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作者:杳却      更新:2023-07-18 05:45      字数:2976
  薛重山吃过饭去豆腐坊干活,爸爸离开后,两个弟弟开始详细形容当时的场景。

  不清楚苗家兄弟离得近耳朵有没有嗡嗡响,薛家兄弟隔着一段距离,听得脑瓜子嗡嗡响。

  那力道,薛二柱没耳聋,也得耳鸣。

  苗家兄弟离得非常近,他们从小到大没打过架,可能有点阴影,薛家俩兄弟没有,主要是场面过于“暴力”,一时之间无法从他们脑海当中挥散。

  爸爸在家的时候,他们没和大哥说太仔细,爸爸在的时候他们也没敢说太仔细,担心爸爸对大嫂有意见,以后亲事黄了就不好办了。

  人都偏心,爸爸平时不爱说话,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偏心妈妈,给爸爸留下爱打人的坏印象就不好了。

  爸爸可能怕大嫂打大哥,甚至连婆婆都敢打,闹得家里不安生。

  从没欺负过妈妈和大哥的大嫂该多冤枉。

  孙素兰薛华萍母女听完,担心苗彩玉的安全问题。

  妈妈姐姐的想法,在薛华康眼中很是多余:“担心她不如担心你们自己,大嫂上午跟恶霸似的,都能给薛二柱打成聋子了。”

  儿子说的有道理,孙素兰开始担心闺女,让闺女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别随便和陌生男人搭话。

  她没法时时陪在闺女身边,队里给她们母女安排不同的活,她们就得分开了。

  薛二柱可能会找其他大队的人来报复他们,防不胜防,不能掉以轻心。

  “想到思念我就发愁,她经常一个人去集市,没见谁陪着她。”这种时候,薛华康很难不想到程思念。

  “哥,她跟别人无冤无仇,大白天应该很难出事,只要你不纠缠她,她就很安全了。”薛华乐很清楚三哥对程思念来说才是最大的危险。

  薛华康不听,自顾自说,下次见到思念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她,让她注意安全。

  薛华安听完家人的话,没有插话,也没有发表自己的感想,见大家没其它想说的话,他先回房间了。

  除了已经去豆腐坊的爸爸和回房间的大哥,家里其他四个人都待在厨房没离开。

  “大哥上午没亲眼看到大嫂打人,无法理解我们亲眼目睹的震撼。”薛华乐总觉得大哥的反应太过平淡了。

  薛华康:“我能理解大哥的反应,换成思念扇人巴掌,我听了不会害怕,还会心疼思念手有没有打疼。

  思念怎么可能像你们说得那么凶残,绝对是你们污蔑,就算亲眼看到被思念扇成猪头的人,我也坚定是对方的错。”

  薛华乐给三哥一个“你没救了”的眼神。

  自从薛二柱被苗彩玉教训一顿,他见到苗彩玉都绕道走,队里没人敢泼她脏水了。

  集体劳动的时代,薛二柱作为劳动力,除非被打瘫痪了,不然没法躲懒,脸肿也要出门。

  他的脸被大家看见,想隐瞒都隐瞒不了。

  大家没看见他被扇脸的场景,上午两个妈妈吵架的声音,妇女们却是听见了,下工后告诉各自家人,这事情很快在队里传遍了。

  你说你招惹谁不好,偏要招惹那对母女,踢到铁板了吧。

  做人得积口德。

  薛二柱的事暂时过去了,队里通知了另外一件事。

  说是六月中公社里要弄个文艺表演,到时候县里领导会过来看。

  他们公社离县城最近,领导过来方便,大家并不觉得领导过来多稀奇,领导平时就会来看看。

  都不用驻公社干部或者驻大队干部,县里的干部当天来,当天走。

  文艺汇演让大家自发报名,通过的就能上台表演,上台表演的节目会评前三,前三有工分奖励。

  所以能登台表演的社员和知青都有工分,不如一二三多,算是个参与奖,提高大家积极性。

  苗彦庆看了通知,回家把消息告知闺女,问闺女有没有参加表演的意向。

  不是让女儿单独表演,是让闺女参加对唱。

  今年表演有个打头节目,山歌对唱。

  说是姑娘小伙各要五十人,条件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未婚男女。

  报名时需要当场唱几句,唱得难听不给通过。

  参与山歌对唱的姑娘小伙都能拿到二十工分,听说只要唱唱歌就能拿到二十工分,不少姑娘小伙积极报名。

  苗彩玉想也不想:“我有对象了,不去,让添明去吧,要是山歌对唱能让我少干点活,我就去,既然不能耽误劳动,我不去了。”

  华安不是会报名参加山歌对唱的人,在她眼里这种节表演就跟相亲似的。

  她有对象,没必要去了。

  她就是想偷懒,不想劳动。

  苗添明:“我要去试试,有二十工分,能顶两天劳动。”

  他劳动挣来的工分粮食都归妈妈管,不妨碍他馋二十工分的奖励。

  赵美凤希望闺女能参加:“添亮年纪不够,他年纪够的话让他去试试了,就是唱歌,轻松得很,还有二十工分拿,如果不限制年纪,不限制有没有结婚,妈就带着爸一起去试试了。”

  她是真的想带丈夫去,一家五个人,每人二十工分,合计一百工分,有三四块钱了。

  自己妈妈的想法是有便宜一定要占,苗彩玉不把话说死了:“本来想着华安不报名我也不报名,现在看圆圆报不报名,她报名的话,我跟着报名试试,就当陪她去了。”

  “不是参加就一定能被选上,妈,你要有我们两个都选不上的准备。”她妈妈实在过于自信了。

  “唱山歌需要唱多好听,嗓门大,会吼就行了,肉肉嗓门大,一定能被选上。”她家闺女小时候嗷嗷哭都比别家小孩嗷得响亮。

  “妈,我说了我不一定去,圆圆去我才去。”

  赵美凤敷衍应了一声。

  她这态度,仿佛在说女儿不想去也得去。

  苗彩玉不想和自己妈掰扯了,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不浪费力气了。

  文艺表演前十天才发的通知,刚通知下去就有许多人报名山歌对唱,全公社符合条件的青年男女,九成都去排队报名了。

  剩下一成人是闷性子,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不爱凑热闹。

  这其中自然包括了薛华安。

  钱圆圆要报名,苗彩玉知道自己必须去了,顺便问薛华萍要不要去。

  薛家孩子只有薛华安和薛华萍符合条件,薛华康没满十八周岁,毛岁算十八了,不严格的话,只要嗓音条件过关,也能蒙混过去。

  报名的时间定在中午午饭时间,来报名的男女很多,大部分人带着干粮来的,没时间在家吃,怕错过报名。

  薛华康一眼看到人群中的程思念。

  程思念个头不高,老实排在人群的末端,已经排到前面的薛华康没着急找她,先排着队,唱歌通过,队长登记好了,他就去后面陪思念排队。

  不通过也去陪思念排队,主打的是陪伴。

  中午报名地点欢声笑语不断,陪着过来的薛华安,眼里都忍不住露出笑意。

  不是每个人嗓音条件都好,有些人唱歌要钱,有些人唱歌要命。

  苗彩玉几个人能笑死在报名的地方。

  或许单纯唱歌难听还不至于让人笑出来,附加报名负责人的简单点评,大家就笑得不行了。

  苗彩玉看几个伙伴神情紧张,安慰他们:“不用紧张,放轻松,嗓门放大点就行。”

  快轮到他们了,除了她还能笑得出来,圆圆华萍和弟弟他们都神色紧张。

  苗添明:“姐,你先打头吧。”

  苗家、薛家、钱家,三家适龄孩子都来了,没达到年龄要求的在家吃饭休息,不来凑热闹了。

  负责人有三个,男女们排成三队,有人唱歌的话,他们附近的人就会安静下来。

  苗彩玉先给他们打个头。

  她开口唱了两句,声音清脆悦耳又响亮,负责人夸了一句不错,让她写下名字和所在大队,通过就在这里等等。

  不识字的话,用说的,她说,负责报名的队长来记。

  苗彩玉识字,选择自己填,填好就挽住薛华安的手臂,找他去边上说话。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