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9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4      字数:3637
  “那就一言为定了!”连翘喜笑颜开, 立刻与陈小官击掌为誓。

  然而话是这么说出去了, 事情却是没那么容易办妥的。连翘首先就问陈小官:“你是觉得唱戏舞蹈重要,还是觉得演出重要只能选一个, 你选哪一个。”

  连翘还是要确认一下这个问题的, 虽然人家有表演天赋,但是人家若就是喜欢唱歌跳舞, 喜欢戏曲这种表现形式,这可怎么办?这是没办法的啊。

  陈小官一时之间搞不懂连翘问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在她的世界观里, 唱戏舞蹈和演出就是一件事, 她是没办法想象还有别的演出形式的。别看这时候各种地方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实际上表现形式还是一样的。

  人很难跳出自己所接触的世界去想到未知, 这是很正常的。连翘只能和她解释, 也有演出, 但是不用舞蹈动作, 也不用唱了。好在戏曲当中也不总是唱的,还有念白, 用这个解释一下, 对方还能听懂。

  “当然是演出最重要!”这就是陈小官的真实想法,唱戏舞蹈都是完成演出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连翘笑着点头:“这样我就放心了!”

  说是放心,其实哪能就放心下来。连翘想了想道:“今日来的匆忙, 什么都没有准备。你且等等, 我回去弄一个戏本子来,到时候你们就有事情做了!最近你就领着戏班子里的男女,每日好生练习官话, 多读读官话的顺口溜。咱们的新戏,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其实选用戏曲演员转做话剧不是没有优势的,至少这些人比普通人强得多!他们过去唱戏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为后来提供了积累,譬如说话剧演员要求的台词、眼神之类的东西,他们也是有相通的。

  以台词为例,为了练清楚口舌,戏曲演员也有一套自己的基本功。这或许与话剧演员的具体要求有一定区别,但总比什么都不会来的好。

  连翘只大概说了一下,然后留下了五十两银子,这五十两银子做这段时间的生活费,毕竟这段时间他们估计都没有收入了,生活没有着落,她这个新‘班主’就得负起责任来。

  她倒是不怕玉梨班的人在账目上弄虚作假,反正她说的很清楚,最近三个月估计都要住在大杂院里筹划她安排的新戏了,若是这笔生活费提前开支完了,她是不会多补的。另外还将这个月戏班成员的月钱给发了虽然戏班才到她手上,这算是提前发了,但是新老板新气象,总不能太抠。

  连翘更不怕这些人跑掉,她现在是这些人的班主了,按照行内规矩,不只是管着他们的身契,还有通关文牒之类的文件也在她这里。随便跑出去,除非打算流亡,不然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

  当然,还可以办假证,这个时代的证件防伪相比后世实在是太简单了。不过这也是有门槛的,这个时代的证件伪造在连翘看来应该挺简单的,但在其他人眼中可没那么容易。除非是社会关系复杂,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来往很多的,不然干不成这件事——玉梨班看起来没有这种人。

  真要是有这种人,当初玉梨班没落的时候就应该已经跑路另寻出路了!

  连翘没有太多这方面的忧虑,她一回家就开始动笔写话剧剧本。

  她之前是没有写的,原因之一是梁百岁处理事情太快了,没有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拿下玉梨班了,以至于她什么都没有准备。原因之二就是连翘虽然托付梁百岁买下玉梨班,然而实际上这个时候她还在一时兴起的阶段,搞事情是想搞的,但到底要不要付诸行动,还没有最后的结论。

  连翘想到在古代发展处话剧,其实觉得很有兴趣。现在的这些戏曲当然也有自己很厉害很美好的地方但是连翘的审美很难体会到,这大概就是人与人的差异。连翘那个时代,虽然一些古老的东西复兴,其中也包括了戏曲,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喜欢上了戏曲,但连翘一直没办法体会其中的美妙。

  连翘不知道古代人对于话剧的接受水平怎么样,只能凭感觉去推断——事情是可以办的!这不是她瞎说,而是由依据的!

  人类对于各种戏剧的表演,似乎一直是向着越来越接近生活的样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更容易共情,将自己的感情投摄入剧情以及剧情人物身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话剧比戏剧是更进一步的。当然了,电视和电影又是更进一步。只不过连翘并不是研究技术的,所以别说电视剧了,就是电影估计这辈子都没戏,也就只有话剧,这还有点搞头。

  来到古代之后,自从挣到第一桶金,连翘就对赚钱转变了态度。不是不喜欢赚钱,而是不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赚钱!穿越到古代,凭借领先的见识,只要小心行事,赚钱机会多多。

  但这个时候反而赚钱变得不重要了,因为钱多到一定地步之后除非是穷奢极侈,不然是怎么都用不完的。有的人觉得赚钱本身就是一种快乐,那就算了。有的人有大事业(譬如说造反),不停地赚钱,那也说得过去。可是连翘就是想舒舒服服生活而已,现在对于她来说,做一件事有兴趣最重要,赚钱倒是靠后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理念,所以梁百岁迅速买下玉梨班之后,她明明没有准备好,却没有迟疑,迅速决定搞一搞话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搞事情搞事情啊!反正失败了也花不了多少钱。

  至于说成功了,其实也指望不上赚多少但连翘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通过她自己,可以在这个世界留下越来越多的痕迹,对这个世界做出改变。

  那么搞事情、搞事情!!

  回到家里之后连翘就想着如果要弄话剧,第一部戏要弄什么剧本。

  大方向上有两个选择短剧和长剧,在这个问题上连翘并不倾向于长剧。虽然传统的戏曲既做长剧又做短剧,长剧往往会变成折子戏,既可以连场演,也可以单点其中一出。但是话剧的传统,虽然是多幕剧,但也没有几天几夜都演不完的那种。

  基本上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完结。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话剧的内容短小。对比剧本就知道了,话剧的剧本往往不薄,只是话剧的表现形式比戏剧爽快,没有中间表达内心独白的咏唱,没有了咿咿呀呀,同样的时间里本来就可以塞进更多内容。

  连翘不是专门研究话剧的,说不出来到底后来流行的那种有什么道理,对市场是不是更好。但是她相信,戏剧成熟之后依旧是那个样子,肯定是有道理的,这是经过了时间和市场的检测的总之比她充内行,乱改动要来的靠谱。

  确定了这个之后,其他的东西也很快确定了下来。首先,连翘pass大场面的戏,决定选用小场景。先不说话剧很难表现出大场面(戏曲可以有战争戏,但那是用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并非是写实说法。而话剧,相对写实的多,无法使用类似的手法),就算可以做出来,连翘也不会现在去做。

  现在是做第一部话剧,大家都没有经验,就算是她自己,也只是围观戏剧社的人排戏、表演而已。这种情况下,摊子铺的太大,最后控制不住场面了怎么办?

  至于具体做什么剧,连翘有好几个想法,最终排除掉了相对而言不是那么好的。连翘定下了三个,一个是家庭伦理剧,罗织出类似《雷雨》中那样复杂的人物关系,无论怎么爆发、怎么冲突,那都是看点啊!这就和后世的婆婆妈妈剧总有人看,是一个道理。

  第二个是童话剧,《格林童话》里随便挑一个,譬如《灰姑娘》魔改一下适应本土文化。剧情并不复杂,但是有的时候就是要这种不算复杂,而又有自己起伏波澜,最后完美结局的剧才能有最广泛的收视。

  第三个就是亘古不变的爱情剧,这类剧里面有伟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仿佛高悬于天际的明星——事实上从古至今爱情剧就是戏剧世界里占据着最大篇幅的题材。即使连翘不将第一部剧安排成爱情剧,那么后续也会迅速安排。

  心里盘算了很久,连翘决定三部剧的剧本都写出来,但是选择第一部剧的话,首先就pass了童话剧!

  没错,童话剧决定了这是非常安全的一张牌,也很容易获得很多观众。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在连翘推广话剧的第一步中,最重要的难道是‘票房’吗?并不是的!最重要的是话题!

  有的电影一亿投资,三亿票房,而有的电影两百万投资,五千万票房。就算有各种成本差异,导致利润算起来非常复杂,但前者应该比后者赚的多,这应该是事实。但是如果从话题度来考虑,后者就有可能更胜一筹了!

  一亿投资,三亿票房,听起来就是一个听平庸的作品。毕竟一亿投资并不算小,不可能毛线启用小题材,看到这么个投资规模以及获利区间,这部作品的一切简直一览无余。

  当然了,也有可能和这种想象并不相符,那或许是一部引起了全民热议的作品。但这只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没什么热度——至少没有两百万投资,五千万票房来的有热度。

  两百万,立刻就会让人想到独立电影,独立电影总没有那么重复。但独立电影有一个问题,经常会非常乏味,或者充满了不知真假的高深。这个时候五千万的票房就是一个很好的提示了——都获得了这种票房,估计是很有意思的。

  哪怕是用‘以小博大’做宣传,也足够草热度。如果这个电影题材还自带一些可以议论的东西,成为社会热点也不稀奇。

  童话剧很安全,但话题不够爆炸,如果换成是《雷雨》这种重磅炸弹,即使分割掉其中政治上的隐喻,只看其中家庭伦理的部分,也足够将普通观众刺激的目瞪口呆了。

  家庭伦理剧写的狗血一些、复杂一些,一定非常吸引眼球。所以第一部剧还是用爱情剧,连翘这样愉快的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