分门别类地收拾,自己则是拉着连翘桌边坐了,然后伸手碰了碰连翘的脸颊:“这腊月里头天寒地冻的,多冷啊!怎么不在路上用手炉?”

  连翘一边将手放在旁边的薰笼上烤火,一边不太在意地道:“那也太麻烦了,今日回来行李多,一路上又是舟车换乘的。手上带着个手炉忒累赘,要是放下吧,那个带着火星子,也不敢乱放”

  现在这个时间点确实很冷,但也没有冷到少了个手炉就要死。连翘身为一个在现代生活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比较粗糙的

  一般来说古人比现代人粗糙,因为条件有限。但如果条件换一换,事情就不能那么说了。说起来连翘在现代就是普通小老百姓一个,享受的也是普通民众的待遇,真正精细的日子是没有过过的。

  而古人虽然普遍没有现代人过的好,但他们人工便宜,这方面的享受与细致,那真是远超现代人(前提是家里多少有些钱,不然就没必要说这个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ai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