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8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7      字数:3644
  “就是因为这个, 你们今日就厚着脸皮过来了?”梁百岁啧啧啧了半天, 对着这几个同行摇摇头。倒也不是批评, 就是觉得他们太心急了。

  “就不能等上几日?过几日白兄家中有好玩的, 连小姐必定是去的。到时候有多少想问的不能问?但是今日又不一样了,今日的场子连小姐本就不喜欢, 原是因为人情才过来的。估计就是点个卯就走到时候还特意将人拦下来不成?”

  这几个人就是前两天去四季阁看了《欢喜冤家》的那几个,他们当然不是和连翘关系最近的一些京圈作者。如果是, 那么在《欢喜冤家》初发布的时候估计就已经看过了,根本不可能第一批看。

  再者说了, 关系最近的朋友尽可以去连翘家中和她讨论《欢喜冤家》的事情,根本不必还要特意找场合遇上——今天是一个老前辈的场子,他们本来可来可不来的, 就是听说老前辈请到了连翘, 这才确定要过来的。

  关于《欢喜冤家》中蕴含的新套路, 他们是有些不解的,想要向连翘请教。

  梁百岁却觉得他们太心急了, 今天真的是一个很无聊的场合!年轻人来的不多, 多是一些有资历的老前辈至于说成就、地位这些就说不准了。主要是老前辈也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一切都按照自己年轻时候流行的搞

  都是一些非常风雅的活动——毕竟老前辈年轻的时候作者圈子还是很主动地想要向主流文人圈子靠拢的。也就是后来,大家逐渐意识到了,主流文人圈子是不可能接纳他们的, 这才开始顺着自己的心意来。

  这些风雅的活动如果做的非常有趣也就算了,偏偏为了标榜自身向主流靠拢的决心。当时的作者流行做的比一般的主流文人还要规规矩矩、一板一眼,至于说一些顺应潮流的变化, 那是没有的!

  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无聊到了极点!

  连翘也听京城这边朋友提起过,所以估计就是过来应个景,很快就会离开。

  实际上和连翘一样,因为人情关系不得不来的梁百岁也打算等到待会儿正式开场之后,就随便找个理由离开了。

  大家显然都不想和这次过来的老前辈们说话,所以以梁百岁为核心,就在角落里站着,自己小圈子说话!

  倒不是大家不愿意尊敬前辈,只是按照大家的经验,会来参加这种场子的老前辈,除非也是因为人情,不然来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自矜资历,然而实际上又没有什么本事的人。

  这样的前辈实在是不好相处,逮着他们这些后生晚辈就有说不完的话,其中多数是教你做人做事的——话说都这么大人了,应该怎么做还需要外人来教吗?他们这些人都是天之骄子,哪个愿意受这个呀!

  其中一个扫了一眼目之所及的园子,啧了一声道:“说起来其实也不是没有年轻人愿意过来,乍一看挺多的,只是不知道他们图什么我们这都是没办法了。”

  人情嘛,不得不来。只是大部分的年轻作者名气不大,人家也不会特意邀请。就这样还要主动前来,这就是他们不能懂的了。

  梁百岁常和年轻的、还没有出头的作者交往,所以更能体会他们的心,解释道:“这也是个机会呢!作者来的并不多,然而编辑来了多少你数数看!就连报馆的主编都看到不少了还有书社的人!他们都是还没有出头,肯定是要把握每一次往上爬的机会的。说不定这次遇到了贵人抓住了机遇,就一切不一样了呢!”

  梁百岁说着还问他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没有出头的时候,难道不是这样。”

  嗯还真不是。实际上包括说这个的梁百岁,他自己也不是。

  他们都属于年纪轻轻就已经声名远扬的作者,这种作者往往是天赋型,或者天赋和机遇都很好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作者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出名早,而且因为没有什么挫折,所以心气比较高。

  于是这就有了一个问题了,他们其实没有经历过小作者们那段冗长的奋斗期,没有经历过为了任何一个向上爬的机会而殚精竭虑的时光。这种情况下,让他们理解现在这种场景,说实在的,他们能够明白,但绝对做不到感同身受。

  梁百岁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很快闭口不谈。而就在此时,有个眼熟的同龄人带着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男子朝他们这个小圈子走来,见到梁百岁相当客气地作了个揖:“梁先生!”

  说实话,在这种场合中有那种似乎不认识,但又应该见过的人来打招呼,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混的时间足够长,真正没有见过的人并不多。只不过眼熟是一回事儿,认识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每个人精力有限,交往的人也有限,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和别人交朋友的。就算梁百岁蛮喜欢和新人作者交往,但也是有选择性的,他看中的都是他觉得有些欣赏的!

  也不能单纯地说这是一种势利眼,只能说跨越阶层的友谊很难维持,就普普通通的交往而言,大家连共同话题都很少有啊!再者说了,和高自己太多人交往,一般的人恐怕自己也会觉得心累吧。

  梁百岁并不认识对方,对方却是非常热情的自我介绍。这才知道,对方姓李名棠,笔名是‘归棠居士’。旁边的是他的族弟,名叫李威,笔名是‘梦川居士’。

  说实在的,这两个笔名在梁百岁这里都是完全的空白。他也只能和对方客气几句,而一般的人到了这里就应该知道该告辞离开了。因为过来是为了和人结个善缘的,而不是让人讨厌的。别人并不喜欢的前提下,非要往前凑,凡是脑子没问题的都不会这样做。

  这个李棠其实已经看出梁百岁的敷衍了,但还想说什么,只是旁边的李威拉了一下他。他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告了一声罪,正准备告辞离开的时候。忽然,外头喧哗起来了。

  梁百岁旁边的一个作者道:“这又是怎么回事儿?谁过来了?难道是乔琏先生?就算是乔琏先生也不至于如此罢!今天这个场合都是些什么人?一个个多少矜持一些,何至于如此呢!”

  他对面的一个作者就道:“若是乔琏先生还真能如此!你显然是不知道最近行里的新闻了——不知是谁传出的,乔琏先生和京津报馆只签了三部的文契,和文曲书社也只有三部的文契。这说明了什么,不必多说了罢?”

  这当然不必多说了,大家都是浸淫行内多年的老手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连翘在文曲书社和京津报馆的合约都履行了一半了,《丁香传》完结,《裴引章传》连载到一半,可不是一半么!而根据业内知道的乔琏的写作速度,说不定这个时候她已经将三部写完了,在构思另外的了。

  乔琏一向是日更党,连载起来是很快的。眼看着或许等不了多久乔琏就能和文曲书社、京津报馆合约完成,其他的书社、报馆一个个的当然是蠢蠢欲动啦!

  行当和其他所有的行当其实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旱的会旱死,涝的会涝死。有写任凭作者再推销就是没有报馆愿意连载,也得不到书社的垂青——无论原作者的要价是多么的低廉!

  而有的呢,还在作者肚子里的时候就会受到万众追捧。读者们早早期待起来了,报馆的编辑没白天没黑夜地上门等稿,而书社也换上了很难见到的和蔼嘴脸,对作者百般讨好,就是为了将这部新的放到自家来印刷出版。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报馆和书社都是很舍得开出条件的。报馆的稿费档次是定死了的,一般不会乱动,但是他们有各种方法可以打动作者啊,譬如说许诺版面宣传,全力支持对方扩大名气之类的。至于书社,对于作者的版税分成就是主要武器了,对于新人非常吝啬没错,但面对厉害的作者,他们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不亏钱的基础上都是愿意和作者尽力去谈的!

  可别笑他们傻!谁家不想赚钱?面对作者真要是那么软弱,那大家还做什么生意啊!

  实际上能让利到这个地步的作者当然是十分有限的,这个时候只有两个人有这个本事,宋志平和丁一新。他们如果在自家书社出书,这本身就是书社的一个金字招牌,这是有隐形收益的!

  可别小看古代的商人,他们做生意同样精明,而不是只会看到眼前能够看到的东西。

  在场有很多编辑和书社的经办,这个时候大家想的就是认识乔琏,最好是能够拿下她契约外的。如果真的拿下了,那么在自家单位那边绝对是大功一件,然后无论是升值还是加薪,都是可以预见的了。

  这个时候喧闹少了一些,随着人进来,梁百岁笑道:“还真让你猜对了!就是连翘——如今她是第一流的红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我们这些角落里的老朋友!”

  梁百岁他们开玩笑的时候显然没有注意到旁边李棠和李威震惊的神色。

  李棠和李威面面相觑,他们当然都看出来了,眼前这个由众人众星捧月一样的女子,并不是别人,正是自家原本的邻居!

  李棠和李威原本住在帽子胡同,连翘租住的房子隔壁。李棠在行内也算是站稳了脚跟,然而因为生意失败,只能到处想办法赚钱补窟窿。也算是发挥自身专长吧,后来就开始开班授徒,教授一些写入行的事情。

  当初因为文曲书社的大人物拜访连翘,他们隐隐约约知道连翘恐怕不是个一般人物。然而等不到他们探究什么,租房子的租约就到期了。房子的主家的儿子准备成婚,这一处房子正好被安排做了小两口的婚房。

  也就是说,李棠和李威只能搬家了。

  而连翘虽然最近在京城作者圈子里风头一时无两,但她出来交际不多,而且常常都是只有几个好朋友的小场合以至于李棠和李威现在才知道,当初他们猜测过来历的人竟然是最近他们也议论很多的‘乔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