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钱外婆的虚荣心 陶哲轩
作者:米迦乐      更新:2023-08-22 15:01      字数:3498
  “我来看看我外孙女玟玟。”钱外婆又是高兴又是不满,“玟玟都上电视了,你们咋不告诉我和你爸?”

  康卫国挠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什么叫‘不是大事’?上报纸你们不告诉我们,上电视你们也不告诉我们,我看啊,你眼里就没有我和你爸。”钱外婆气鼓鼓的,“你小心眼,怕我们两个老东西沾你的光。”

  康卫国急了,“妈,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本来想着星期天跟绣蓝去看望您和爸爸的,您也知道,玟玟现在学习很忙,这马上又要考期末考试了。”

  钱外婆哼了一声,“别以为我不懂学校考试时间,期末考试要到6月底了,现在才5月份!”

  康卫国讪讪,“那……妈你要不要去家里坐坐?我现在没事就能下班了,绣蓝还要到6点才能下班。”

  “玟玟几点放学?”

  “她今天放学早,下午就两节课,没有兴趣班,但放学后她要跟同学一起去图书馆借书看。”康卫国跟人武部部长打了个招呼,提前下班了。

  老岳母来了,领导也很是通融,大方批准。

  康卫国推着自行车,走在老岳母身边。

  “玟玟她外公身体不好,脾气又坏,我每天照顾他就够累的,没时间往你家跑。玟玟现在出息了,我和她外公心里都很高兴。小孩子还是要多一点营养,绣蓝上次说给玟玟订了牛奶,我让你妹妹去她婆婆家买了一些土鸡蛋,你记着每天给孩子煮几个鸡蛋吃。”

  “谢谢妈。”康卫国很领情。康外公钱外婆是没来他家看望过奚绣蓝和康妙玟,但奚绣蓝每次回娘家,钱外婆都会准备一篮子土鸡蛋,说土鸡蛋营养高,给孩子多吃一点增加营养。逢年过节奚绣蓝给娘家送节礼,老两口也会偷偷塞钱给康妙玟。

  老两口也不懂什么营养不营养的,只知道鸡蛋是好的,生孩子坐月子都吃鸡蛋呢!还时不时的会从乡下收几只土鸡,肥西老母鸡在本地很有名气,吃虫子青菜的土鸡比饲料鸡“有营养”,钱外婆拎了一只麻袋,装了两只土鸡,说要给外孙女补一补。

  康卫国接过麻袋架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跟钱外婆聊着,报纸是来采访了,还来家采访他和奚绣蓝怎么教育出一个神童女儿来的。嗐,他俩有什么能耐教育孩子?他只有小学高年级水平,奚绣蓝也不过就是初中生,还不是孩子自己聪明!

  钱外婆又不乐意了,“那还不是我的绣蓝聪明,才生了玟玟这样的聪明孩子!”

  康卫国不敢有二话,连声说:“是是是,都说当妈的聪明,孩子就聪明,绣蓝随妈妈您,玟玟也随她妈妈。”

  康妙玟回了家,还没走进楼道便闻到一股儿香喷喷的鸡汤味。

  掏钥匙开了门,扑鼻而来的鸡汤香味。“好香啊!”她大声喊。

  “哎哟!我的玟玟回来了!”钱外婆笑着对她招手。

  康妙玟惊讶,“奶奶,你怎么来了?”康家祖父母过世很早,奚绣蓝没见过公婆的面,康妙玟从小就喊外公外婆是“爷爷奶奶”。

  钱外婆笑眯眯的,“我怎么就不能来?我来看看我的乖乖玟玟。”

  康妙玟笑了笑,“奶奶,你来看我,我可高兴了。”眼睛一瞥,她爹在厨房忙活呢。她不记得钱外婆有来过她家,父母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为什么外公外婆不到女儿家来,想来大概是不太满意康卫国这个女婿的。以“后世”的说法,康卫国也是个“凤凰男”了。他要不是走运正好退伍到省会城市,那是要返回原籍农村的。

  康卫国是农村人,学历也没有奚绣蓝高,在奚外公钱外婆眼里,自家女儿应该找个城里小伙子。康卫国要是没有一份好工作,以及户籍也已经转到大学里,那是万万配不上奚绣蓝这个城里姑娘的。

  在城里人心中,只有“有问题”的孩子(不论男女)才会找乡下人当配偶,因为目前的户籍制度还是子女随母亲,如果城里男孩娶了乡下女孩,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也会是乡下人,这是城里父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能解决户口问题的还是少数,找不到门路,你连塞钱都不知道往哪里塞。

  实际上,除去康卫国同志的农村出身,他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首先,是退伍军人,这意味着他很有纪律性,卫生习惯也很不错,军队是个大熔炉、大学堂的概念可不是瞎说的;其次,康卫国同志长得算是相貌堂堂,浓眉大眼,一脸正气,有农村娃的憨厚,也不至于显得很鲁钝;再次,康卫国同志现在可是吃国家饭的,大学正式职工,还能给奚绣蓝找份学校集体制校办工厂的工作,人脉也是有的,这几点优势可是不小。

  再说了,康卫国同志妥妥是个妻管严,这也是大大的优点。

  晚饭吃的鸡汤。

  钱外婆亲手撕了两只大鸡腿放到康妙玟碗里,笑眯眯的说:“多吃一点,一会儿再喝鸡汤。吃不完的放进冰箱,明天中午吃。”

  “奶奶,你也吃。”

  “你奶奶喜欢吃鸡翅膀。”奚绣蓝给钱外婆撕了两只鸡翅膀。

  钱外婆说:“我年纪大了,吃不得这样多肉。”

  “奶奶,鸡肉不腻的,你也吃,你也要补补营养。我跟你说啊,我现在在看医学书,要是快的话,明年我就能给你开药方子,我们先搞个食补的药膳方子,给你和我爷爷吃。”

  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哎哟,真是我的心肝宝贝!你有这个心啊,我跟你爷爷都高兴着呐!”

  “等星期天我跟妈妈去看你和爷爷。”

  钱外婆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爸爸说你现在学习紧张,就不耽误你看书了。”

  “也没什么要紧的,这个学期的课本我都看完了。现在就是要多看一点课外书,老师说很多出题的老师喜欢出课本之外的知识,特别是语文和历史。”

  “哎,好好。奶奶也不懂这些知识啊什么的,你好好学习,我跟你爷爷就高兴。”

  吃过晚饭,钱外婆便要告辞回家,康卫国骑自行车将老岳母送到二轻机械厂家属区。

  康妙玟问:“妈,奶奶怎么今天突然来了?我记得她没来我我们家。”

  “来过……对,搬了新家是没来过,以前我跟你爸刚结婚的时候他们来过。”

  “那他们之后都没来过?”

  “……小孩子问这么多干什么?去看书去。今天要不要洗澡?我给你烧水。”

  “洗澡。”妈妈遇到不乐意回答的事情就打岔。谁叫她还是个“小孩子”呢。

  康妙玟想着以前外公外婆大抵是不满意女儿的婚事的,想着钱外婆有意无意在她面前唠叨想要奚绣蓝招个上门女婿的事儿,其实……也不是不行,康卫国妻管严,没准会同意的。

  天气渐渐热了,康妙玟不想去澡堂洗澡,康卫国去买了个大木盆,在家里就能洗澡。

  奚绣蓝去烧水,一边跟女儿说:“你奶奶心里高兴,你给她长面子了。”

  她美滋滋的问:“我给你长面子了吗?”

  奚绣蓝得意得很,“那当然!现在就连厂长见到我都问,我到底怎么培养你的?我老谦虚的,就说我家玟玟一直很聪明的。”

  嘿嘿!确实很能满足虚荣心!

  洗澡的时候,她想着最近的事儿,媒体采访是紧追热点,热点很快就会过去,毕竟人类社会一天天的事儿特别多,国际要闻,国内大事,哪一件都比她一个小小“神童”重要。

  她体验了一把“热点人物”的高调,如果她真的只是个12岁的孩子,没准会就此沉溺他人的赞美,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不说从此停滞前进的脚步吧,心态必定会大有改变。10年前那个“第一神童”不就是如此吗?

  媒体吹捧神童,但不会在意神童是否能够承受这种全社会的过度关注——如果你不能及时调整心态,那说明你太弱了,你就算不得“神童”。

  人呀,真是奇怪!

  他们树立一个典型,希望这个典型是完美的,但又暗搓搓希望这个“典型”垮掉,这样,被他们亲手送上“神坛”的人也就被拉低到跟他们同样的高度了。

  后世的人们在网络上干过无数次这种事情。

  初一“天才少女”上了本地电视节目的事儿热闹了大概半个月,终于慢慢销声匿迹了。

  庐州理工附中征询了康妙玟的意见,推掉了之后的所有媒体采访。还跟康卫国、奚绣蓝夫妻商量好了,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康妙玟的学习,确保她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不管是否“神童”、“天才少女”,最基础的还是她的学习成绩,如果她的学习成绩下降了,那么一切都会化为灰烬,还会有人恶意满满的说,不过是走运而已。

  过多的采访影响康妙玟的学习日程,她已经觉得厌烦了。

  老师们都担心《伤仲永》重现,也担心无法说服康妙玟的父母,毕竟学校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还好,康卫国奚绣蓝都是很明白事理的人。

  亲朋好友们见到康家夫妻俩,都笑着说你俩可是生了一个不得了的闺女呀!也有舔着脸要康妙玟为他家孩子辅导学习的,都被康卫国和奚绣蓝两口子挡了回去了:我闺女还是个孩子,她天天试卷都写不完,哪有时间辅导你家的少爷小姐!

  他俩不管亲戚朋友如何说,坚决不松口。也不在乎这些人没有达到目的会不会背后说怪话,只要不舞到他们面前,当没有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