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8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5      字数:3664
  话剧不是金银,能让人人都爱。自从连翘推出玉梨班这个话剧团之后她就有所准备了, 先不说会不会有人喜欢, 至少肯定是有人非常讨厌的。这本身无法避免, 任何一样新的事物出现都要经历这样的事情。

  有些人就是喜欢戏曲,其中原因, 一个是真正觉得戏曲比较好,这个没办法,各喜各爱。另一个则是审美习惯的问题,已经习惯看戏曲了,再看话剧会觉得哪里都不适应。

  然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人不喜欢看戏, 不只是话剧, 戏曲也一样, 这也是莫奈之何的。就像8102年了, 依旧有人不喜欢电影电视,而是享受老一辈的一些娱乐, 这是一样一样的,生活观念不一样。

  但是,连翘一点儿也不担心话剧的口碑。一旦确定大家是接受话剧的,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确定话剧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度并没有水土不服,那么她就能将上辈子的经验运用起来,推测出之后的情况——如果话剧水土不服,那么上辈子的经验就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反之,虽然时代不同, 社会具体背景相差很大,人性、人的审美取向、娱乐需求等等却是非常相似的,所以能够比较稳妥地推测出很多东西。

  除开那些对看戏没有什么爱好的,他们根本不会来凑四季阁的场子,就算来了也是给连翘面子。既然是给连翘这个喜欢的作者面子,那么自然不会有批评,最多就是不做评价而已。

  剩下的,只接受戏曲的,这其实比例很小。话剧和戏曲又不对立,就算觉得戏曲更好,或者自己更喜欢戏曲,也不妨碍看话剧看的很嗨呀!一旦能够接受话剧这个表演形式,就能感受到话剧的魅力了。

  至少在这个时代,话剧已经是最写实的表演了。实际上,人类的娱乐活动中必然是追求这种写实的!

  连翘曾经在一些研究电影的杂志上看过,其实她不太懂这些,但是零零散散看着,也知道一点——电影理论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木乃伊情节’。制作木乃伊是为了永生,而电影的目的其实也是永生。

  而永生本身就是人们永恒的、刻在骨子里、本能的追求了!只是因为技术达不到,没有多少人认真去想而已。但是,类似电影这样的艺术形式,其实就是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才能迅速被大众广泛接受的。

  人不可能永生,但是通过电影中的故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仿佛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人生。然后回到现实,现实不过过去一两个小时而已——这其实会有一种短暂的永生的感觉。

  当然了,这是连翘自己的理解。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生命在电影中实现了永恒。不过连翘认为,各种想法都有,这种事情看各人的理解。

  但不管怎么理解,总之人都是渴望这种表演的,这是一种本能的喜欢。越写实,一个人就越能投入进去,在这个故事里,他化身主人公,然后经历那些悲喜。

  只要抓住这个心理,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正是好评如潮呢!

  的确有人想要搞事情,但是那些人想要搞一搞连翘,连翘又是好惹的?她在报业有自己的人脉,这就意味着她可以发声,同时也可以减少对方言论的影响力。至于有人想要通过更直接的方式搞街头破坏,那就更是说笑了!

  当初和四季阁的孟老板合作好处就在这里了,人家不只是宫里孟贵妃的弟弟,还在京城、天津各有几条街的铺面,自己本身就混的很有牌面。街头的人,哪个等闲敢到他的场子里惹事儿?

  至于说以连翘的体量无法应付的权贵说实在的,什么阶层的人做什么阶层的事情。那些权贵除了偶尔养一个家戏班子,哪还有和戏班子打交道的机会?连翘办个话剧班子,这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做任何事情了。

  应该说还是有事的,《西京往事》大火之后孟老板就来找连翘拿了许多贵宾票。这类贵宾票本就是内部人员留着做人情的,从放出去的贵宾票里预留出来的。按照孟老板的说法,是有多少要多少。

  “我每日和一些权贵打交道,交际的机会多,如今乔琏先生的玉梨班《西京往事》大火。这些票就是有价无市,他们不缺买票的钱,只是想要舒舒服服拿到这么好的票也要费心思。我拿来送礼做人情,也是极好的。”

  孟老板虽然只是个后妃的弟弟,出身又十分平常,但这些年来在权贵的圈子里很吃的开,不是没有理由的!其中很注意这种小节,就是一个。

  四季阁门庭若市,《西京往事》成为最新话题,陈小官和曹喜官也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成了京城最当红的角儿!以往的例子,不是没有一炮而红的人,但是从来没有角儿红的他们这样快,而且热度还这样高!

  说到底,还是市场蓝海的原因。唱戏唱的再好,竞争对手也是很多的。同类项太多,也就是互为替代商品太多,观众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被同行拉扯走一部分,只有一小部分能放在自己身上。

  而陈小官和曹喜官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演话剧,而先进整个京城,也就是玉梨班一个话剧团而已,他们独占了一整块的流量!

  再加上《西京往事》这样一个在当下足够引起相当大反响的反响的剧本加成,一夜之间红透半边天,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连翘来说,玉梨班红火起来后只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找她的人变多了!其中主要是梨园行当的人,有的人想要和她搭伙做话剧,有的人也想办话剧团,上门来向她取经。还有的戏班子登门拜访,像要她帮忙给写个剧本

  人实在是太多了,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到了她的住址,弄的她烦不胜烦。最后和家中交代了一声,便每日早出晚归,去朋友家里躲清静去了!至于有人上门,吴美娘只需要一概交代:出门会有去了!去哪里不知道呀!什么时候回来也不清楚呢!

  吴美娘在此之前隐隐知道连翘买下了一个戏班子,在那里捣鼓一个新戏。但是她并没有多想,一个是这也算是帮助同乡了。这个时代的人非常看重同乡这层关系,特别是出门在外,同乡往往是能帮就帮的。

  另一个,连翘自己是写的,或者想将一个故事从落到现实中,这也非常能够理解。

  至于说买个戏班子来玩算不算出格还真不算!

  先不说连翘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年轻女子这已经算是挺出格的了,吴美娘接受的了这个,自然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动容。就说养戏班子,听起来多耳熟啊,不少有钱人家都做过呢!

  这样一想,天底下最好的一些人家都能做这种事,他们难道就做不得了?

  只不过吴美娘没有想到,连翘说是随随便便弄个新戏的,最后竟然弄出了如今的声势这个女儿总是给她的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意外

  她也去四季阁看了《西京往事》,不得不说确实好看,反正吴美娘接受度很高,之后还连着看了几场——可别说,沾女儿的光,想看多少场就能看多少场的感觉着实不错。

  虽然她早已经知道连翘出息了,但真正让她享受这种因为连翘出息而产生的好处,日常生活中可没有什么机会!

  这时候连翘因为弄的话剧受欢迎,引来许多人争相拜访,也算是‘甜蜜的负担’了。连翘受不住避开了,请吴美娘帮忙在家谢绝,吴美娘也就是嗔怨几句,真正连翘出门,她是不会阻拦的。

  于是这些日子连翘成为了‘流浪儿童’,在朋友圈里高举着‘求包养’的牌牌,可以说是四处蹭吃蹭喝了。

  可别说,趁着这个被动放假的机会连翘可算是好好玩了一通京城——这些圈子里的朋友大多数都是玩主,对京城又熟。而带连翘这样一个业内有名的美女也不会觉得厌烦,去那些自己早就熟悉的地方也很有动力。

  这个带着玩两天,这个的聚会蹭一蹭,到哪里都是座上宾,没有烦恼,只有欢乐,每日过的比之前还要舒服!

  到了白明星家里,连翘只能对白明星、宋志平几个感慨道:“我如今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有许多同行红起来之后把持不住,沉溺于声色犬马,最终至于堕落了。”

  听她故作老成地说这番话,白明星差一点喝茶呛着,咳嗽了好一会儿,这才平复下来到:“咳、咳咳,说什么呢!声色犬马?你知道声色犬马是什么吗?”

  连翘这些日子是到处玩儿来着,但是玩的非常‘清洁’。这当然和她的朋友圈子有关,她愿意交朋友的都是比较正派的人。至于这个行业阴暗的一面,她一向是敬谢不敏的——想也知道了,这一行入门标准其实很低,而且多一夜暴富的人。这些人穷人乍富,有的人把持的住自然没什么。但是有的人就不是这样了,生活中迅速堕落下去的不要太多!

  她说‘声色犬马’,其实她连声色犬马的边还没有摸到呢!

  连翘清了清嗓子:“这个嘛,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罢了。我其实是想说,我们这一行红起来之后诱惑真的挺多的。其他的就不说了,光是众人追捧这一条,有几个人受的住?我也不算什么没见过世面的了,该有的吹捧逢迎也经受过,然而这些天人人偏爱我、捧着我,还是让我觉得轻飘飘的。”

  连翘其实一直有主动避开那些会对她太过于吹捧的圈子,比如说她只和有限的圈内人交往。这些人要么是和她同等地位的大佬,人家当然不会一直捧着她。要么也是前途正好的新秀关键是她根本不会和一个只会拍马屁的人做朋友啊!

  外界传她有些‘势利眼’也在此了,似乎她的朋友水平都太高了,以至于太不‘亲民’。

  她只能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她其实并没有特别注意过那些,只是她交朋友主要看这个人有趣不有趣。这个时代的人她能聊得来的并不多,聊不来的又何必做朋友?只不过这样交朋友,一不小心就将朋友圈弄得大佬云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