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9      字数:3426
  那么《大城》到底算是个什么样的?创业奋斗?算是吧。但剥落掉表面的这一点, 他其实是在描写那个时代。

  对于连翘来说,这个时代并不是凭空出来的, 是有原型的!就在连翘穿越之前的世界里,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人激情飞扬,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自己所处时代的城市, 甚至国家,他们相信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世界必然是以自己为中心的!

  听起来相当荒诞,但谁又没有那样的时刻呢?在人的少年时代, 这种想法最为多见。而这些人因为站在了特殊的时代浪尖,这种想法一直持续了下去。毕竟, 如果生活在那种自己一举一动确实造成了巨大变化的时代, 那么这种‘以我为主’的心态没有什么变化,似乎也是很正常的。

  连翘父母的时代,甚至连翘自己的时代都沾到了一点儿余晖。

  而这个世界呢?这个世界其实也有一样的时代,这也是连翘敢于写这个故事的根本所在。甚至连翘相信,大家看到这部的时候, 会自动将时间带入到几十年前。

  因为按照里说的,这就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

  《大城》的背景是海贸初开,海边城市打开了禁锢的枷锁,然后在这个前提下一代人的奋斗故事联想到几十年前,可不是那么回事儿么!

  那个时代是黄金时代,是空气中也漂浮着热血奋斗与金钱味道的年代,也是独属于一代人不断创造传奇的年底啊——很多富翁就是那些年诞生的。

  真是一个狂热的年代!

  连翘这个故事才写了前面一部分, 但就是这么一部份,她已经越写越慢了。无他,实在是太宏大了,就算是如今的她也觉得有些掌控不住这部——不过她也不在意这种事,她是更擅长自己掌控住自己的,但是这种情况也不坏,或者说更好。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状态,在作者的受控与失控之间保持着可怕的平衡,需要作者绷紧了神经,一丝呼吸也不能乱地去维系,不然的话那就是灾难!

  平庸的作品失控也不会是灾难,但这种的失控肯定是灾难。这就像是慢悠悠行驶着的小车,就算发生车祸,后果也好很多。但是《大城》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这像是一列高铁,一旦出现事故,绝对是可怕的。

  这种状态维持起来很累,而且可以预见的,会越来越累,因为后面的内容必然是越来越宏大的,前面也只是一点儿开胃小菜而已。

  但是连翘本人很享受这种很累的状态,说的小一些,这种状态简直超神,有这种状态的时候要珍惜。说的大一些,她有感觉,这种状态下诞生的这部作品必然不同凡响。她有一种预感,这部《大城》将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大城》前半段的故事相对而言简单,但那也就是相对而言而已。

  这个故事里,乡下小子李敢言在乡间看到出门做生意回来的儿时大哥哥,当年也算是一起玩的伙伴了,如今却混成了人上人的样子。自己想要与之说一句话都挤不到前头去!

  这给了少年人很大的刺激,没有什么别的崇高的理想,甚至他自己也没有多少个人想法,他就是想要发财,想要成为所有人羡慕的人。而不是留在老家,庸庸碌碌地做一辈子农夫,最后一事无成。

  这就是少年人的想法了,也只有少年人才会有这样的意气。过了这一段时间之后,就算他们还有勇气开拓进取,也不会这样笃定、这样盲目,同时也是这样一往无前了。

  和家里说了这件事,家里虽然颇有微词,但还是同意了——为什么不同意呢?那个年代的人就是有这么狂热。就算家里也不知道他要做的事业是怎么回事,但在全民创造财富的热潮里,他们未尝没做过家里出个有钱人的美梦。

  只不过家庭条件有限,给予的支持自然没有多少。七八两银子,两件换洗衣物,一副铺盖,还有足够一路上吃的干粮,这就是全部了,完完全全是白手起家。

  但是少年人并不在意这些,卷好铺盖就上了出门的船此时他连要去哪里都没有想好。

  在连翘的笔下,这绝对是个聪明人,而且是不学有术的聪明人——毕竟是那样一个时代,他又没有背景,想要出头也就只能靠着敢打敢拼和一个聪明的脑袋了。

  所以独自出门的李敢言首先去了州府收集情报,在确定福州旁边要建的‘新城’有前途之后,他什么也没有做,就花了五两银子买一些家乡州府所有的土特产,然后就上了一艘去福州的大船。

  他这个时候也没钱买船票了,实际上就算买的起他也不会买,因为到了福州之后说不定还有花钱的地方,他得给自己留点儿底。

  所以他应聘了船上的杂工——这种杂工是临时性的,因为只包吃住的关系,很为船东省钱。同时,这也很适合李敢言这种想要搭船,而没有钱的人。不然的话,谁又愿意来做这个没收入的杂工?

  一路上李敢言表现出了相当的素质,他没有读过什么书,就是在村学里呆过而已。但是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所以在别的小伙伴贪玩逃课的时候他都在认真上课,所以他的基本读写是没有问题的——想要搞清楚读书人文绉绉的那一套或许不行,但是读写文书啥的手到擒来。

  然后就是算术,这个时候算术也算是基础课程了,李敢言甚至讨好夫子,学到了怎么打算盘!固然不算是什么高手,也远没有账房先生那么专业,但绝对算是一个技能了。

  李敢言的聪明同样应用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一路上他结识了大量去‘新城’淘金的人——新城就在福州旁边,想要抵达新城,就得先抵达福州。如今新城的消息显然传播出来了,敢于冒险求财的人可不少!

  风险是有的,但不能否认,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这些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在连翘的笔下,这些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或者不能用好坏这样粗暴地做出分界。只能说这些人大都聪明、坚韧、理想很大,而这类人要么足够好,以至于能够一直坚持本心。要么就极度坏,支撑他们干出一番事业。

  这些人大都是中年、青年男子,但也有别的,甚至女子也有。

  小商贩、有手艺的工匠、和尚道士、妓女、拆白党、诈骗团伙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大概是之前写黑道积累下来的功力,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被连翘安排地紧密而有趣,一切的一切都是娓娓道来而紧张万分。

  同时,这里又有一股专属于《大城》的气质!

  《大城》的气质是什么?大概是那种时代浪潮的强大力量感吧。这些上船打算去新城寻找机会的人,他们大多籍籍无名,甚至有些人声名狼藉,不是啥好人。但当这些人不断汇聚,并且强调着闯荡出一番事业的打算,一切就不一样了。

  相比起连翘以前的作品,哪怕是和那部黑道相比,这也是上上下下都透露着‘粗鄙’气息的一部了,完全下里巴人式的生活日常,没有讲哪怕一点点的文雅。仿佛是一块刚刚从山体上凿下来的石头,浑身都透露出粗粝的质感,但同样也让人觉得很有力量。

  但那就是那个时代,草莽而又充满了野性!

  就是这样一群草根一样的人,当他们每一个人的样子逐渐袒露,也让连翘写的时候有些感动——感动于那个时代的浪潮!而当她自己也被自己的感动的时候她就知道了,她已经成功了一半。

  而男主人公在船上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特别是智斗诈骗团伙,反过来坑了对方一手的行为让人意识到这个乡下小子可没有一点儿木讷或者淳朴他会在新城生活地很好的,他就是适合那个地方!

  福州下船之后李敢言卖掉了自己的货物(其实一路以来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考察当地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可能做生意。所以这个时候的货物早就不是当初从家乡州府购进的土特产了,而是几次低买高卖之后的东西)。

  将货物卖掉,李敢言手头就有二十多两银子了,相对于很多来新城闯荡的人,这已经算是富有的了。他早就听说过了,新城这边初建,此时新城第一批纺织厂都还没有建立起来,甚至还在平整土地呢!

  谁都不敢肯定新城的未来,那些有钱人可不会这个时候入场,一个不小心不久亏的血本无归了么!按照他们的投资策略,宁肯赚的少一些,也不能有太大的风险。

  而愿意这个时候来新城看看机会的,那基本上都是赌徒了,而赌徒哪有什么有钱人!一个个口袋比脸还要干净——李敢言到底是农村孩子,多少还是板正一些,出门的时候手头没点儿东西心里不踏实。

  很多从小投机的人就不会那样了,他们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也不着急!

  只不过这笔钱还是太少,哪怕是作为第一桶金也太少了,做不了什么大买卖。

  好在此时的新城也很难说有什么大买卖——就算有,也不是李敢言一个初来乍到的乡下小子能够染指的。

  然后接下来就是李敢言的一场个人秀了,在随着人潮往新城去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新城的情况复杂,三教九流在这里汇聚,新的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是最混乱的时候。

  这种时候被人弄进了类似后世‘传销组织’的团伙似乎也不怎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