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4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6      字数:3620
  已经是天气暖和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厚重的衣物早就被放下, 虽然还不至于穿上单衣, 但夹衣里头至少没有絮上棉絮了。只是稍稍厚实的布料,加上了一层内衬罢了!而这个时候衣裳的颜色也为之一变, 由各种深色, 转变为轻薄一些的,桃红柳绿、鹅黄月白。

  为着这个,吴美娘翻箱倒柜的,然而这到底不是家里,带了的衣裳有限。明明衣裳挺够的, 犹嫌不足。于是宣布道:“去请两个裁缝来家中,多做几身衣裳!”

  这话当然是对连翘说的。

  其实她们自己也能做,连翘女红不行, 不是还有其他人么!在这个时代, 女红是女人家的另一张脸, 大部分女子的女红技能至少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虽然不至于人人都能够描龙绣凤, 但做几件自家所处的社会层次穿的衣裳, 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裁缝也有裁缝的好处,如果没有竞争力, 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裁缝的生存空间了!

  吴美娘也是懒的自己动手做那些过于精细的衣裳了,想到干脆花钱买轻松——她已经很清楚了, 自己得到女儿如今是名副其实的强爷胜祖,别的东西不敢说,赚钱是很容易的。她虽然不至于因此变成败家娘们, 但在花钱上面变得手松一些,这是很正常的。

  吴美娘很像连翘那个世界的上海女子,很会计算,但是如果手头充裕的话,也会特别吝惜。

  连翘本来正在桌前融糖,做糖浇樱桃来吃——新一季的山东樱桃成熟了,第一批供应京城的已经到了。虽然这个时候价钱还相当贵,但味道真的不错,连翘当然不会在意多花这一点小钱。

  听到吴美娘说要做新衣服,忍不住睁大了眼睛:“娘,又做新衣裳?我那些带来的衣裳里面,春秋穿的恐怕还没有穿遍呢!”

  连翘绝对不是一个花钱扣扣索索的人,主要是两辈子都没有真正缺过钱的人,习惯就是那样。但是她也不是一个特别大手大脚的人,毕竟两辈子都算是平头老百姓,特别是穿越之前就是最普通的那种家庭的孩子。不缺钱是真的,但也没有钱供她奢侈。

  她现在的那些衣服,材料都是绫罗绸缎,衣服上往往都是绣着精致的图样。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后世的名牌衣服了!而就是这样的衣服,她往往穿不了几次,就会直接被吴美娘归类到旧衣服里面。家常穿一穿也就算了,真正出门是决不许穿的!

  这当然有现实的原因,古代染色技术就是那样,衣服洗上几次就容易褪色。所以看《红楼梦》的时候有那么多‘半旧’来形容衣服以及其他的丝织品,这不是没有理由的。一方面家常的,即便是贵族家庭,也没有全都簇新的道理,曹雪芹从小生活在真正的豪门,自然清楚这个道理。

  另一个就是褪色那样容易,丝织品之类的太容易达到半旧不新的样子了。只要不是将那些东西当成是一次性用品,必然就会这样。

  连翘想到自己还没有穿过的新衣服,忍不住提醒吴美娘,她已经有了太多衣服了。

  吴美娘却瞪了她一眼:“还不是你说要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不然的话,这个时候都准备要回家了,哪用得着做衣裳?”

  吴美娘这样说,连翘就不敢说话了,赶紧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管低头吃自己的糖浇樱桃。

  她的锅,这确实是她的锅。

  因为玉梨班去皇宫表演的事情,本来打算回家的吴美娘只能延迟了行程。这时候皇宫表演完毕,应该回家了吧?却是依旧不能够。

  其实这个时候连翘也想回去了,但奈何这话和玉梨班那边一说,那边立刻求她暂时留下来。

  原本连翘的打算是她和吴美娘回苏州,玉梨班则是依旧呆在京城。等到在京城刷够了名声,然后就从京城南下,一路上进行表演,这就相当于巡回演唱会了!携京城偌大的名声,通过这样的巡演,一定能收获更广泛的赞誉。

  最后抵达苏州,到家乡好好发展一番,也算是衣锦还乡了。说到底,玉梨班是苏州班子来着,就算是现在,也多是苏州人!

  当然,在苏州发展之后,若是觉得京城比较好,也可以将来回京城。又或者更喜欢巡演扬名的形式,南下、西进、北上,怎么都好,不嫌辛苦的话,这也是条路子。本身来说,连翘并不打算将玉梨班当成是自己的私有物,限制其发展方向。

  这个想法很好,基本上玉梨班的成员也很赞同。他们正是年轻的时候,并不怕辛苦一些,也觉得到处巡演扬名很不错。只是对于连翘这就要走人,这是无法接受的!

  没错,通过《西京往事》和《欢喜冤家》两部戏,玉梨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大概对怎么排一出话剧有了一个具体的概念。但他们离真正的成熟还远着呢!而且现在正是玉梨班和话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无论从现实上,还是感情上,都无法接受连翘这个时候就走。

  下一出戏的剧本是写出来了,但是光给他们一个剧本,他们还是会觉得手足无措。然后还有玉梨班接下来的发展等等,一切的一切,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连翘虽然很少对玉梨班的经营插手,但她本人存在就仿佛是一根定海神针一样,让大家无比安心。

  直白一些说吧,如果没有连翘,现在玉梨班说不定已经被人挖走了很多人了!

  大家想要办话剧团,然后尝试着去做,发现困难重重。其实这个时候连翘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了相关的文章,主要就是说明话剧团和话剧的一些事情——她对单独做一个玉梨班没有什么执念,相比之下,推动一个行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有成就感。

  然而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的,文章是有指导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大家就能办好话剧团了,中间的麻烦多着呢!譬如剧本一项就是个大问题。一开始大家去做以前那些写戏本子的人写话剧本子,后来发现这是两回事儿,根本不能通用,只能放弃。

  而大家知道玉梨班的话剧剧本都是连翘动手,大家也知道连翘是何许人也。她这个地位的作者根本不是随随便便邀稿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的了大家要么尝试着模仿《西京往事》和《欢喜冤家》学习弄话剧本子,要么干脆让自家上演这两出戏。

  连翘没办法告他们侵权。

  毕竟这种事大家都会类比戏曲,以前在梨园行当里,多的是许多戏班子演一出戏,大家都觉得没什么问题的。现在换成是话剧了,大家完全延续了这个观念

  新发展的话剧行业是这个样子,自然很多人想到了去玉梨班挖角。要是有一个完整经历过玉梨班转型过程的人,肯定会有很大帮助的!

  玉梨班虽然是连翘的戏班,但并不是她的家戏班子。其中的差别在于,家戏班子都是卖身给主家的,也就是说他们还有奴仆这一重身份。而玉梨班这种形式,有一部分人卖身契确实在连翘手上,但是有些人其实是写的合约。

  也就是说在一定年限里他们是玉梨班的人,而年限一到,他们就是自由身了。虽然行内的规矩,班主和师傅不肯放人,即便是年限到了,人也走不脱。最多就是可以换新的合约,要求更好的待遇。但但至少从法理层面来说,他们已经是绝对的自由人了。

  然而这样的和约书都是有漏洞的!那就是花钱到位的话,是可以要求解约的,其实就是强制解约付解约金——一般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解约金很贵,而且这打破了行内的潜规则。

  毕竟原本的梨园行业,大家早就意识到了不能一味的竞争。恶性竞争一旦开始,大家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差。而解约金这个事情一旦成为常态,大家的经营成本肯定会上升的。这就像是后世球员可以随便转会的足坛世界,是从博斯曼法案开始的。那之后,球坛变得活跃了是真的,但是足球俱乐部成本极大上升也是真的。

  然而一般是一般,现在玉梨班就不是一个一般情况!大家眼红玉梨班的红火是非常明显的。当下,尝试去接触玉梨班的戏班老板不要太多哦!

  但是最终到连翘面前的报价不太多,原因就在于大部分人都更加看好在玉梨班的发展。而大家对玉梨班的看好,一部分是玉梨班已经走在所有话剧团前面了,另一部分就在于连翘。

  大家相信她是最了解话剧的一个人,而且大家清楚她的另一个身份‘乔琏’。有这个做靠山,和报业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对发展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连翘这个时候走,玉梨班很有可能就会陷入一定的麻烦当中。这是负责人对连翘说的,连翘经过仔细的思考,也认可了这一点。于是最终决定再在京城留一段时间,至少辅导玉梨班再来一部戏。等到这部戏演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和她前后脚离开京城,开始巡演生涯了。

  这样一来,连翘和玉梨班分开的影响就降到了最低。

  然而连翘什么时候离开京城,这不是单纯由她来决定的。她只能将这件事的前后和吴美娘说,尽力取得她的谅解。

  其实这个时候吴美娘已经很想回苏州了,早早就说起要再买一些京城这边的土特产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可她又是体谅连翘的,虽然真的非常想回家,而且对连家真的无感,而且觉得应付连家大多数人都很讨厌但,但还是答应了过一段时间再走。

  这个时候她拿出这个做理由,连翘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立刻就认输了。

  “您想做多少衣裳就做多少衣裳罢,我觉得蛮好的。不过您可别只想着给我做,也多给您自己做一些啊!您还年轻着呢,就该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穿好看的衣裳!”连翘真心实意地这样说。

  赶在吴美娘作势要打她的时候赶紧溜之大吉!

  然而才在门口的时候就看到小虎拿着一叠信过来:“小姐,又是您的信,这里头好似还有许先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