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9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0      字数:3344
  如果连翘知道许文华所想, 恐怕会觉得他这人相当敏感, 若是生在现代, 不搞创作,也能去学心理学之类的学科。关于他的推测,套在她身上,这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连翘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前, 她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曾经的世界在她身上烙印下深深地痕迹, 不可能磨灭。事实上,她的思想体系是完整的、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不是说在这个世界接受了新的思想, 然后就会发生改变。

  那个世界给了她丰富的‘遗产’, 这些东西体现在方方面面, 有些是摸得着的, 譬如那些更先进的知识,如果没有那些,她也无法将这个时代的票券玩的那么好、写那样成功、弄出话剧

  有些是摸不着的,所以连翘自己都没有发现,反而是身边的朋友们感受颇深。比如她身上那种过于强烈的气质,她在曾经的世界里了解过全世界,也了解过人类自身——那毕竟是个发现世界、发现自身的时代。

  那样的时代长大,她身上带有更加昂扬向上、更加恢弘的气质,事实上她本身就是一个伟大时代的产物。所以,不可避免地, 她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即使是现在,依旧向外展示着那伟大的一点点。

  身处曾经的世界的时候,因为身边的人都是这样,所以无人察觉到那种伟大气质。但在这个世界,黎明前的黑夜,人们还没来得及‘大发现’之前,这确实足够让人心笙摇曳了。

  这‘遗产’是那样丰富,以至于让连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伴随着遗产之外,另外有些不那么好的东西也被她通通继承了。这倒是很正常,就算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有好也有坏的。

  硬要算账的话,伟大时代的坏东西恐怕不比前代要少。只不过好东西也更多,所以显示不出来这一点而已。

  而这些不那么好的东西里,就包括了连翘身上的‘孩子气’。当然了,‘孩子气’其实只是好听一些的说法而已。

  不知道是因为寿命的增长,还是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总之,生活在连翘那个时代的孩子,成熟地更晚了。这种晚熟,不是晚婚晚育,又或者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更晚了这么简单,而是内心无法脱离小孩子的角色。

  这一点普遍存在,哪怕是自己有了孩子,也大多不能摆脱这种状态。

  没有受过挫折,就算受到挫折,也不过就是考试失败、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云云。人生前二十多年,直到大学毕业,除非是家庭情况特殊的,不然这些青年们普遍如此,最大的挫折可能就是高考失利。

  然而高考失利很痛苦,却无法称之为真正的挫折。因为高考失利之后,人的选择不会停,要么去读稍微差一些的学校,要么不去读了,直接进入社会。不管怎么说,这场失利的后果并不会以一种汹涌而不可挽回的方式铺面而来,就像那些真正的挫折一样。

  时间过去,进入新生活,提起这场挫折,或者回追悔不及,或者回唉声叹气,但却不可能造成真正的,将人逼到极限的冲击。因为所有人还有机会反转,无论是复读,还是将来选择别的出路生活还要继续。

  这样长大的孩子,经常是不能明白一些东西的,所以才会有‘巨婴’的说法。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就是全世界,而与自己不相关的,那就是无关紧要的。那是回想起来美好而又让人叹息的时光,人在成长起来后,或许会感激成长,但还是会怀念当时的那种心态。

  跨过那个阶段的自己,这是一条流血的路!完全是刀尖上的舞蹈,所以才有‘成长的阵痛’这种东西。

  而连翘,就是还没有度过这个阶段的典型。她虽然大学毕业了,但因为职业是自由写手,而且在这上面也没有什么挫折,再加上家财至少能保证她吃喝不愁,所以心理没有负担,甚至都不算出社会了!

  所以,不能避免的,她和那个时代的很多孩子没有分别。

  更进一步说地说,连翘那个时代,哪怕是很多成年人的观念也是和古代大相径庭了。举例来说,连翘那个时代可以光明正大的说自己是利己主义者,没有人会觉得这有问题,甚至会觉得这个人是真性情。

  扪心自问,这个时代大家都各自为政,又有谁不是利己主义者呢?或者真的有那样的人,但人们在赞美之余,内心已经不愿意去学习了

  而在曾经的历史长河中,‘利己主义在’,能够赤裸裸地说出来的,那是有大勇气的人。而其他的人,对此的观感也很难言,绝大多数的民众大概都是无法认可的吧。

  也是这种社会风气,纵容了那个时代的‘孩子们’,他们因此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全世界都是如此,又不仅仅只有自己!

  许文华并不是瞎子,并不是耽于爱情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的傻瓜。所以身处其中,渐渐的,对连翘身上各种特质洞若观火起来。

  更晚的时候,就在‘静台’港口停船的时候,许文华和连翘偶然谈到了这个问题。许文华倒是并不避讳,丝毫不担心连翘因此恼羞成怒,而是以一种相当直白的方式说的清清楚楚。

  连翘并不生气,实际上她也不是对自己浑然不觉的人。写的人,大多数都会将自己写进去,有的时候会在人物中寄托自己,有的时候也可能只是中的一点思想。但不管怎么说,作者多少都会探索自身。

  而在这不断地探索中,发现自身、了解自身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是这样的,不过我倒是不介意。”连翘对此已经想的很清楚了这或许是她身上不好的部分。按照她从小受到的教育,似乎应该有错就改。

  但是她却道:“不过就这样了,将来要是遇到什么事儿让我吃亏,或许会不自觉地改掉。若是没有,那就算了罢!开开心心一辈子比什么都重要。”

  从这就知道了,她是一个真正的利己主义者!她不是不知道自己身上的缺点,但是她并没有纠正的意愿。人类的惰性在这一刻显露无遗: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改正呢?顺其自然,反正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主动改正真的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中间要付出极大的坚持,而且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恢复原状,最终功亏一篑!

  连翘在这件事上一点都不高尚,她完全地放纵了自己:就如同每一个普通人,实际上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在这个世界的其他人看来,她一点也不普通而已。

  连翘对此并不在意,这种态度其实是超出许文华的预料的。她要么因此有自己的话说,有各种各样的道理,正如她面对吴美娘的时候会说的那些话。要么察觉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尝试改正,是否真的能够改正,那是另一回事。

  但是她对此直言不讳,坦荡到了极点。但——我知道我错了,但我就是不改这种态度,确实是许文华闻所未闻的。就算连翘身上常有出人意料之处,他也没有想到有这样。

  许文华身上也有很多别人诟病的地方,但是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他觉得他那样没什么问题。而不是连翘这样,她知道自己身上有问题,但不想要去改正

  “觉得惊讶吗?”连翘挑了挑眉:“我以为这没什么我现在依旧觉得这没什么,生而为人,为什么不能选择这样活着?有些人是没得选,但我可以。”

  看吧,完全地利己主义者。

  “快些走,还要去看海先生呢!”连翘催促道。

  所谓‘海先生’是连翘的一个读者,铁杆的那种。本身是极好的调香师,和连翘有书信往来,家住北方一个名为‘静台’海边小城。实际上,若不是连翘打算来‘面基’,船不会在这里特地停驻。

  之前连翘在调香上受他很多教导,可以说是远程指导老师了。上次提起了他,今天是特地过来的。

  许文华作为一个旁观者,亲眼目睹了连翘在这件事上的漫不经心。她既不看轻这件事,也不看重这件事,似乎这就是无关紧要的而已。这个时候他就知道了,别人以为的‘性格好’其实全都是虚妄的她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相处的人也说不定。

  因为有许文华这样一个男子陪同,吴美娘在连翘的外出问题上宽松了很多,所以连翘得以只带着春儿就下港口,然后穿过港口去见一个素昧平生的人。

  许文华看到连翘在去‘海先生’家之前正在港口的香料铺子里挑挑拣拣,显然是想买些做见面礼的。静台虽然只是个小城,但因为临海的关系,各种香料甚至包括海外异乡也能运达到此。难怪海先生一个制香大师,却能够蜗居在此

  许文华在连翘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这周围的治安比码头一圈要好很多,但依旧不敢放松。要是真的遇到什么人贩子,他简直不敢想象后果——他甚至不敢让她离开他的眼睛。

  想到这里,之前种种他全都忘了,什么利己主义者,什么奇奇怪怪的毛病——只是个孩子罢了,甚至因此惹人怜爱起来了他确实陷入了某种可怕的境地。

  叹了口气:“你慢一点走,人太多了,走散了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