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5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5      字数:3552
  戏园子的正头戏开场之前, 照例到处是走动喧哗之声。一般来说,会选择同一家戏园子看戏的人往往是同一个阶层、同一个地区,相对而言社交圈重合率比较高的一群人。即使不认识, 一起来的朋友也很有可能相熟。

  这样一来, 看戏就变得具有了社交功能。以往演各种戏曲的戏园子就是这样, 在正式开场之前,包括第一出戏中, 戏园子都是不可能安静下来的。

  今日在四季阁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因为这次来四季阁看戏的大都是‘乔琏’的粉丝!再不然还是其他作者的粉丝,总之很多都是看到宣传号召过来的。这些人放在后世就是妥妥的‘同好’啊!哪怕不认识, 恐怕也有的聊!

  不过再怎么聊也是有限度的,毕竟往常那些戏曲大都是以前演过的戏,没有新鲜感。而就算是没有看过的新戏, 故事往往也不是新的(即使故事是新的,故事的套路也不见得多新)。这种情况下,第一出戏没看过就没看过反正也不亏!

  就算有的戏迷是追自己喜欢的角儿来看戏他们追的那些大都是当红的,除了新人,很少有开头拿来热场子的。

  而这一次四季阁不一样,大家都知道了, 这是乔琏新写的本子,戏也是打出宣传,说是和以往任何戏曲都不一样。这时候的人相比现代人还是要朴实一些的,想不到有人会撒弥天大谎来营销,认为这种大张旗鼓说出来的话应该是真的。

  出于信任, 总之期待值是拉的很高的!

  这样一来,等到有报幕员宣布戏剧快要开始,他们自己就渐渐安静下来了。偶尔有轻声说话声,也是讨论新戏《西京往事》会是个什么样子。

  这种安静是有传染性的,就好像在嘈杂的环境中,一个注意保持安静的人也不会不自觉地弄出响动,而且感受不到自己做了这件事一样。安静的环境也能让一个不注意保持安静的人不自觉降低声音,不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被投之以‘诧异’的目光,这可不是每个人都是受得了的。

  等到场子差不多安静下来了,乐师们开始奏响了悠扬的音乐。

  连翘不是搞音乐的,当然没办法为乐师们提供优质的音乐。不过这个时代音乐已经发展了很久了,有自己的底蕴,够用还是够用的。

  也幸亏这些乐师演奏音乐给《西京往事》做配乐没有现代版权费的说法,所以可以可着劲儿地用各种非常有名气的音乐。乐师们只要按照连翘的要求,从这些经典音乐中裁取合适的部分,成为《西京往事》的bg就够了。

  连翘在其中就是一个挑选作用,保证他们不按照以前戏曲的方式做配乐。这样手把手的教一次,他们也就明白了话剧要怎么用配乐,以后会省事的多——毕竟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但连翘也不能说是什么都没有做,在这些配乐中,主题乐是她敲定的世界名曲《梁祝》(修改版)!说是修改版其实是客气了,连翘哪有那个资格修改《梁祝》这样的作品!

  其实就是觉得《梁祝》挺合适这部《西京往事》的气氛的,然后和乐师哼哼了主旋律。乐师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调整、增补,总之有了现在的这个曲子。

  旋律是很优美的,但并没有想象中的乐师对此纳头就拜。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就算真的觉得这是一个超牛逼的东西,很多人也不会表现的过于激动。更何况身处其中,一个作品出来的时候,有多少立刻就能意识到这个东西的牛逼?

  特别还是艺术作品的时候,很多现象级的作品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甚至忽视了他。

  这个曲子做出来就做出来了,乐师倒是好奇问了一下这曲子的出处——这个时代交流不方便,一些东西没有流传开再正常不过了。他们身为乐师,也只是会一部分而已,不可能说天底下的曲子都听过。

  连翘对于瞎几把装逼肯定是没有兴趣的,只是掩饰道:“是在来京城的路上,茶馆里听一个歧路人演奏过,并不怎么知晓。”

  连翘连那些自己记得的诗词歌赋也没兴趣安在自己头上,更不用说这些乐曲了。一个,不是自己的东西始终不是自己的,若是如今忍不住装这个逼,说不定以后就会被怀疑找了枪手。另一个,这也是更根本的原因,她觉得这么做没什么意思。

  出这个风头有什么意义?骗的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如果说真的是个一事无成的人,怎么挣扎都找不到出路,那或许有可能做这种事。人本能是渴望别人关注和认可的,无论如何都得不到,而且相当渴求的情况下,做出这类掩耳盗铃的事情不是不能理解。

  为了虚荣心,还有人违法乱纪呢!

  但连翘并不是这种人,穿越之后就不用说了,她不缺乏认可。就说穿越之前,不说做到优秀,至少学生时代没有遇到什么挫折,成为社会人也是顺顺当当——那种为了博得关注各种搞事情,对于她来说好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连翘说是街头表演艺人弄的,乐师没有什么不信的,也没有再追问。倒是浪费了连翘在心里编的一些借口说实在的,她还想过怎么应付乐师接下来的问题呢,结果人家根本不在意

  此时悠扬的音乐正是《梁祝》中比较轻快的一段。

  《西京往事》中有了好几首曲子做配乐,但核心还是《梁祝》,所以这首曲子会穿插多次出现在《西京往事》中,开头当然跑不掉。

  这一段音乐自然和大家往常听的不一样,不只是曲子清新,没有听过,更是这种套路的音乐没有在戏曲中见识过。

  不过此时的观众并没有多想,也来不及多想,只觉得这曲子还挺好听的。首先的观感是人家戏班子没有粗制滥造,音乐方面这样下功夫了,其他地方总不会太差。

  就在这个时候随着帷幕渐渐拉开,旁白开始念了起来。

  “泰和皇帝年间,西京洛阳正是最繁华的时候”

  这个世界有一个皇帝,年号只用了‘泰和’,所以俗称上就是泰和年间。因为这个皇帝当政的年代是有名的大治之世,所以就和连翘那个世界的‘文景之治’‘康乾盛世’之类的差不多。这个时候提出来,让大家有亲切感,更容易代入。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四季阁观众这边一片哗然!和连翘坐的很近的朋友也拿惊讶的眼光看向她。无他,这台戏已经开始显露和时下戏曲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了!这种差异是巨大的,以至于大家不能判断好还是坏,只能本能地惊讶。

  这种惊讶甚至有一些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不过连翘不解释,只示意大家接着看戏就是。

  帷幕完全拉开,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的布置。这个时代做舞美当然不可能有后世的专业,但是连翘舍得出钱,做到后世差不多的水平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工业和行业经验上的差距,这都被金钱弥补了。

  所以从感官上就是一个踏青会被搬到了舞台上——有假树、假花,甚至假风筝!若是真的风筝,在室内可南飞起来。这个风筝是栓了线在房梁上的!总之一切尽可能向真实靠拢。

  对于一个看惯了电视剧电影的现代人来说,看到这种并不‘真实’的场景其实是很难入戏的,这其实是被影视剧‘宠坏了’。但对于一个一直在看戏曲的观众,这就全部是那么回事儿了!其中的震撼和人类第一次看到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哗!”

  连翘并不在意这个开头给观众带来的影响,在她看来好戏才刚刚开始。想让她真正放心,至少得这出戏顺顺利利演完才是。

  这个时候旁白依旧在不紧不慢地念着,清晰、圆润、舒缓,而且能够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四季阁作为戏园子,具有扩音功能。而这也是当初修建的时候就做好了的,连翘不太懂,只需要感叹劳动人民智慧无穷就够了。另一方面是这个念旁白的本身就是一个戏曲演员,戏曲演员在台上需要将自己的声音传满整场,这是需要功夫的!而且还是硬功夫!

  连翘也不太懂这些,但是看到他们做的这么好,也就满意了。

  旁白是为了大概交代故事背景,说清楚这是春天踏青的时候,青年男女都出来玩耍,其中不乏贵族青年。

  这个时候由两个丫鬟陪着的女主角登场,演女主的陈小官一边和丫鬟对话,一边走上舞台。和舞台上其他群众演员一样,她也是没有画那种戏曲妆的,只是妆容略比普通人浓艳(舞台妆如果和平常一样,观众看来就会太寡淡)。

  这次登场言谈之间交代了她的身份,真正的贵族小姐。

  观众惊讶于这个露正脸,看上去很可能是主角的角色妆容打扮竟然和普通人差不多!这可和大众对戏曲的印象差了好远。但诧异之后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很难注意到这出戏里里外外,各种不同了。

  他们不由自主地投入了这场戏!就好像这不是一场戏,而是一场切切实实的人间悲喜一般!

  须知道,这个时代的人看戏也能投入真情实感,看到欢喜处会笑,看到悲伤处会哭。不像后世,哪怕是喜欢看戏曲的,也少有能投入到剧情中,更多是将其当成一个艺术品去品。品味唱词之雅,体会唱腔之美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没有受过更‘写实’的表演的冲击!他们对于情感的体会更加细腻。而现在话剧上来了,这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将生活搬上了舞台!就算是原本不为戏曲所动的,也难免随着话剧中的起承转合而喜怒哀乐。

  这倒不是说话剧和传统戏曲孰高孰低,纯粹是由两种表演形式不同特点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