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7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2      字数:3749
  《鸳鸯蝴蝶剑》也不止是在江南地区成为新热点, 实际上随着连翘名气的一步步上升,这部吃到了以前作品带来的福利,再加上本身也确实符合了南北共同口味,在以京城圈为核心的北方地区, 和广州福州圈为核心的沿海,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连翘在京津报馆的编辑包玉龙这次过来和连翘商量新文《丁香传》的前期宣传,以及连载日期确定等等工作。就提到这件事:“如今乔琏先生的《鸳鸯蝴蝶剑》正热,才在报纸上透露乔琏先生咬在《玉衡报》上连载新, 读者反响就很大了, 来了许多信件呢!”

  说实话,连翘这种外来户,名气再大也和本地的坐地户有差距, 在本地的认可度并不很高。但是他们大多数前景都是不错的, 相比起新人,人气基础毕竟好一些,再加上业务水平没的说,只要没有出现过于严重的水土不服, 在本地的蹿升速度肯定会很快!

  连翘现在就是明证,毕竟她的《鸳鸯蝴蝶剑》还在连载,北边也有不少拥趸。哪怕实际的人数不是很多,相比起本地的作者,不要说是大神,就是小神都有一些不如,只能约等于某些不错的小粉红。

  但有的时候并不能纯靠读者的数量来做衡量, 这就好比某些外国的巨星,在国内名气并不很大。可是一旦来到国内,粉丝们发出声音,再加上媒体一宣传,自然而然地就有路人粉迅速聚集了。

  只能说招牌、头衔这一类东西也是有用的。

  就譬如说如今的京津报馆主推连翘,那么就会将她在江南的成就吹嘘一遍,读者人数、过往销量、上的突破性。这样的吹嘘是很有用的,至少很多报馆名下报纸的读者就会开始对这个作者感兴趣。

  有一些人会因此去找连翘的去读,其中一大部分在读过她的之后就能转换成读者。另一些或许懒得去找连翘的去读,但心里也会留下一个印象——哦,原来这个‘乔琏’是一个极其牛逼的家伙啊

  还有那些早就是读者的,这个时候就会化身自来水,争先向周围的人群安利连翘的,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最近还在连载的《鸳鸯蝴蝶剑》。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像后世的观众们、读者们,有什么自己喜欢的作品,总是忍不住拉周围的人入坑啊!

  如果说,之前连翘在苏州发展,向周围的人安利,难免会让亲戚朋友们觉得‘没听说过’‘不在本地不方便’,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这个障碍了,自然撒欢了一项疯狂安利——之前的安利活动确实不方便展开,这就好比后世向朋友安利没有传到本国来的动漫作品一样。

  光是次次追更新都要翻墙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击退很多怕麻烦的人了。说到底,与都是互为替代品的,不看这一部外地就会无聊死吗?本地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呢,不差那一点儿!

  口碑本身是最好的宣传,特别是在这个年代,轰炸型的宣传方式还没有出现,也没有条件出现,口碑就更加重要了。得益于连翘之前的好口碑,很快获得了很多读者的认可。

  最直观的,从之前那些的出售来说,最近有很多书铺都在向书社申请临时加货!

  其他的都已经完结了,虽然也获得了很多讨论,不少人喜欢的不行。但始终还是比不上《鸳鸯蝴蝶剑》这种正在连载带来的压力,读者那里不必说,就是作者同行那里,也感受到了苏州同行们的压力呢!

  对此,前两天宋志平和白明星见面的时候还说起了这件事,白明星一直摇头:“之前见你是搜集了这个‘乔琏’全套作品的,而且每一部都不只是翻阅了一遍,还觉得有些夸张。如今去看人家的,才知道你为何如此。”

  连翘确实是大神级别作品,也算是如今江南最火的当红炸子鸡。在江南一地,同行中鲜有不关注她的作品,不想跟紧最新潮流的。但是在京城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没看过她作品的同行可不少!

  不能说这些同行消息闭塞,或者盲目自大,从来不关注外面的天地,这其实是有时代因素和行业特色等原因的。

  最简单地说,在电子时代来临之前,找一个不是本地大量铺货的有多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当然了,连翘知名作者,是知名,这样或许会降低难度,但依旧是不方便的。

  若不是特别关注她的同行,不会特别去看她的。

  ‘六艺居士’白明星专注写志怪的,连翘虽有《药庐琐记》似乎能沾上边,但这么一个断断续续连载的,实在无法引起白明星的注意。总的来说,她对连翘这个人的了解,相较于作品,本人的情况反而知道多一些毕竟苏州那边的同行吹嘘的厉害。

  类似‘苏州不可不见的一道风景’这种评价,虽然会让人觉得有夸大其词的嫌疑,但总是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好奇的。

  另外,行内实在是太多了,大神十几二十来个,小神上百个,同时连载也有几十部了。这种情况下,全都关注?那也是不可能的,作者还要写,还要过自己的生活,时间和精力有限,也只能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来读了。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之前白明星一直错过了连翘的,这个时候看外头名气传的过分了,再加上好朋友宋志平对其也相当推崇,这才将她的都拣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连翘出道时间并不长,但作品可不少哩!这些作品还多是一百二十回文字的长篇。就算他速度快,估摸着也要不少时间才能啃完。按照他原本的计划,他能在今年之内看完,这就算是好的了。

  然而他没有想到,当他按照出来的顺序,从《海上归来记》补起的时候,事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开始从《海上归来记》看起自然是有原因的,毕竟白明星不是普通的读者,他还是个同行。读不纯为了消遣,多少有从中取长补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需求。而从头看起,更能够看清楚一个作者的成长轨迹,对于了解和学习一个作者,那是很有好处的。

  最初的时候他以为《海上归来记》会比较生涩,作者们的第一部作品,哪怕是一作成名的作品,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生疏。之所以能够让其作者一步登天,不在于作品有多么完美多么全面,而在于某个有点足够突出,以至于让读者能够忍受其中的不佳表现。

  然而看过之后他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人家既然能担当的起江南那边同行前所未有的吹捧,类似什么‘古今未有之才华’‘才气纵横三万里’云云,那自然是一开始就足够惊人了。

  《海上归来记》最让白明星印象深刻的就是成熟,作品其他方面且不说,就说情节安排、节奏把控等方面,俨然是浸淫行内多年的老手了——还得是有天赋的,毕竟写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控制节奏为何物的人也多了去了。

  具体来说,白明星读过之后竟然觉得在节奏把控这一点上,他认识的同行竟没有一个能与之相比!包括如今已经登顶的宋志平!从这一点上来说,相比起外行人吹嘘的,这部中展示了读者对天南地北,海外国内种种的了解,对各个阶层生活的深刻认知,他反而觉得这一点比较可怕。

  毕竟那些知识层面的东西,有心想要积累,总是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费心费力而已。但是关于文章节奏上面的种种,如果不是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摸索出了一套自己很顺手,市场反响也很高的模式。再加上大量练习,这是很难做到的。

  在白明星这里,他当然不会知道连翘穿越重生的经历,所以完全将其当成了连翘天赋异禀的佐证。

  之所以说从《海上归来记》开始事情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在于他原本准备一边读一边做笔记的纸笔都被扔到了一边去。熬了两天,手不释卷地将《海上归来记》读完,哪里还记得要记笔记的事情!对于最本质的趣味已经压倒了专业精神。

  后面的也是如此,一部部地,直到最新的《鸳鸯蝴蝶剑》,白明星这段时间和一个普通的读者并没有什么不同。

  此时刷过一遍了,正准备再刷一遍,估计三刷的时候就能降低热情,开始做笔记了。

  对宋志平很有感慨:“你知道我看那位的心中作何感想么?”

  不等宋志平发问,直接道:“天才,绝对的天才,天赋卓绝到这个份上,也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别说是我了,就是你,就是草堂老翁,又或是前些年被称作才压江南的‘西湖客’,再不然最近那些吹的不行的后起之秀,没有一个人摸的着她的衣角!”

  这话白明星说的斩钉截铁,似乎丝毫不怕得罪人。实际上也没有得罪人,至少宋志平不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到了他这个份上,对于后辈作者的差距,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天赋可以概括的。

  而且说到天赋,从他的同辈,再到后来的后辈,他身处其中,天赋算是不错的,但要说没有人天赋超过他,那就是搞笑了。

  对于他们这一行来说,天赋很重要,是一块重要的敲门砖,也是基石。但是天赋不是唯一,不是天赋最高的人就能站到最高,这是早就很清楚的事情了。

  “是啊,天才。”宋志平似乎有很多感慨,悠悠地说出了这句话,又道:“你是不知道我第一次读到她的的时候心中的感觉说实话,要是她不是我的后辈,而是我的前辈或者同辈,我或许就不在这一行了。”

  “看到她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这不是我能写出来的让人绝望到那个份上了,大受打击自然会离开这一行——当初入这一行的时候正是因为确定自己能走到高位。”

  宋志平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熬夜将对方的读完,当时读的是《宦海》,因为有上下两部,所以几个连续几天都在熬。有的时候坚持不下去了就倒头睡一觉,然后起身继续读。

  那种满满的、即将溢出来的、丝毫没有吝惜和收敛的才气,在夜间读书的时候感受的格外明显。

  虽然宋志平走到如今,早就明白仅仅是才气并不能说明什么,对方也不能轻易动摇自己的位置。但是,他们这一行终究是倚靠才气良多的这是他第一次对一个后辈有着这样发自内心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