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5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52      字数:3580
  河网纵横交织, 中间有船只来来往往, 载着大量的货物。有的就在苏州本地使用, 有的则是要运送到苏州之外。再加上自港口送入苏州海外货物, 扑面而来的繁华壮美。此时的苏州就是天下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经济中心不用说, 文化中心——此时得益于江南文风鼎盛, 而且普通人家也供的起小儿读书, 读书的人多了,优秀的人才自然从中涌现。然而这一方面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苏州文化中心还体现在各种流行很多都是从苏州发出去的!

  有所谓‘天下无人不学苏’之说!

  特别是江南女子各种时兴风潮首推苏州, 这股‘学苏’之风便从江南扩展到了整个天下。

  衣服、首饰、胭脂、水粉小到一个香袋、扇子,都多得是人来苏州贩, 自苏州出去,到外地价格立刻就能翻一个翻!此时的苏州本身就是最受欢迎的品牌!

  这样的苏州,本身自然也是很追逐不同的流行的,其中真正兴起风浪的,便会流传全天下!

  而要说最近几日苏州女子们最大的风潮那便是穿男装了!

  男子穿女装‘服妖’这很常见,甚至有些见怪不怪了,但是女子穿男装其实还是有些生疏的, 只是某些不多见的场合才有这样的事。

  然而在这个冬天, 原本这个并不怎么流行的事情, 一下子成了‘时尚’。始作俑者就是连翘, 一切都源于她在周莹那场宴会中穿了男装——从这一点来说,她最初的目的达到了。想要像许文华的木冠一样掀起潮流,实际上她做的更加出色!

  许文华的木冠虽也流行, 但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程度的流行,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叫做还没有‘出圈’

  连翘的男装就不一样了,这一股风潮气势汹汹,似乎要席卷整个苏州,然后从苏州传到全天下了!

  这件事一开始只不过是一个故事而已这段时间作者们进入社交季了,更新就不甚积极,很多作者就是写一些宴会经历的小品文凑字数。而报馆方面呢,也是无法,只能让一些供稿人写一些这种宴会的新闻填充版面,不至于开天窗。

  还好读者对这些作者们的八卦还是挺感兴趣的,也体谅他们辛苦了一年之后想要休息的心情,看这些也挺乐呵的。

  话说这种新闻能报道什么?如果没有哪家宴会有互相看不顺眼的作者撕逼、闹不和,这种新闻就毫无冲突性啊!没有冲突性、戏剧性的娱乐新闻,对于以消遣娱乐为主的报纸来说,那就是药丸!

  这个时候从周莹她的宴会上流传出来的八卦新闻让这些供稿人眼前一亮!

  于是全苏州都知道了,当红炸子鸡‘乔琏’先生女扮男装出现在周莹大家的宴会上,仿佛明珠玉树,将满堂的真男人都比下去了——女作者们都放话说了,宁愿要乔琏先生,也不要真男人!

  哇!

  更有女作者们发表小品文,将连翘说的段子和情话事无巨细地记录上去——‘有这样的乔琏先生,的确没有男人什么事儿了’!这样的发言堪称铿锵有力!

  还有女作者对连翘的男装激赏不已,写了非常华丽的美文来描述这个。于是苏州的女读者与男读者们都迷醉了,真想要见见‘乔琏’到底是什么神仙作者。

  女作者也就算了,心态有一些类似后世女校学生看女校‘校草’,也类似如今大家追逐一些戏台上扮小生的女戏子。这样热热闹闹的,似乎很好理解。

  但是男作者是不一样的,只能说他们的心态更接近于‘好奇’‘猎奇’这样。就像吃惯了大鱼大肉,总想来点清粥小菜。在周围都是温柔淑女,女子力高的不得了的环境中,偶然出现一个着男装将其他女子都迷的不要不要的女子,自然是大感兴趣了!

  至于读者们不适应?那倒是没有的。在读者们好不容易接受‘乔琏’是一个女子之后,似乎她做什么事情都显得那样的理所当然了。或许对于读者来说,那样的文字由一个女子写出来,这已经是最大的出乎意料了,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毛毛雨啦!

  连翘在周莹宴会上撩妹的那些金句在流行,早就跑出了圈外。这个时候学她穿男装成为一种潮流似乎也不奇怪了而为这件事添柴加火的是金凤的仕女图《赏雪行乐图》完成。

  这图的中心就是连翘和周莹,连翘枕在周莹的腿上,发冠微松,神色似醉非醉。宽袍大袖,石青色的大袖衫逶迤在地——豪门贵子、狂放不羁的气质扑面而来。旁边是周莹欲喂她喝酒,以及其他莺莺燕燕也围绕着连翘为中心聚拢、玩乐。

  连翘是除了金凤以外第一个看到这幅图的人,金凤请她为这幅图提一个字:“就当是玩乐了,一个佳话么!”

  连翘无法,只得想了想,留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句子。

  金凤当即拍案:“好得很,真应着图画内容,倒是我这画儿配不上了!”

  然后就是《赏雪行乐图》一出,凡是见过这幅画的人莫不啧啧称奇,顺应潮流的,有了很多临摹之作。这下全苏州的人都知道连翘当时到底穿成什么样了!不像之前,就算学男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样子!

  这段时间苏州的石青和豆青色绒布简直卖的脱销,须知道绒布价钱贵,并不属于好卖的布料,绸缎庄备货也不会太多。

  只不过家中没有那样富贵的,没办法为了赶潮流就花掉家中半年左右的家用,那就只能用毛青布之类的厚棉布代替,聊胜于无。

  但是对于真正用的起‘名牌’的姑娘来说,这算什么?不只是里面的衣服,就是外面一件乌云豹领口翻毛的大氅也能整治齐备!这件大氅并没有出现在《赏雪行乐图》上,只是大家口述的乔琏先生装扮。

  也正是这一件大氅,成为了这些追逐流行的女孩子们的鄙视链显然,如果没有备上这样一件大氅,那就算是流行没有追到家,这样还不如没有追流行呢——这就好比后世拿了一个假的名牌包包,对于那些用真包包的人来说,那还不如就用普通包包呢!

  在这样一场风潮中,连翘彻底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连翘来到苏州之后已经渐渐地进入了圈子,至少不再是在嘉定时那样神秘的了。但是真正大众熟知,却是在这一次。

  这一次之前,甚至她是女子这个消息也就只是传播出去了而已,而事实上依旧有很多人怀疑这个消息根本就是误传、流言,就仿佛每年还有不少人说许文华是个女子一样。

  而在这一次之后,苏州的大众对她有了一个比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先不说这个印象到底有没有跑偏,至少是有这么回事的。

  名气这个东西有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随着连翘名气‘出圈’,原本稳定下来,增长没有那么快的读者群体出现了新的大爆发。不说正在连载的《神仙书》和刚刚完结的《权柄》了,就是最早期的《海上归来记》单行本也出现了新一轮的销售潮。

  苏州这边书铺的存货竟然一清而空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过了热销期后,存货本就不会太多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意味着利润啊!东华书社紧急调了一批《海上归来记》到苏州各大书铺,并且还进行了宣传工作。

  就譬如‘当红作者成名作’类似的宣传语,潜在的意思就是号召新入坑的读者们去补番。

  总的来说,销售效果喜人,都比得上一些还可以的作者刚刚发售的新书了。

  当然了,事情也有坏的一面。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连翘接到的奇怪信件变多了。就像后世的‘骚扰短信’一样,诈骗的居多,还有大概就是纯骚扰的然而就是不是骚扰,是很认真的求爱的,连翘也很困扰好吗!

  话说女性作者接到男性读者的求爱,这似乎是这个时代很正常的一件事。按照周莹的说法,对于这种读者来说,女作者这个人比女作者的更加重要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些人。

  连翘只得让宋文静给她雇一个人过滤这些信件,凡是骚扰的都扔掉,至于求爱的,收起来,但是不去看。普通的信件才会分门别类地出现在连翘的案头。

  另外还有比这些信件更加麻烦的,那就是开始有人上门拜访了!

  作者们的住址并不是公开信息,这主要是怕不理智的读者们天天来堵门。又或者有不法分子见财起意,对这些身价不菲的著名作者做些什么。但是朋友之间知道住址,或者王思齐那种住大庄园的,地址算是公开的,这都是有的。

  连翘在行内认识的人越多,知道她住的地方的同行就越多——她并不担心这其中有人故意对外界泄露她的住址,实际上就算是看她不顺眼的同行也不会那样做!

  这其实是行内的‘影法则’,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给她招祸,那么几乎每一个作者都有这样危险的可能。这种行为导致人人自危,做这件事的同行根本不可能抵抗行内人在这种自危中做出的种种反应!

  但是这许多同行上门来拜访,无论是为了玩,还是为了和她探讨,那都是一种负担啊!一开始连翘还非常老实的接待,后面就躲在三楼假装不在家,再不然就去许文华那里避风头。

  许文华嘲笑她:“这就受不了了?这种日子还长着呢!”

  连翘铺纸,准备赖在许文华书房里半日,把今日的工作完成,呵呵一笑:“也就是这阵子了而已,这阵子大家对我都好奇的紧,也摸不清楚我的脾气。等待这阵子过去了,发现我老是‘不在家’,风潮过了,再加上知难而退,估计也就回复正常了。”

  话是说的轻松,等到傍晚快开晚饭的时候,小丫头晚秋却来了许文华家给她通风报信:“小姐,春儿姐姐让我告知您,有位先生一直守在门口,半晌了,也不肯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