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8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9      字数:3739
  主人公这里看起来只是失去了一个机会而已, 但界竞争激烈,这次没能趁着势头正好往上出头, 谁知道将来他再来的时候市场还是这样!这个行当里因为机会好而一步登天, 又或者一步错、步步错的故事经常发生,成为警醒所有后来者的经验——从来到苏州之后他就是一个人打拼, 他一直坚韧,一直没有示弱过!

  恐怕没有人记得,他还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年轻人, 肩膀甚至都有一种青年人特有的单薄。

  这一段其实是主人公到此为止所有的发泄,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段戏, 以此为转折, 主人公将完成一次转变,真正成长起来热血王道作品的主题之一往往是主人公的成长,连翘在《二头刻》中显然也有意强调这个主题。

  而在这次成长之后,主人公会在崩溃中变得更加坚韧。是的,和普通人一样, 主角也会崩溃,但和普通人不一样,在崩溃之后他还能够振作起来!

  在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 主角总算再次找到了自我——事情已经变成这个样子,再纠结于过去是没什么用处的, 只能将注意力放在将来。

  连翘笔下主人公秦颂的成长足够打动现在的读者无他,这样的描写实在是太少见了!这个时代的普遍水平固然比连翘穿越前世界的古代要高出不少,但也是有限度的, 并没有脱出古典的限度。

  那么古典是怎么回事儿?回想其中最优秀的一批就能得出一个很清晰的结论了。很多时候华夏的古典是不太讨论人的成长的,至少没有用足够细腻的方式讨论人的成长。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自身的迷茫、对未来的不确信,以及最后重新站起来的心理过程。

  这些东西人年轻的时候大多会有,但在这个时代的里没有人提及。

  别说这个时代了,哪怕是进入现代,下力气描述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迷茫,以及最终成长,这也是很靠后的事情了,这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

  所以读《二头刻》的年轻人早就已经成为这部的脑残粉了!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完全戳中了他们的内心——这听起来并不神奇,好像是普普通通的事情,哪一部没点儿戳人心的东西呢?如果没有,这部估计就是一本厕纸而已了。

  但身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才会真的明白这有多么的不普通!

  以华夏八九十年代的音乐为例,某位大神一句‘我曾问个不休’唱出了时代最强音,也唱出了当代青年的新声,自此打动了大江南北。当时歌迷的狂热是看的到的,大家也不会因为这个感到奇怪。

  说到底,每一代的流行经典文化就是打动了那一代青年人的文化,当时或许会被社会主流斥责为异端。但随着时间变迁,这一代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时间改变了一切,他们拥有了这个世界的发言权,同时在记忆中,自己年轻时代、激扬岁月里经历过的最好的东西变得更好了。

  美好的不只是这些东西,更是自己的青春年华!

  于是被他们奉为一代经典的东西出现了,并且不管后来再出现什么优秀的东西,也比不上自己心目中的经典——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而这些东西之所以能够让一代人年轻的时候狂热,大多是说出了青年内心中压抑的、想要表达的、困惑的、迷茫的东西!

  这些东西可以是一首摇滚乐,可以是一部电影,可以是一本这些文艺作品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的载体,以精准的方式将一代年轻人击中!

  这样的话,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好理解了只不过是《二头刻》以恰到好处的时机来到了这个时代而已。

  其实《二头刻》做的还不够呢!这里对于青年人的内心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主要是通篇的主题不是这个。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是石破天惊一样的存在了!

  而经过了这一遭,主人公秦颂无疑比以前更加强大——他的强大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内心,他不再是一个脆弱的人,不再是一个普通挫折就能击倒的人!他这样的人百折不挠,哪怕走的慢一点,终有一日也会成功!

  在调理好身体之后,主人公再次投入了工作,他选择了先将之前中途开天窗的作品再次补完。一般情况下,这个时候选择重开一篇还会比较好一点。因为重开一篇的话,编辑还能迅速给他找到版面。但如果是要书接上文进行连载,事情可就复杂了!

  首先就是还有多少人能接着此前的内容看,恐怕不少人都忘记连载过这部了!毕竟主人公此时还不是什么出名的作者,没有一帮死忠粉一直在坑底等着他。

  再就是在哪里继续连载呢?只能在之前连载的报纸上继续连载,放在其他报纸上,恐怕其他报纸的许多读者都会不解——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中途连载过来?

  这种情况其实不是没有,那就是一部成绩不好的时候会被别的好挤走,好一点的只是版面换换,差一点的就得去到比原先报纸更等而下之的报纸。

  但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是持续的,那就是原本在甲报纸上连载,然后下一次更新的时候出现在乙报纸上,彼此之间的时间差没有太大(报纸也会说明这一点,让书粉不至于没地方去看连载)。

  那样的话,就算依旧有很大的读者损失,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但主人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跳到别的报纸可就真的‘前途无亮’了。

  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主人公坚持,他要对他的作品负责,也要对他的读者负责,这就是他的信念!

  而这件事过去之后,主人公这才开始筹备他的第三部。这次连翘没有收着来了,这一部表现很不错,这也让主人公得以进入到主流圈子真正的中坚朋友圈。

  没有一书封神,但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说实话,这部也不是用来讲一步登天的故事的。不只是从质量上不能那样展开剧情,就是连翘的本心来说,也不想写那样的故事。

  无脑爽文是受民众欢迎,堪称喜闻乐见,可是连翘哪怕是在现代也没有写过这样的网文——不是她看不起这类,写网文的大多心态端的很正,他们做的是通俗文学,做的是贩卖类文学,这种情况下自觉自己的格调会比无脑爽文高?这未免有些过于搞笑了。

  而且要知道,大众喜欢无脑爽文这不是秘密,可是无脑爽文就个个能赚钱了吗?天真!真要是那样,大家都动笔去写了!实际上出头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了。

  所以也别去嘲笑几个写无脑爽文出名的作者,人家都是有真本事的!能够将无脑爽文真正写好也是一桩本事了!这种本事并不亚于那些擅长写深沉作品的人,甚至更加少见也说不定。

  只是连翘自己没有那些作者的本事,她的无脑爽文水平不够,再加上她也不太偏好这类,所以没有往这边写。

  连翘在这一段剧情里,许多精彩的年轻人纷纷出场。这些年轻人因为名气不够大,在之前的剧情里甚至没有在别人口中出场。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是界下一代的希望,他们的才华完全是看得见的。

  这些性格各异,却又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有的人会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敌人,有的人会成为彼此意见不同,但依旧能遥遥相和的对手。还有的人,他们是朋友,是知音,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在这里,主人公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再加上此前在老前辈那里学到的东西,最终推动了他的第四部诞生。

  这部和过去的不一样,相比起以前的,他开始在其中注入一个文章思想,所谓文以载道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上,但确实有那么些意思。

  主人公秦颂过去的也不能说什么思想也没有,但是之前的很大程度上还是受他人、手市面上的流行比较多。他会关注如今流行什么,关注的情节应该如何安排,关注的文笔,但对于一部中应该表达的作者思想,却是懵懵懂懂的。

  的思想,或者说的主题开始注意到这个,主人公开始迈入成熟作者的行列。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不再是风头无两的那一个了,毕竟这个阶段登场的有趣人物实在是太大,大家的目光被吸引走了好多。

  若说之前还只有一个男二号曹生,就连那些出名的作者,书中虽然也有出场,但因为还没有和男主角汇聚在一起,所以出场戏份实在是有限,以至于妨碍了人气。那么这个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大量的作者开始和男主角结交,这些人的有趣特质实在是太多了——这就是群像特有的写法了,这个时代也有很多群像,只是大部分都水准不够。

  这个情况具体可参见《红楼梦》和《金瓶梅》,两书的拥趸经常在吹嘘的时候就要提一句书中出现的人物,光是有名有姓有一定特色的就由多少这固然说明了古典在群像描写上的出色,同时也说明了达到这个水平是非常稀罕的!

  如果不稀罕的话,何必要替他们大吹特吹呢?

  群像,无论古今想要写得好都是困难的!其笔力要求有多高就不必说了!说起来连翘也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他之所以敢在这里牛刀小试,更多是投机取巧了,大量运用了后世中塑造人物的法子。

  然后塑造出了一打有意思的人物,这些人物身上有着许多具有矛盾性的人物特点,这些东西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人物纷纷登场,主人公的新逐渐收获着人气,也就是这个时候,这部已经到达最后一个高潮前了——连翘将这部定位为热血王道,但在写结尾部分纲要的时候又回归了青春题材作品的写法。

  那就是主人公并不一定会走上人生巅峰。

  主人公能够凭借努力不断往上升,这一点是没错的,但那是后面不断积累进步之后的事情了。而这个故事是些一个青年人的奋斗如果要写最终登上最高峰,那就要拖拖拉拉将一个青年人写成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了!

  那可一点儿也不热血王道!

  实际上,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这个故事就可以收尾了——热血故事只要谱写下青春赞歌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