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花出去的才是钱 狄利克雷
作者:米迦乐      更新:2023-09-14 12:00      字数:3532
  康家只有20斤鱼,康卫国弄了一个大水桶装鱼,借了一辆后面可以装货的二八大杠,右边放鱼桶,左边带闺女,一路潇洒的骑回家。

  张娅宁和冯婷婷也都去找自己的爸爸,张凤池是计算机系的教授,计算机系已经抬走了分到的鱼,这会儿也是用一台地秤给老师职工们分鱼。

  负责分配的人喊着:“各位老师不要急啊,拿了桶来装鱼的老师记得自家的桶,分不清的就写上名字,我给老师们称好,只多不少!称完了就给各位老师送货上门啊!”

  张凤池拎着自家的大水桶等在一旁,见小女儿来了,笑着说:“你怎么过来了?”

  “跟康妙玟和冯婷婷一起来的,康叔叔在塘里抓了黄鳝,带着康妙玟先回家了。爸爸,你怎么拿回去?”

  “等下分好了,系里用三轮车给送到家里。”张凤池指着旁边的三轮车,三轮车车斗里已经放了几只桶。桶的材质不同,有木桶、塑料水桶,还有装油漆的铁桶。称好了鱼,还有人往桶里放自来水,确保鱼还能活上几小时。

  张娅宁想到中午便能吃到鲜鱼,口水都分泌了许多。

  “妈妈的那份呢?”

  “你妈妈系里人少,已经分完了,也是用三轮车送到家。她刚回去。你大姐一姐呢?”

  “大姐在洗衣服,一姐去买菜了,妈妈没空买菜。我扫过地才出来的。”家里人多,姐妹三个都要做家务,妈妈很辛苦,要上课、备课,还要做家务,太累了。

  “那你等下跟我一起回家吧。”

  就是简单枯燥的称鱼看着也很有意思,一共就两种鱼,鲫鱼小鲤鱼大,但都是20斤,自由搭配。到了张凤池,他赶紧报上两种鱼的数量:鲤鱼一条,其他全都是鲫鱼。

  抓鱼的职工麻利的从大竹筐里抓出一条肥美的鲤鱼,放进大水桶;又刷刷的往里扔鲫鱼,地秤上的秤砣已经搭配好,少一条不够20斤,那么就再扔一条进去。

  秤砣一端翘起。

  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这是公家的福利,只多不少,到自己也肯定一样。

  职工麻利的将大水桶放上三轮车,“下一位老师!”

  张凤池认认真真的在一张活血止疼膏的一半上写了“张凤池”三个字,用小剪刀仔细剪开,贴在水桶外面。另一半收到裤兜里。

  “娅宁,走了。”高高兴兴的骑上自行车,带女儿回家。

  等着吃鱼喽!

  这边冯康志也在等着称鱼。他从家里拎了一只木桶来装鱼,一旁还有同事跟他说话,“老冯,你这个木桶结实!”

  “秋菊从她娘家带来的,用了十几年了,结实得很!”冯康志老老实实的说。

  同事看了看他身旁的女孩:系里都知道冯家的女儿是收养的,但跟疼亲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同事们都不觉得有什么;这次孩子亲妈找上门来,老冯肉眼可见的憔悴了,孩子也瘦了一圈,怪可怜的。

  严秋菊在他们系里是个铁娘子似的人物,这次也没招,只能忍了,掏钱买个清净。

  同事拍了拍冯康志的肩膀,欲言又止。转头亲切的对冯婷婷说:“婷婷啊,来来,叔叔给你两根藕,刚挖出来的,回家让你妈妈做给你吃,好吃呢!”

  冯康志便问:“今年还分藕呀?”

  “藕就是那边挖出来的,不分,数量不多,就挖几百斤卖。我过去的时候都快卖完了,只抢了几根。”

  冯康志掏钱包,“多少钱买的?我给你钱。”

  “老冯,你这就没意思了,我给孩子的,要你给什么钱?”同事翻白眼,“来来,拿着拿着。”

  冯康志笑了,“那谢谢你啊。婷婷,谢谢牛叔叔。”

  “谢谢牛叔叔。”

  藕节用布条扎着,手一提就行。冯康志回了家,将两根藕放到厨房,对严秋菊说是老牛送给婷婷的,可惜他知道消息晚了,没能买到。

  “老牛人还可以。”严秋菊指挥丈夫洗藕,两根藕一共8个藕节,切下来清洗,藕孔里很干净,几乎没有泥,洗干净后挑了两节梢头的嫩藕,做一道糖拌藕片,婷婷喜欢吃甜的。

  “中午就煮鲫鱼汤,煮三条,一人一条。”严秋菊有点恶狠狠的,“吃!大家都吃!”

  冯康志瞥她一眼,“煮四条吧,婷婷吃两条,她现在在发育,吃的多。”鲫鱼长得慢,这养了大概2、3年吧,他也不是很懂,反正一条大概1斤多,去掉鱼骨鱼头这些,两条鱼也就顶天2斤肉,能吃完。

  “你吃鱼头鱼尾巴。”

  “鱼头我包了。”冯康志笑嘻嘻的说。

  “晚上煮个莲藕排骨汤,你跟婷婷都多吃一点。”严秋菊之前以精打细算不吃亏出名,这次不得不掏钱给女儿的亲妈,都快把她气炸了!一边是憋屈,一边是心疼钱:早知道这钱还不如全花了呢!

  吃!都吃到肚子里!

  这天中午,庐州理工大学几乎家家都飘出了鱼香,100种鱼的做法争奇斗艳。

  康妙玟家也是做了鲫鱼汤,三条鲫鱼挤挤挨挨的躺在瓦罐里,奶白的鱼汤翻滚,鱼汤的鲜美气味飘在房间里,又从敞开的厨房窗户飘向外面。

  “中午吃大米饭,鲫鱼汤,爆炒鳝段。螃蟹放冰箱里,晚上清蒸给玟玟吃。”奚绣蓝分配好了,“下午你跑一趟,把那条鲤鱼送给我妈。”

  “这鱼这么大,爸妈一顿吃不完,又没冰箱,怎么放?”

  奚绣蓝一想,也是哦。

  康妙玟说:“要不,放在下面小卖部的冰箱里?给老板一块钱电费。”

  “也行。康卫国,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让妈砍一半做了吃,另一半你拎去放小卖部的冰箱里。多拿几个塑料袋,把鱼包严实一点,不要串味了,不然人家老板不乐意的。”

  “要不……”康卫国沉吟,“咱家现在也不差钱,我做钓饵一年也能赚小几千呢。这样啊,元旦咱们就不送别的礼物了,送爸妈一台冰箱,你看怎么样?”

  这话说的奚绣蓝心里十分高兴熨帖。倒不是她之前没想过送娘家一台冰箱,只是一台冰箱大几百呢,不是小钱,不好跟丈夫开口。而且她还要担心妹妹知道这事会埋怨她,姐姐送了冰箱,妹妹要送个什么才不至于被比下去?

  奚绣蓝没结婚的时候压根不会考虑这些,只是被妹妹埋怨了几次,搞得她十分难办,每年春节送年礼给爹妈都要先问问妹妹送多少礼物,不能比妹妹送的多也不能送的贵。

  所以她才一直没提,本来还想着下次见到妹妹问问,要不姐妹俩平分冰箱钱?这样奚绣娟也不会生气,她也能少花钱。

  不料康妙玟却不同意,“那是你孝顺你爸妈我爷爷奶奶的,她不高兴你就要考虑她的心情?”她算老几啊?

  “你这孩子。我跟她总归是姐妹。”

  “你孝顺你的,她孝顺她的。有钱多孝顺,没钱少孝顺,有什么好叽叽歪歪的?”康妙玟喝了一口鱼汤:真鲜呀!真好喝!

  奚绣蓝想想,也是哦,说的对!

  她其实没有发觉,自从女儿成了小天才后,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会跟女儿商量,俩口子几乎都不把女儿当单纯的孩子看待了。

  “也别非得赶着元旦了,我爸有私房钱,就今天买呗。妈,爸爸的私房钱不花白不花,你拿来孝顺父母不是很好吗?”康妙玟笑嘻嘻的看着老爸。

  康卫国也笑了,“什么我的私房钱?我有多少钱你妈知道的一清一楚。”

  有钱的女人就是不一样,奚绣蓝完全不用扣扣搜搜的攒钱,于是很豪迈的说:“玟玟说的对!不过这个钱啊,康卫国,咱们就说这是玟玟自己的钱,玟玟孝顺爷爷奶奶。”

  康妙玟先是不解,随即就明白了:第一可以避免奚绣娟又对姐姐不满,第一,奚绣蓝可以说那些奖金都是康妙玟自己支配的,大人可别厚着脸皮找孩子借钱。

  现实情况就是,自从报纸电视台纷纷报道她得到了多少奖金之后,家里来借钱的人以倍数增加,有的是亲戚,有的是邻居,人人都来哭诉,要么是生病想借钱看病,要么是家里房子不够住想借钱买房,还有想做生意来拉康卫国或奚绣蓝入伙的,吹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仿佛不投钱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

  别说康妙玟没见过这个阵仗,康卫国奚绣蓝也没见过这个阵仗,那段时间还是暑假,康妙玟不怎么在家,还算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康卫国奚绣蓝咬死那些奖金孩子自己拿着呢,坚决扛住了没松口。

  有钱的烦恼呀!其实10万算什么?80年代初的万元户到现在也很不稀罕了,更别说多少人早已达成了百万富豪的成就,甚至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是没有。

  只在普通人看来,10万那真是好多好多钱啦!

  康妙玟怕自己守不住钱,更怕父母最后还是抵不过人情或亲情,很干脆的将钱又花掉了,仍然在南园新村买了两套房子,这次没有全买顶楼,而是买了六楼五楼上下层,打算好了到时候装修建一个欧式的旋转楼梯打通两层楼,六楼当书房工作室,卧室在五楼,如此可以完美避免被楼上噪音吵到的问题,又能避免顶楼太热的问题。

  南园新村的房子特别抢手,如今一期已经卖的七七八八,她能买到两套还是因为很多人都选一、三、四楼,选五六楼的很少。

  还是找的康卫国的钓友帮忙选房子,这次没能买到300元一平方米的回迁价,但也拿的是400元的内部价,两套房子上下楼面积一样大,都有100多平。

  钓友都瞪大眼:好家伙!老康全款拿下4套房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