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4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8      字数:3490
  职业病这种存在, 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之所以在古代不太显,一个是古代人均寿命不高,所以很多要积累到老年才会显现出来的职业病根本来不及出现。另一个就是古人对于病痛, 大都是没有办法的,特别是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顽疾。

  不同于现代人, 征服的疾病越来越多,所以对各种疾病也空前在意起来。放在古代, 年纪大了腿脚有些不便利, 咳嗽有些严重, 这之类的,哪怕是有钱人, 也无法过多地考虑。

  连翘身为这个时代的写手, 时时刻刻牢记着写手会有的职业病——其实这个职业和后世很多文职工作者的职业病会比较相似,基本上都是休息不好、压力大、长时间坐着导致的, 所以具体表现也很相似。

  “好多人日子过的紧张,听说离没命就差赶一次文稿了这种时候趁着年轻不好好养护好自己,将来就晓得辛苦了。我可是打算写一辈子的, 怎么能能倒在这种事情上?”连翘坚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相当拼的!

  听到连翘这样说, 梁百岁只能甘拜下风地道:“不能比,不能比啊!原本只知道你手快又勤奋,到了如今这个位置还在日报上登载。现在却是知道了,你比我们想的还要认真用心。不仅仅是想着现在好好写,更是为了日后好好写, 每日过这种苦行僧般的日子!”

  梁百岁是真心实意这样说的,毕竟从他的角度来看,连翘作息安排表上的日子就是苦修一般了。

  其实事情的真相当然不是这样,对于连翘来说,作息安排表上的那些休息娱乐,真的就是休息娱乐。玩香、画画、读诗、赏花,都是很美好的事情,固然,他们肯定不如连翘曾经接触过的娱乐有意思,甚至学起来有些折磨人。

  但是,在连翘这里又有些不同了只要不拿这些当课业,这些对于一个现代人,其实和玩也没什么差别。

  至于说这个时代已有的、公认的娱乐活动,对于连翘来说反而没什么吸引力。梨园听戏,咿咿呀呀品不出什么意思。听琴听曲,这个时代虽然也有很美好的曲子,但总体而言不是连翘特别欣赏的曲风。至于别的娱乐活动,也都差不多。

  时代的差异啊!连翘这一代其实已经被现代生活中各种极度刺激感官的、令人愉悦的娱乐方式给宠坏了,之后没有那么大刺激能力的娱乐活动出现,他们已经变得迟钝的感官就无法再品味出来。

  对于连翘来说,梁百岁这些人喜欢的娱乐,对于她来说,其实还不如在家写。写虽然是工作,但同时也是她的爱好,做自己爱好的事情,当然也是娱乐。

  连翘被梁百岁夸的害羞,自觉当不起这个,连忙道:“什么苦行僧不苦行僧的,才没有那回事儿。于我而言,这些事情本就是休息娱乐。至于说你们喜欢的那些热闹,我不爱罢了。这种事情,各喜各爱,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连翘不参与狂欢爬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特别是夜间活动,她从来没有去过。

  虽然一般来说女作者们是要注意一些这种情况,玩的疯的女作者没有几个,会夜间狂欢的很少。但是,这个圈子里认可的潜规则,就是当地位高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就会再也不被指摘。

  举个例子,连翘可以出入无忌,随便和圈子里的朋友相交,这中间没有一个人说她的坏话,传她的流言,这就是这个潜规则在起作用了。具体来说,走到这一步,她虽然生理上是个女子,但在众人眼中却已经不是个女人了。

  这不是骂人的话,只是做到一个程度之后,大家就会刻意地去遗忘一个人的性别。因为在性别之上,还有更高级的分类——人才和庸才,人才自然不受束缚。

  这个情况在业来说,相比一般行业是更严重的,因为搞创作的多少和文艺创作沾上了关系。艺术家们更容易得到原谅,优秀的艺术家无论做什么都佷会被大众归类为‘艺术家脾气’,然后就听之任之,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直存在的!

  所以照这样说,连翘也可以随便和同行朋友们出入各种场合,包括夜间娱乐也是ok的。但她没有这样的行为,甚至就是平常的娱乐活动,她也是相当‘清淡’的。可以说,她除了像一个男子一样自由,从来不吝惜和异性朋友交往过密外,其实她比一般的同行都要保守的多!

  梁百岁以前一直以为是连翘性格里面保守的一面在作祟,现在她说,才知道这是她喜好使然,她就是那种不喜欢这些娱乐的人。

  只不过连翘这样解释也不能打消梁百岁的花式吹嘘,甚至他吹嘘的更厉害了。强调道:“这样说来,乔琏先生更是真君子了!品味格外高雅,喜好格外趣致!不是因为世人好这些便强迫自己这样,而是自己喜欢这样啊!”

  啧啧称赞,弄得连翘放弃再解释什么。因为她发现,对于‘乔琏吹’来说,无论知道她什么,都能自动脑补,然后吹捧起来

  好不容易吹捧完毕了,梁百岁才道:“不过乔琏先生这未雨绸缪确实做的对,前些日子白兄还与我抱怨过胳臂劳累过度,每每伏案超过一个时辰,便会酸痛不已!为了治这个,他家里常年养着一个极精通按摩、热敷、针灸的医师,专门在他胳膊疼痛时稍稍消解痛苦。”

  说着他还下意识地按了按自己的脖子,道:“可别说,不提的话不会多想,一旦提起来,喏,我这脖颈也留了一些毛病,常常疼痛难忍。唉!案牍劳形、案牍劳形,我们这是真正体会到了啊”

  “以往不知道为什么前辈们到了四十岁往后走就写的越来越少,五十岁之后基本上就封笔了。当时觉得不解,不就是写么,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就如那些老书生,读书到老不是好多么!现在才知道,年纪上来了之后,不要说脑子远不如当初灵活,总能想到新鲜点子写本子。就是体力、精力也会大不如前!现在熬个一夜不睡,赶出文章来登载,能做,那个时候决计不能做。再加上年轻时积累的病痛”

  梁百岁对此感慨良多!不过这也正常,他今年说是三四十岁,实际上已经很接近四十岁了。这个年纪虽然正是一个作者的好时候,有名望,作品日趋成熟完美,达到自身的最高峰,同时精力是比较充沛的,还能够支持丰产。

  但其实这个年纪也是黄金时代最后的尾巴,随着进入四十代,出产就会逐渐降下来,各种力不从心都会出来。

  如果是梁百岁这种知名作者还好一点,即使作者生涯早期吃过苦头,后来却是享福的。没有再过那种一日十二个时辰,有九个时辰都在书案前的日子——最开始的时候作者迫切需要提高自身水平,又需要养活自身。就只能不断练习,同时多写一些,靠大量的投稿找机会。这样一来,工作量就非常可观了。

  一般的作者,甚至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必须得考虑封笔的事情了。

  而梁百岁这种知名作者,一方面,他们的身体情况大都好一些。另一方面,他们到底知名,报馆方面、书社方面,甚至他们自己,也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能够带来的收益。所以不到最后关头,他们很难说封笔,最多就是慢慢减产而已。

  连翘对职业病这些的了解还要更甚于梁百岁,这也是为什么她那么热衷于保养的原因。她可是有一肚子要写的人,可不能轻而易举地败给身体!

  “你若是脖颈后面脊椎骨头疼痛,我倒是有一些建议以前,我是说以前在苏州的时候文华——我是说‘西湖客’许文华,他有差不多的事儿,我也是出了这个法子,总之是极有效验的。”连翘中途顿了一两次,但之后又觉得没有什么。

  连翘并不是医生,但类似于脊椎疼痛、坐骨神经痛之类的常见职业病,她没有办法根治,却是在日常生活听说过很多临时稍减疼痛的法子。这种对于后世普通人来说等同于生活小常识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也是不折不扣的知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慢慢说起这些,连翘觉得有些恍惚突然由自己提起这个好像很久没有主动对人说的名字

  而在此时,连翘是想不到的,被她提起的许文华,已经抵达了京城!

  就在一天前,许文华乘坐的海船在天津港登岸了!在船上飘荡了这许久,再次踏上坚实的土地,这一次不再是船只补给时短暂的停泊,而是真正的上岸!心情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其中还有一丝激动——这个时候他已经离她很近了!

  许文华这是第一次来到天津,或者说他根本是第一次来到帝国的北方,接近这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天津港开始,就已经能够感觉到和家乡苏州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说是平常时候,他肯定会对这些世风世情相当有兴趣,非得好好观察一番才是。

  但是这一次,他没有那样的打算。他没有多看一眼天津,只是看着天色已晚,不便于赶路,于是勉强让小厮寻了一个住处。只是暂住一晚,然后明天就赶去京城,而不多做任何停留。

  实际上,从匆匆忙忙住进天津的客栈起,他始终处在一种心神不宁当中。先人对这种情绪有一种很好的形容,近乡情怯,精准到位,不得不感叹当初造词者的精妙。

  当然了,许文华的家乡在苏州,他现在北上京城完全可以算作是背井离乡。

  但,有的时候,对于一个人来说,家乡不止可以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也可以是指另一个人。他所在处,便是心安,而心安处便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