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4      字数:3675
  许文华和唐宋吵吵闹闹地进了屋子, 许文华才不管唐宋在后面逼逼‘乔琏先生, 这件事您来评评理’,顺手就给连翘扔了一张帖子。

  连翘拿着帖子也不急着看,只问他们:“什么帖子, 竟然还劳烦你来专送?这也是奇了。”

  想也知道了, 以如今许文华的江湖地位,能让他去的聚会都是不一般的了。更何况客串一回跑腿的,给人送请帖!

  没等许文华说什么, 唐宋就抢着说道:“什么奇不奇的,这是丁一新的帖子!”

  “哦——”连翘露出秒懂的表情。

  丁一新, 这确实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连翘刚刚穿越的时候就对这个名字很熟了,毕竟入行怎么可能不将行内大神打听清楚!十几位大神之上只有两位登顶王者, 那就是‘洛北公子’宋志平和‘草堂老翁’丁一新!

  甚至‘洛北公子’宋志平的登顶方式饱受争议,就如同连翘那个世界的《泰坦尼克号》一样,是票房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以至于颁发奥斯卡的学院都惊呆了,于是将一系列大奖都给予了《泰坦尼克号》。

  然而谁都知道票房代表了很多东西, 却不一定代表了全部。奥斯卡奖本来也不是颁发给票房最高的电影,如果是那样,每年颁奖季也不用猜测了, 直接看票房高底不就好了?所以关于《泰坦尼克号》到底值不值得那样的赞美, 一直是有争议的。

  很多人也不把宋志平当成是真正的‘王者玩家’。

  这样一来,毫无异议的王者就只有‘草堂老翁’丁一新了,绝大多数的人认为他就是现今的业内第一人!

  以丁一新的业内地位确实足够许文华给他捎带请帖了再一步说, 丁一新也是许文华行内少见欣赏,甚至敬佩的人物。嗯,虽然说起这件事,许文华本人从来没有承认过的。

  “前些日子就听说丁一新回来了,现在已经到了吗?”连翘也很惊讶,这么大的的新闻都错过了!

  许文华嗤笑了一声:“你整日关在屋子里倒腾你新的,外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虽然看起来他的语气很不好,但是连翘知道他没什么嘲讽的意思。只是许文华这个已经习惯这种口吻说话了,所以哪怕是好声好气的说话,也是这个样子的。

  自动忽略对方的语气,连翘笑着打开请帖:“既然是这样,请家人送来就是,怎么巴巴的还差遣你?”

  丁一新本身并不是苏州人,甚至不好算江南人,他是益州人!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在成都一带混迹,渐渐出了名气,甚至名震天下,受到苏州这边大报馆的挖掘,这才来到了苏州。

  他是一个很爱家乡的人,但是在益州发展事业的时候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并不是自己比其他人都好,就一定能够卖掉最多的、赚到最多的钱、获得最大的名气。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环境等外在条件也是很重要的。

  他本身的才能再出众,也不能突破益州这个地方作者的天花板于是思考良久,他来到了苏州。

  等到他来苏州之后,他开始每年两头跑。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倒是呆在益州老家,只有夏天和初秋会来到苏州。至于说给苏州报馆的稿件?每月有专人往来于益州和苏州,沿着长江递送珍贵的稿件。

  没有走驿站邮寄,那是担心驿站邮寄中间有什么闪失那就真是哭都哭不出来了。

  至于这样做的成本,反正丁一新的文稿足够珍贵,这一点成本,简直就是毛毛雨啦!

  请帖并没有什么好看的,这种请帖都是制式的,甚至里头的内容都不一定是丁一新本人所写。只不过表明了邀请连翘的诚意,希望到时候务必赏光云云。

  连翘丢开请帖,直接抓住许文华:“听说你与丁一新颇有些交情,是熟人来着怎么样,他人怎么样?”

  许文华似乎对这话并不感兴趣,相当直接道:“他有交情的人多了去了——他能怎么样,普通的很!”

  其实这个评价就已经非常不普通了!身为业内第一人耶,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一些,简直就是中男主人公才能有的身份。这样的存在,怎么可能普通?哪怕他的天性确实是很普通的那一类,长期处在那个位置上,也会不由自主发生变化的。

  关于这一点,连翘自己深有体会。

  她在苏州的日子里,因为写的出彩,收获了大量的人气。再加上是作者中少见的女子,所以聚会之类的场合她常常是众星捧月的那一个。人人都迁就她、顺着她,偶尔她有什么要求,都拼了命地想要满足她。

  若是有的时候她有什么出格不对的,大家也不会责备她,甚至会主动为她开脱——似乔琏先生那样的女子本就不能以凡俗论之!语气斩钉截铁真心实意!

  不要以为只有小孩子才会被宠坏,实际上大人也是一样的。只是相对而言大人被宠坏更加困难一点,因为大人往往比小孩子多了一点自制力。

  连翘半个月前有一次回家去,姐妹们聚在一起,其中又生出了一些事故。若是她没有来苏州以前,这种程度的事故根本不会多想,不是她脾气太好,只是成年人,哪能随便一点不顺心意就发脾气。

  然而上次,她真的是心头火起。虽然最后也没有发脾气,但是冷脸了半日,还是张贵子劝她,这才劝过来。

  这时候她才真正明白,她其实已经被‘宠坏’了!

  环境是会改变人的,哪怕当事人有意识地保持自己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除非本人是有大毅力的那种。不然的话孟子也不会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了,这本来就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达到的。

  而现在,丁一新,作为行内第一人,而且成名已久。按照道理来说他受到的赞誉和偏爱应该更多才是!这种情况下居然还保持住了‘普通’这一特点,怎么想也觉得非常厉害了。

  话又说回来了,在这个行当里获得如此大的成就,本来就不能是普通人。

  连翘并不觉得许文华会胡说八道实际上许文华也从不胡说八道。至于别人说他的大多数对人的评语都过于主观,以至于不公正,近乎于胡说八道了。这一点在连翘的认知中,他不能说是胡说八道,只能说许文华自己就是这样认为的。

  而且透过现象看本质,剥落掉那些相当不友好的语气和措辞,许文华的评价很多都相当一针见血呢!

  唐宋在一旁笑了起来:“乔琏先生别管许文华了,话说在他而言,这世上除了他许文华,又还有谁不普通?呵呵。”

  连翘放下丁一新不想,也笑了起来。捂着嘴笑眯眯道:“这也没错啊!文华的话,身上处处都显示着不入流俗的意味。若是他在旁映衬,我们都显得乏味了。”

  若是唐宋、朱敏这些人说这个话,许文华能立刻捶爆他们的狗头,因为他很清楚这就是嘲讽。但是现在连翘来说,许文华迟疑了,他其实不太能判断连翘是真心实意这样觉得,还是跟着唐宋调侃他。

  虽然当是真的,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许文华知道,连翘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而且也从来不吝惜给别人高评价,这样嬉笑怒骂或许就是来真的。

  为了连翘一句话想了又想,等到都离开连翘家了。许文华才觉得莫名其妙——这样一句话有什么好想的?真的就真的呗,若是调侃,说实在的,他又差这一句调侃?难道能为了这个吃了连翘不成?

  连翘可不知道许文华一脑门子官司,她满心期待着去丁一新家聚会的日子。聚会本身并没有什么意思,肯定也是一大帮熟面孔。关键是认识丁一新,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连翘打起精神了。

  不论怎样,业内第一人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得到许文华的敬佩,自然也是值得相交的。而多认识了许多值得相交的朋友,这也是连翘离开嘉定来到苏州最大的财富之一了。现在认识丁一新,连翘只觉得充满了期待。

  等到了聚会那一日,连翘早间才起来,就见屋子外面雨丝绵绵。这时候还没有到真正的夏天,算是梅雨季节,这样的雨水倒也正常。连翘只看着外面的天气,让小厮小虎提前出去订马车,然后又让春儿给准备雨伞、木屐之类。

  绣花鞋外头套了木屐,这才打着雨伞上了马车。古代的绣花鞋漂亮、舒服,但是真的非常不防雨!想也知道了,一层一层的袼褙就是白布和浆糊而已,没有一个隔水层,要怎么防雨防水?靠意念吗?所以外头套一双木屐,到了地方再脱下就是比较方便的了。

  丁一新此时正在家中待客,虽然天气不太好,但是这是他早有考虑的,所以压根没有安排户外活动,最后倒也没什么妨碍。

  丁一新其人有四十出头了,在行当里正是经验丰富又年富力强的时候。既不会像前辈们一样因为精力不够而所产甚少,也不会像年轻人一样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候在前厅里接待一个又一个的客人——他这是小型聚会,来的都是圈子里有牌面的人物,每一个都不能敷衍。

  这时候外面又下雨,他还得时刻安排家人拿来干爽的大手巾。若是有人湿的厉害,或者安排更衣,或者安排火炉烤干衣服,更加麻烦了。

  好容易歇下来,他正好与旁边的王思齐闲聊:“我与那位乔琏先生下了帖子了观这位先生的”

  王思齐挑了挑眉,道:“如何?”

  “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就是这些词儿。说实在的,行内这些年好久没有这样能带来新风的人物了!我是盼着见她的。只是你之前与我来信,将这位先生说的天上有地上无,再加上回到苏州这几日,无论是报纸还是你们这些人,都吹捧的过分。”

  “非要说的话,我现下有些怕了。若是她没有那样的程度,我恐怕会非常失望。”说着,丁一新还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这样是不是对年轻人不太公平?”

  王思齐笑得高深莫测:“那你就等着罢!看你能看到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