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0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9      字数:3567
  连翘原不知道这位传说中的大伯今日会来, 所以做的是家常的打扮。简简单单的同心髻,只戴了一根珠子攒成小花做簪头的单簪, 另外就是两朵新鲜的茶花, 早上问巷子里卖花小姑娘买的。

  衣裳也是家常半旧的一件豆绿色斜襟窄袖衫子, 一条石榴红厚纱裙子。除了一个荷包与一个翡翠质地的禁步, 全身一应装饰也无——甚至没怎么化妆!要知道夏天化妆也是非常难熬的,所以连翘只让春儿用了口红。

  此时也不好临时如何拾掇,于是只是正了正衣裳, 确定头发之类的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便出来了。

  吴美娘和连守信坐在厅堂两个上座上,连翘则在左手第一张椅子上坐了。春儿不一会儿端来香茶,给三人每人上了一道。

  连守信连连看向连翘, 忍不住叹道:“她生的似她大姑, 她大姑是家里姑姑里头最出众的。我离家的时候她大姑也有六岁多了,后来再也没见过,然而眉目却是一辈子不能忘。”

  这里说的大姑,指的就是那个卖到大户人家做丫头,十八岁死了的那个。

  对于这种话,连翘没办法说什么,只能露出礼节性的表情。

  连守信又叹了两声,然后从衣襟里拿出一个湖蓝色的荷包。将荷包的系带抽了,从里头倒出一个白玉质地的玉佩, 周围有云纹装饰,中间是一个‘连’字。

  “我伺候的主家公子当初读书的时候,不慎将书房里老国公爷的一个白玉摆件给摔了, 那可是稀罕的东西,等闲的白玉能有这样好就难得了,偏那个摆件还有那么大的个头。老国公爷却没有生气,只说东西而已,就将碎了的白玉给了公子。公子当时眼见了我们周围跟随的几个,于是一人分了一块大的碎块。”

  连守信又摇头道:“这是第一次得这么大的赏赐,也没有多想,就一直收着。后来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便将那白玉送到工匠那里雕成了这样的玉佩,你兄弟姐妹们都是有的。这一回我出来也不知道嘉定这边是真是假,没有带什么礼物,只有这玉佩最后四块全都带上了,想着有侄儿侄女可以相送。”

  准备了四块,最后倒是只能送出一块。

  这礼物的因果一说,就连推辞都不用了,连翘只能收下。

  之后连翘就做了一个陪客,听连守信和吴美娘说些连守诚的事情。不外乎连守诚当年是如何能干的,有没有和吴美娘提起小时候的事情。其实上一回连守信来的时候已经和吴美娘说过了,只是心里放不下,再问一遍而已。

  吴美娘说这些也伤心,说了一会儿很是有些伤感:“我与诚哥做夫妻是再欢喜不过的了,只可惜人世无常,谁能想到好端端的一个人,一场风寒就去了,说起来他自己是个大夫,我也算是半个大夫——罢了,都是命!”

  说到这里叹息了一回,一眼看到连翘,像是想起什么来了一样道:“连翘小时候魂儿有些不稳当,她爹爹怕她站不住,将自己一直挂在脖子上的一道护身符给她挂上了,说是小时候家里给的小时候许多事情都不记得了,这个护身符因为一直带在身上,却是一直记得的。连翘,你这东西收在哪里了?”

  连翘愣了愣,仔细回忆,最后在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点东西,想起确实有过这么个护身符。便道:“似乎锁在在柜子里了,和我小时候戴的长命锁、银手镯、银脚镯放在一起了。”

  这个话让连守信站了起来:“真收着?”

  东西找出来,是一个很旧的小布包,密密地逢着。打开来,里头倒出一个小黄纸。小黄纸展开,用朱砂批的一些图样、符号什么的,这大概就是鬼画符了。因为年代久远,小黄纸已经旧了,倒是朱砂鲜艳如新。

  连守信从自己怀里拿出一个差不多的,只是磨损的更厉害的小布包,里头倒出来一模一样的小黄纸,鬼画符也是差不多的。

  眼睛通红道:“你祖父祖母当初也是不得已才将你爹和我们这些叔伯姑姑们送走,每送走一个孩子都要去城隍庙里求一道护身符。这个除了我留着,其他的都不在了,没想到你爹的还在。”

  护身符重新塞回到小布包里,连守信递给连翘,人好像也苍老了很多:“好好收着罢,这是你爹对你的心。”

  连翘对连守诚并没有真的父女之情,对这位‘大伯’更不可能有什么感情了。但是此时此刻,对于这个大半辈子都在寻亲,都在将弟弟妹妹收拢起来的长辈忽然有了一种理解,这种伤感的氛围是真的感染到了她。

  眼睛一红低下了头,旁边吴美娘已经有泪珠滚落了下来,正在用手帕擦眼泪。

  连守信说了一会儿话,还吃了一顿午饭。走的时候与吴美娘和连翘道:“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期望弟妹和侄女儿能去京城一趟的——我也知道弟妹在嘉定有家有业,不可能长久在京城呆着。但不管怎么说,一家人团圆一次娘的年纪也很大了,精神越来越不好,实在不知道错过这一次,以后还有没有机会。”

  又看了一眼连翘:“若是要走,最好是和我一起走。我是和魏国公府的人一起来的,一起走,路上安全有照应。”

  吴美娘与连翘这些日子也是讨论过这件事的,当下便道:“去肯定是要去的,诚哥没能在婆母面前尽孝,我与连翘怎么的也得去一趟。不过这件事急不得——我记得大伯说过事情毕了立刻就要回京城,时间紧的很。我家里要说一声,还有别的一些事情也得定下来。”

  吴美娘看着连守信有些失望的脸色,赶紧道:“我和连翘再迟半个月走。”

  之所以会有这个决定,其实是因为连翘。连翘的《鸳鸯蝴蝶剑》连载至今已经有蛮长的一段时间了,她虽写的不是那么勤奋,之前也只剩下四分之一的内容没写了。这一次说要去京城,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连载怎么办。

  考虑到一旦去了京城就要在京城过年,不可能在存稿用完之前回来。那么解决办法就只有两个了,一个是到了京城再陆陆续续将文稿寄回苏州。再一个就是连翘赶一赶,短时间内将剩下的内容写完,然后交给报馆。

  连翘很快做出了决定,选后者。

  虽然丁一新能够将自己的稿件交给别人,让别人往返于益州和苏州,将自己的文稿从益州送到苏州报馆。但这不代表连翘会喜欢这种方法她其实非常不放心这种搞法,就算中间这个人不会泄露稿子,但要是有了闪失,文稿遗失了呢?连翘可是个连草稿都不用的,实在是不敢去想象真遇上那种事会抓狂到什么地步。

  而且此去京城,谁也说不好京城会有什么情况。没有写完,总觉得有一件事挂心。就好像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一样,非常不舒服。

  于是回嘉定的第二天起她就闭关写作了,吴美娘知道她的想法,就算不太了解这个行当,也是支持的。因为在她设身处地地去想连翘后,觉得她做的对,欠着报馆的文稿然后突然跑到京城去,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人家——这其实和连翘的考量不一样,但总归是在行为上达成了一致。

  连守信听吴美娘这样说,脸上恢复了一些神采,只是还是劝说道:“和我一起走还是方便一些的弟妹考虑一番罢!后日我再离开嘉定。这中间弟妹要是改变了主意,不妨遣人去我落脚的客栈说一声。”

  等到连守信走了,连翘和吴美娘坐在客厅里相对无语。虽然之前已经对去京城的事情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可是当事情真的尘埃落定,还是会有一些信息量太大的感觉。

  连翘这里是兴奋比较多,毕竟在这个时代一个女孩子实在没什么机会离开自己居住的地方男孩子倒是比较有可能,做生意什么的,以及极少数当官的。看看这个时代的帝都,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吴美娘则是不安比较多,她算是一个比较有见识的女人了,但依旧是这个时代小县城里普通人家的女儿。这一辈子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场面,很多事情的应对不会超过自己所处的阶层。

  也就是说,她其实是有些不知所措了。和女儿一起上京城,京城是什么样子,婆母以及小叔小姑又是什么样子虽说她肯定不是要定居京城的,但这时候心里乱着呢,有这方面的想法也很正常。

  等到乱七八糟的想法理清楚了一些,吴美娘才道:“明日你也不要赶你那了,和我去一趟你外祖母那里。不管怎么说,既然决定了要去一趟京城,怎么也得和你外祖母商量一下。”

  连翘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点了点头先回了房。按照她的估计,再有半个月写完《鸳鸯蝴蝶剑》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写完,紧迫感就始终在头顶。今天因为‘大伯’的到访已经耽误了大半天的功夫,晚上说不定还得点灯干活。这个时候趁着天色还好,还是早些去写罢!

  连翘急急忙忙地去写,春儿在一旁先弄好了纸墨,有些心不在焉地站在屋子里。连翘见了便问道:“你这是怎么了,难道有什么心事?”

  春儿回过神来,连忙摇头:“我能有什么心事,只是、只是”

  吞吞吐吐了好一会儿,下定决心了一样,春儿这才道:“小姐这就要往京城去了,估计年前还回不来。要是稍微滞留,说不得回来时就是明年的夏天了这一年的功夫,苏州那边”

  “苏州那边怎么了?”连翘不解。

  春儿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才道:“苏州那边许多事就只能放着了,别的事情倒还好说,我知道小姐肯定会处理的妥妥当当。只有一件事,不知道小姐心里有没有计较。”

  “什么事情啊?”连翘见春儿还在卖关子,忍不住催问了起来。

  “就是、就是许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