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45      字数:3118
  连翘是没有写过武侠的, 甚至就连看武侠也是寥寥——唯一完整看过的武侠只有《鹿鼎记》而已, 这是因为这套书当时在学校图书馆被找到了, 颇为惊喜之下翻阅完毕。

  另外就是看了一些她那个时代的‘新武侠’,其中也有不错的, 但说实在的,并没有让连翘特别印象深刻的存在。

  应该说, 到了连翘的那个时代, 武侠,即便是名家名作, 也只能在荧屏上找找存在感了。无论大家多么推崇那些武侠, 也改变不了武侠确实走向没落的事实。在连翘的那个时代,实体书方面还好, 至于网络文学,早就已经百花齐放了, 武侠身处其中其实是颇为尴尬的——也有好的作品, 但大多做不到大红。

  而网络文学中, 一般被认为武侠的接替者, 修仙, 或者说仙侠就是连翘的另一个选择。

  说起来仙侠貌似和武侠有一种明显的传承关系,首先仙侠看起来就像是高武世界再神化一些。另外, 两者有一些剧情构造、事件模式上确实存在一些惊人的相似。在人的脑海里容易留下一个印象:武侠走向衰落之后,仙侠就是将其推高之后的一种改良。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管这两者看起来多有传承关系,现实就是这两者其实是并列关系。或者硬要追根究源, 说不定仙侠的来历比武侠还要早!

  毕竟武侠的早期雏形,游侠、刺客为主角的,那还是有了这些概念后的产物。而仙侠呢,考虑到修仙、神话这种概念在《山海经》这类书籍中就已经有了,古早的以仙人为题材的显然更早。

  仙侠和武侠确实没有传承关系,不过互相汲取营养的事情倒是干过,这就不用太过于追究了。因为不只是武侠和仙侠这样,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流派都是从别的流派中获得过启示的。

  而仙侠才是连翘更加熟悉的东西。

  不说古代如《封神演义》、《西游记》这样故事看了又看,近代又有《蜀山剑侠传》等书将题材进一步拓展,由神话走入现代人比较熟悉的‘修仙’体系。

  就说连翘那个时候的网文,那个时候仙侠已经是网文中一个大类了!

  不过网文仙侠的黄金年代其实是网文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大概是榜样的力量?当时出现了好几本有名的仙侠网文,后入场的网文写手自然是前辈写什么自己写什么,于是一窝蜂去写仙侠。

  连翘为了了解网文的演变历程,将各个时间段的著名神作都撸过一遍,早期的仙侠文多的她快要看吐血了——《诛仙》、《佛本是道》、《凡人修仙传》、《搜神记》、《飘邈之旅》等等,光是名家名作就有不少。

  武侠和仙侠,这是连翘犹豫了很久的两个选项,经过慎重的思量,她选择了仙侠。说起来原因倒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因为她在考虑选谁的时候有了一个脑洞,而这个脑洞显然比较适合仙侠。

  一部非常有名气的外国《哈利波特》成为了做决定的重要筹码。

  看起来《哈利波特》是和武侠、仙侠毫无关系的存在,但在连翘的脑洞里,这个关系可大了!

  《哈利波特》是一部魔法题材的外国,而且偏向童话。有吹捧他的人如痴如狂,能说出这部无数个可以封神的理由。对于这部感想平平,或者说没有特殊爱好的读者则觉得赞誉太过了。

  简单来说,《哈利波特》确实是一部好的,但是基本属于商业级别中等偏上的好。从本身的角度来说,硬要说出众是没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原作者最开始投稿屡屡失败的原因。

  当然,很多人唯结果论,认为这是之前那些出版社没有眼光云云。其实这么说就太冤枉人了,不管怎么说,出版社作为专业人士,其实是有自己的专业素养的。

  这其实就像是后世说过的一个笑话,就说梵高如果生在现代,他甚至考不上一所像样的美术学院。因为美术学院收学生看的是一个可以被标准化衡量的东西,那就是画技,至于说别的东西那些东西都太主观太唯心了,不适合作为考试的一个标准。

  出版社也一样,纯粹从本质的水平看,《哈利波特》是好,但是绝不是好到出众的那种。

  不过这不是说这部就真的不优秀了,即便他的大红大紫依赖了很多营销宣传方面的帮助,而且还遇上了好的时机。但是如果他本身没有特别闪光的点,就算遇上天大的好时机,有出版社发了疯一样的捧,那也没用。

  连翘个人其实一直觉得,《哈利波特》最成功的一个点就在于主角的选择!相比起什么想象奇幻、人物塑造丰满啥的,这绝对是重中之重。毕竟对比就可以知道了,西方优秀的魔法不少,可是达到《哈利波特》高度的寥寥无几,至于国民度更是《哈利波特》独占鳌头。

  《哈利波特》选择哈利作为主人公的意义在于,哈利波特是一个一点也不了解魔法世界的小孩子!由他的视角来看魔法世界,读者的视角可以完全无缝连接。他惊奇的东西读者也会惊奇,他感兴趣的存在读者也会感兴趣。他的经历是新鲜的,读者何尝又不是。

  而且他还是一个需要读魔法学校的小孩子,所以随着他的读书生涯,读者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了解魔法世界——完全没有其他魔法的生涩,读者完全享受了魔法生活的新奇、有趣。

  或许别人对《哈利波特》的成功有别的看法,但是连翘从一个写手的角度看本身,就是这样认为的。

  她的这个脑洞就是由《哈利波特》起的,在想武侠还是仙侠的时候她也会想,如果写武侠或者仙侠的话,要怎么展开这个故事。她当时想的是肯定要有一个门派,孩子们首先在门派里面练武或者修道。

  这么想着想着她就觉得这个很棒啊,他们学习的东西肯定会和普通学校里的不一样。学武的科目绝对不是四书五经这些,而是内功心法、武功招式、暗器、□□、医术之类的。至于仙侠就更不得了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仙术,然后炼丹、炼制法宝啥的,这些课程听起来棒呆了!

  然后这种想法很快让她想起了《哈利波特》,话说《哈利波特》不就是这样吗?一个魔法学校,里面学习的都是各种关于魔法的东西。少年时代看《哈利波特》连翘也曾经想过,如果自己不是每天念会让人昏昏欲睡的《数学》、《英语》,而是上神奇的魔咒课、魔药课,那就好了。

  不过也就是想想而已。

  但是现在她可以自己做自己的造梦家。

  打造一个世界,孩子们在那里学习非凡的力量!

  想到这里,她瞬间豁然开朗,她立刻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了。而想到这里,选择其实也很清楚了——武侠还是仙侠,当然是仙侠比较合适。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武侠其实也很神奇,但是如果真的要造一个类似霍格沃茨的梦幻世界,果然还是仙侠才能够做到!

  做出了选择,甚至连脑洞都有了,基本上就进入比较快的阶段。不过相比之前的《海上归来记》和《宦海》,新的其实还是很慢的。

  这当然是由题材所需要的资料决定的。《海上归来记》的时候连翘几乎不用查资料,而《宦海》需要的资料也不多。但是新的题材是仙侠,这需要的东西就太多了。就算连翘经过后世仙侠的熏陶,算是有一个大概的架构,了解了一点皮毛,但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仙侠世界的法术,修道者的那些典故等等,总不能信口雌黄瞎编一气。就如同《哈利波特》的故事中,作者在设定那些幻想生物和魔法的时候都是有出处的。这虽然看起来会麻烦很多,但很多时候一部能不能成功就是看这些小细节。

  胡编乱造的话,不要说很容易出现漏洞,就说读者的接受度就是一个问题了。只有将这些故事中的存在同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混淆起来,才能让读者更好的投入,仿佛这个世界真的有这么一回事一样,即使大家心知肚明这些都是假的。

  但是这样一来,可想而知收集资料的工程有多浩大。连翘这些日子就是在看一些古代神话,如《山海经》、《淮南子》之类的,然后也有前辈写的一些神话——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工程依旧很浩大。

  一边看她还一边做笔记,到现在为止,笔记都做了三四个册子了!然而看着还差着好远的素材,只能是继续埋头苦干。唯一的好消息是之前的《宦海》还有好久才能连载完,而她去苏州依旧遥遥无期。

  至少她可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