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4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7      字数:3625
  “这话说出来都没法信了!”连翘笑着捂嘴。

  几个作者在连翘家聚会, 连翘在一旁听他们胡吹大气。说起一些圈子里面的新闻, 听着觉得夸张, 忍不住笑起来。

  其中有一个就道:“乔琏先生可别不信啊!圈子里再古怪的事情也有呢,只不过乔琏先生平常不看这些, 所以不怎么知道罢了。”

  之前这几个同行说的是圈内大佬们‘面基’的事情, 当然了, 这时候没有‘面基’这个词。也就是之前神交已久,还有书信往来,如今真人见面了而已。

  在后世,面基见网友也闹出了许多笑话,而在这个时代,类似的事情也不少。只能说同一个世界同一出好戏, 什么时候都没有新鲜的。

  旁边的唐宋也插嘴道:“这件事我知道,我爹与我说过, 竟是真的!”

  自从连翘从嘉定回来, 唐宋跑连翘这里跑的可勤快了,几乎一有空就往她这里来。此时他也不加入那些人的话题,只在一旁剥花生吃。直到连翘对话题有些兴趣了,他这才加入进来。

  “什么事情是真的?”正说话见,门口进来两人。这两人都披着一件油布雨披,头上戴着一顶斗笠。其中一个还撑着一把青布大伞,这时候递给了身后跟着的小厮,然后解斗笠来着。

  说话的人是朱敏,和他一起来的人是许文华。

  唐宋此时伸了个懒腰, 将花生壳扔进烧的红通通的炭炉里,闲闲道:“能说什么,不就是说当初山阳舍人白长沙的事情么!这都成了行里一个有名的笑话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的完。”

  许文华看了连翘一眼,迅速地低下头嗤笑一声:“那样的事儿能让人笑一辈子。”

  这位‘山阳舍人’白长沙也算是行内的一个大佬了,大神差一点儿,但小神是稳稳站住的。可别小看了小神的地位,虽然连翘封神非常顺利,但实际上满天下的神级作者也就那么些,凡是做到这个位置的作者哪一个都不简单。

  ‘山阳舍人’白长沙当初已经很出名了,初初封神的时候正好行内开了一个‘面基大会’。当然了,名目是一个文会,组织几个地方的作者见见面,大家交流交流一下业务啥的。

  白长沙当时是苏州的作者,正好有一个福州的作者和他关系很好,两人筹划着要在那次文会上见一面。因为这个,白长沙在苏州这边的朋友不知道调侃过他多少次——之所以调侃,这是因为那个福州的作者是个女作者,而且在报纸上隔空与白长沙保持着比较暧昧的关系!

  简单来说,白长沙曾经隔空给这位福州作者示爱,对方呢也算是隐晦地回应过。虽然没有直说,但是两个人在粉丝眼中俨然已经是一对儿了。

  这样有暧昧关系的一对成为大家的调侃对象,那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临到见面的时候也有人试探着问白长沙:“若是这女子生的其貌不扬,又或者年纪颇大,你怎么说?”

  当时的白长沙也是硬气,借着一股酒气,拍着桌子就道:“我看重的难道是她的长相?我本来就不知道她是什么样,这样就心爱她了,又怎么会在乎别的!你们且等着,等到两日后我见了人,立刻就行动起来,保准你们年前能叫上嫂子!”

  “好!长沙说话就是豪气!”这些人拍巴掌的拍巴掌,吹口哨的吹口哨,全然没有想到过两天会觉得自己有多智障。

  等到两日后见了人了大家才知道,这位和白长沙隔空保持暧昧关系的竟然是个男子!

  白长沙还想说对方欺骗自己感情呢!可是对方觉得莫名其妙——这种报纸上隔空喊话也当真?未免也太玩不起了。

  为了争一口气,白长沙只能装作不是很在意的样子。实际上亲近的人都知道他在意的要死,后来再也没有和那位福州作者有过联系了。

  连翘也认识白长沙,白长沙对她很不错,应该说连翘认识的同行,无论是真喜欢她这个人,还是喜欢她如今的名气,对她都不错。此时百思不得其解道:“那福州的作者为什么要往外说是个女子,故意骗人的么?”

  许文华除尽了身上的雨具,看得出来衣衫下摆有些被染湿了。于是靠近薰笼的地方撩起衣摆烘烤,回忆一样道:“也不是好似是福州曾流行过作者用个女子身份,并且相交时也假装是个女子。”

  连翘也就是这个时候才会觉得自己不懂流行,不过这确实没有太多奇怪的地方。就连翘自己都知道的,民国时期的华夏文人还流行两个男人之间,其中一个男人用女人口吻给另一个男人写情信交流呢!

  这并不是同性恋,两个男子之间不存在什么暧昧关系,纯粹就是一种流行。就比如林徽因的父亲曾经就和徐志摩有过这类通信,其中一个扮作深闺中的有夫之妇,和现代的‘语c’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山阳舍人’白长沙的这件事在当时流传的也算是很广了,一方面事情有意思,另一方面‘山阳舍人’出名。到了现在,这都成了行内的一个段子了。

  朱敏对这个早就说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话题不感兴趣,跟在许文华身后坐下道:“说起来当初是文会上被揭穿的最近又要办一个能够结交外地同行的文会,到时候你们去不去?”

  旁边立刻有人嚷嚷道:“朱编辑这话问的多余了,这样的业内盛会,不能去的也就算了,凡是能去的,有谁不去呢?”

  最近的这场文会是丁一新组织的,据说原是益州的同行想要学习苏州这边的先进经验,有一批编辑、作者过来这边出差学习兼旅游来着。丁一新知道了消息,就想为家乡的报业出一份力量,于是赞助了一些钱财。

  这本来是几个报馆联合的小规模出差学习,经过丁一新的投钱和造势,立刻就不一样了。来的人是之前定下的好几倍不说,质量也变得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作者们,很多益州本地出名的作者都来了!

  这样一来就具备办交流会的条件了,所以丁一新干脆用自己如今圈内大佬的地位给这些作者去了信,问他们愿不愿意和苏州同行来一场交流会。

  苏州对此时的作者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就好像硅谷之于互联网创业者。而苏州的大佬对于其他地方的大佬也有着指明灯一样的作用——现代时各国其实已经有了各自的互联网文化,但是本国的大佬见到硅谷大佬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认真起来。

  在流行文化中,硅谷已经不仅仅是硅谷那么简单了。而在这个时代也是一样的,苏州圈子已经不是苏州圈子那么简单了,而是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憧憬,在苏州封神是所有外地作者的梦想!

  或者说,对于每一个家乡不在京城、福州的作者来说,苏州就是他们发展的第一选择。

  所以这些作者答应的很干脆。

  其实他们都有点儿迫不及待了,就算丁一新原本没有这个打算,他们这些人来到苏州之后也会请他帮忙办这件事的。

  搞定了老家作者,丁一新又开始网罗苏州这边的朋友了。交流会是双方的事情,若是到时候苏州这边来的都是籍籍无名之辈,丁一新该怎么向老家同行交代?老家同行恐怕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呢!

  人贵精不贵多,这是丁一新的主张。他本来就不喜欢人太多的聚会,再加上如今的苏州因为《我们先生的花厅》一篇文章,彻底吹起了小聚会的风潮,所以组织的也是小聚会,苏州朋友只挑选了十来位。

  许文华、连翘这些人当然是在内的。

  连翘见炭炉上烧的小壶冒出白气,立刻提起小壶泡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份喝到,当然也包括许文华。

  连翘一边泡茶一边道:“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丁先生都回益州了,今年偏偏留了这许久,恐怕就是为了这件事了。”

  许文华接过连翘递过来的茶,暖了暖手,并不急着去喝,凝视着茶杯中沉沉浮浮的茶叶。轻笑了一声道:“他这个人总是往身上装了太多事儿,他恐怕是想着让益州的报业、业更昌盛一些,至少不用像现在一样,面对苏州毫无还手之力——想要京城或者福州的地位呢!”

  说起来着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谁不想建设一番自己的家乡呢?虽然旁的人都不看好丁一新这个举动,但他们还是挺热情地帮忙,也没有当着丁一新的面泼他冷水过。

  许文华说这番话的时候是盯着连翘的,连一丝一毫也没有错开。连翘对此没有什么说的,倒是唐宋十分不爽,站在了连翘与许文华之间,哼了一声道:“怎么了,怎么了?我们许先生清醒一些罢!”

  距离连翘当初跑回嘉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连翘因为尴尬等情绪从苏州回了嘉定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她在嘉定过了重阳节,还送了张贵子出嫁。等到实在没有理由在家里磨蹭了,这才人回到苏州。

  说起来并没有什么好尴尬的,当初的几个当事人都有保密意识,没有人将连翘的事情透露出去分毫。这样一来,连翘当初的事情虽然发生过,也尽可以当作是没有的事儿。唯一让这件事留下痕迹的反而是唐宋他果然是说到做到,找了个机会将许文华打了一顿。

  这件事连翘在嘉定的时候并不知情,是回了苏州之后才听朋友说的。别人不知道为什么唐宋要揍许文华,只是猜测许文华又做了什么得罪人的事情,以至于他的朋友都不能忍他了。连翘却是很清楚的,唐宋是因为她,所以才有这样的举动。

  然而即便是这样,时间也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一开始的时候连翘不知道应该如何与许文华接触、交流,但是时间长了,两个人就算是别扭也别扭不下去了,于是一切都仿佛是恢复到了曾经。

  只是偶尔目光交汇的时候,有什么又确实是不一样了。

  许文华依旧凝视着连翘:“文会的时候我来接你,到时候一起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