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1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10      字数:3650
  往南边贩货的事情很快得到解决,毕竟这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连翘在接下来的两天里, 于苏州会馆找到了一个愿意搭伙做生意的商贾。对方只是个小商人, 并没有请掌柜的帮自己料理生意上的事, 而是一切自己动手,所以经验丰富。

  制约其做生意的关键是本钱, 早年间他做生意时没有人脉和经验, 亏了不少。如今虽然扭亏为盈, 但因为早年间的经历, 手头上钱并不多,而且也有些惧怕风险大的操作——谁都知道, 高利润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既然拒绝了高风险, 自然也就失去了一夜暴富的可能性。

  很多人看不上他这一点,不愿意与之搭伙做生意。倒是连翘,并不在意这一点, 毕竟她和许文华本就不是冲着钱去的,赚多赚少意思也差不多。重要的是有一个专业人士能够帮他们料理经营上的琐事

  这商贾姓林,这位林老板听过连翘和许文华的情况与要求, 当即答应了下来。这种就算做不好也不会赔的生意正是他最喜欢的!而按照连翘的说法,本钱她和许文华对半开,赚的利润一人四成, 剩下两成的利润归他!

  这也是了不得的比例了!他一分钱没出,只是中间操持就能拿两成,这在别的老板那里是不能想象的!

  于是三人说定, 签订了文契。至于之后,连翘轻松了,林老板忙碌了连翘就等着开船就行,林老板则是要在这段时间去各个地方拿到合适的货物。原本这件事做起来是有难度的,至少这样短的时间内准备好特别赚钱的那些货物。还想要一个合适的价钱,这是很有难度的

  不过因为有连翘,一切就很简单了。拿着连翘搞到的数封介绍信,林老板往来于许多行会之间,往往都能以过去不敢想的优惠价格拿到各种紧俏货物!要知道这是长期合作、并且拿货量极大的拿货商才能有的优惠价,过去作为小商人的林老板不能想象的。

  可别小看这些优惠!有的时候对于那种薄利多销的货物,上有批发商给的相对于小商人的优惠价,或许就是大商人的全部利润来源了!靠着这个,他们赚了大钱,同时将同行小商人挤死

  当然了,作为往外贩运的本地特产,这些货物在外地的利润必然不可能太低。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优惠总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至少保证了利润的更高!更别提这些人还放松了账期!也就是说,林老板他们可以到了苏州再付货款!

  其实相较于优惠价格,这是一个更加了不起的优惠!

  虽说做生意的,特别是做大生意的,很少有所谓的‘银货两清’这种情况。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是赊欠的,不过也不用担心,反正各家都有借,也各家都有贷,谁不是这样呢?别人从自家拿货是这样,自家从别人那里拿货也是这样!

  至于什么时候清理账务,这要看各家的不同了。有的时候是一笔生意完成了,有的时候是之前约定的特定日子,有的时候是一年的年末

  这种搞法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各家都可以保证自身的现金流,而且可以完成超过自身资本甚至数倍的操作。不一定真有那么多钱,但是他们可以做那么多生意。只要在生意赚了钱之后可以补上窟窿,这就行了。

  当然了,这有一个隐患,那就是一旦哪里出现问题,很有可能连锁反应,资金链就断裂了。实际上,如果是现代人的话,应该听说过不少商业案例,很多身家数以亿计的商人,或许就是在激进的商业操作中出现问题,最终竟然是因为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失败了。

  不过,即便是有这种隐患,大家也不是特别在意,毕竟谁又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倒霉鬼呢?

  甚至,有些钱财足够的商人也相当喜欢账期延后。手上捏着真金白银,哪怕什么都不做,在账期这段时间里拿出去放高利贷,也能有一笔相当可观的收益了!

  这种账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不是每个商人都能拿到。毕竟这件事是有风险的!上游的供货商对此有一定的估计,类似那种没有信誉的,他们万万不肯放出账期,银货两清这个时候又成了他们的坚持。

  这里所谓的没有信誉,并不单单指信誉败坏的。还有的人和自家没有做过生意,或者说和哪一家都没有做过生意,信誉是一种积累的东西,这自然也算是没信誉了!

  按照道理来说,连翘和许文华都是没有信誉的,不过人家都愿意给他们最好的账期。这就是介绍信的作用了,正如其中一个老板所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我是相信乔琏先生的!”

  这不只是粉丝心态,甚至这位老板都不一定是粉丝,他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连翘本身是很有名气的作者,她自然是身家丰厚。当然了,考虑到一些作者开销也大,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可能表面看上去财大气粗,实际上没有太多的钱。但这也不用担心,因为作者们赚钱是‘没有本钱’的!

  他们就算是手上没钱,也可以立刻写赚到大笔大笔的钱财(前提是知名作者)。这样一来,供货商这里确实不需要害怕,根本不担心还不上相比起其他的合作者,反而更加保险了。

  林老板对这个多有感触,也深觉自己搭上这趟车是搭对了!有这样的好条件,再由自己操持,若是亏钱,那就只能路上遇到各种‘意外’了!这种人力不能及的情况不用考虑,其实也是没办法考虑

  他有预感,这一趟收成会不错!

  不过这些都是林老板的事情了,用人不疑,事情交给他之后,连翘就不再管这些了。而是一方面带着许文华满京城转转,另一方面也是准备着和京城这边的朋友告别。大概是因为相见难得的关系,古人都很重视告别,不告而别这种事很难发生!

  连翘显然不打算在这件事上‘名士风范’一把,顺应潮流,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主要是从她的个人感情出发,对于京城这边的朋友也是很舍不得的,四处告别一番,心里好受一些。

  于是,满京城的同行都知道了,连翘不日将离开京城,在此之前应该会办一个告别宴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连翘此时正在陪着许文华看长城。

  现代的时候长城只是一个旅游景点而已,想要看的话随时可以去看。而古代,长城是军事设施,想要看就没那么容易了!或者说,根本不可能!

  不过感谢这个时代,边界早就不是长城内外了,而是向北方推进了大片疆土。这种情况下,长城就算没有废弃,守军也寥寥无几,而且都是一些半农半兵的民兵,他们轮流在长城这边服役。

  这极大地方便了一些文人骚客来长城这边游览大好河山,感慨先人不易啥的——虽然明面上还是‘军事重地,闲人免进’,但实际上,只要花少少的钱,拿到类似门票的东西,自然可以畅通无阻地玩儿。

  这虽然是暗地里进行的,是当地军方的一个敛财方式,但也是周围众所周知的。

  长城还是很有可看之处的,就算是许文华,这个不经常做感慨的人,看到长城也不免叹息:“现在看都觉得不可思议,也不知道千年以前是如何完成的!”

  这种事情确实难以想象,实际上再过几百年,依旧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程。而放在上千年以前,就更加困难了。

  两个人爬了一段长城说实在的,长城很多段都很难爬的,上下的阶梯特别陡特别窄就不说了,就连普通的上下坡,走的多了也是辛苦。连翘倒是还好,因为她是经常散步锻炼身体的,所以体力比此时一般的女子要强出许多,而且特别能走路(当然了,和常常做活儿的农家少女就没得比了)。

  倒是许文华,转了转,觉得差不多了,道:“就这样罢,看过之后也算是开了眼了,知道长城是何等样子。再多走一段,我是无碍的,你就说不好了。”

  回去还有同等长度的路要走,连翘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默认了许文华的话。

  因为比原本预计的逛的路程要短了很多,所以回程的时候两个人走的很慢,时不时地停下来,在垛口旁看看长城之下虎踞龙盘的大好河山。有的时候谈谈千年前的旧事,有的时候则是说些日常琐事。总之杂乱无章,也没有一个章程,完全就是想到哪里聊到哪里

  许文华听在一处烽火台旁,发现上面还有一些刻字,而且这些刻字并不新鲜,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这边的守军科的。于是来了兴趣,凑过去仔细观察一番。

  连翘对这个没兴趣,只在一旁看看景色。

  这个时候已经是夏天了,不过两人出门恰好选了一个阴天虽然有下雨的风险,但是两人也问过这方面的‘专家’了,今天是下不来雨的。

  然而就是没有太阳,夏天也非常热!好在长城所在的地方相对于京城,是不折不扣的郊区,甚至是远郊!这边山林密布,除了游长城的人,几乎看不到什么人。而游长城的呢这个时代的旅游业也就是那样,完全是少数人的娱乐,两人在长城上走了这么久,也就是偶尔见到小猫三两只。

  相比起后世的盛况,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这样一来,倒也不算太热!偶尔一阵山风吹动底下的山林,临海仿佛起了涟漪一样,连翘他们在长城上也能感受到丝丝凉爽。

  许文华看完了那些刻字,再次和连翘出发。走的时候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道:“对了,昨日你没出来,是为了看看一家报纸?”

  这件事在第一天的时候许文华就听宋志平说过了,宋志平邀请的连翘,不过连翘一直对这个也很感兴趣就是了。而昨天连翘压根没来找他,只让小虎去客栈传了个话,说明了这件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颗糖果 50瓶、微笑 10瓶、一朵猫 5瓶、小宝贝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