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5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6      字数:3637
  正是早间时候,厨房里蒸起一片白雾。小桂儿利落地围上围裙, 赶到灶台边上道:“路嫂今日做的什么好吃的?”

  路嫂是十分有手艺的厨娘, 小桂儿在苏州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清楚不过。她打着偷师一两手的主意,所以十分热络殷勤。路嫂何尝看不出她的心思, 所以平常不太愿意让她学自己的手艺。每当说到锅灶上的事儿,总是会错开话去。

  哪怕是现代,学手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好歹得交学费。在现代,事情就更复杂了, 甚至不是有学费就行的。

  古代人相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轻易不会收徒,就算是收徒弟了也得藏着一两手不做传授!

  路嫂又不是许家的奴婢, 小桂儿也拿不出让她动容的东西。如果只是言语讨好、日常殷勤,这可不能让路嫂将自己吃饭的手艺教人!

  不过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小桂儿日常赔小心也是有用的。至少路嫂不能把人赶走,偶尔心情好了也会指点一二,但说到真正的手艺, 那依旧是不肯教的。

  听到小桂儿问早饭的时候,路嫂十分自矜道:“今日做了一道我极擅长的吃食!”

  早饭很丰盛,有点心、粥、面条、小酱菜,许文华当然吃不了这许多,今日之所以准备地这样周到,是因为许文华昨日就说过了, 今早有两个朋友要来吃早饭。

  有人说家常菜就是最好吃的菜,反而是大饭店里的菜不中吃,几口就腻味了。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做家常菜的都是最了解自己口味的亲人,自然顺口。再加上感情加成没有人会觉得家里的饭菜不好吃。

  但这话说的太感情因素了,真要说起来,那些大厨岂不是成了笑话了?只能说做饭店的厨师本身就和家庭主妇家庭煮夫不一样,他们赶时间,他们需要重油重火,饭店里做饭也没有体现出他们的水平。

  另外,也是没有吃到真正好厨师的饭。

  古代很多东西都比后世要贵,因为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物质是不断丰富的——各种各样廉价的工业品让每个普通的现代人都过着古代富人都不一定有的舒适生活。

  但是古代有一样东西比现代要便宜的多,那就是人工!各种各样的人工!

  从人口买卖的价格就可以知道了,实际上像路嫂一样的厨子,真要是下力气去打听,也不是买不到!那种大户人家流出来的,水平肯定是不差的。只不过相比普通的丫头婆子,他们的价格能翻十几二十倍。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就是两三百两银子一个——两三百两在古代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笔不少的钱了,但是想想现代那些真正厉害的大厨是怎么开工资的,又会觉得古代真是便宜啊!

  路嫂这种手艺,在后世过上体面富裕的生活绝对不成问题。在这个时代,过的比一般人好,算是中产阶级,但离体面富裕还是差了挺远。

  所以说不能因为路嫂只是个家里厨子就小看她,吃她的饭,在后世也算是一个大大的享受了。

  这时候她说是自己拿手的,那就真是拿手的,没有一丝水分在里头。

  各色早点陆陆续续端出去,每一样都非常好,精致的样子,诱人的香气,让小桂儿眼睛都忙不过来了——直到路嫂说的‘最拿手’的出来,小桂儿睁大了眼睛。

  “这、这就是您最拿手的?”小桂儿失望之下将自己的真心话说了出来。

  无他,实在是这道点心实在是太平常了一点。

  闻起来有一丝丝面粉的想起、一点儿甜香,看外表则是朴实无华,雪白的面皮,简单捏合的立体三角造型。和之前精致漂亮、香气扑鼻的点心相比,这差的太远了。

  路嫂露出一脸‘你什么都不懂’的表情,让进厨房的小厮端出去,还不忘记叮嘱:“可别半道偷吃——这个小点心叫糖三角,是北边人的面食。简单、实在、不花俏,和咱们这里的点心不一样,然而就是这样才更加见功夫呢!得要做到寻常之间见不寻常。”

  见和小桂儿说不清楚,路嫂便道:“你不懂,我多做了一碟子,待会儿你吃吃看就知道了!少爷不大爱吃这个口味的,之前我也不太做。还是后来乔琏先生爱吃,这才做的多了起来。”

  本来小桂儿还不太在乎的,这时候听路嫂说起‘乔琏先生’这个名字,一下却精神了起来。

  这些日子她也算是对自家少爷平常交往的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总之在她看来都是一群奇怪的人。常常不是你到我家玩,就是我到你家玩。若是这样也就算了,毕竟男人家结交朋友也是常有的事情,只要自己能挣钱养家就行了。但是这些人玩的、说的都是小桂儿不懂的东西——每一个字她都懂,连成一句话之后就不明白了。

  她不明白,一盆花为什么能引得这些人围着团团转。更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能为了一本书上的几句话争得面红耳赤,又不是什么圣人的书,不过是消遣的而已!

  小桂儿虽然生活在乡下,不了解什么作者,什么知名,但还是知道就是说故事,和说书先生说的那些差不多。在她看来那几句话修改前后没有什么分别,为这个修改的事情争起来?

  吃饱了饭没事做?

  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她特别关心的,毕竟在她看来这都是读书人,她不懂也是很正常的。她关心的是许文华身边常常出现的几个女子——说是几个,其实就是一个,乔琏先生。

  小桂儿不知道平常许文华出门之后与那些人打交道,但是至少知道在家的时候请到家里的女子只有那几个。而有限的几个女子中,真正看重的也就是那个被家里上下提了无数次的‘乔琏先生’。

  “乔琏先生喜欢吃那个点心?那路嫂今日做这个,难不成是乔琏先生要来?”小桂儿状似无意一样问道。

  路嫂一无所觉,收拾着厨房,道:“也不知道,不过刚才有个小子进来特意提了一句少爷让做‘糖三角’,想来应该是乔琏先生要来。”

  许文华不太喜欢吃‘糖三角’,这不可能是他自己想吃了。至于其他的朋友,说实在的,还没有一个能让他特意叮嘱这一句。

  并不是这些朋友是假的,又或者许文华重色轻友。只是意思是不一样的,就像后世的年轻人,能为了恋人不早起也早起了,就是因为对方昨天说想要吃某某早点,可惜起不来床去买。换成是哪个亲密的兄弟说了这样一句,第二天根本不用指望,肯定睡的和死猪一样。

  所以许文华家中上下都很清楚,能够让他多说这句叮嘱,八九不离十就是‘乔琏先生’了。

  小桂儿见路嫂这样回答,心里气闷,忍不住抱怨道:“‘乔琏先生’也是个女子罢,这样就到一个男子家中吃早饭了,不太好?”

  其实她最近也算是知道了苏州的风气,所以这话说到一半就想起这不是在老家,于是转了语气——这边没有人赞同自己这话。

  果然,路嫂翻了个白眼道:“又是你那一套,如今都来了苏州了,就按照我们这边的风俗来就是了更何况那是乔琏先生,到了她这样,已经不能拿寻常女子来说了!”

  小桂儿有心探究,便顺着问道:“有什么不一样的,不都是个女人么?就是风光一些而已,但是风光又不能当饭吃!女人这一辈子该过什么日子,那都是有定数的,难不成她能一辈子和男人比谁更厉害?那些出来工作的女子我也知道,到了嫁人的时候依旧是要嫁人的,然后就和普通妇人无异了。”

  乡下有穷人家的姑娘,为了补贴家用,又或者是为了给自己攒一份嫁妆,也有搭伙儿出来做女工的。小桂儿在乡下老家的时候听过,也见过这种事,并不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路嫂却是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这种微笑是对小桂儿这种外来者的审视。

  “你不懂,似乔琏先生那样有本事的女子,已经不是你说的那种了!如今乔琏先生名满天下,凡有市镇的地方就知她的名号,你说说这样的女子有几个男子能要。”

  路嫂用指点迷津的语气耐心对小桂儿解释:“乔琏先生这样的女子一般就那么几个归处而已,要么被豪门大户的少爷娶回去金屋藏娇。要么一辈子不用婚嫁,似个男人一样过活再不然就是嫁个和自己一般的人,譬如少爷就很合适。”

  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路嫂是直直看着小桂儿的,小桂儿心中一惊,有一种自己被看穿了的感觉。这并不是她的错觉,实际上自她来到苏州,这里上上下下就知道她是个什么情况了——无缘无故的,哪家的老太太会给儿子送个年轻妩媚的大丫头?

  这些日子她又经常想要往许文华面前凑,还不时打听‘乔琏先生’,这就更加清楚了。

  沉默了一会儿,小桂儿才慢慢道:“不合适,一点儿也不合适,老夫人是不会愿意的。”

  路嫂不做争辩,她已经过了随便为一件事争辩的年纪。然而她非常清楚,哪怕是普通人家,也没有几个做母亲的能硬拗过成年的儿子,更何况这个儿子已经是家中最出息的子弟!这件事不在于许母怎么想,而在于许文华怎么想。

  “老夫人是不会愿意的。”小桂儿又强调了一遍,像是在和自己说,又像是和路嫂说,但路嫂依旧没有反应。

  小桂儿从厨房出来的时候二楼客厅还在吃早饭,她从二楼外面走廊过,可以听到两位客人的声音,一个是常来家里的那位朱先生,另外就是‘乔琏先生’了。

  每次听到乔琏先生的声音她都是极厌恶的,在她看来这世道太奇怪了!什么时候女人也能这样了?要是在许家那边这样,这个姑娘立刻就能名声臭大街!别说嫁人了,就是家门都不会有人愿意登!然而在这里,她却是所有人都赞叹的!!?

  狐媚子,真正的狐媚子!她只能想到老夫人说的,少爷身边可能有狐媚子的事情,可不就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