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9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5:00      字数:3836
  《鸳鸯蝴蝶剑》当然不只是许文华在关注, 他只是最关注的那一个而已!实际上很多人都在看这部书——这并不稀奇, 连翘的每一部都是这样的待遇。

  武侠部分的追捧就不用说了,关于中的‘情’也是很多人魂牵梦绕的点。而且这部和连翘以往的还不一样,以往连翘的都是男主视角,虽然也不妨碍女子去,但对她们而言终归是差了一些什么。

  《鸳鸯蝴蝶剑》不同,表面上看是男女主角双主角的模式,但细细地追究起来,叙事角度是从董圆圆这边来的。这样一来女读者们在代入的时候就会毫无违和感,更加能够投入进去。

  这个时候以女主角为叙事视角的实在是太少了, 哪怕是女性作者,出于写作习惯、市场考量等等原因, 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选择男性作为叙事角度。连翘弄出《鸳鸯蝴蝶剑》, 而且还是参杂了许多男女感情的那类, 只能说太符合她们的口味了!

  在此之前的市场其实是有些轻视女性读者这边的。

  一个是受传统的影响, 重男轻女是下意识就做了的, 甚至谈不上刻意。在很多人眼中, 妇人就是整日操持家务, 少女便是日日女红, 贞静为要。至于说看闲书,那是有的,只不过非常少。

  另一个就是现实因素了,其实也有不少人知道女人,特别是少女, 看一两本闲书再正常不过了。但是相比男子读的普遍,那就力有未逮了。毕竟女子识字到能够通读的本就比男子少了好多,再加上她们不如男子自由,市场占有不如男子多是事实。

  除了这两个原因,更加要命的是,很多从业人员不重视女性读者与男性读者需求上的差异!他们并不认为需要特别为女读者定制某一种类型的反正女性读者读现有的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没得选。

  这就好比现代如果没有女性向网站,那么女读者就会去男频读。虽然有一些她们不适应的地方,但在从业人员看来是没有问题的。从业人员很难想到如果有一个女频网站,他们会收获更多的女读者,而现有的女读者也会更加活跃。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注意到《鸳鸯蝴蝶剑》在这一点上的特别,主要是男读者已经被‘武侠’这个天然就吸引他们的题材迷住了,再加上第三人称视角,哪怕叙事角度是女主角董圆圆那边,也没有太大的违和感。

  甚至女读者也没有注意到。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作品的口碑开始发酵,这一点开始显露出威力来!

  是的,此时的女性市场相比男性市场要小得多,但是人口基数一大,比例占的低一些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鸳鸯蝴蝶剑》迅速风靡女性读者中间,成为这一年,不不不,这几年当之无愧的女性读物爆款!

  女子是比男子更容易赶流行的生物,当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捧着《鸳鸯蝴蝶剑》在读的时候,其他女孩就不知不觉被裹挟着在这一股洪流当中了。

  她们谈论《鸳鸯蝴蝶剑》,谈论其中的剧情,谈论女主角可爱又勇敢当然,更重要的是谈论其中的男性角色,中主角到配角,从名门正派,到魔教反派,似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魅力!

  小姐妹相聚说起这个来简直停不下来,还根据最喜欢哪个角色分了不同的派别,然后各自抱着‘老公’嘤嘤嘤。只能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似乎哪个世界发生这样的事情都不稀奇。

  这种情况类也类似于许文华《金钗记》走俏,里面大量鲜活动人的女性角色立刻成为男人们议论的点。特别是双女主模式,直接带来了书迷分裂成了两个最大的党派!

  皑如山上雪,一剑光寒十四州,隐忍情深的傅青城。陪吃陪喝陪玩,陪伴女主角八千里路云和月,洒脱通透的杨不凡。谦谦公子、温润如玉,号称算尽苍生,胜天半子,因为与女主一次萍水相逢,就愿意挺身而出,共赴险境的名门公子肖遥还有光明磊落、铁骨铮铮,然而却情深不寿的魔教少主。

  到现在为止,这些角色都非常有魅力,非常适合少女梦。

  这股风潮一开始蔓延,简直停不下来!不同于别的,受限于作者的地盘、报纸的地盘、书社的地盘,出了地盘之后就会影响力大减。这部《鸳鸯蝴蝶剑》在女子中间纯粹通过口碑来流传,伴随苏州各种流行的东西,胭脂水粉、衣裳首饰,成为一个新的流行,去到了很多外地女子那里。

  而且口碑效应本来就比一般的宣传有效率的多,一旦一个地方的小姐妹圈子有人接受了《鸳鸯蝴蝶剑》,就会自动地成为自来水,到处给小姐妹安利。一个人传几个人,几个人传更多人,一开始看着不起眼,到最后却是会爆炸的!

  这种情况下,从业者们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似乎女性读者也很可观啊!

  报纸最先做出反应,开始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吓了他们一跳!没错,女读者是比男读者少,而且关注新出优秀的更少。但是总体而言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了!真的追究起来,不亚于任何一类的拥趸!

  也就是说,报纸应该更加重视女读者。在大量的中参杂一些女性视角的,这样不会影响原本的读者群,又能增加一部分读者何乐而不为呢?

  特别是对于大报馆,已经很多年找不到读者新的增长点了,读者数量有的下降有的上升,就算是上升的,那也少的可怜!

  丁一新有门道,从一些朋友那里知道一点儿东西。便对王思齐道:“这说不定卖的比《江湖》还要好!”

  王思齐当时喝着一杯凉茶,差点呛着,好不容易咽了下去,这才道:“不会?”

  《江湖》的销量是很可怕的,几乎已经是大神天花板一样的存在了。如果还想涨,就得像丁一新和宋志平这些人一样,在天下范围内都能有巨大的影响力了。而连翘从《江湖》到《鸳鸯蝴蝶剑》,似乎并没有这种蜕变。

  丁一新却看的很清楚,连翘正在连载的这本是在原有的市场上再次进行了挖掘,女性读者的大量入场最终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没错,女性读者的市场相对男性读者的市场是比较少的。但是成长到连翘这个程度,想要增加销量之类的就变得很难了,任何一个新的增长点就足够这个级别的作者将其他人甩在身后了。

  王思齐仔细一想,可不是那样么。

  想过之后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只有一点,这根本不是‘鸳鸯蝴蝶派’,当初的赌约还作数?”

  听王思齐这样说,丁一新却是摇了摇头:“赌约自然是作数的,许文华难道会说这个?”

  王思齐下意识地摇头,和许文华当了好几年的冤家对头,这一点了解还是有的。

  许文华这个人,有的时候是很拧巴的。就算连翘在题材上面投机取巧了一点点,他的自尊心也不允许他对此提出异议。若是提出了,就好像他是怕自己输一样!!

  “那不就是了,既然赌约的两个人不言语,其他人说的再多又有什么用?”丁一新摇了摇扇子,自信道。

  王思齐却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这个赌约赌的是谁是将来的业内第一人!‘业内第一人’这种名号也是需要花花轿子众人抬的,两人赌了一番,结果旁的人不承认,那不就白瞎了么!

  听王思齐说完自己的想法,丁一新大笑:“平常你也算是通透的了,这么这样的小事也想不通——赌约重要吗?重要。但重要的不是别人对此怎么说,而是他们两人自己是怎么想的。”

  说着丁一新收敛了笑意,正经了很多,道:“文华与连翘天资是我生平所仅见的,真正的人中龙凤。以他们两个如今,未来第一人唾手可得,一时的旁人评价根本不打紧。别看别人说的轰轰烈烈,其实于他们自己而言,也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来自对方的认可反而是更重要的。”

  王思齐默默沉思了一小会儿,然后表示了赞同。饮下一口凉茶,忽然叹道:“真好啊,这样的对手,恐怕能纠缠几十年!日后传说起来也是一桩美谈。只是苦了与他们同时的其他人,日月当空,别人还能看到谁呢?”

  王思齐就算再是洒脱,有些东西还是脱不开的。毕竟写的除了极少数,大多数都是图名利的。现今王思齐金钱一道上是不缺的,对名气却还有些执念。说实在的,他也不是没想过,哪一天写出一个大作,从丁一新手上抢一两年的‘第一人’来当当——做到大神这一步,除了极少数的,谁又没有这种想法呢?

  他虽然比许文华年长一些,但是许文华成名早、成名快,所以两人算成是一辈的作者也没有问题。现今又有更年轻的连翘他叹息的是自己应该没有机会了。

  这两个人正在自己事业的上升期,没有人知道他们能走到哪一部。但是王思齐知道,至少是领先自己的!

  丁一新大概知道一点王思齐的心思,但这种事实在不好说什么。再者说了,他自己就是那个正当着位置的‘业内第一人’,他来说的话难免有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嫌疑,所以只是静静地坐着,等着王思齐自己放宽心思。

  王思齐这种感叹都是一阵一阵的,他到底心胸开阔,叹了一回之后很快自己调节心情,故作轻松一样道:“其实他们两个还有另一重缘分,你说,要是文华和连翘结为夫妻,这会不会更有意思?”

  大家都知道许文华倾慕连翘,连翘也若隐若现地开始有些意思了。这样一想,原本没有多想的将来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丁一新哑然失笑:“这、这可还早着罢?每年行里男女之间的传闻还少,然而最后成了几对?”

  因为彼此了解对方的工作,有共同语言,平常圈子里各种活动见面又多,男女作者传出一些绯闻,一些风流韵事是常有的。甚至有的男作者已经有了家室了也会有这种事,多一个红颜知己说出去,男性同行也只有羡慕的。

  丁一新承认这两个人有一些意思,但现在就说将来,的确还是太早了一些。他干脆补了一句:“你没看到连翘又回老家去了?有快半个月了罢,听说走之前就与文华有口角。文华这些日子又是那样闷闷不乐的年轻人的事情,多的是磕磕碰碰,谁知道将来会如何!说不定什么时候连翘就回老家成亲去了。”

  这样说着,外头忽然有小厮进来:“老爷,乔琏先生家里来的信笺!”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送到,稍后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