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5      字数:3587
  连翘新的确实已经开始宣传了, 并且背靠三吴报馆这个强大后台,再加上东华书社的全力支持, 这种宣传效应是很强大的!很短的时间内, 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乔琏的要在《新竹》上连载一部名为《江湖》的,用以接档《神仙书》。

  《江湖》正是连翘最终给定的名字, 对于后世读武侠的人来说, 江湖似乎是一个非常亲切的词。说起江湖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林人士、各大门派, 少年侠客下山历练,那叫做行走江湖。

  但实际上一开始‘江湖人’‘江湖子弟’这种称呼并不是那么草莽气气的, 一开始只有那些读书人,甚至官员才有资格做‘江湖人’。

  不过很多词的演变就是这样,既有自上而下的,一些原本专属于统治阶层的词演化到了普通人中间。也有自下而上的,平民的词汇上升到统治者专用。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朕’了,这本来是平民的自称,后来倒成了皇帝才能用的自称。

  不管怎么说,‘江湖’这个词确实越来越草莽了。到连翘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 虽然没有像穿越前那样成为一个普通人心中都有的完整意象。但至少模模糊糊是有感觉的——那些三教九流打混的大泥潭, 好像就叫做江湖。

  连翘定名的时候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呢, 想着要自这一本开始,‘江湖’就成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

  关于新的宣传,连翘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将整个的简介和盘托出好像不太好。最终还是宋文静让她些一些振奋人心、吸引人的零星片段就行,就如同之前她宣传《权柄》的时候用了里面人物的语录一样, 那也是很棒的。

  连翘并没有多想,首先就挑出了几个篇章中主人公将涉及到的行业,然后给每个行当都设计了一段介绍词。

  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盗墓’的,因为有现成的可以参考——《鬼吹灯》中经典的介绍词可不是说假的,在写的时候连翘不好意思抄人家,现在搞宣传而已,拿出来做广告词就不怎么心虚了。

  ‘盗墓不是游览观光,不是吟诗作对,不是描画绣花’这一段《鬼吹灯》中开篇明义的引子说的足够精彩了,连翘肯定不能完整背诵记录,但想要将大概意思复述出来,这却是不难的。

  另外别的行当还有七个,这里连翘实际上也是偷懒了,取用了一部自己读过的武侠《千门八将》中‘外八行’的设定。不过事情要从另一部《千门之门》说起——虽然名字很像,但《千门八将》和《千门之门》并不是同一个作者的系列作品。

  连翘少年时代根本不看武侠,只是偶然翻到了堂哥的一本武侠杂志,那一期一整本都是一部名为《千门之门》的。

  当时那本末尾告知后面还有‘千门系列’,《千门之门》只不过是一个开头而已。只不过堂哥那里并没有后续的‘千门系列’,知道好几年之后偶然在网上重新看到了这部,这才将这部看完。

  说实在的,这部改变了连翘对当代武侠的看法。没错,整体情势是不太好,武侠圈子里的好作者越来越少,赚钱似乎也没有那么赚钱了。百花齐放的年代再写武侠,似乎有点土。但是在武侠这块地方,依旧是有好的!

  看了一部好之后自然就会想要看相同类型的,然后《千门八将》就进入了视线一开始连翘还当这个是‘千门系列’呢!等到正式开始看,才知道自己弄错了。不过弄错了也没什么,因为这也是一部好。

  这部在它发表时有一个很新奇的设定,那就是所谓‘外八行’——这一设定在后来就不算什么了。但不管怎么说,连翘自己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所谓外八行,就是指的江湖上四个有别于士农工商的行当的总称,说是只有八个行当,其实每一个行当还囊括了许多行当,所以可以说是将整个江湖包裹进去了。

  连翘当时并不知道‘外八行’不是这部的作者原创,心里还赞叹这个作者厉害,这条设定很能唬人了,说的似模似样,让她根本分不清真假呢!后来知道历史上真有朱元璋封的外八行,还恍然大悟了一下。

  只能说这是个偏门知识,如果没有成为作者们的取材,很多如连翘一样的普通人一辈子不会知道这方面的知识。

  而此时,这个世界中的黑道江湖应该也有自己的江湖术语,对于各大行当的分类也会和连翘原本世界的古代有一些微妙的不同——彭冬生收集来的资料中就有这些。但是思索了很久,她还是决定使用穿越之前世界的‘外八行’。

  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她最开始的设定就是按照外八行来的,虽然修改修改大纲也可以,但是何必要改呢?如今难道不能将错就错吗?毕竟她这个设定也是有本而来,并没有什么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啊!

  另一方面,这个江湖黑道她本身就不打算写的太真!

  真的黑道江湖很有意思吗?恐怕不见得。红刀子进白刀子出、高利贷、卖儿卖女、江湖械斗其实都是些不会让人愉快,而且相当无意义的事情。写出来除了揭露社会的黑暗面,没有任何意义。偏偏在这个时代揭露社会黑暗面根本无足轻重,反正社会没办法改正。

  连翘写的虚假一些,将其中一意思的冒险经历写出来,让大家略微窥到一点缝隙也就行了。这样写更加受欢迎,同时那些黑道江湖的人看到了也不会觉得她泄露了什么不该泄露的,只当这是一个玩笔杆子的想象了一场江湖故事。

  若她真的泄露了什么,连翘觉得她可能会被请去喝茶也说不定。

  在后世写尚且要防备404,在这个时代写更不能太不谨慎了!后世404最多就是请去喝茶,并没有什么人身安全的问题。这个时代请去喝茶到底是个什么结果,呵呵,谁知道?

  秉承这样的创作理念,外八行其他七个行当,蛊门、机关门、千门、兰花门、神调门、红手绢、索命门也会在中闪亮登场——其实第一门是盗门,盗墓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不过因为连翘对盗墓这一行的偏爱,所以单拉出来晒了晒。

  而在宣传预告里面,盗墓的简介可以借用《鬼吹灯》的,剩下的就只能依靠连翘自己了。好在这种事情熟能生巧,后世看过那么多相关介绍,两辈子又写惯了,算是手到擒来。

  而除了这些行当的介绍,连翘还着重写了一些‘春点’行话上去,这种行话在不知内情的人眼睛里恐怕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登上报纸进行宣传,连个前后语境都没有,就更让人一脸懵逼了。

  但连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些春点行话夹杂在《江湖》的人物对话中。用心看至少能知道这些人是在用行内话说暗语,一旦有了这个意识,读者就会觉得非常吸引人了!

  一个是这个能引起读者对这些行当的好奇,另一个就是风格‘神秘酷炫’了。可别以为这没什么用,要知道当初《古惑仔》能红成一种社会现象,靠的不就是酷炫和热血!

  新的预告宣传一出来当然是引爆了整个苏州,不只是读者关注非常,就连同行们也是盯着的。

  这一行早就不是几十年前大家随便乱写,就能写出一个新题材,开山立派了。这一行进入了比较残酷的阶段,一方面大众厌烦了一些老题材,呼唤新新题材。另一方面新题材难以被挖掘,而且被挖掘出来之后也不一定受欢迎。

  这种时候大神写手,准确的说是敢于创新的大神写手就非常受欢迎了。大家就指望着他们趟出一个市场反响好的题材,然后一窝蜂地涌上去写新题材。这样的话读者满意,他们也赚到了钱。

  见王思齐和丁一新都盯着自己看,这位朋友连忙摆手道:“你们别看我,我可不会跟风去写这个,这都是年轻人的事情了。我也四五十岁的人了,多少混出了一些名堂地位。说的实在一些,我哪里拉得下那个脸!”

  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不过我还是非常佩服乔琏先生的,眼睛真毒啊!一眼就能看到写什么能受人喜欢。报纸上才做了广告,那些读者就反应过来了。这些日子议论《神仙书》新篇章的少了许多罢?都是迫不及待等着《江湖》这部新本子呢!”

  这个世界上可以写的题材很多,理论上来说没有不好的题材,只有不好的作者。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加上一个‘商业化’的前提之后,题材的好坏就能分出来了。

  最直观的,有些题材无论写的多优秀,那也是冷门题材,受众和主流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对于一个已经成熟的题材,一个作者佷容易判断这是主流题材还是非主流题材,毕竟可借鉴的过往表现很多。但是对一个完全的新题材,事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特别是这个题材本身就亦正亦邪的时候,更是难以在动笔之前确定属性。

  市场的反应有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不是想当然能够确定的。如果对市场的判断真的那样简单,市面上也就没有那许多失败的作品了。

  说完吹捧的话,这位朋友转而又叹了一声:“不过不过这个还是太弄险了一些,写些三教九流的行当,现在看起来大家倒是很有兴趣。但是到底是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那些老古板恐怕又有的挑刺了。”

  听到这里王思齐笑了起来:“可别说,别人我是不知道的,反正连小姐是敢写的。之前《权柄》写的正合那些人的心意,当时赞了不知道多少次。说出去的话是不能自打嘴巴的,难道这时候他们还能跳出来骂人?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最多就是装没听见,什么话都不说而已。”

  王思齐这话说的有理有据,只不过这方面更了解一些的丁一新却有些迟疑:“这个事情可说不好那些先生们其实难缠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