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5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6      字数:3533
  “不错, 这次是真不错!”连翘连连称赞。

  从参加完罗本道家的‘洗三宴’连翘又开始忙碌起来了,除了日常写文, 她还要兼顾玉梨班那边。最近玉梨班正在排新戏《欢喜冤家》, 虽然之前已经有过相关的排戏经验了, 但到底还不太了解话剧, 没有底气, 很需要连翘这个知道话剧是什么样子的人从旁引导。

  连翘来看了几次, 也都是连连点头的。不只是她钦定的女主角邓月官十分优秀,就是男主角曹喜官也很棒!对,就是曹喜官!他最终选上《欢喜冤家》的男主了

  这可不是因为他已经是红角儿了, 所以给开了后门。而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之前演《西京往事》只是觉得他有点天赋罢了, 现在他试戏《欢喜冤家》才发现他是一个被悲剧耽误了的喜剧演员啊!

  大概是本色出演,再加上尽情放飞自我的关系, 曹喜官真的将那个表面十分刻薄、古板、抠门,但其实内心非常善良、负责任的男主角演的淋漓尽致!没有揭露出他的真实性格之前让人恨的牙痒痒,觉得真的非常贱!而知道他真实的样子了,又怜惜、喜欢的不行!

  连翘见识到他还有这手, 当即拍板他做了男主角。而最吃戏份的男女主角定下来了, 其他的也就不算什么了, 连翘将权力下放给了玉梨班自己。中间她不管了,只在最后看一下结果。

  毕竟她也不可能一直管着玉梨班,等到再过一些日子,玉梨班就该学着自己成长了——她可没忘记, 她是一个写的!至于别的东西,就算她能够做,她也不会移情别恋那些东西她做的再好,她也不会像写一样喜欢了。

  《欢喜冤家》是玉梨班第二部戏了,自然比第一部戏上手快!连翘看着非常欣慰,觉得最多再带一部戏,她就能完全放手了。等到第一次看完《欢喜冤家》的彩排之后,连翘直接对负责人道:“过两日你去寻几个工匠师傅,《欢喜冤家》的道具要做了!”

  说完之后连翘又叮嘱了一句:“就照着《西京往事》的路子来不用我在说了吧?”

  话剧道具看起来就那么回事儿,套路一望即知。但说到底还是一样经历了很长时间慢慢发展出来的东西,连翘见识过现代的舞台美术,所以可以做的像那么回事儿。现在的玉梨班才见过《西京往事》怎么弄得,第二回就让他们直接上手,其实是有些为难的。

  负责人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那种人,他仔细看过《西京往事》的道具,深觉这上面也很有学问,至少想要做到《西京往事》中的程度,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需要的不仅是一些木工上的技术,更是需要审美趣味。

  连翘对这个负责人满意就在这里了,他要是能办到,立刻就能答应下来,不像有些人,生怕办不好事,说话含含糊糊的,一个准信儿都没有。而要是他觉得为难,也不会拖拖拉拉硬撑着,弄到最后反而坏了事儿!

  将自己这边的困难如此这般一说,连翘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然后道:“你先让人尝试着将需要的道具画出图来,要是有可以和《西京往事》通用的,就不用列出了。剩下的我来看,若是有不好的,就修改图纸。等到拍板了,再让人去做。”

  连翘是真的想将团队锻炼出来,为此很是操心了。

  等到玉梨班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她才有时间和朋友们出去浪!有人过生日下帖子,问她去不去,她立刻回信。

  若是女眷一堆,男客一堆,她就不去了。她一个女眷都不认识,女作者也玩不到一起去,去个鬼呀!但是如果是小伙伴们玩耍,她就那什么勉为其难去一去吧!

  因为不是什么整生日,所以就是几个相熟的朋友而已——与其说是给朋友过生日,还不如说是大家想要聚会正愁没有借口,看到有人过生日,干脆抓来用一用了【真惨jpg

  连翘到的时候,罗本道就笑道:“我们乔琏先生面子大得很啊!我可是听说了,回帖里你对祝兄说了,若是宴会办的麻烦,你就不来了——好大的牌面,不合心意就撂挑子?”

  连翘做出可骄傲的样子,故意道:“这话说的没错,我的面子可是大得很的!至于说牌面不牌面的,也不出去打听打听,这满天下两京十三省,除了我连某人,谁还能牌面更大!”

  说着拿起宋志平给她剥的坚果,示意:“在苏州的时候丁先生已经给我剥过花生了,现在宋先生又给我剥板栗。你们说说,有过这种不一般待遇的,除了我,世上还有谁!还有谁!这不是牌面,那什么事牌面?”

  丁一新、宋志平,如今圈子里两大登顶选手,堪称一南一北镇压着的两大神兽!而她一个人独得宠爱确实非常有牌面了【社会社会jpg

  连翘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好不容易不笑了,这才道:“还不是你家的洗三宴,我想也没想就过去了,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去错了地方。女眷什么的不认识,同行们也生疏还好你夫人娘家的堂妹和我谈得来,不然我就要无聊死了!”

  听连翘抱怨这个,罗本道才想起来有这么一回事儿,讨饶道:“疏忽、疏忽,一时疏忽了!平常都是这样请客的,这次竟然忘记你情况和别人不同,应该早早安排人陪着你的。”

  连翘摆摆手:“特意安排一个人陪着算怎么回事儿呢?若是聊不到一起去,陪着只会更难熬!总之这种场合我是决心避开了,到时候请人捎个礼物就是了。至于说大家的情谊,情谊这种东西也不在这么点小事上面,你们说对吧?”

  大佬都这样说了,大家还能说什么?说不对吗?

  随便说了几句,话题换了又换,话题的主人公也从连翘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然后再转移。转换之间,忽然有人随意问了句:“连小姐最近忙什么?总不会是一直在家写吧?”

  连翘否定了,也不觉得有必要隐瞒,直接道:“最近玉梨班排新戏,他们还做的不太好,我得常去看看。”

  说到玉梨班新戏,大家算是有了兴趣。一方面话剧正热,他们之前也是看过《西京往事》的,所以大多数人对这种新出来的表演形式非常喜欢。另外一方面,他们默认玉梨班的剧本都是连翘来写,虽然剧本和是两回事儿,但在他们看来彼此之间是有很深的关系的。

  将话剧看成是连翘的作品发表,这是不能不专注啊!要知道连翘如今已经是大江南北引领风气的那一个了,这种情况下她随便出一部作品,有上进心的同行都是要买来研究一下的!

  这个时候问新戏的剧情,连翘是肯定不会说的。所以在适当表示好奇之后,大家就将注意力放在话剧本身上面了。

  主要是大家都很好奇连翘是怎么弄出话剧这么个玩意儿来的——就算她再惊才绝羡、才华横溢,那也是作者啊!了不起写个风靡大江南北的就得了,跨界开发出一个全新的戏种,结果这个戏种还真成功了,成为最新的爆款。

  听起来真的是太天方夜谭了不是说这不可能做到,只是太难了,凡是稍微了解一些戏曲的就会知道其中的难度到底有多大!以一己之力生生将一种戏剧从无到有,这怎么可能!

  连翘倒是非常洒脱,对大家的疑问,解释道:“这个也不能说是我创的!这是在别人原有的底子上改出来的——可能是没什么人了解夷人的戏剧,他们的戏差不多就是这样,而且细细数来,也传承了千年了。”

  一般来说一个新的戏种很难从无到有,这就像京剧其实是有徽剧、汉剧、昆曲等等成分的,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并且完成度非常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连翘干脆给她弄出来的话剧找了个祖宗,不过她这也不是瞎说,毕竟她那个世界的话剧就是这么来的。

  连翘这样一说,大家惊讶道:“夷人的戏?夷人也有戏剧?”

  连翘听了笑起来:“多新鲜呐!为什么夷人就不能有戏剧?”

  她回忆着读书时候上过的相关选修课,慢慢道:“戏剧的由来其实是对神的崇敬,上古先民在祭祀神明的时候戴上面具进行表演,这是在娱神,也是戏剧的雏形。华夏人有过祭司、祭祀、神明崇拜,夷人也有,所以渐渐发展出自己的戏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他们的戏剧还不止一种,歌剧、舞剧多着呢!”

  连翘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没有了手机、电脑、电视,就连电影都没得看,久而久之的,就开始了学习生涯,除了写就是学习各种新东西至少能打发时间,而且在连翘的感觉来说,比现在绝大多数的娱乐都要强。

  学习的东西中就包括此时夷人的东西,连翘在苏州的时候近水楼台先得月,搜集了很多外国人的书籍,还请人来家里教外语。当时到了手上的书籍,除了最多的和神学相关的,就是文学方面的,毕竟喜欢这个么。

  而文学不只是,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剧本什么的。通过这些剧本,连翘大概了解了一下这个时代外国人的戏剧水平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肯定是没有后世的成熟,不过已经有些意思了,所以连翘认这个当话剧的祖宗,倒也非常合适。

  至少看起来两者传承关系还是挺明显的。

  听到连翘说起外国的戏剧如数家珍,其他的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到底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吗?

  “总觉得连小姐很关注西夷那边呢!”有人感慨,其他人也很认同这个说法。毕竟连翘也没有遮掩过什么,她平常和大家说话,天南海北的胡侃,不经意间总会透露出来一些的。

  作者有话要说:  稍后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