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9      字数:3658
  吴美娘和家里说好了一应事情, 甚至包括了自己不在家的时候请宋氏常常去家里看看,照管一下房子什么。说完这些,吴美娘还想在娘家多呆一会儿, 顺势留到晚饭。连翘则是想去找张贵子说话, 于是母女两个就兵分两路了。

  连翘跟着吴慧娘去张贵子家里,吴美娘则是留在吴家。

  吴慧娘带着连翘到龙家的时候连翘看了一下怀表, 时间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下午两三点,因为是初夏, 所以天色还早的很。

  龙家连翘只来过一次,就是去年张贵子嫁人的时候送亲。大体来说和连翘家的格局仿佛,就是地段、厢坊有些比不上。连翘家的房子紧挨着一条正街, 以及一条四通八达的主河道,同时又在巷子里面,典型的闹中取静。

  而且周围聚居的都是中产以上, 有产业的一批人。这样一来,本身的治安就比较好, 另外官府的捕快、官兵巡逻也比较多,治安更好了。这有些类似现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富人区, 向来警力充足,保护严格。

  不过总体而言龙家的地段也不算太差,紧挨着一处比较好的厢坊, 算是沾到了一些光。

  其实说起来当初龙守业在这里买房子也不是因为出不起好厢坊的价钱,其实两者之间价钱相差并不是很远,至少龙守业不吝惜中间那一点儿差价的。只不过像那种好厢坊的房子, 除非是遇到败家子了,一般人家怎么会卖?龙守业寻摸了很久,没法子这才买在了这里。

  此时一拍他家的门,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就过来开门了。连翘认得她,她是吴慧娘当时给女儿买来做陪嫁的一个媳妇子。

  其实一般陪嫁都是年轻丫头居多,只是吴慧娘怕龙守业年轻心花,贪新鲜就去摸老婆的丫头。便干脆没给找小丫头,而是寻摸了一个三十多岁,长相也十分平凡的妇女。这样既能帮助贵子拿起一应大小家务事,也不会有别的影响。

  “是亲家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胡姐儿,你出门看看菜市场上还有些什么,大鸭子、肥鹅,有什么买什么。若是这些都没有好的了,便去卤味店切一斤卤牛肉,一卖烧鹅!”

  胡姐儿就是张贵子陪嫁的媳妇子,原本龙家是没有伺候的人的,龙守业倒是想给老娘买个伺候的丫鬟,但龙母是苦过来的,不乐意他花这个钱。不过等到儿媳妇陪嫁了一个媳妇子过来,她倒是晓得其中的好处了,用起来十分顺手。

  方才亲亲热热说话的就是龙母,连翘旁边看着,知道这亲热并不是装的,心里对张贵子如今在夫家的位置有了数,暗暗放下心来。

  吴慧娘也是满脸的亲热,活似与龙母是一对亲姐妹,摆摆手道:“亲家忒客气了!很不必这样,这样倒是显得生分了!”

  说着又拉着连翘对龙母道:“我今日过来其实是因为我这侄女儿,她与贵子是极亲密的姐妹,这回从苏州回来了就想着与贵子说说话儿。只是之前没有上过门,不好意思自己过来,我便领着她来了。”

  亲家家里的未嫁女孩子一般人家都要格外尊重一些,龙母立刻赞叹道:“亲家家里的风水没的说的,去岁接亲的时候贵子几个妹妹不是做了女伴?当时家里来吃酒的亲朋事后都打听问起是谁家的姑娘,站在一起整整齐齐,好水灵!我记得这个侄女儿当时也在其中——这是常在苏州的那个罢!”

  这边正寒暄来着,连翘快要顶不住来自中年妇女们的热情了。幸亏这个时候张贵子从里屋出来了,站在正厅门口欢喜道:“连翘!你什么时候来的!”

  连翘赶紧迎了上去,看着她鼓起的肚子咋舌,解释道:“就刚刚姨妈说你不方便去外祖母那边,我想着你不方便,那就该我来看你么。”

  见她们姐妹亲热,龙母与吴慧娘这对亲家也没有将他们硬扣着,挥挥手让她们去屋里说姐妹私房话去了。

  连翘跟着张贵子进了正房的西屋,这也是张贵子龙守业小夫妻俩的卧室与小客厅。中间她东张西望的,虽然上次做女伴送亲的时候已经见过了,但是当时这里做的是新房的装扮,到处都是红通通的,红的耀眼,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连翘在家的时候也是住的正房的西屋,整体看起来格局、大小都是差不多的。不过她的屋子只有她一个人住,所以到处都是她一个人的风格。张贵子这里就不同了,到处都可以看出两个人生活的痕迹。

  张贵子转头看向连翘,发现她正在东张西望,笑了起来:“奇怪了,我家有什么好看的?难不成是咱们的乔琏先生大世面见得多了,反而看咱们平头小老百姓家稀奇?”

  连翘帮着张贵子缓缓地坐在了一张贵妃榻上,又给她倒茶——天大地大孕妇最大,她一个客人倒是做起了主人的活计。

  “我哪里是新鲜那个,我是新鲜这新婚夫妻的屋子是个什么样的!”连翘将茶推到了她手边的小案上。

  张贵子面带揶揄:“这个也新鲜,莫不是你好事近了,这才心里惦记这些?”

  这就是闺蜜结婚的坏处了,连翘近乎‘悲哀’地想。在穿越之前她也遇到过差不多的事情,她老家在一个小县城,不是所有姑娘都会念大学的,成绩不好的,其中有一些高中毕业就会成为社会人。于是在连翘大学在读的时候就有一些亲密的同学在结婚了,这些曾经的闺蜜一旦结婚,似乎就会格外地喜欢怂恿她也进入婚姻生活。

  有的时候无事也要往暧昧信号上靠。

  见连翘一脸的一言难尽,张贵子惊讶起来:“难道到如今你都没有一个看得上的男子——你可是在苏州,那里多少好男子啊!我在报纸上都看到了,好些与你同行的先生爱慕你呢!”

  报纸上挺喜欢登一些知名作者的逸文的,张贵子在嘉定也知道不少。

  连翘无语了:“那些东西你也信?”

  张贵子振振有词:“为什么不信?难道那些先生对你没有好感?”

  连翘无话可说,这话可不能否定,因为确实有很多同行对连翘抱有好感。甚至只要连翘点头,立刻就能迈入婚姻殿堂的也不是没有。

  不过连翘始终认为在这件事上她和古人有认知上的偏差古人其实有的时候比现代人还要恋爱脑。

  如果是现代的话,男女之间可以是单纯的朋友关系,也可以是欣赏之情等等。但是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古代,这个故事很快就会蜕变为一个爱情故事

  这其实恰恰说明了感情上面较现代人压抑的古人对情感的认知不足只要有一点感情就可以达成婚姻成就。不过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以理解,毕竟怎么都比盲婚哑嫁毫无感情基础要来的好。

  那些人对连翘所谓的倾慕,只有一少部分真的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好感。绝大多数要么是在长期相处中有了一种朋友的感情,要么就是崇拜她(这是粉丝)、欣赏她(这是同行)。

  连翘毫无姿态可言地翻了一个白眼:“行行,你乐意怎么想就怎么想。”

  连翘这个姿态倒是让原本只是调笑揶揄地张贵子有些认真起来,定定地看着连翘,手上不自觉地拧着手帕:“我原来以为我才是个对男女之情无动于衷的,你当时说的那些只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后来经过守业追求,不多久就投降了,我才知道是我自己多想了,或许我也是小孩子不懂事。”

  “现在看你这样,这才知道或许当初不是想错了,而是想反了。我是小孩子不懂,而你是真的无动于衷——只是,只是这是为什么呀!”张贵子拧着眉头。

  张贵子有父母婚姻失败带来的阴影,以至于一开始的时候对男女情意、嫁人、婚姻生活等等,这些都提不起劲来。而连翘说自己也是这样,张贵子其实心中怀疑连翘只不过是小孩子的迷茫,毕竟连翘身上实在是找不到理由那样。

  连翘的爹很早就去世了不假,但是确实与姨妈是一对恩爱夫妻不然姨妈也不会不再嫁人了。

  连翘不知道该怎么和张贵子解释自己的心态,她其实根本解释不了。

  见连翘沉默下来,张贵子真的有些着急起来——她现在很幸福,所以也希望连翘幸福。虽然说幸福不一定要和婚姻挂钩,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古代女子来说,这两者之间关系可大哩!

  张贵子或许更早时候,对婚姻有恐惧心理时也曾觉得不嫁人蛮好的。如果没有外界的目光,女子一个人生活反而更加幸福。但是当她沉浸在婚姻的美好中的时候,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了。

  “没有一个男子能让你些微动心,一个都没有?”张贵子不死心地问道。

  连翘沉默了良久,久到张贵子都要放弃了的时候,忽然听到连翘道:“也也不是。”

  张贵子大喜过望,连忙打起精神道:“那是谁——不不不,我不问,你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回事儿。”

  怕逼迫地太过反而有逆反心理,张贵子自动修正。

  不用说出对方是谁这一点确实让连翘更加放松了一些,或许是因为这件事她也想和人说一说,所以顺着这时的氛围慢慢吐露了自己内心的秘密。

  连翘笼统地说了一下,大概介绍了一下,对方和她是同行,平常交往比较多,对她表示了相当的好感。一开始她对对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只是时间长了,慢慢就有了一些感觉。

  “你们没有对彼此坦诚过心意?”张贵子发现了一个问题。

  连翘低低的‘嗯’了一声:“他其实说过几次近乎坦诚的话,但真的完完全全的坦诚是没有过的,至于我、我其实很不好,因为我只是默许这一切罢了。”

  张贵子在脑海中渐渐勾勒出这两人的情况,互相倾慕,男子更加倾慕女子一些。出于性格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总之两人都没有彻底说开过。不过到这里并没有什么问题,渐渐发展的话说不定也能水到渠成。

  让张贵子不解的是,连翘现在说起对方非常消沉。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