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48      字数:3568
  见识过现代社会的繁华热闹之后, 连翘以为自己并不会被古代的景象打动——再怎么样,也就当自己观光‘横店’古代街了。不然还能怎样?指望她见识一番古代的热闹就跪舔吗?

  一见就跪的确没有,但连翘确实被苏州这座城市打动了。

  这里不像现代,也不像一座古代的城市,严格意义上老说, 连翘所知道的各个城市在这里都没有参考意义。如果说嘉定县城基本上和一个华夏江南古城没有什么区别,能让连翘想起旅游时见过的周庄、乌镇,那么苏州则是不同的。

  或许房子还是江南风格的那种, 但是里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城市的外城部分因为居住着大量的底层百姓和中产阶级,消费反而比城中的有钱人更加旺盛, 繁华热闹其实是不输给现代的街道的。

  还有分布在外城和城市边缘的各种作坊蒸汽机似乎还没有出来,但是手工作坊以及各种机器上的进步已经非常充足了。许许多多的劳动力汇聚到城市这个大熔炉里, 协同制作商品。

  机器方面更加惊人,作坊里面的连翘并没有见到,但是码头这边对于滑轮、杠杆、绞盘、齿轮等等进行各种充满了聪明才智的应用,适应码头的需要, 看的连翘啧啧称奇。这个时候再畅想书里面介绍的、各种各样的新机器, 那该是什么样子?

  没有时间看那些, 但是光是眼前的东西就足够看了。下船之后所有人上了码头附近车行的出租马车,往城里的客栈去。连翘隔着车窗看着这个时代的苏州,街上到处都是女子,其中有很多是在工作。

  嘉定也有很多女子工作,但是像苏州城这边当街的工作,女子可没有这么多!

  马车经过了一座四层的建筑物, 建筑物的窗户多且大,都是同玻璃板镶嵌。连翘看到招牌上写的是‘德兴百货’,心里立刻知道了,这是百货公司。

  其实嘉兴也有大型的南北货铺子,其实就是古代的百货公司。但是苏州这边的大型百货公司是嘉兴所没有的,看起来完全就是现代化一样的存在了。

  还有一栋写着‘券行’,类似牙行一样的建筑物,从外面看,里面人声鼎沸。匆匆一瞥之间,连翘还看到有一个人高高举着一张纸,高声叫道:“涨了涨了,刚刚福建的茶叶涨了!还有苏州联合船运,也是大涨!”

  于是很快有人接过他手上的纸,抄写到门口的黑板上。连翘有这个世界的记忆,立刻就知道这是什么了这是这个时代的证券交易所!

  其实原本世界华夏古代也有类似股票证券之类的东西,而且也同样发源于苏州,在苏州成了气候。不过相比起这种已经完全接近现代证券交易所雏形的存在,那是没有的。

  看着人群往证券交易所涌动,连翘能够看到危险,看到这个时代资本的野蛮,但同时也确实感觉到了,这个城市的非同一般,心里生出一种感动。

  打比方来说,如今的苏州就像是民国时代的上海。当时的中华自然不能说进入了现代社会,如果生活在农村,几乎是感受不到世界的进步的。很多城市会出现新鲜东西,也会多少有些现代的思潮,但是总体而言很难让一个现代人感到亲切。

  只有上海、广州等几个有限的城市才能让人觉得自己处在现代文明中。至少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中不至于成为异类很多东西虽然依旧有不同,但也很接近了。

  旁边的一个编辑见连翘看的专心,笑着道:“这会儿能看什么?先到客栈休息,这几日每日只有半日功夫去报社学习,其余的时间都是自己安排,到时候好好逛一逛。”

  连翘显然是被当成是刚进城的乡下人了,别人不知道她是在透过这个同时代最‘现代’的城市怀念她曾经的日子,当她是被震慑住了。连翘也不解释,只是笑着点点头:“当然要好好逛逛了,还答应了给人带礼物呢!”

  报馆这些人来的虽然是客栈扎堆的区域,但是并没有住进客栈,而是来到了嘉定会馆。

  会馆这种东西也有历史了,一般是指在外地混的同乡出钱修建,方便其他同乡居住、聚会、抱团等等的地方。看起来像是个住宿的地儿,这其中有很大的华夏乡土情结。会馆最多的当然是京城,两京一十三省,个个都有会馆,另外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州府,譬如苏州、泉州这样的,他们单独也有。

  苏州是大城市,在这里混的外地各省人不少,久而久之也有了会馆。嘉定作为苏州本地的,地利之便,来苏州混的人很多,所以虽然是一个县城,但也是有会馆的。

  嘉定会馆并不很大,前后只有三进,门脸也不大。不过房间并不少,因为都是修的楼层。

  连翘和刘盈盈结伴住了一间,刘盈盈给她解释:“别的地方修房子的地并不值钱,但是这是苏州内城,寸土寸金,料子和工价超过了地价,所以一个会馆才会修上三层。”

  古代房子的价格主要就在材料费上,人工其次,至于地价倒不值什么。这并不是说古代的地不要钱,只不过算账就知道了,修房子能用多少地,对比地价,确实衬的土地价值不算什么了。

  苏州内城这种地方难得买到地,所以只能修筑‘高层’建筑了,古今也是一个思路咩~

  大概收拾了一番东西,刘盈盈问连翘的安排,连翘想了想:“当然是跟着大家一起去报馆看看,也不知道和嘉定到底有什么不同。不过明日我肯定是玩儿不成的,明日我得去拜访家里在苏州这边的故旧长辈。”

  连翘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提议道:“还不是很迟,咱们去周遭看看,顺便吃晚饭。”

  会馆提供食宿,针对同乡的价钱非常实惠,比外面经济的多。不过这就像是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管好坏,学生总是想去外面吃的。

  连翘和刘盈盈都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而且天色确实很早。于是两个人收拾了一下,将一路坐船有些皱巴巴的衣服换下来,重新梳了头发,用了胭脂水粉,便手挽着手出门去了。

  只不过才出门就被不知道哪里蹿出来的一伙给闪了回去,刘盈盈反应不及,还差点跌倒。连翘定睛一看,惊的不行她看到了自行车——或者说应该是很像自行车的东西。

  见连翘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去的一伙人,刘盈盈拍了拍自己的裙子,笑着道:“没有见过那个?也对,咱们嘉定流行人力车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更不要说这两轮车了!”

  说着给连翘解释了一下这个两轮车的事情,原来两轮车很早就有了,是二三十年前一个苏州木匠做出来的。当时基本上是木制,也没有可以改变方向的车把。虽然确实有用,能够让单人出行变得方便,但是骑行体验并不怎么舒服,以及很难学会——难度和马戏团骑独轮车差不多。

  总之当时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大家虽然看热闹,但是没有什么人真的觉得这个东西有前途。

  有钱人有现在已经改进的十分舒适的四轮马车来坐,中等人家可以坐人力车。至于没有钱的人,这样的人也不会有钱买一个这样的两轮车。

  不过这二三十年间两轮车的变化挺大的,有了可以改变方向的车把,一部分结构也变成了金属,更加耐用。另外还有很多结构发生了微调,虽然和现代自行车有很多不同之处,但至少连翘能一眼认出来那就是自行车。

  “如今这两轮车倒是挺流行的,大都是苏州城中等人家的年轻子弟在用,但在外地还是很少见的。”

  对于刘盈盈的话连翘想一想就很明白了,看来不管是哪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走在时尚前沿的啊!

  不过也有人因此轻蔑道:“呵!不就是用不上马想出来的穷办法?整日街上乱窜,伤到人了可怎么好?”

  两轮车现在在苏州已经有了自己的作坊,相比起原始版,这当然是已经具备商业价值的。而两轮车在苏州的宣传方向就是替代马匹的存在,要知道一匹马的价格可是很高昂的。就算这个时代大力引进了外国的马种,马场也算是给力,但是好马轻轻松松就能几百两,至于名马根本说不上价格。

  至于一般的马,十几两几十两总是要的。用来骑的马至少算几十两,再加上配到的马鞍,养马的马夫,每日的细料喂养。即便是苏州这种城市,中等人家也很难支撑的住。

  打着马匹替代物的旗号,两轮车销售的确实很顺利。

  说这话的是一个年轻人,看穿着打扮很是不错,旁边正有一个替他牵着马的小厮。看到连翘多看了一眼,立刻上前拱手道:“两位小姐是今日来苏州的?说起来咱们苏州风物不同,外头人有许多都不知道的,不如小生带两位小姐走走。”

  连翘当然不想和一个如此有优越感的陌生人一起游苏州,然而还不等她摇头,刘盈盈先道:“不用劳烦公子了,我们小姐妹是拜访亲朋故旧的,并不忙着闲逛。”

  说这拉着连翘就走,连翘疑惑道:“不喜那人,不想与人同游就算了,怎么这般匆忙?”

  刘盈盈恨铁不成钢一样瞪了她一眼:“来苏州之前不了解了解的?这可不是咱们嘉定那种,男女之间多少扯得上关系,大家不过请着吃顿饭,看场戏!我听说苏州这边有一些算不得富豪公子的,最爱装的有钱,瞅到有刚来苏州的女子就会刻意接近。好人家的女孩子哪里知道其中的奥妙,被人骗了都不知道——人家就是玩玩儿而已。”

  连翘当然懂得刘盈盈的未尽之意,同时也被这个事情震惊到了。

  刘盈盈又发愁地看了她一眼:“你日后要来苏州的,还这样没戒心,那可怎么办啊!你又生的招人——刚才那人一直在看你,显然是因为你才搭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