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4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0      字数:3721
  连家大太太心里暗叫糟糕!她是在几个弟媳小姑身上下过功夫了, 让她们今日不要乱说话, 至少安安生生地将吴美娘和连翘母女两个送出门去。但是她没有叮嘱过老太太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她当儿媳妇的, 就算再强势也不可能对着婆母颐指气使罢!

  然而今日偏就是老太太开口了!连家大太太眼睛在几个弟媳小姑身上巡睃着, 她可不相信老太太真是为了死去的老二着想,这才一力这样主张的!老太太确实对儿女们有疼爱之心,但老二都多少年没见了?如今更是已经离世,实在勾不起多少感情。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老太太身边说话, 这才让老太太再次提起这个话!

  说实在的, 这话换在别人家里也说得!谁家不是媳妇听凭安排呢?更何况是个没生下儿子, 死了丈夫的媳妇。但是在连家,这件事就没那么简单了,而是变得非常复杂起来。

  连家的情况本来就很微妙, 说是一家人, 其实过去谁也不知道谁!过去那么多年都没有侍奉过的婆母,而且自家也不指望婆母过活, 这又能指望吴美娘有多大的尊重呢?就算之前是有的,现在也没有了!毕竟来京之后这位婆母的所作所为实在不会让人觉得有多好。

  她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人, 甚至算不上是个很坏的人只是在行事上有太多自己的私心了, 而且始终认为其他人都该围着她转,按照她的吩咐行事。若是有不如意的,内心就会十分不快!

  原来对连家太太是这样,现在对吴美娘和连翘也是这样。

  老太太说出这话,今天就安生不了了——连家大太太很清楚, 自家二弟妹和侄女儿可不是什么恭顺人!想来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要是胡来,她们也敢掀桌子不干了!

  就在连家大太太以为家里要爆发新一次大战的时候,吴美娘却是不羞不恼,甚至表情也一直相当随和,似乎老太太的那些话对她一点用影响也没有!

  其实是过于平静了,吴美娘站在老太太跟前,只是轻飘飘地道:“哦”

  寂静了一瞬间,似乎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到底是同意了,还是忽视了。他们下意识地认为是前者,毕竟这才符合这个时代儿媳妇对婆母的普遍态度。但怎么看怎么别扭,真的同意了应该不是这样的吧

  其实这是连翘和吴美娘商量过的态度,今天这个场合,无论老太太和其他人提出什么奇怪的要求,反正她们不肯定也不否定,以不变应万变就是了。反正这次之后,明日就是连翘和几个好朋友的小宴,后日就要离开京城了。自此之后,苏州与江南,天高皇帝远,还能有什么搞头?

  就算追到苏州去,连翘和吴美娘也不怕。苏州就是她们的地头了,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老太太似乎也被这个奇怪的态度一时弄糊涂了,皱了皱眉头:“总之,今日先让幺孙给你磕个头,事情定下来再说还有连翘,都十八岁的人了,还不嫁人像什么样子?既然家里不招赘了,干脆亲上加亲给了红儿家的小子罢!红儿是她小姑,有小姑做婆婆,今后再不用担忧了!”

  ‘红儿’是老太太小女儿的闺名。

  连翘听的心里一阵腻味——她甚至已经不再厌恶,甚至烦闷了。因为她已经知道了,不能和连家这边的人一般见识,他们想的也就是这样事了。眨了眨眼睛,像是没有听到一样,什么话也不说。

  吴美娘作为母亲,这才开口道:“不行呢,母亲。”

  然后就再也不说话了。

  只这么一句话算得了什么呢?老太太开始不依不饶起来:“这有什么不行的?难道孩子嫁到她姑姑家里不好?你还看不上不是?是见连翘生的略好写,打算让她攀高枝儿?”

  吴美娘只微微一笑:“攀高枝什么的暂且不说,倒是母亲前头的话说的对——确实看不上!我是当母亲的人了,哪能见女儿受苦。招赘是一样的做法,不招赘又是另一样的做法。连翘若真的嫁出去,自然得嫁个好人家,家境殷实,孩子也人品端方。”

  言下之意,连家小姑一条也不符合!

  连家大太太听的心里念佛:这还不如像之前那样吵嚷起来呢!相比起那时候,这时候其实更加撕破脸了!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显然是不打算好好相处了。

  果然,不只是老太太气呼呼的,连家小姑更是气的倒仰!立刻反唇相讥:“你还看不上我家?你当你家闺女是金子打的,还是银子打的?既不是金尊玉贵的小姐,还是安生些,找个能过日子的嫁了吧!看看这都拖到什么年纪了,可见的是太挑剔了,将来可别嫁不出去了才好!”

  吴美娘却是轻飘飘道:“以我家的财力,照着连翘的大小打个金的又有什么难的呢?我家连翘又怎么不是金尊玉贵的小姐?小姑人不在江南,所以不知道我们那儿的风尚,女儿家二十岁嫁人也是寻常,只因为爹娘疼爱,要多留几年罢了——也是咱们那边富裕,养的起!小姑怕是不能明白这个了。”

  也不管连家小姑是不是要气死了,接着道:“更何况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我家连翘好几年前起就多得是人家要来结亲,我不知道拒了多少家了。若真是只求家境殷实、人品端方,我儿随时都能定下来倒是不劳小姑担忧了!”

  吴美娘这些话真假参半,不过听起来都是真的,只是放在耳朵里刻薄了一些。特别是在老太太和连家小姑那里,正是针对、奚落她们呢!

  话说到这里,连家大太太再也不能作壁上观了——她心里很清楚,再什么都不做,今天估计又会像之前那样不欢而散。而今天算是家中最后一次团圆了,自家丈夫很在意这个,要是真弄到那个地步

  丈夫连守信倒是不会苛责她,因为他也很清楚家里都是一帮什么人。她这个当大儿媳的也只能在中间勉力维持罢了!真说力挽狂澜抱歉,那是真做不到的!

  只是连家大太太真心忧心丈夫,怕他因为这件事心中忧郁起来,过去也不是没有这种事儿!本来因为当差的事情就够殚精竭虑了,如上回相熟的大夫所说,有‘忧思过度’的病症。若是还因为家中的事情不得排遣,连家大太太是不愿意的。

  于是她站出来打圆场:“夏日里头屋子里憋闷,今日敞厅那边已经打扫出来了,说话、吃饭都摆在那边,我还请了两个女先生,或者唱小曲儿,或者说些故事来。天气热起来了,倒是比看大戏要清爽许多!”

  整个家里都是连家大太太的心腹,她一开口,其他人都动了起来——敞厅那边不消说,早就准备起来了。关键是这边,大家也不等老太太或者其他人开口,该准备起来的都准备起来,就差直接扶着老太太过去了。

  老太太虽然糊涂,心里却是清楚的,知道连家大太太这是要干嘛。心里很生气,就像一推桌子不玩儿了!当即捂着头道:“你们这些忤逆的东西!这是在欺我年老呢!我说的话什么用都没有还不如让我死了,去见老头子,去见老二,去见我可怜的大姑娘!”

  嚎了几嗓子,表现出痛苦的样子,一家人都来劝。

  连大太太也无奈了,她心知这应该是装的,可是她又不能拆穿。再者说了,老太太也有年纪了,谁知道会不会嚎着嚎着变成真的?真要是那样,气死婆母的罪名哪一个能担?

  一家人正不知所措的时候,连翘忽然道:“既然祖母这样见不得我和我娘,我们就家去罢!别再祖母跟前晃荡,不然惹得祖母生气,我们又如何心安呢?”

  吴美娘本来打算好聚好散,过两日就要离开京城了,今日就和连家这边维持个面子情,装出一副合家欢乐的样子。但是看看现在的情形,估计是不能善了了。既然惹不起,那还躲不起吗?

  所以连翘一说这话,她也跟着道:“母亲再不必生气了,我与连翘走了便是!母亲也能眼不见为净!”

  说着也不管老太太如何回应,两个人竟是转身就走的。

  满屋子有好些仆役,本来应该拦一拦的,只是因为事发突然,竟没有一个人反应过来!直到连家大太太反应过来,亲自去拦,这些人才像是醒过神来一样,上前一起拦人。

  连家大太太很清楚,今日的场面圆不过去,不只是待会儿的团圆饭吃不成了,恐怕紧随而来的还有婆母以及其他人要闹事!丈夫最近肯定不得安生!

  “二弟妹可别意气用事!今日专为了二弟妹和侄女儿大家才聚在一起的就算家里人有些许拌嘴,那也是牙齿碰到了舌头,还真能就此不要了牙齿或者不要了舌头不成?”连家大太太紧紧握住吴美娘,将人往屋子里带。

  她也是心累,低声道:“就委屈二弟妹这么一回罢了!今日全当看在我那二叔的份上,好聚好散罢!反正老太太还有其他几个,说什么只当没听到,我在旁边照看着,总是糊弄过去就是了!”

  她也只能这样劝说吴美娘和连翘了,以吴美娘和连翘的性格,不可能会吓几下就听话。想让她们听话,最少也要有些道理,要是没有道理,那就得能拿住人家,威胁、逼迫、利诱这些手段总得有吧?

  然而老太太那边都没有!

  人家母女两个队连家这边无所求,很多手段就没有用了!甚至,就连婆母对儿媳的撒手锏,休书和名誉损害,那都做不到!

  吴美娘是在官府登记过,给丈夫守节的节妇!当初之所以这样干,一方面是真没了再嫁的心思,另一方面也是防着自己寡妇人家,有人想占便宜。这时候倒是用上了,要是没有确实证据证明节妇没有守住,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都不能强迫其改嫁。

  婆家出具休书也算!

  至于说名誉损害,传扬出不孝的名声说实在的,这也不顶用。人家马上就要回苏州了,自此之后天高皇帝远,什么谣言能从京城传到苏州去?

  吴美娘和连翘被拦住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被连家大太太送到了敞厅。连家大太太也不是白来的,两边招呼,不管大家内心是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是稳住了,等到连守信几个男丁过来,倒也没有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