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 66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41      字数:3505
  轻轻地推开窗, 早晨清冷又清新的空气吹了进来。连翘打了个激灵的同时, 也觉得肺部舒服了很多。转头开始洗漱穿衣梳头发这个时候她的房间已经比几个月之前变化了很多了。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书桌的位置——连翘的房间是正房东屋的两间,后面是卧室、前面是书房和小厅的构造。相比起没怎么改动的卧室, 作为工作空间的前厅变化要大的多。

  现代人如果房间允许的话, 很喜欢把书桌放在窗前。但是在古代则不是这样,根据一些古代的画像就知道了,书案往往在房间里面, 甚至不会有现代人靠墙摆放的习惯。

  连翘现在住这个房间, 自然做出了改变, 首先就把书案移到了窗前, 就像化妆台一样。

  “连翘, 换一身衣裳。”吴美娘看着连翘身上随意的打扮,皱了皱眉。

  连翘每日都是要上班的, 所以打扮就算不富贵也是整洁体面的,实在想不通这有什么需要换的。

  吴美娘就知道女儿给忘记了,提示道:“这月还没有去你外祖母家呢!”

  “哦哦!”连翘连忙点头。

  连翘父亲这边是没有亲戚的,家里的亲戚就是吴美娘这边的, 平常走动是很勤密的。不仅仅是她自己有事没事就会回一趟娘家, 就是连翘,她也要求她一个月去一两次外祖母家。

  连翘虽然不觉得这种日常相处的亲戚也需要换衣裳什么的弄那么大阵仗, 但是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和吴美娘唱反调,所以应了一声, 叫了小丫头冬儿来帮忙就去换衣裳去了。

  连家本来就颇为富足, 等到连翘写赚钱之后就更不用提了。连翘自己又是消费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更加没有节俭的概念。所以这几个月买了不少衣服首饰将柜子和梳妆台填满——当然了,这些只能算是轻奢那一级别,算不到顶级奢侈品。

  这个时代的生活成本不高,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就是家里用的起小丫鬟,能供孩子念书或者学手艺,吃喝不缺荤腥的那种,一个月的开销三四两银子足矣。但是,如果往上走就会知道了,钱永远是不够的。

  珍珠,八分为珠,九分为宝,这样的珍珠凑一条链子很有可能就要上万两银子。还有美玉无瑕、宝石熠熠,都是钱呐!

  就算不说珠宝这种东西,说衣服。现在冬季最流行的皮毛衣裳,一件下来大几十两总是要的,要是料子足够稀罕,品相足够好,上千两又有什么的呢。至于需要上等绣娘加工细作一年两年的满绣罗衣,那也是几百两的货色!

  总之,每个世界都一样,真正的好东西总能昂贵到让人咋舌。连翘在这个世界绝对算得上一个有钱人,可是那种级别的奢侈品依旧不是能够随意开销的。

  这个季节已经很是寒凉了,单衣早早被换了下去,平常都穿夹衣。连翘觉得今日更加冷了一些,干脆找出了新做的小袄。这有点像后世的薄棉薄,里面的丝绵絮的很薄,比夹衣只厚了一些,正合适这个季节穿。

  当然,这也就是讲究人家才会了。一般人家要么受点冷穿普通夹衣,要么顶着点热换上普通的袄儿。

  一件秋香色团锦立领斜襟缎子小袄,一条墨绿绣梅花百褶裙。这个季节不必束汗巾子,于是垂下来的就是荷包、禁步一大串。最后再穿上一双新做的蜂赶菊扣绣花鞋,在本就梳的好好的的发髻上加了一支吐着米珠穗子的小钗,这就齐活了!

  吴美娘看了点点头,这才放连翘去上班,叮嘱道:“和贵子一起来!”

  表姐张贵子的娘亲是吴美娘的大姐吴慧娘,因为是嫁在本城的,所以回娘家也很勤密。两姐妹时常约在一起回去聚会,这就算是一场大团圆了。

  连翘到了报馆的时候一路上有许多同事偷眼看她,刘盈盈手里捏着今天正在做的报纸内容,抬头就见到了正在放包的连翘。笑着道:“今天穿的好漂亮,怎的,家里有喜事?还是说家中安排了相亲?”

  华夏人相亲的血统是流淌在了骨子里的,这种促成男女婚事的方式并不是在近现代才产生,实际上自古有之。古籍上面就有记载过古代相亲的种种,当然那个时候的相亲并不是男女单独见面,往往是家长代为见面。

  相亲是一个好办法,既保证了这桩婚事门当户对,又能够窥见未来新娘/新郎本身如何。

  而在这个比连翘那个世界古代更加开放的古代,相亲更加流行,而且更进了一步。不止家长们会出现在相亲场合,就连年轻男女也会!虽然男女在婚嫁上很大程度上依旧要服从父母的权威,但多少比盲婚哑嫁强一点。

  一般的小姑娘听到这个话恐怕要脸红一阵了,可是连翘又不是一般的小姑娘,这种话也就是听听而已。哭笑不得道:“盈盈姐,相亲什么的未免也太早了!我如今才多大——今日去我外祖母家。”

  “呵呵。”刘盈盈摊开面前的信件,用手中的毛笔轻轻虚点了连翘一下:“相亲什么时候都不算早呢,要是太迟,好的都让人给挑走了。”

  连翘放下包,拿起自己的茶杯,捏了一小撮茶叶,准备泡茶。报馆给每个房间都配了一个大座壶,这种大座壶很能装水,里面都是新放的滚水,想要喝茶的都可以去倒。等到水凉了,或者没有水了,自然有杂工来添。

  其实报馆也提供茶叶不过不要钱的福利就不要指望茶叶的质量了。那茶叶信奉的是能提神的茶叶就是好茶叶,味道非常苦就是了。不过,这样说起来倒也合适,毕竟报馆就是一个这样需要给工作人员提神的地方。

  “盈盈姐说的这些是什么,活像菜市场上挑鸡蛋一样——盈盈姐要不要尝尝我新买的茶叶,特别香!”连翘拿起自己的茶叶罐展示了一下。

  刘盈盈摆摆手:“罢了,你那茶叶大抵味儿太薄,我如今还是醒醒神好,就用报馆的茶叶罢!”

  连翘应了一声,转头就去泡茶。

  不过这一天似乎是老天爷的安排,话题就和相亲过不去了。傍晚时分,连翘和张贵子这对表姐妹手挽着手就一起去了外祖吴家。等到她们到的时候人差不多到齐了,只有做账房的三伯吴瑾在她们之后姗姗来迟。

  “我来迟了,实在是东家那里有一笔账不对,对到了方才才算完。”吴瑾解释了一番,这才洗手擦脸,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吴梦春她娘古氏向来不喜这个小叔子非要说理由的话,只能说是嫉妒了。吴美娘这一辈站住脚的有兄弟姊妹五人,她自己是最小的,上头还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吴慧娘。

  三个哥哥里头每个人生活不同。大哥吴璋算是子承父业,做了个大夫。算不上什么名医,但也算医术过得去,养家糊口维持一个比较宽裕的生活不难。三哥吴瑾则是做了账房,账房的工资算是所有工作中比较高的。

  而且这个账房和吴梦春在龙氏红货行做的账房还不一样,非要说的话,就是会计方面的技能要专业的多,是正经的账房。至于吴梦春那种虽然也是账房,但其实是辅助账房工作的。很多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如果进了账房,往往会讨好这种账房,希望能拜师学技术,将来也成为这种真正的账房。

  吴瑾正是账房经验丰富又年富力强的时候,挣钱很多。东家每个月给五两银子,另外每个季节要做衣服,逢年过节要送礼物,过年的时候还要根据一年的经营情况发红包。这个红包就和后世很多大公司一样,很有可能就是好几个月的工资。

  三兄弟相比之下是二哥吴琳最差,连累这老婆孩子也受穷。因为这个,当初吴梦春差点没能去书院上学,还好连翘外祖母宋氏眼光长远,一定要孙女去读书,为此甚至还补贴了一些银子进去。

  “咱们这样的人家不是豪门大户,若是姑娘不读书,那就只有嫁给穷小子了!”这是宋氏的原话,非常符合封建时代女性的世界观,一切都为了婚嫁嘛~

  吴家算是中产阶级,只不过吴瑾这种算比较好的中产阶级,吴琳这种算不如意的。门当户对原则,将来儿女婚姻嫁娶肯定也是同一个层次的。但是如果吴梦春没有像这个阶级的小姑娘一样去念书,那就很有可能被这个阶层的人家所排斥,最后不得已落到下一个阶层去。

  吴家三兄弟虽然分家了,可是那也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若是一家生活地好太多,总是容易引起条件差一些的眼红——这世上很多不和谐都是这么引起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嫉妒,古氏有事没事就要挑三房的刺儿。这个时候同样皮笑肉不笑:“小叔不必这样说,你是赚大钱的人,手上过的钱要紧,家里吃个饭而已,小事!”

  这话就说的很没意思了,气氛一时有些尴尬。这时候还是吴美娘这个家中小妹笑起来道:“可不是,工作到底要紧,就靠着这个养家呢。至于家里吃饭,什么时候不能——不过在我家就不是这样了,连翘这个丫头我就没见她如何勤快过。”

  吴瑾的老婆尤氏得了吴美娘这话就像是得了宝贝,立刻松口气接道:“这算什么呢,她们小姑娘的营生本就是好玩的,开阔开阔眼界,多认识认识人而已。她们要紧的到底还是结一门好亲,嫁个好人家!”

  儿女婚事永远是当爹娘的最好的话题,这个话题一出,果然气氛大好。就连原本是挑刺的古氏也没有忍住,很自然地就加入了进去于是很快,桌上几个妇女都眼睛放光地看向了几个小姑娘。

  “说起来要不要相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