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1      字数:3710
  连大太太这些日子正头疼的厉害, 一方面之前自家相公找到了他二弟弟,以后再也没有兄弟姐妹要寻, 这可是解决了一桩大事儿!至少再也没有为此奔波的事情了。另一方面, 这个弟弟人已经没了——说的不好听一些,这对于连大太太来说是好事,至少家里少了一个麻烦。

  但是这个所谓二弟弟的家眷却是有的,还有一个女儿!丈夫自南边回来之后就赞不绝口,这一点而连大太太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她最怕的就是丈夫又要将这一门亲戚弄到京城来。

  好, 弄就弄,这本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之前其他的‘弟弟妹妹’也弄来了。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随便了!

  只是想到这家只剩下了家眷, 而且是孀妻弱女, 就怕丈夫又在这上头心软,怕弟弟的妻女过的不好, 格外体恤。

  只要一想到这些, 她就头疼。

  虽说丈夫说了, 人家在南边也是有家有业的, 不会呆在京城,这一回也就是来京过年罢了。但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可说不准, 说不定到时候人留下了呢?或者回去之后还要京城这边接济呢?

  丈夫是说过她这弟妹有钱,用不着家里帮助,但这种话很有可能是客气话, 宽她的心的。这样一想,如何能放的下!

  对于连大太太来说,丈夫连守信什么都好,就是一样,太把担子往自己一个人身上压了。找弟弟妹妹这是一个身为长子的担当,这本没有什么,但是想要凭借一己之力让所有家人都过的无忧无虑、丰丰足足,这就太为难了。

  凭借自家的力量是做得到的,但是这要牺牲自家很多利益。就好比自家能过一等日子的,结果就因为这些事情只能委委屈屈地过二等,甚至三等日子连大太太能高兴就怪了!不只是连大太太,还有连大太太的几个儿女,对那些堂亲表亲也就是表面上无事而已,其实内心早就妈卖批了!

  也对,表面上因为连守信不敢说什么,但是内心呵呵。想到这些堂亲表亲吃的用的穿的,都是从自己本来能够继承的财产中分出去的,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种事情稍微想想就知道了。

  连守信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可对于他的妻子儿女来说,这就是一群黏在自家身上的狗皮膏药,不撕难受,撕下来又十分疼。

  “大奶奶何必想那许多,这就是咱们大爷的性子了。这也是大爷的好处,为人宅心仁厚、念旧情!”心腹的丫头早间梳妆的时候就这样开导连大太太。因为昨天吴美娘从天津来的信,连家这边已经知道她们今日就要来了。

  连大太太派了亲信田妈妈去接人,估计午后就能接到家里了。

  见镜子里头发梳好了,连大太太站起身来,叹息了一声:“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因为大爷心思软、念旧情,我这些年来比当年好多小姐妹都好过的多。我自己得了这个好了,就不该抱怨,只是”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明知道这个道理,但说的容易做的难啊!

  这样胡思乱想也没有用,连大太太收拾好自己,又安排家中上下的种种事务。这个时候家中那些弟弟弟媳、小姑子们都来了,幸亏早有安排,吩咐厨房安排席面就是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侍奉好婆母——今日她兴致可高了,一个劲拉着小儿媳妇说话,说当年老二在家时候的种种。

  如今连老太太虽然是连大太太夫妻二人供养的,但是父母之心有的时候并不是根据孩子的贫富决定厚薄的。连守信让连老太太过上了如今的富裕日子不错,但对于家里几个儿子,她最疼爱的还是小儿子连守理。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在于其他儿女都送出去了,只有连守理一个在自己身边长大,情分不同一般。

  为了这个小儿子,老太太是常问连守信要这要那的,这也是连大太太不爽的一个点。

  大概是爱屋及乌,所有儿媳妇里面,她最给小儿媳妇脸。至于连大太太,说实在的,她是她最不喜欢的。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连大太太地位太高了。虽说连大太太如今都是个奴仆,但那也要看是什么奴仆!

  大儿子家一半靠人家支撑起来,人家在家安身立命的本钱不是夫君,甚至不是儿女,而是自己的本事!如今老太太又是依附大儿子家过活,面对连大太太就更没有多少底气了。

  对于一个做婆婆的人来说,一个没办法调教的儿媳妇,这有什么意义?

  只不过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老太太依附人家过活,也说不出什么来。婆媳二人如今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只是有一层淡淡的面子情,其他的一概都无。

  “老二当初”老太太唠唠叨叨半晌,忽然外头传来了丫头的声音。

  “老太太、大奶奶,二奶奶和七小姐总算是被盼来了!”

  原本热热闹闹的正厅安静了几秒钟,顺着丫头打起来的帘子,上上下下先是看到一个美妇人进来,然后又是一个极其标志的年轻姑娘。

  看到自家‘二奶奶’与‘七小姐’,连大太太眉头一挑,有些不敢相信。虽说连守信之前已经与她说了,说她们母女在南边生活过的很好,那个侄女更是十分出众,比大家小姐还强——但是这种事情不亲眼看到,谁又能相信?

  都是被家里卖了的,这个世上绝大多数的人肯定是陷入泥沼,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混出来。连大太太眼里,自家丈夫是一个,但这也是托了魏国公府的福。而丈夫这个二弟弟呢,据说已经脱了奴籍了,这要如何经营才能给儿女留下偌大家业,保证生活富足?

  至于侄女儿如何出众,那更是笑话了。别看中英雄不问出处,出色的女子什么出身的都有,但现实就是寒门还能出贵子,但绝对出不了贵女!

  穷苦人家有的为了改变命运,会进行一场豪赌,倾尽全家之力供养一个子弟出来。绝大多数的人失败了,但是从几率来看,总有一些家庭是会成功的。但是女孩子,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还愣着做什么,去前院告诉大爷他们,也来见见二弟妹和侄女儿!”连大太太一面吩咐丫头去传话,一面抓住连翘的手:“这便是连翘了罢!我听你大伯说过你,他打南边回来之后就对你赞了又赞,当时还寻思着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竟能夸出花儿来。如今见到你的人了才晓得,你大伯还是说的少了!”

  说着又与吴美娘打了一声招呼,这才领着两人介绍给其他人。这其中,以连翘为主,吴美娘就是一个陪衬这很正常,吴美娘早就预料到了,毕竟对连家人来说,连翘还算是连家的骨血。而在连守诚人没了的情况下,她这个孀妇和连家实在说不上有什么联系。

  连老太太见到连翘,立刻抓住了她的手,眼中似有泪光闪过:“这孩子生的像她大姑!她大姑是他们兄弟姊妹当中长的最出色的一个!好孩子过来,今年多大了?”

  老太太又连声问了好几个问题,连翘轻声一一作答。自自然然的,既没有凑上去装熟,故意做出亲密的样子,也没有因为这是第一次见面就十分尴尬,缩手缩脚的。

  连大太太一直在旁观连翘的一举一动,若是一开始还是为这个侄女儿的体面惊讶,后头就真是觉得她风度不错了。

  先敬罗衣这一点着实是陋习,但是这是很多人都无法避免的。连翘有钱,这两年给自己置办了不少好东西。今日戴在身上的不多,但是件件都是精品。这样的好东西,其他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是常年在魏国公府伺候的连大太太却是清楚的很的。

  除了有一些有年头的好东西比不上,那是世家大族的积累,连翘母女二人的首饰在魏国公府里面也算是好东西了!前些日子连大太太才为魏国公府的一位孙小姐置办成亲时陪嫁的首饰,所以对这件事非常清楚。

  连翘对连家上下都无所求,所以没必要谄媚。同时她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更不会瑟缩。这时候交往起来,就当是是普通长辈之类,自然显得游刃有余,风度上佳。

  这个时候吴美娘也拿出了自己带的礼物,首先是苏州的一些土特产,在苏州不值什么,但是到了京城也算是好东西了。再加上一路上千里,这份心意也是难得的。

  另外就是孩子们之后,都有一份表礼。表礼中既有苏州的香袋儿、扇子、笔墨纸砚之类不值钱的小东西,也有贵重的。像是男孩子都有一个上等的白玉平安扣,女孩子都有一根簪子,簪子的造型也很简单,就是赤金的簪身加上一颗大珠而已。

  古代没有珍珠人工养殖,可想而知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了。

  相比之下,连翘从长辈那里拿到的礼物就很不对等了。首先连翘家里只有她一个,其他每家都有几个孩子,礼物数量上就远远不及。至于礼物的质量,那也是不如的。

  也就是连大太太,原本她准备的是几样小东西,再加上一对金镯子。看到吴美娘拿出来的礼物,赶紧使眼色让丫头换了,换成了一对玉镯——这才勉强对等。连大太太都是这样,更不论其他人了。

  这个时候就算是一开始没有感觉的人,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这回来的老二家的,应该很有钱啊!

  男孩子手上的平安扣,女孩子手上的大珍珠,就算他们再蠢笨也知道这是好东西了!而能够轻轻松松拿出这些东西给小孩子做见面礼的人家,肯定是不简单了!

  本来还只是面子上的热闹,经过这个就变成发自内心的热闹了。两个妯娌将吴美娘团团围住,问起各种信息。

  “二嫂这回来京城住多久呀?可要多住一些日子!”“要不然干脆在京城置下产业,住在京城算了,一家人都在这里,也能互相照顾呢!”“这话说的对,二嫂可以仔细考虑——若是要买房置业,我就可以帮着二嫂办的妥妥当当的。”

  正在一片热闹的时候,原本只在旁边的连家小姑忽然拉过连翘道:“二嫂,别的都不说,我只爱侄女儿!也不知道怎么的,一见面就觉得可亲,这一会儿就离不得了不然二嫂就将侄女儿许给我家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