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 33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12 14:38      字数:3418
  《海上归来记》的完结意味着两个事情, 一个是新的即将登上连载, 另一个是经过苏州的书商,单行本即将发售。前者还要等一等, 因为需要空出版面来就算要腰斩掉别人的作品, 也得提前留出几天时间让完结啊。

  至于后者倒是很快,连翘手上提前到手了一本样书,是专门送来的。不仅如此, 那边还说明, 等到正式发书的时候还会赠送十来套, 让连翘可以用来送人。一般作者发书之后总有些亲朋要索书的, 这也是荣耀时刻嘛!

  不过连翘可能是个例外, 她真正亲密的家人只有母亲吴美娘。其他的亲戚根本不知道她就是《海上归来记》的作者乔琏,而她也不打算让自己的身份人尽皆知。这么多书, 知道她是乔琏的人人手一套也不能完了。

  这种事想也无用,甜蜜的负担而已,连翘干脆不再多想,只等着几天后收书——其实这时候书都已经印出来了, 正在运输往各地投放而已。

  连翘很期待, 单行本当然不如连载能积累人气,但是大书商的平台很大, 能够将投送到更广阔的区域。乔琏这个名字影响的地区还是太小,对于连翘的事业来说只能说迈出了第一步。

  “连翘!贵子她们来了!”吴美娘温和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与此同时来的还有一班女孩子的说话声。

  乔琏先生什么的, 名扬天下什么的算了, 活在生活圈子里,那些都没有用。在她母亲吴美娘眼里,她就是一个社交面窄的可怜,没朋友的小可怜虫——还好连翘年纪小,不然她还要担忧连翘接触不到几个异性,将来的婚事没有着落。

  家长就是这样的生物,孩子整天在外面疯,他们会责备不着家。但是相反,整天呆在家里,他们又恨不得把人给踢出去。

  现在连翘就是这样,因为连翘表现的和朋友一起出去一点兴趣都没有。整天就是上班下班,有休息日也在家里奋书疾笔。吴美娘表面上不说什么,暗地里常常鼓动她出去耍子。

  “这就出来!”应了一声,连翘整理了一下衣裳,撩开了厚纱做的门帘子,这就出来了。

  外头有四五个女孩子,分别是连翘的表姐妹张贵子、吴梦春、吴丽春,另外两个则是吴梦春的同事,都在龙氏红货行里做事。

  这一班人是怎么折腾在一起的连翘不知道,她只知道有一天下班后晚饭,从外婆家回来的吴美娘就笑意盈盈地向她宣布:她的旬休不用想着赶稿了,和姑娘们出去玩儿!

  这时节已经渐渐入夏,姑娘们都可以穿比较轻薄的衫子了。连翘上身就是一件浅蓝色薄罗半臂对襟衫子,下半身一条银红细纱湘水裙子,腰上系着一条嫩黄色汗巾,既年轻娇俏,又很清爽。

  看其他女孩子也多是这样装扮。

  这些女孩子年纪都在十几岁,最大的也不上十八岁,这般样子当然合适。

  一班五六个女孩子站在一起,吴美娘看了就捂嘴笑道:“哎哟,不服老不成了,你们年轻小姑娘就是不一样。站在一起就像是整整齐齐一把小水葱,真好看诶!”

  几个女孩子真的走出去了,也确实引人注目。张贵子爽朗英气,吴丽春娇憨可爱,连翘精致秀美,吴梦春那两个同事中也有一个生的十分清秀可人。算起来六个姑娘有四个颜值都远在平均水平之上,至于另外两个,年轻就是加分项,打扮起来也不差呢!

  有人说美人靠衬托,一个好看的人在不好看的人中会显得格外好看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恰恰相反,好看的人和好看的人在一起才会显得格外好看!

  这就好比一位美女出现在到处都是普通长相的地方,也就让人觉得是一个美女而已。而很多个美女凑在一起,那场面立刻就不一样了,大概就是天堂的感觉。

  现在几个女孩子聚在一起就有相同的效果,几辆人力车拉着一起在石板路上走,笑笑闹闹可有不少年轻男子张望。若是放在连翘原本世界的古代,这叫做伤风败俗,而放在这个世界的古代,这是江南新女性的风貌,叫时髦呢!

  几个姑娘聚在一起是因为连翘的外祖母在南北货铺子里做类似抽奖的活动,抽中了一沓戏园子的戏票。她生性就不爱这些,于是全给了孙子孙女们拿去耍。吴梦春最要强,还多要了两张,邀了两个同事一起去,也算是做人情。

  不过戏园子的演出都是闲人消遣处,有下午场和晚场,就是没有上午场,这时候客人们大都在睡大觉呢!所以几个女孩子先在一家造的好汤水的茶楼定了包厢,来应付中饭。

  说是包厢,其实不是完全封闭的,有点像外国剧院的感觉,有一面墙壁没有,正对着楼下当中。茶楼不同于饭庄,这当中的位置是留给表演者的。有说书的,有逗闷子的,有唱小曲儿的,让茶客食客饱腹之余也有消遣。

  吴梦春那两个同事是其他人原本不认识的,不过性格开朗,说说笑笑倒也没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其中一个上下看了看茶楼的装潢,笑着道:“我原先一直想来茗香楼,只不过我姐姐从来不带我,我一个人来也没什么意思——今天总算可以现吃他家最有名开口酥了,之前都是我大姐给外带,滋味不如现做。”

  几个女孩子点菜,旁边有小厮记下,然后利落地去传菜。

  连翘看着这些女孩子,竟然觉得颇有现代职业女性的风采,不由得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

  实际上也确实差不多,大家吃吃喝喝讨论些有的没的。不外乎东家的首饰、西家的衣裳,还有那大前门的香粉。

  “说起来还是苏州好呢,听说苏州那边流行一种租房,整整齐齐的小楼,单隔成一套一套的,一间卧室加一间小厅算一套。原本是为了那些外来人短暂居住用,可赚了不少钱,后来发现租给女子更有生意,于是就转做女子租房。上上下下全都是女子,又方便又好。”

  “这种事儿,咱们这种小地方可就轮不上喽!”吴梦春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了这个感叹。

  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的时候租房业务都没有什么前途。

  房价便宜,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就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再加上流动人口少等方面的原因,租房业的前景确实一般般。

  不过事情有例外,就像宋朝时期的国都开封。人口密度达到古代封建社会能够承受的极限,房价问题提前了千年上演。这种情况下,租房也变得寻常起来。

  现在的情况是,苏州人口密度足够大,城内早就住不下,往城外扩展了。而且流动人口颇多,大量年轻人来苏州寻求出路。这样一来,苏州的房价渐渐抬升、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总之,租房业务可以做起来了。

  不过租房业主们很快发现,将房子租给女孩子是比较好的选择。女孩子不容易像年轻男子一样糟践屋子是一个方面,聚集在一起也不会闹事是另一个方面,这可给业主省了不少事。

  然而最重要的是生意更好做!

  外来男子来苏州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赚钱买房,不然就不算在苏州站住了脚跟。女孩子就不同了,除非是大富大贵之家,一般不会考虑自己买房,只会想要嫁一个有房子的——这在古代是天经地义的想法。

  所以,女孩子租房的比例更大,同时稳定性高于男性。

  虽然,从绝对人口来说,男性依旧比女性租房人要多,但是专门做女性租房显然成了一门好生意。所以有业主买下地皮,修了整整齐齐几排小楼,外面还有高高的围墙,然后说明只租给女孩子。

  有点像后世专门的单身女性公寓。

  女孩子当然都来了——古代的女孩子当然要矜持的多,和一大堆女孩子一起生活,方便又安全嘛!

  这位业主的生意比同行好得多,成了一个十分好的榜样,立刻让不少同行改做女性租房业务。其中有不少服务项目还花样翻新,譬如给每栋楼分配一个婆子或者媳妇子,整理房屋洗衣服之类的事情就归她们做。

  若是像张贵子、吴梦春这种职业女性,根本没有时间处理这种杂事,或者在这种事上耗费时间不值得。而单独雇一个人照顾自己显然也很不划算这样几个人共用一个就是一个好主意了。

  简而言之,抛开头脑中的观念不谈,苏州单身职业女性生活方式已经无限接近于连翘来的那个时代了。不仅华夏大地上其他地方的人羡慕,就是离苏州城并不远,也属于苏州府的嘉定人都会心向往之。

  吴梦春算是格外傲气嘴硬的一个,这时候自说是‘乡下人’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就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连翘为什么一直想要去苏州,单单是因为苏州有利于发展她的事业吗?没有那么简单的。目前而言她的事业只是写而已,而她写出名气来了,和苏州的报馆用邮寄的方式送稿件不也可以!

  至于和编辑的交流,呵呵,当红的待遇是不同的。报馆专门派编辑来嘉定和她交流又怎样?

  驱动她一定要去苏州的原因之一就是她了解到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苏州是怎样的,或许依旧没有跳出封建时代的条条框框,可是这已经是她能够找到的、最接近她曾经生活过时代的地方。

  在这个时代她表面上适应的很好,迅速地投入家庭投入事业,然而事实上,她一直没有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