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送银
作者:炸猪排      更新:2023-07-17 07:33      字数:3331
  万物静默,唯有天边一抹孤冷月色,陪伴着林府的寂寂院落。

  昏暗的屋子里,有人双眼紧闭平躺在床上,看起来睡得并不安稳,不仅眉头紧皱,额角处也全是细细密密的汗珠。

  就在这时,一阵风风火火的拍门声猛然响起,栖息在院落里的野鸟们,呼啦啦全都飞了起来。

  这声响,惊的楚越一下子睁开眼睛,从梦魇中彻底抽离出来。

  他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按下满腔烦闷,转头去看滴漏,才发现这会不过寅时初刻,并未到素日起床的时候。

  可站在廊下的梧桐,见屋内仍旧没有亮起烛火,又动手噼里啪啦拍起门来。

  “楚公子,楚公子,快起来了,老爷吩咐请你去幽篁馆呢。”

  听明来意后,楚越顿时有些无语,难道答应做赘婿后,连觉也没资格多睡一会了么?

  “别拍了,就来。”

  他带着怨念朝门外喊了一声,便麻利地起床洗漱。待收拾好,赶到幽篁馆后才发现,林如海这厮真是老奸巨猾。

  算上楚越自己,此时幽篁馆里一共有五个人,均是样貌不俗的翩翩少年。

  林家所出不过一位千金,此时却招来五位赘婿。其余四人理所当然的,在看到姗姗来迟的楚越后,面上看起来热络周到,可眼底却都暗藏着隐隐的敌意。

  原来在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上,做赘婿还是要竞争的。

  人到齐后,林管家便出来为几人做了一番引见。楚越这才得知,赘婿预备役中,有林家宗族出五服可通婚的林琅,扬州书院的寒门才子宋泽茗和陆文昊,还有江南下属边远郡县的县令之子赵士霖。

  这人选可谓是能找的都找了,最后就看是谁最得林如海的心,能成为他掌上明珠的如意郎君。

  要够上林家赘婿的标准,礼乐射御书数全都要精才行。因此,林管家事先聘来的先生们,在这会就全部到场,开始安排起每日课程。

  赘婿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来的!

  从先生们安排的时刻表中能看出,从今往后几人要日日起早贪黑,学习各种技能,除了吃饭睡觉没有丝毫停歇的时间,简直堪比御书房的太子预备役们。

  纵使给人家当赘婿不是楚越的本意,可想通后为了能留下来,他也只得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日日三更灯火五更鸡,跟着其余四个人做文章练拳脚,什么都不落下。

  日子就这样如同流水般快速逝去,京城也迎来了气候宜人的初秋。

  荣国府里,因贾母今年收到的中秋节礼里,有一些这时节里很招人稀罕的果子,便邀着小辈们过来一起品尝。

  贾府的三春,薛、林、史三位姑娘,并珠大嫂子李纨,还有最受宠的宝玉,全都来了。

  满满一屋子水灵灵的女孩儿,又都是爱说爱闹的,铜铃似的笑声就没停下来过。贾母坐在上首,望着这些鲜嫩活泼的面孔,心情紧跟着愉悦起来,沾满暮气的身体好似也轻便了许多。

  果子性凉,身子向来虚弱的黛玉不敢多吃,只略尝了一口,就坐到贾母身边,和诸位姐妹一起说笑。

  屋子里正热闹的不可开交时,王熙凤突然火急火燎地走了进来,脸上的神情不怎么好看,更没了素日里的丹唇未启笑先闻,直到贾母看过去,才勉强挣出个笑模样来。

  “哎呀,老祖宗大喜,林妹妹大喜,扬州林姑爷家里来人了,拿了好些箱笼,怕是给您带了不少好东西呢。”

  “扬州?”陡然听到这个词,贾母还有些意外。

  实在是因为扬州路远,除了每年年末林家会派人送来整年节礼外,平日无要事是不会上京来的,就连通信也很少。

  “快请进来!”

  立即就有丫头过去打帘子,接着几位仆妇鱼贯而入,除了最前头一位,剩下的手里都抬着大箱子。

  “请老太君安,多年不见,老太君风采依旧。”

  说话的竟是林如海的奶嬷嬷安氏,她如今年事已高,早就安心呆在林府颐养天年,今次却千里迢迢赶来京城了。

  贾母额角突的一跳,意识到林家人此行的不对劲来。

  “原来是你,上回见你还是敏儿成婚之时,如今竟都过去二十几年了。”

  而坐在贾母身边的黛玉,此时已是泪盈于眶。自来京城后,她已经有两年多没见过林府的人了。

  “老太君还记得老奴,是老奴的荣幸。这回老奴是奉海哥儿之命,专门来京探望咱们家小姐的,顺便捎上给各家的中秋节礼。”

  安氏先回了贾母的话,这才转过头看向黛玉。这个她亲手接生出来的女孩儿,小小的一团坐在那里,眼里的泪光点点,看的安氏一颗心,像泡在坏了的酥酪里,又酸又涩。

  “小姐……长大了些,比幼时要白上许多。”

  黛玉也站起来,朝安氏福了一福,哽咽到:“嬷嬷依旧年轻,只是多了些白发。”

  因诸人都在场,两人默契地打过招呼,便不再寒暄,只等结束后好单独相见。

  刚好趁着众人都在,有些事还是得当着面说才对。

  “我们小姐借住贵府打搅,已有两年多了。老爷往往想起,都感叹自身还正值壮年,却要老太君帮着照顾女儿,心里十分惭愧。”

  安氏边说话边回身抚掌,身后的仆妇见了,立马将抬进来的箱笼打开。

  “老爷说,有夫人的关系在,原本不该这么外道,可我们小姐从小娇生惯养,身子又不如别个壮实,家里养的精细,花费自是不低,如今在贵府借住两年已是打搅,万不能得寸进尺,还要府上养活,便派我来将小姐的花费补上。”

  白花花的银子刚漏出来时,贾母的脸就拉了下来。安氏的一番话,更是让整间屋子的空气都凝滞了。

  林如海的意思,明显就是在怪责贾府没有好好照顾黛玉,更是有当面打脸的成分在。

  本该出来圆场的王熙凤,此时却站在一边,连头也不敢抬。

  这种事本该她先出面将人安抚好,再单独带到贾母面前,几个人一起悄悄解决的。万不该大庭广众之下,还有亲戚在场,叫人如此给整个贾府没脸。

  可对方是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奶嬷嬷,且不说不怕自己,更不会像贾府婆子那般容易恐吓。人家直接亮出御史府的牌子,来者又都是客,三言两语说完,王熙凤就只得带人过来见贾母。

  “林姑爷多心了,我们府上是不如林家富贵,可到底也是国公府,玉儿是我嫡亲的外孙女,在这里的吃穿用度同宝玉他们是一样的,甚至有时比几个姑娘还好上一些,谁也不会给她委屈受。”

  这话惹得黛玉惊忧不定,直到安嬷嬷传来一个安心的眼神后,才稍微平静一点。

  眼看着贾母忍不住就要发火,为了避免场面太难看,还下不来台,王熙凤赶紧将小辈们,还有多余的下人都带出去,只留下安氏一人在此。

  “林姑爷若是对国公府有什么不满,尽可以直言不讳,拿银子糟践人是何意?当初敏儿身亡,玉儿那么小就没了亲娘,是他自己说再不续弦,我才想着把玉儿接过来养在膝下,以后婚配也能少让人家挑理,怎么我这还是给我们府上找不自在了?”

  贾母的话越说越严重,安氏虽不认同,可黛玉往后还是要在贾府借住的,不能把人得罪的太狠,便站在那一言不发。

  等到贾母消停后,她这才抹着眼泪开口:“海哥儿的脾气,老太君还能不知道吗?若不是气急了,怎会如此行事?前些日子,他在扬州遇到个从京城过来的同窗,那人不知从哪听来的,说我们姑娘在府上被下人说闲话,传的外面都知道了。海哥儿是个读书人,最注重清白和名节的,哪能忍的了这个?当下就派人进京打听,这一打听才知道,姑娘光入府那天就受了不少委屈。”

  黛玉进贾府那日,原本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可贾母万万没想到,王氏的眼皮子能浅成那样,居然因为以前和小姑子拌的两句嘴,就能记恨到现在,第一日就给了黛玉许多委屈受。

  进角门这事她也是事后才知道的,为此还责怪了王夫人一番。现如今被林家人当面提起,脸上还真挂不住。

  更别说安氏还将下人传的流言,什么打秋风的亲戚,刻薄小性儿,目下无尘,统统拿出来说了一遍。

  “其实老奴奉命拿银子来,还真没糟践府上的意思。小姐她天生就是个细心肠,住在亲戚家里更是敏感,下人的话,传多少回她信多少回,身子又不好,长此以往可怎么得了?以往为面子,老爷只在节礼上下功夫,今年拿了银子来,就当是给那群下人看的,还请老太君多体谅体谅我们老爷!”

  这一招声泪俱下的控诉,是贾母即使能想到也没法解释的,因着这份理亏,最后还只得收下银子。

  可凡事有一就有二,收下银子后,安氏又叫来两个丫头,说是会做药膳的,是林如海专门寻来为黛玉补身子的。

  这个理由更是推脱不得,贾母只能闷声同意,只是她心里也明白,林如海这遭算是和贾府离了心了。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