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2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6      字数:3771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旁观的时候觉得简单的爆炸, 自己去做的时候现实就会教他学做人!

  而在这其中, 表演却对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和哥哥姐姐小伙伴们一起扮演电视中人物的经历,不知道是不是这种经历作祟, 又或者单纯看演员表演真的太容易了。以至于观众很不能理解电视和电影中到底演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那些极具感染力的表演他们承认是有难度的,他们也会为奉献出这样华彩片段的演员点赞, 并且由衷觉得对方真的是艺术家,一般人难以企及其程度。

  但是, 等而下之的表演观众们就显得非常看低了。在他们看来, 如果只是顺完一整段剧情, 这似乎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当然了,普通人不可能做到。但是在他们眼里,出演影视剧的都是演艺圈的人, 那么多少会经过一些训练。

  这样的话都无法达到最基本的演技要求, 要么是这个演员蠢的无可救药,要么就是懒的人神共愤,以至于最基本的培训都不愿意做, 弄出这么个玩意儿糊弄人。

  虽然演出烂剧,演技渣的不能忍受, 这都是演员的原罪——没有借口可言,他们既然吃这碗饭,有些责任就得担起来!哪怕有一万个借口可以找,那也不能改变工作没有做好的事实。

  但是,事实来说, 有的时候观众的角度是有问题的。那就是这些‘演员’演不好戏还真不一定是他们不努力,又或者脑子不行。或者说,观众低估了演戏这件事的难度!

  实际上,如果没有经过训练,这些‘演员’甚至无法出现在镜头前呢!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没有经过相当适应的人如何能对着许多人侃侃而谈,发表演讲?有的人天赋异禀,天生就可以,但那只是少数而已。绝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个口才。

  这还只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话而已,而表演可是比这个更复杂的存在!

  没有经过训练,弄不好演员演着演着就走出镜头了——虽然也有摄影师和导演迁就演员的,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演员迁就镜头!

  没有经过训练,演员面对镜头都是迷茫的。大部分的‘演员’表演再差,至少在镜头面前是坦然的、放松的,光这一条就淘汰许多人了。

  至于别的有的没的要求,其实都在普通人和演员之间划下了一条鸿沟。只是这件事看起来太简单了,以至于让观众觉得这么容易的事情他们都做不到,简直是人神共愤。这里倒没有替某些‘演员’洗白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若他们挨骂,也是活该!

  既然做了演员,那么演技不好被骂被鄙视,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此时这些想转行做话剧团的戏班子就是没有看到话剧的困难!他们看玉梨班演《西京往事》总觉得这件事就那么回事儿而已,甚至比戏曲容易的多,只需要日常怎么来就怎么样。

  天真!他们很快就会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代价!

  玉梨班能够迅速成型一个话剧团,这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主要的一个,在于演员,另一个在连翘。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话剧演员。后世已经有了一套相当成熟的训练方法,可以保证一些天赋不那么强,资质只能说是普通的演员,最终通过科学的方法,刻苦的训练,登上梦寐以求的舞台。

  而在此时,这个条件不存在。连翘就算多少知道一点儿,但那么一小点儿根本没用!相比起训练出合格的话剧演员,她能做的只是选择足够有天赋的苗子而已。

  陈小官是毋庸置疑的优秀,当初也正是在陈小官身上看到了某种可能性,她才会想到要弄话剧。然后就是曹喜官,他也是很有天赋的人。另外从别的戏班挖来的,后来也在《西京往事》中担当了角色的几个,说不上天资卓绝,但也是能够吃上话剧这碗饭的。

  用俗话说,那就是祖师爷赏饭吃!

  连翘当初是这么做的,但是换成是这些想要跟风做话剧的戏班子就很难看到这一点了。他们往往利用已有的人做文章,直接安排角色,而不会去想从戏曲演员转话剧演员,这些人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即使有的人注意到了,他们对话剧的了解也是不够的,以至于他们并不能清晰地知道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像玉梨班的人,有连翘的点拨,很快就明白他们需要的是演技好,有感染力的。这个演技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非常难以说明的形容词,只能是自己心里明白。

  而另一个关键点连翘,也是很明显的。这个世界上在她之前没有人知道话剧该是什么样子(国外其实千年以前就有戏剧了,但是和连翘这种发展到现代的话剧肯定是有区别的),通过她的指导,这一切才清晰地落到了实处。有很多东西,外面的人只看一个表演的话就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状态下去模仿跟风,很容易出来失败作品啊!

  说起这个来,玉梨班的负责人还挺幸灾乐祸的,不过连翘并没有这种心情。对于她来说,独占话剧并没有任何意义。别说话剧本来就不是她的创造,就算话剧是她的创造,她也不会想到封锁技术,想到独占。

  这种东西,自己关起门来玩又有什么意思呢?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应该推广开来才能促进其发展——任何一类艺术都是这样的,只有参与的人多了才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因为这个,连翘还打算有空的时候写一个关于话剧的文章,概述一下话剧的几个特点,算是指导一下大家办话剧团的工作。毕竟她已经将话剧弄出来了,送佛送到西么。

  春儿在前头拍了拍门,然后又拍了拍门。四季阁后门里头传来一声‘谁啊’,然后是拖拖拉拉开门的声音。

  一个老头儿隔着门缝看是春儿,以及春儿后面站着的连翘,立刻打开了后门:“哎呀!原来是连小姐来了!”

  这个时代也是有‘追星族’的!走红的角儿台上台下都有许多人追捧,这些人的人数或许没有后世粉丝们多,但是其狂热的程度,舍得花钱的劲头,那又是后世一般粉丝所不能比拟的了。

  现在玉梨班正当红,陈小官和曹喜官又正凭借《西京往事》中讨喜的角色吸引了众多迷弟迷妹。再加上四季阁其他两个入驻的戏班子也有其拥趸总之后门这里时常有些粉丝来窥伺也是正常的。

  刚才的四季阁后院门房大爷,他也是小心谨慎惯了。看到是连翘,这才放下心来,放人进来。

  连翘和春儿进去了,熟门熟路地去到了玉梨班所在的院子。

  四季阁原本的后园肯定是一个完整的大院子,不过很明显经过了主人的改造,现在分隔成了三个小一些的院子。这种好处是很明显的,将三个在这里入驻的戏班子给分割开了。要说这件事的好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减少了冲突。

  所谓同行是冤家,何况大家还是在一个场子里混饭吃的呢!固然有一些足够优秀的戏班子能够为其他两个戏班子带来流量。但更多的情况是大家相差不很大,原本这个戏园子的固定观众会只选择一个来追逐。

  这样一来,同样入驻的戏班子之间火气就大得很了!

  再加上很多戏班子还有武生之类的角色,使的动兵器——以往是出过事儿的!据说还闹出过人命。其实说起来也就是一个屋檐下住着,一句话说的不得当,然后越闹越大,最终不可收拾。

  隔开以后,至少这种大大小小的摩擦会小很多。

  连翘来的时候玉梨班的人在排练、在做基本功练习,还有其他人,那也是各司其职,上上下下十分忙碌。这就是上升期的团队的心气了,因为一直在获得成功,团队氛围非常好!

  有的人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正确,也不正确。至少有的时候真实情况是完全相反的!

  成功是团队最好的润滑剂!一个总是获得成功的团队很少会闹出各种矛盾。至于说‘矛盾只是被隐藏了起来,一旦遭遇挫折,就会爆发出来’这种说法,只能说如果一直没有机会爆发,那不就等于没有矛盾吗?

  很多时候完美的团队并不总是完美,更多只是问题没有爆发出来而已。然后一直没有爆发问题,这个既成事实造就了完美团队这个名号。

  其实很多事情不能去追究,一旦追究就没什么意思了。

  连翘来的时候有人停下了手上的事情,连翘做出一个继续的手势,示意大家不要被她打扰,然后她就直接去找负责人了。

  从负责人那里看看账册,再看看最近的行程安排。连翘点点头:“现在《西京往事》依旧非常受欢迎,没有看过《西京往事》的人很多,还能演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欢喜冤家》也可以排起来了,总靠一部戏撑场面,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样说着,连翘又道:“还要特别注意招人的事情,招有天赋的新人——我们演员还是太少。若是人多,完全可以独占一座戏园子,三天用不同的组演不同的戏!现如今一出《西京往事》人手就已经不够了,若是小官和喜官哪个生病,整个剧组都会无法运转,日后总得有替补的才像话。”

  现在的负责人原不是玉梨班的,这是玉梨班红了之后,各种事务多起来了,也难弄起来了,连翘请的一个专门经营这种事情的人才。工资不低,但是他能帮连翘解决问题,这就值得了。

  他既然是拿连翘的薪水,自然是替连翘着想。心里忖度着连翘话里话外的意思,一方面认可连翘话中的说法,另一方面也猜测连翘是不是怕陈小官和曹喜官成为玉梨班的‘一枝独秀’,到时候会不好制约起来。

  抱着这个想法,他连连答应——老板们这种类型的顾忌总是很容易挂心,所以他这样的人往往要将这个事情挂在优先级里解决。

  连翘并不知道这个负责人有这种猜测,不过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他将引进新人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就算连翘知道了他的想法,应该也不会去纠正了。

  交代完应该交代的,连翘再去看外头的排练,这个时候就做的差不多了。连翘点点头,告知了他们要排练新戏《欢喜冤家》的事情,并且现在先要选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