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0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6      字数:3553
  连翘上学的时候上高中政治课,有一个册课本主要就是说经济生活的。说实话, 当初学的东西虽然浅显、基础, 好像拿到社会上根本没有什么用。但是只要接触身边根本没有念过高中的同龄人就知道了, 哪怕是这种揭秘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经济规律的知识, 他们也是非常不清楚的。

  模模糊糊的感觉的到, 但是要说清楚又好像根本没办法表达清楚就是这样的。

  连翘这里会觉得要买酸枝木, 正是因为大料的紫檀越来越少,而且价钱越来越高的同时还有价无市,根本买不到!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互为替代商品’。既然紫檀搞不到了,原本打算用紫檀做家具的人就得换一种木料了。

  而替代品中连翘最看好酸枝木,而且是最上等的酸枝木。

  紫檀等而下之的木料其实不只是酸枝木,先不说红木大家族中酸枝木只是其中一种,就说黄花梨, 在南方人看来就是紫檀以下第一看重的木料了!论到竞争力, 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连翘之所以觉得红酸枝木会成为紫檀的替代品,是觉得在同等珍贵的木料中, 红酸枝木是与紫檀最为相近的一种。这种相近当然不是本身性质上的相似,只是说外观而已, 而且是最浅薄的外观。

  可别小看这个,对于不喜欢深究哪一种更珍贵的有钱人来说,长得像就已经说服他们了!

  宋志平也是,连翘一说起这个,他这个正经的晋商子弟就能明白是什么套路。然而白明星这里就差得多了, 根本点不透!这倒也不是白明星傻,而是古代人的商业思维根本不如现代人成熟!

  现代商业社会中的人,大脑的思维方式是解放的,所以想到一些事情非常容易。但换成是古代的人,这件事就不那么容易了——人生活在某种环境中就会将这种环境中日常所见当成是理所当然,然而,当眼光不那么狭隘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理所当然!

  就比如连翘读书的时候是在一个三四线小城市的重点中学念书,对于她那个地方、那所学校,学生能考上一本大学就是极大的成功了!然后每年大概能贡献一两个清华北大吧。

  这种环境中的连翘最开始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地方高考成绩就三百多分——如果是不听课的那种差生就算了,偏偏新闻上还报道这个小乡村的少年少女是多么想要读书改变命运。

  当时她的疑惑是:既然想要改变命运,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只要用功的话,即使天分再差(智商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也应该能得一个二本吧?

  后来长大了,了解到的东西多了才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止有你生活的那一方小世界。你的身边有着不算顶尖,但也是平均水平以上的教育资源。家庭从来不是困扰自己读书的问题,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学习。

  但是很多地方不是这样的!有的地方的小学真的就是电视里看到的,一个学校几十个人,可能几个年纪共上一个班、共有一个老师!升学之后教育资源会好一些,但也相对差一些,与此同时还有家庭的重任。

  不要以为这种是很多年以前电影里的情节,国家太大了,悬殊就是这么明显。

  连翘和自然地说起红酸枝木代替紫檀的前途所在,然后道:“我之所以觉得最近能赚一波快钱,主要是关注了最近的海外木料交易,统计了一些数据,觉得可能在今年显现出这一点——现在囤一些红酸枝木,一定会赚呃,如果赚不了,也不会亏,这几年贵重木料是一直在涨的。”

  白明星对连翘那个‘统计数据’非常感兴趣,详细的问了一下,连翘只能给他解释。然而向他解释这些数据的意义的时候他又是一脸懵逼,最后白明星只能苦笑着道:“你平常看这些做什么?还得特意去各个交易平准所问才能问到吧?”

  连翘拿着一个小玉锉子修指甲,想了想才道:“一部分是从票券所拿的,一部分是从天津的平准所拿的。拿这些一个是好玩儿,一个是玩票券的时候用的着,也挣钱啊。”

  白明星知道连翘玩票券,而且玩的非常好!在苏州的时候玩,来了京城也玩,赚的很多的!只是不知道具体赚多少。

  这个时候忍不住惊叹道:“你们这种天才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什么事情都能拿得起来。票券我也玩过,不过就是随大流,大家说什么比较好就买什么。你倒是将票券玩出花来了现在玩票券之余,还能由此弄出别的东西了。”

  “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而已。”连翘并不愿意太过纠缠这个话题。虽然这些事是她做的,却不是她的天分使然,说到底她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而已。

  连翘不愿意说,白明星却是絮絮叨叨了好久。直到宋志平看出连翘对这个实在是意兴阑珊,这才巧妙地插话引导,最终总算说到其他的事情了。

  宋志平事后也向连翘试探着问过:“你好似对说这些没什么兴趣?”

  连翘有些心不在焉:“也不是没有兴趣,只是兴趣只有那么大而已。”

  “难道这个不有趣?这可是赚钱的事儿!”宋志平是最爱赚钱的一个,这大概就是晋商子弟的基因了,即便他现在是写的,也有这上头的习性。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作者,说的就是他了。

  连翘当时正在调香薰帕子,这上面她当然只是个新手,不似真正的大家小姐有着极高的造诣。不过不要紧,这种事就是愉悦了自己就可以了,她觉得玩这个有趣味,何必在乎那么多。真要是在意那些,那就不是自己玩东西了,而是被东西玩了。

  香气蒸了起来,连翘露出满意的表情,对宋志平的问题依旧有些心不在焉:“嗯,这个啊?怎么说呢赚钱是很有意思啦,但也就那样吧。对于我来说来钱挺容易的,而钱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个数字了——你也是有钱人,应该有这个体会。只要不做什么特别败家的事情,无论怎么花都是花不完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好玩,实在没办法太上心。”

  宋志平当时是无言的,有的人说‘视金钱如粪土’是说着好听的,实际上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对于这种人,宋志平向来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连翘,他知道她是来真的,这倒不是因为她是个喝露水就能活的小仙女,而是她对自己有信心。

  对于她这样有本事的人来说,来钱实在是太容易了。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一旦变得轻易,就会不太珍惜

  他甚至能够推断,连翘之所以玩票券,钱的因素也不太大,可能更多是为了好玩、消磨时光。这样说起来,连翘可能是他们这些人中间对写最纯粹的了对于她来说赚钱什么的都是小事了。

  宋志平这个想法有一点问题,但又可以算成是正确的。至少最开始的时候连翘还是挺看重写赚的钱的,只不过对于她来说,之所以是写,更重要的还是在这个事业上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你倒是我见过最视金钱如粪土的一个了。”宋志平故作轻松道,实际上眼睛一直看着连翘。

  连翘若无所觉,只是低着头弄熏香帕子:“当然不是了!实际上我是最重视金钱的一个!你看看,多好的香啊,用的是各种贵重的香料合的。就这么小小的一盒,恐怕要好几两银子了。若是没有钱,我能这样耍着玩儿?”

  人有的时候是很死心眼的,受最开始印象左右,相比起对方说的话,更相信自己的判断。现在连翘在宋志平眼里的形象已经彻底和金钱说再见了,所以即使她这样说,宋志平也只会将其当成是一种洒脱。

  他近乎有些着迷地观察着连翘的漫不经心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总会喜欢上自己没有的东西,这种喜欢没有道理、无可避免。

  过去的时候宋志平曾经欣赏过许文华的才华,感叹过有的人天生就该取得别人努力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成就。

  而那也只是一种欣赏而已,到了现在,遇到连翘,感觉又不一样了。

  她的才气至少在宋志平这里是高于许文华的,宋志平本身也算是有才能的人了,但是只有看到那类真正的天才的时候,他才会明白自己的才能是多么的贫乏——在真正的才气纵横之间,他才觉得自身近乎于干瘪。

  而他脱离作者之外的身份,就‘宋志平’这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大概就是钱了。从小他就是典型的晋商子弟,家里并不穷,但就是习惯于节省,习惯于经营。若是银钱到手,总要储起来,看的无比之重。

  他有的时候甚至会厌烦这样的自己相比起周围的朋友,特别是以‘挥霍无度’著称的白明星,他常常会节约到吝啬的地步。

  平常他看上去还算正常,这种吝啬局限在一个限度中,至少不会让周围的人觉得遇到了葛朗台。相处久了,只当是他的怪癖如此,话说知名作者,谁又没个小怪癖呢?大家迁就迁就也习惯了。

  但这些人不知道,他其实是强制性让自己表现成这个样子的,他本性中对钱的看重是远远超过表面的。其实这一点,从他当初写《玉堂春》用那样的手法赚钱就可见一斑了——表面上稳如老狗,但仔细想想细思极恐,那是走在钢丝上赚钱。要是操作不好,得罪了大量书商,即便他当时已经是大神了,也可能就此身陷麻烦当中!

  油锅里的钱都敢捞出来!

  在作者这个身份上,连翘有他只能叹息的才华。而在另一个更本质的身份上,连翘给他的重击则更多。

  她对于金钱有一种挥洒自如地轻慢,这是和宋志平决然不同的东西。更进一步说,她身上有他永远触摸不到的东西然而越是得不到越是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