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
作者:春山有信      更新:2023-12-21 22:47      字数:6281
  “唉,军队之中最怕发生疾疫,人都病了,这仗还怎么打?()”

  有过领兵经历的李世民心有戚戚,本来他还想看一场精彩的以少胜多的对决呢!

  倒是葛洪等医者注意到了楚棠前面说的话,气候炎热、密林,暑热之时却是疟症多发,这难道便是疟疾发病的诱因?

  【军队人流密集,出现传染病还是蛮吓人的,比如赤壁之战就有人说曹操的军队爆发了瘟疫,战斗力锐减。】

  三国。

  梅开不知道多少度的曹操表情僵硬了一瞬,随即梗着脖子道:我便说周瑜是运气好,否则江东一群黄口小儿怎么会胜过我?▁()▁[()”

  曹植沉默了一瞬,心情有些复杂。虽然他爹不愿意承认,但是从头看下来,赤壁一战他们天时地利人和俱不占,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嘛!

  东吴。

  周瑜恢复意气,神情颇有慨然之态:“长江天险之险岂止在地形?南方物候料北人也难耐据江以图,曹贼能奈我何?”

  【当时西方国家还在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全面封锁,越南没法从国外买来抗疟药,本国又没有生产能力,他们一筹莫展,只好向我们求助。越南是我们的友邦,又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伟人对他们的求助很重视,决定将库存的所有抗疟药都拿去援越。】

  唐朝。

  “这伟人还真是他们的‘皇帝’!”

  李世民一派果然如此的语气,他就说,写出那样诗词的人怎么可能是一般人。

  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后李世民反倒放松了一些,也没对后世的援越举动感到多大不解,不说楚棠反复强调的阵营相同,在天可汗李世民的眼里,华夏是天朝上国,友邦有难前来求助,那当然是有必要施以援手的,柔远人则四方归,这是王道。他疑惑的是另一个名词:社/会/主/义。

  “楚姑娘说越南与华夏同属社会主义阵营,那后世的华夏也是社/会/主/义?西方国家为何要对我们进行全面封锁?”

  李世民敏锐地点出问题所在。封锁,那说明西方国家实际是处于强势地位的,这也和楚棠先前透露出来的信息一致。

  他心里有些烦躁,明知这是华夏衰败造成的后果,楚棠所处的时代也已然欣欣向荣,可作为当下的强盛之君,李世民还是觉得憋闷。

  “依楚姑娘的意思,这个‘社/会/主/义’应是和西方分属两个不同阵营,这两方在对垒?”房玄龄谨慎地说出自己的猜测。

  “不同国家分属两段阵营进行对垒,当时的国家关系有些紧张啊!”长孙无忌从中嗅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李世民闻言也慎重起来,诸国联系如此紧密,华夏之外另有旷野,寻访海外诸国的那步棋,俨然关乎千秋万代。

  北宋。

  梅尧臣对欧阳修说道:“先前我曾往刁景纯府中赴宴,他府上有一位吹笛的侍女,才艺双绝,此次却并未出现,一问才知是染了疟疾,无法见

  ()  客。我颇觉叹惋,只道宴会失色,可楚姑娘说的却是战时,形势危急啊!()”

  欧阳修点头,又道:前线艰苦,不过待援军将药送去情况会好转些吧!这屠呦呦竟能亲至前线,可见勇毅。?()_[(()”

  他颇为赞许地颔首,同样也没有对后世倾囊援越提出任何疑议。

  【但没想到的是,送去的所有药都没效果。】

  啊?

  众人没想到还有这样一出,刚刚还认为情形尚可的欧阳修更是觉得心态有些崩:“怎么会没用呢?还是全部没用。”

  汉朝。

  刘彻也愣了愣:“都无效?送去的药是坏的?”他眉头微皱,冲一旁的内侍道:“唤太医令前来。”

  听不懂了,得请个外援。

  【本来大家以为是带去的药有问题,但情报表示美军那边的抗疟药效果也不好。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病毒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时下的抗疟药都没用了。】

  啊这

  “就是说,这些药都医不好病?”

  众人的表情有些不好,疾疫是几千年来人们共同的记忆,更何况还是疟疾这种常见且恼人的病,大家的代入感非常强烈。

  张仲景和孙思邈等医者已经开始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来思考其中的关窍,他们此时共同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所有抗疟药都失效的情况下,屠呦呦要走的完全是一条前途未知的新路!

  【现在,美越双方都陷入了同样的困境,能否率先研发出抗疟药物成为左右战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财大气粗,行动很快,联合自家小弟成立了研究中心。我们这边呢也准备支援越南,于是在1967年5月23日召开全国性会议,下达研制抗疟新药的命令,代号523,也就是课本上提到的523项目,所以这项研究其实是有自己特殊的时代背景的。】

  秦朝。

  嬴政的食指在虚空中无意识地敲了敲,觉得有些不妥。全国性命令,上传下达会花不少时间吧?从自己的经验判断,始皇陛下觉得这项任务肯定不顺利。

  乡野。

  有些人觉得莫名:“那什么美/越战争,和我们没啥关系吧!要这么帮忙吗?”

  先前的送药他能理解,这帮着研究不至于吧?

  “嗐,楚姑娘不是说了,那个越南是我们的友邦,帮朋友呗。”一个青年人答道。

  “友邦也用不着这么帮啊!”发问的人挠挠头,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无法理解。

  【说到这里不得不顺便提一句,我们国家真的很有战略眼光。虽然美/越战争看起来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国家的疟疾当时也没那么严重,但是一方面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兄弟,另一方面,在所有抗疟药都失效的前提下,研制新药其实势在必行,不然我们国内同样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国人的生命安全一样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帮别人也是帮自己。

  这一点也很像陈薇院士援非抗击埃博拉,她知道这样死亡

  ()  率极高的传染病一旦蔓延开来迟早会危及国人健康,于是毅然决然奔赴非洲疫区,将病毒阻击在国门之外。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操作有点眼熟?抗美援朝不也是这样吗!朝鲜失陷,必然会对我们形成掣肘,所以我们选择迎上去,援助朝鲜,御敌于国门之外。】

  楚棠的声音有些微激动,是显而易见的自豪。众人看着水镜上放出的图画,只见一身戎装的女子站在断井颓垣之中,口鼻虽被掩住,露出来的一双眼却可见出坚毅而睿智的光芒,身姿挺拔,一派飒爽。

  “竟然又是一位女医者!”

  鲍姑忍不住站了起来,声音微变。她神色动容地望向水镜中的女子,只觉那女子似乎也正跨越千年的光阴遥遥看着她。

  亲赴疫区,疗治瘟症,这是许多男子都不曾做到的!

  而且——

  将病毒阻击在国门之外鲍姑有些失神,原来女子之力,亦可以用家国来铭刻。

  同鲍姑一样,许多其他女子亦为水镜中的陈伟院士心折,她穿着戎装,在最危险的地方行医济世,为国家建立勋功,这是时下的她们根本不敢想的事!

  她们心中忽然闪现一个念头:“原来女子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

  一时间,有人的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

  秦朝。

  被这样的豪情所感染的李斯难得有些失态,感叹道:“名为助人,实际亦可助己,先发制人,未雨绸缪,确可称眼光卓绝,深谋远虑。”

  嬴政默然,后世几次援外的事迹展现出来的高度令他侧目,他既有作为先辈,看到子孙有出息的欣然;亦有最为上位者,观看后朝施政的启发。

  他敛眉,将自己从情绪中抽离出来,给出判断:“援外实为助内,此举确有可取之处。后世诸国,牵连甚深。”

  李斯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不管是援越援朝还是援非,后世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便是将所有危险阻隔在国门之外,那就说明一国之险往往不限于本国,而随时有向外蔓延之势。

  李斯回忆起往常的灾异饥荒、流民动乱,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诸国远隔山海,怎么会波及得如此之快?!”

  从后世采取的行动来看,那影响简直就像是迫在眉睫!

  嬴政见他跟上了自己的思路,略带赞许地微一颔首,冷静地说出两个字:“马车。”

  李斯一下子反应过来最开始在水镜里看到的大铁盒子,宽阔的马路。这还只是他们看到的一角,若后世的车马座驾都是那样,各地路途岂不是大大缩短,各国往来岂不是愈发便利了?通则祸福相连,如若后世联系当真如此紧密,那普天之下,谁能独善其身?!

  想通了这一点的李斯顿时冷汗直冒:“后世的所有援救,其实都是自救!”

  君臣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慎重。寻访海外诸国只是一个开始,寻到后的交涉,才是应该长足计划的。

  汉朝。

  “御敌于国门

  之外。()”刘彻咂摸着这句话,越品越觉得和自己的心意。

  诸卿啊,你们看。?[(()”

  他向众臣分享着自己的心得:“打仗嘛,就要到别人的土地上去打,等到寇敌犯边,我们的边境岂不是要先遭折损?所以最好的是主动出击,将敌人阻隔在国门之外。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开嘛!”

  他灵活运用着从水镜里学来的战略名言:“我们要善于汲取后人智慧,先发制人,一劳永逸!”

  e……

  满朝文武被说得嘴角一阵抽搐,真就说什么都能和打匈奴联系上呗?向来只听说过汲取先人智慧的,这下好了,在他们陛下嘴里变成汲取后人智慧了!

  众臣难得哑口无言,但刘彻并不打算这样轻易让自己的话落在地上,他开始点名发言:

  “桑弘羊,你觉得如何?”

  桑弘羊心中叫苦不迭,哪能不明白自家陛下的意思,恭恭敬敬道:“陛下圣明,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臣知陛下心焦,军费方面,臣亦有所筹算”

  桑弘羊将准备的话小心翼翼地和盘托出,深觉打匈奴快成陛下的一块心病,也要成自己的噩梦了。

  乡野。

  刚刚对后世援越行为表示质疑的男子再次挠挠头,用胳膊肘撞了撞旁边的青年道:“嘿,兄弟,还真有用啊!”

  他是个庄稼汉,不懂什么家国大事,他只知道如果后世不帮助其他国家,自己同样会陷入危险之中,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帮帮呗!

  他甩甩脑袋,一面觉得后世人似乎生活得很危险,一面又觉得他们似乎被保护得很好。

  【三十五年,小半个世纪,医学的研究从来都不轻松,那么,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又是如何攻坚克难,研制出青蒿素,解决了疟疾这个千古难题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他们的成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李时珍率先抢答。

  “大医精诚,治病苍生,是医者的仁心与责任感支撑了她。”孙思邈捋须感慨着。

  东晋。

  葛洪摸摸下巴,小声道:“前代医学典籍的惠泽也很重要吧!”

  他不是贪功,是真的觉得青蒿这个字眼眼熟。

  太极宫。

  李世民语气认真:“523项目为国家所部署,国家的支持也很重要。”

  他思考了一下问长孙无忌:“你说朕也支持药王研究什么医学,他会不会来?朕还能设个孙思邈奖。”

  长孙无忌:?

  敢情设奖那事您不是说着玩的啊!

  他在心里抹了把汗,觉得自己陛下这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了一点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说别的,他对陛下半生戎马身上埋的那些个暗伤也有些放心不下,药王若是能来长安再好不过。

  想到这里,他劝慰道:“医者仁心,为苍生计,臣想药王会考虑的,当务之急还是先找到药王为要。”

  “辅机说得对,让底下人加紧动作去找。”

  ()  早被宣来同看的太医令默默地缩在一旁,心里又是纠结又是辛酸。

  陛下心心念念寻访药王,这是对他们太医署不满了啊!但那可是药王诶!大唐顶尖的医者,能见一面这辈子都值了。再说,孙思邈奖什么的,听着也很让人动心啊!

  东汉。

  医圣张仲景微微一笑,一派平和之气:“既是团队,协作互助也很重要吧!”

  【我们可以看到“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这一节。第一阶段,屠呦呦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又从其中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的身上测试抗疟效果。】

  东晋。

  葛洪摇摇头:“两千方药,无异于大海捞针。”

  “是啊。”鲍姑点点头:“药理上讲究君臣佐使,还需判断出是哪种草药最有裨益,其间种种,艰难不足为外人道。”

  她也是医者,通晓医理,最知道辨方识药的难处。听到这里,不由得对屠呦呦更为敬佩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屠呦呦是很舍得下苦功的人,脚踏实地。但有时候收获并不是及时性的,初始阶段的研究效果并不好。课文中隐藏了一些细节,我们来补充上。

  最开始,屠呦呦和团队其实将目标锁定在一个调味品——胡椒身上。】

  “胡椒?”嬴政狐疑着将目光望向夏无且。

  夏无且接收到君王的询问面露难色:“回陛下,臣未曾听说过此物。”

  嬴政眉心微蹙,一旁的李斯适时接过话头:“莫非是番邦异族之物?”

  中国之外,盖称为胡。嬴政点点头,又注意到前面一个词:“胡椒是调味品?”

  明朝。

  李时珍眼前一亮,他对胡椒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他新近编写的《本草纲目》中还收录过:

  “胡椒主‘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痛’,所疗之症有相类之处,但尚不能武断确认吧!”

  他揣测着,也有些说不准了。君臣佐使,一味药施治,他亦不好断言。

  【研究数据显示,胡椒对疟原虫的抑制率高达84%。这个结果让众人感到振奋,于是屠呦呦和同事带着胡椒提取物前往海南疫区开展临床试验,患者服药之后,头疼脑热的症状确实有所减轻。】

  “这成了?”众人露出了迟疑的神色。

  【但屠呦呦很快发现,病人的血液中还有疟原虫存在,这个引发疟疾的元凶并没有被消灭。】

  “疟原虫?虫子?!”

  梅尧臣一下子跳了起来。

  “她她她她她说疟疾是因为血液里有虫子?!”

  梅尧臣顾不得其他,撸起袖子猛盯着自己的皮肉看。他又想起刁景纯家那个染上疟疾的侍女,那样一个妍丽女子,血液里有虫子?!再想想诗圣杜甫也曾深受疟疾之苦,元微之亦多次染上疟疾,就连唐太宗亦曾得过疟疾,他

  们的血里都有虫?!

  梅尧臣眼前一黑,只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唐朝。

  元稹的脸色也有些不好:“我倒宁愿是疫鬼作乱,也好过什么虫子。”

  很多得过疟疾的人更是吓得当场抖了抖。这也太渗人了!

  唐朝。

  孙思邈也觉得有一些膈应,但面上还算镇定,他思索着:“《黄帝内经》曰,痎疟皆生于风,阴阳正邪相争,卫气与邪气相合则发病,此为疟论之要。但似乎后世认为,疟疾发病之因另有其他?”

  “疟原虫”他兀自沉吟:“疟原虫在血中,是否亦可算一种外邪?但这疟虫又是如何到血液中去的呢?他们又是如何看出血液中有疟虫?”

  孙思邈心中疑窦丛生,只希望水镜能多讲一点。

  【同事心灰意冷离开了,屠呦呦却没有放弃,她从胡椒的各个部位提取了120多个样品,逐个实验,但每一个都宣告失败。】

  “等等——”李时珍顾不得叹惋,他瞪大眼睛:“胡椒身上能提取出120个样品?!”

  对于某些名词的陌生并不足以阻止他理解这句话,自然也就更让他惊讶。胡椒他很熟悉,这个东西竟然能提取出120于种东西?!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李时珍觉得不可思议,又忍不住有点眼红。他听得出来,后世的医药钻研和现在并不相同,可那种令他们匪夷所思的钻研方式,对医者又有着无可救药的吸引力。

  一时间,李时珍的呼吸都有些灼热了。

  【经过了这次打击,屠呦呦才将目光投在了青蒿之上。但实验结果还是不尽人意,青蒿的抑制率还不如胡椒。

  屠呦呦没有灰心,她觉得这么多民间方子提到青蒿肯定有它自己的道理,她充分相信几千年来的中医药智慧,于是带领团队大量翻阅文献,寻找答案。

  终于——!后来被展示过无数次的一段话出现了。】

  只见水镜中画面切换,一段简洁的话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之,绞取汁,尽服之。

  ——葛洪《肘后备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