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49章
作者:杳却      更新:2023-07-23 12:37      字数:4089
  新郎到村口,说明不会有任何事情耽误接亲了。

  接亲队从城里过来,她们就担心路上遇到事情。

  苗彩玉起来去找丈夫,让丈夫再检查一遍华萍的行李。

  华萍的行李算是华萍的嫁妆,有衣服、被子、脸盆、热水瓶等等。

  这些行李一部分由新郎带来的自行车队载走,一部分由娘家人拎到城里。

  薛华安再去清点一遍,早上已经点过两遍,多点一遍不碍事。

  到这个点,他已经把自己的活干得差不多了,有时间清点。

  家里中午做饭招待亲戚,他们三个兄弟都给华萍送亲,他们离开后,剩下的活就由爸妈和苗家钱家两家人来忙了。

  即将进城,薛华萍并不激动,脸上也没有出现成为新娘的娇羞喜色。

  钱圆圆早上跟她说了很多话,效果不佳,她懒得再说那些话: “新郎来的时候要装装样子。”薛华萍: “我知道。”

  钱圆圆坐了会儿,把花生和桂圆从儿子的小手里抠出来。

  小豆包最开始在玩一颗带壳花生,后来彩玉姨姨给他一颗桂圆,他就一手抓一颗,两颗一起玩。

  小朋友已经用尽所有力气攥紧花生桂圆,但是年纪太小,力气敌不过妈妈,花生桂圆都被妈妈抠走。

  玩具被妈妈拿走,小朋友闹起来。

  眼见着小豆包哇哇大哭起来,苗彩玉让圆圆把花生和桂圆还给小豆包。

  圆圆要去送亲,今天孩子给吴海生带。

  妈妈不在,爸爸加花生桂圆才能勉强哄住小朋友,为了耳朵,还是把玩具还给孩子比较好。程思念: &34;妈妈是桂圆,爸爸是花生,小豆包不肯给你是舍不得爸爸妈妈呢。&34;爸爸名字带生,妈妈名字里有圆,碰巧了不是吗?她也是希望圆圆把花生桂圆还给小豆包。

  钱圆圆听到程思念的话,不禁抱怨: “真妈妈不就在他面前。”

  她抱怨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显然是喜欢程思念的说法,把花生桂圆还给儿子: “妈妈听姨姨们的话,把花生桂圆还你了,要记得谢谢姨姨们。&34;

  花生桂圆回到手里,又被妈妈哄了几句,小豆包不再哭了。

  薛华萍被小朋友

  的可爱感染,脸上出现淡淡笑意,愁绪暂时消散了。

  苗彩玉对钱圆圆说: “你现在把孩子交给孩子爸爸,叮嘱他不要把花生桂圆剥给孩子吃,小孩子嚼不来硬东西,可能会噎住。&34;

  她很清楚不是所有男人都和她家华安一样细心,不靠谱的爸爸实在太多了,有些爸爸甚至给两三岁的孩子喂酒,过于荒谬。

  吴海生现在在薛家大门外,他中午在薛家吃饭,所以早上跟着圆圆一起过来,只不过在大门外寻了地方坐着,一直没进院子里。

  花生桂圆都在儿子手里了,钱圆圆抱着儿子去大门外。

  大门外的人不少,钱圆圆看了两圈,才找到坐在不显眼地方的丈夫、小姑子和侄甥们。中午在薛家吃饭的只有丈夫和小豆包,小姑子和侄甥们都是来抢糖的。

  小姑子是丈夫兄弟姐妹里唯一没结婚的,钱圆圆让姐姐嫂子们一起过来抢糖,她们都不好意思来,毕竟不是亲戚,也不是同个生产队的人,于是只有小姑子和会走路的孩子来了。

  没结婚的小姑子心态和小孩差不多,不会想太多,巴不得天天都有抢糖的好事。

  除了小姑子,孩子们最大六七岁,最小三四岁。

  再小点的都不会走路,就不带他们来了,来了只会和小豆包一样添乱。

  钱圆圆和小姑子抢糖的时候还得看着跟过来的几个孩子,防止他们摔倒被别人踩。

  钱圆圆: “新郎他们快过来了,我们去门边待着,别不好意思,海生,你抱着豆包,豆包交给你了,我抢完糖就去送亲,没空照看孩子,你记得不要剥任何东西给豆包吃。

  他肚子饿了,你去找孙婶子要点粥,厨房里有熬得很稠的粥,适合小豆包吃。&34;

  新郎在食品厂上班,带的都是好东西。

  抢糖的主要是妇女小孩,她家海生放不开,她能放开,她来抢。早上特意带个小篮子,就是为了装抢来的糖果。

  钱圆圆把豆包交给丈夫后,领着小姑子和孩子们在门边待着。

  小豆包经常被爸爸抱着,很熟悉自家爸爸,没有闹起来,还伸手给爸爸看自己手里的花生桂圆。

  桂圆没抓牢,掉下来了,豆包小小的身体弯下去要把桂圆捡起来,小朋友的身体很柔软,没有骨头似的,但是手短,根本够不到,吴

  海生帮豆包把桂圆捡起来。

  钱圆圆把小姑子和小朋友们带到大门旁边,周围的人看到她这一举动,都跟着往门口靠近了。他们知道钱圆圆这一行为代表新郎快过来了。

  “大嫂,进进,你们快过来。”钱圆圆自己爸妈已经在屋里帮忙了,她看大嫂和妹妹卡着时间过来,都替她们着急。

  苗彩玉到大门口看情况,发现大门附近已经围了许多人,她不担心新郎进不来,抛糖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散开。

  她找圆圆单独说几句话,让圆圆别离门口太近,糖往门两边抛,不会抛得离门太近。

  离门太近反而抢不到多少,后面太多人挡着了。

  钱圆圆听进去了,转头就拉着自家人往外走: “我们别挤在门口了,出去点。”苗彩玉不用抢,家里有,跟圆圆说过后,她回院子里。

  “添明添亮过来,表示鞭炮快响了,咱们赶紧准备好。”见原本在村口维持秩序的苗家弟弟们过来,钱圆圆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

  现在就算儿子在后面哭,她都不带理的。

  新郎车队准时过来,抛了不少糖果和坚果,而且抛得确实挺远,吴海生不用特意去抢,有一些扔到他旁边,他一边护住小豆包,一边捡。

  掉到脚边的都不捡,他是傻蛋吗?

  糖果坚果跟下雨一样下到人群里,小豆包想去捡更好看的糖果,手里的桂圆花生掉地上了,吴海生把花生桂圆捡起来揣到兜里,塞了颗糖给小豆包。

  小豆包有颗糖就不去捡了,专心玩糖。

  新郎带来的兄弟们抛完提前准备好的糖果坚果后,跟着新郎进院子里。

  大家都忙着捡糖,没空去看新郎新娘见面了。

  薛华萍在听到新郎过来的动静后就收拾好心情,摆出了思念彩玉都说勉强可以的表情。

  圆圆和小豆包离开后,她心情又很低落,彩玉思念让她做几个表情,待会儿要摆出她们觉得可以的表情。

  试了好几个表情,才有一个勉强可以的表情。

  苗彩玉程思念按照惯例去为难新郎,收了新郎几个红包,放新郎进来。

  新郎暂时还不能把新娘接走,要等他带来的四个兄弟将新娘的东西绑到自行车后座上。东西绑好,新郎可以接新娘了。薛华安把妹妹背到大门口,

  换薛泰来接着背。

  生产队里的路不是特别平整,自己一个人骑车没问题,载人载重物比较困难,所以离开生产队的时候,薛泰来背着薛华萍走出生产队,他的自行车就让大嫂苗彩玉帮忙推出生产队。

  苗彩玉算是一行人里比较轻松的,只要把自行车推到生产队外,不费多少力气,钱圆圆还要负责抱着脸盆和热水瓶,脸盆可不轻。

  程思念也差不多,抱着零散的生活用品。糖已经抢完,大多数妇女孩子走了,少数还指望着捡漏,在附近仔细搜索。

  接亲送亲一行人离开,薛家冷清不少,赵美凤苗彦庆以及钱家爸妈待在薛家帮忙。

  家里的事情暂时交给两家爸妈管,孙素兰和薛重山远远跟在送亲队伍后面,等送亲队伍到村口,他们才停下来。

  苗彩玉一行人用走的,到村口也没停留,继续走了,薛泰来要骑自行车,薛华萍从他背上下来,上自行车前,往生产队方向看去。

  看到爸妈,她的眼泪止不住了。

  夫妻俩赶紧走过来,孙素兰安慰女儿: “萍萍别哭了,过几天就能回家看爸爸妈妈,哭成花脸猫不好看了。&34;

  村口只剩下新婚夫妻和新娘父母四个人。

  不善言辞的爸爸也安慰了女儿一句,让女儿不要哭。

  薛华萍一个劲哭,一动不动,不说话也不主动坐到自行车后座上。还是孙素兰催女儿赶紧坐到自行车上,她才坐到自行车后座。

  “爸,妈,我先带华萍走了,下次再见。”薛泰来跟岳父岳母道别后,骑车离开。

  薛重山孙素兰注视着女儿女婿离开,已经见不到女儿女婿身影了,他们还是在原地站了十几分钟才回家。

  孙素兰让女儿不要哭,在女儿离开后,自己却哭了。她为女儿哭过好几次,女儿结婚当天,依旧控制不住眼泪。

  四辆载着行李的自行车超过他们一群人好几分钟,还没见到新郎载着新娘经过,苗彩玉猜想华萍可能是哭了或者临时反悔了。

  哭了更有可能。

  和她猜得差不多,哭了。薛泰来追上送亲队伍后,特意停下来。

  即使华萍躲在薛泰来身后,还是叫他们看见她哭脏的脸了。

  因为华萍脸上的妆哭脏了,送亲队伍临时停下来休息,

  由钱圆圆苗彩玉给她擦干净哭脏的地方,重新补妆。

  夏收夏种才结束没多久,华萍有戴大宽边草帽干活,脸色均匀,但还是晒黑了点,钱圆圆早上给华萍抹了挺厚的粉,华萍一哭就显脏,必须洗掉重新补。

  “幸好我们猜到你可能会哭,带了水和化妆的东西。”补完之后,钱圆圆把化妆物品收好。薛华萍现在已经不掉眼泪了,只是还没从悲伤中缓过来。苗彩玉没有太多话想说: &34;好了,我们走吧。&34;

  不能耽误太久,还有一批人在公社和县城交界的地方等他们。

  跟着新郎接亲的人不止四个。

  一起到生产队接亲的四个兄弟不是亲人,只是好兄弟,还有亲人在交界处等着。

  薛华萍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不言不语,薛泰来跟大家说了几句话,骑车先走了。

  新郎新娘离开,钱圆圆跟苗彩玉程思念说道: “我说呢,我说华萍怎么一直不哭,原来是忍着,她这样性格的人,怎么可能不哭,我结婚的时候都快哭了。

  你们俩不算啊,你们一个在娘家过得不好,一个婆家娘家不到五百米,笑都来不及,别说哭了吧。&34;

  程思念: “笑不至于,我心里还是挺惆怅的,惆怅自己要进入人生新阶段了,结婚后是真正的大人了。&34;

  钱圆圆: “我能明白这种心情,小豆包快两岁了,我已经习惯妈妈这个身份,没结婚前我还挺怕结婚,挺怕生小孩,现在就希望时间过慢点,小豆包再长慢点。&34;

  苗彩玉: &34;如果家里有一两岁小孩,我还是希望时间过得快点,等孩子读小学能做家务了,时间再过慢点。”

  读小学前的孩子都费爸妈,读小学的也不一定省心,不是有句话:七八岁,狗都嫌。

  钱圆圆: “你说得没错,豆包现在是挺费爸妈,不过我觉得你家孩子更费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