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番外十 长宁王府纪事
作者:冉珏儿      更新:2022-04-07 05:55      字数:3328
  长宁王府的众人既然就这件事情达成了一致,那这件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过答应也是理所当然的就是了, 本来他们就要谋划退皇婚这件事情, 现在既找到了盟友, 又得到了好处, 一举两得的事情自然要答应, 而且他们对顾启珪有什么打算没有什么兴趣, 他们向来信封拿到手里的才是最真实的。

  武将,就算是再精明的武将也不会像朝堂之上文官那样每次出手前心里都得转八圈,对于要守护的人和物,他们总是付出最真挚的情感和关怀。

  事情定了下来, 顾启珪这边又表示整个顾府都会积极配合, 趁着这股劲头, 长宁王府想就上表京中提出了退婚之事。

  信上言道:最近听闻顾氏启珪被德行有亏,本来以为是谣传,没想到万岁爷对其施以惩罚手段承认坐实了此事, 初闻此事, 长宁王府上下都感到心慌, 为这事儿圣上您亲封的小郡主已经在家中待了三日不愿踏出房门就怕令人看了笑话。无可否认顾家是个好归宿, 当初圣上赐婚也是好意, 但是作为父王, 臣实在不舍得幺女嫁给这样的人。身为女子嫁到京城本是荣幸, 但是远离家乡也是事实, 这已经足够令人神伤, 要是再所托非人, 恐怕连活路都没有了。长宁王府守卫云南多年,地处蛮荒,家中妻儿老小已经受尽苦楚,实在不忍小女后半生幸福毁于一旦,望英明神武的圣上收回成命。现在密信上表,望圣上体恤!

  这信写得是绵绵聚到,首先是突出这个对象他们不满意了,倒不是本来就不满意的,只是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实在不能接受,唯恐自家女儿所托非人;其次我们知道您是好意,只是出了现在这样的事情这已经成了坏事,收回成命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我长宁王府守卫云南蛮荒已经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您体谅体谅就给退了吧。

  这内容不是通过奏折送到京城的,而是密信,只有皇帝能看到的那种,说起来这退亲可不是什么好事,就算是理由再充分,也不能坏了双方的名声,再说了这其中还夹杂着沐邱,怎么也不能驳了当今圣上的面子不是。

  这封信当然是直接被送到了京城,顾启珪自然知道这封信的内容,不过他也知道沐邱肯定不会轻易就被牵着鼻子走,这门亲事是他好不容易找机会定下的,长宁王府重视血脉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个女儿在京城,京城皇家也能有个心理安慰。

  不过他们不急,这本来就不是一次就能说成的事儿,要是这么容易,这皇婚也太儿戏看不是。这第一封信至少能让沐邱明白,长宁王府既然敢提出这个事,就是已经下了决心了,这样一来,他就不能不考虑这其中的利弊,再加上京城有顾家对此事推波助澜,这事儿最后能成的概率近乎百分百,毕竟,现在就算是沐邱也不能动长宁王府,只希望圣上不会挣扎太过才好呢。

  事实也正如顾启珪所料,长宁王府一封信砸下去,沐邱接连来了三封密信解释此事,甚至还说了重话,长宁王府自然是一溜的不松口,抓着之前顾启珪的德行问题不放,最后甚至直接说就是要退婚。

  其实这样是有所冒险的,毕竟以这样的借口退婚,就有可能受到皇帝的逆反心理,毕竟现在已经挑战到他的权威了,这样的事情谁能忍,和这家退婚之后,再指给另一家的事情也是有可能发生的,那样的情况只会更糟糕。

  不过他们就是算准了沐邱不会这样做,一来,顾府顾国安现在身居高位,这属于皇帝近臣,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要是现在下这样的圣旨,未免让臣子寒心;这二来,长宁王府也不是软柿子,他们可是还在为大齐守卫云南边境呢,这让长宁军数十万将士们寒心的事情,沐邱自然不会做。总之,两边都不是软茬子。

  云南和京城相互来回几次的通信,都没有把事情定下来,顾启珪一行人倒是不慌的,毕竟他来云南也不是抱着退婚这个目的,再说,现在双方的博弈他并不适合掺和进去。这一段时间他都在忙碌‘亨通’钱庄的事情,出面主事的自然不是他,虽然他方方面面都到了,就在幕后做了个拿主意的人,明面上主导一切的是磨石宇。

  钱庄不同于其他的生意往来,需要准备商品和货源一系列的事情,‘亨通’就是一个活招牌,这走南闯北有些见识的人都认可这家钱庄,再加上钱庄的掌柜和活计都是暗卫里培养出来的,所以‘亨通’要上步并不难。

  自然,再怎么说,他们都是外来户,受到排挤也是正常的,毕竟云南这边本来也是有当地官府主办或是地下钱庄存在的,但是知道了他们背后的靠山是长宁王府之后,就再没有找事儿的人了,这才没多上时候,‘亨通’算是站稳了脚跟。

  没过多久,顾启珪收到了他父亲的来信,说是沐邱又找他说话了,透露出些许意思。

  说起这事儿来,沐邱也很是郁闷,这一段时间他已经被云南长宁王府这边的来信压得喘不上气了,长宁王府这边一直咬着顾启珪德行有亏不松口,执意要悔婚。沐邱在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挑战的同时,还涌现出对顾国安的愧疚感,想当初赐婚的时候,他已经感到顾国安不情愿,但是为了大局他还是赐婚了,现在又要退婚,这孩子之后的名声可就渣都不剩了。沐邱一直把顾国安当成近臣,虽然这事儿与顾国安有关,但是沐邱还是想找他好好说说。

  “昌逸,这事儿终归是朕对不住你,”同样是黑夜,沐邱微服出访到了顾府,上来就对顾国安这样说道,他也没有隐瞒长宁王府最近的密信内容,这事儿朝堂上不能多说,到底牵扯的双方都不简单,不说长宁王府,顾国安可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近臣,所以从一开始,沐邱就没有将此事公之于众,主要是他现在还有其他的想法。

  “圣上折煞微臣,”顾国安赶紧还礼。

  “你对这门亲事是怎么看的,”沐邱直接问道,这样问他自然是有想法的,他想听顾国安亲自说不同意退婚这事儿,然后把这事儿给拒了,最好能把这事儿揽过去,想出个好的解决办法,最不济这顾家幼子不是已经出京了,就去云南好好认个错挽救一下也行啊。

  “圣上,微臣说过,启珪是臣嫡幼子,臣与夫人都想着他能平安喜乐就好了,既然长宁王府对此婚事有异议,现在还拿恶意揣摩小儿,不管怎么说,作为父亲,我说自己很欢喜这门婚事那是假的。但是作为臣子,臣谨遵圣意。”顾国安弯腰行礼,慢慢说道,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作为父亲我不同意,作为臣子你说了算。

  沐邱自然听出了顾国安话里的意思,心里有些不满,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顾国安一直弯着腰没有起身,他自然知道皇帝什么意思,但是却不能望那方面讲。

  静默了一会儿,沐邱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顾启珪看了密信的内容,笑了笑,皇帝这如意算盘打得还真是好,让他爹出头,还真是……最后的结果自然还是沐邱决定,不过听这话音,顾启珪觉得这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与自己想的没有什么出入的。

  “主子,这两日‘亨通’已经步入正轨,有长宁王府在,没有谁这么不长眼来找麻烦,而且‘亨通’钱庄的大名在那放着呢,乡绅百姓都还挺买账。东广燕城那边已经布置了人,咱们现在是转战燕城还是继续留在这里?”磨石宇进来问顾启珪。

  “去燕城,走,今日就去长宁王府,”顾启珪把手里的密信放进信封中,退婚这件事情在他看来已经告一段落,现在可以说基本成事了,“亨通”在两广那边才是个大工程,他实在不能在云南耽搁太久。

  之后,顾启珪就直接去了长宁王府。

  “启珪过来叨扰了,”被长宁王府管家迎进门,顾启珪笑着寒暄。

  “顾少爷说笑,今日王爷去了军中,世子爷在家呢,”管家笑呵呵的回道。

  顾启珪点了点头。

  正当顾启珪进长宁王府二门要拐去正院沐执书房的时候,迎面走过两个女子,看穿着打扮就是主子加一丫鬟,顾启珪怔了一下,已经意识到那是谁,要是有条件的话他是要躲一躲的,但是现在四面长廊,根本没有地儿能藏得下他,这样一来,躲闪反而不好,还不如大大方方的,但是长宁王府管家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

  “郡主,今日您怎么到前院来了?”管家上前一步问道。

  “我听闻大哥在家,有点事儿想问他,大哥这是有客人?”沐茜没有细看管家身边的人,以前她就经常过来前院,兄长的客人她见的不少,所以今日也没有什么惊讶的。

  “是,顾公子之前已经送了拜帖过来,世子爷在等着呢。”管家说道。

  沐茜心中一动,姓顾?这几日就听说顾启珪到云南了,这人就是?这样想着抬头看了看。

  察觉到沐茜看过来的眼神,顾启珪很是淡定,客气的回了一笑,接着就率先往前走了。

  沐茜看了他一眼,觉得有些熟悉,但是也已经想不起是什么地方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