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 不离不弃
作者:行而不辍      更新:2023-09-23 21:44      字数:3171
  秦始皇此时的表情也十分不友好,天足还得被人攻击,这都是什么玩意?

  别问,问也是不知从何说起的好。

  【不提了不提了,一不小心就得说多了。我们的大明马皇后也是个可怜孩子。马家逢变,马氏的父亲因为杀人避祸,将之托付给至关好友郭子兴照料。随着马氏母亲去世,马公也客死异乡,郭子兴也正式收马氏为义女。《明史》有载,马皇后仁慈智慧有鉴识,因而在天下纷乱的元末,郭子兴作为红巾军的一方统帅,在见到朱元璋时,想把马皇后许配给朱元璋,马皇后也是愿意的。】

  【先前在说明朝的时候大致提过,朱元璋祖上都是农民出身,后来家里实在是太苦,活不下去了,朱元璋出家做了和尚,可是那样一个兵荒马乱,重赋重徭的年代,谁又能轻松,就算是和尚很多事也避免不了。寺庙也呆不下去后,朱元璋开始游历四方,可以说,这样的一段游历让朱元璋开阔了眼界,也让朱元璋对天下百姓所遭受的苦难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为日后朱元璋能够得到诸多追随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朱元璋,之前沈悠提起他的时候有说过的,朱元璋这个皇帝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皇帝里最难建朝的一个了之一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和尚,一步一步凭本事打下了一片江山,开创一个王朝。

  秦始皇还是挺佩服这种完全凭本事从无到有的人,朱元璋既然有这样的能力,不管他这个皇帝当得到底怎么样,都该肯定。

  吕雉心下想的是,同样是从无到有的开国之君,很明显刘邦和朱元璋在对待身边的人并不相同。不仅是妻子,连同功臣也是各不相同的态度。

  有才有能之人,无人不敬,无人不佩,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开国之君。无论他在后面的统治中到底犯了什么样局限性的问题,都得服他开创一个王朝。

  刘彻怨念的是,贤后什么的,他的卫子夫何尝不是倍受称赞,天幕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他?到他!

  【朱元璋的心狠手辣,后世那是公认的,但马皇后的德行,也是无一不让人竖起大拇指的,可以说,在朱元璋最艰难的时候,是马皇后陪着朱元璋走过来的,甚至更可以说,如果没有马皇后,朱元璋早就死了。对啊,朱元璋能够娶得马皇后,是因为他投奔了郭子兴,因为朱元璋的骁勇善战,让郭子兴有了爱才之心,这才收了朱元璋为义子,再将马皇后嫁给朱元璋。】

  【但郭子兴这个人有很多问题的,性情暴躁,忌才护短,又好听谗言,迟疑寡断,在别人的挑唆下,也曾多次猜疑朱元璋,对他加以斥骂。有一回郭子兴将朱元璋关了禁闭,因为朱元璋的才干而忌恨朱元璋的郭子兴的儿子们更是直接断了朱元璋的吃食,马皇后无法,只好偷饼以救夫,那刚出炉的饼子是有多热,马皇后藏在胸口中,忍受着这样的痛苦,也只是为朱元璋活命。】

  提起这些过往,朱元璋自是心酸无比,沈悠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如果没有马皇后,他朱元璋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在朱元璋的心

  里,他这一生最亏欠的人莫过于马皇后,可是有些事,朱元璋有时候也说不清,道不明!

  【不仅如此,据《明书·懿文皇太子纪》记载:朱元璋与陈友谅对战时,曾被对方追击受伤,马氏背着伤重的朱元璋逃跑。于生死之间,马皇后从来没有舍弃过朱元璋,这是何其的难得,又怎么能不让朱元璋牢记在心,将这一个不离不弃于他的妻放在心上。】

  【朱元璋一步一步的走来极是不易,身为朱元璋的妻,马皇后从来都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领大军渡江,马皇后和将士的家眷仍留守和州。】

  【当时长江交通线被元军切断,和州孤立,这样的情况下,最难的就是安定人心,马皇后审时夺势鼓励将士,抚慰眷属,得以稳定后方。攻下集庆以后,朱元璋是没有家底的人,一样样都得自己准备,冲锋在前线的朱元璋也是顾不上后方种种,马皇后组织将士的家眷们准备后勤种种,更是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

  【元至正一十年,陈友谅率兵东下,直逼江宁,朱元璋亲自领兵抵御。当时的天下各方诸侯,可以说一开始朱元璋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强敌兵临城下,城中的官员、居民有的打算逃难,有的忙着窖藏金银,囤积粮食。马皇后却镇静自若,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来犒赏士兵,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后勤重要吗?那是相当的重要。作为行军打仗的那些过来人们,很清楚的知道安定后方,供应上后勤对前线意味着什么。

  【为妻,马皇后同朱元璋共度患难,生死与共。打天下,马皇后更是为朱元璋看顾好了后勤,为他安定后方。要知道刘邦打下天下后,那是肯定的告诉天下人,萧何为首功。后勤的重要,这些功劳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却不然。前线交战,打的是明刀明枪,后方供应的是前线所需衣物、兵器、粮食。但凡这些供应不上,后果自不必说了。要不怎么会有那么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正是因为如此,当朱元璋登上最高位,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即封马皇后为后。朱元璋的喜怒无常是史书上出了名的,而明史有载,能劝得住朱元璋的人除了马皇后也就是太子朱标了。有一回朱元璋手下的参军郭景祥守卫和州,有人告密说他的儿子拿着槊想杀他的父亲。朱元璋听后大怒,想要杀了郭景祥的儿子。我们都知道明清时君主集权达到了鼎顶,就朱元璋的行事,听风就是雨,他就不怕杀错了人?以前在讲李世民的时候听着贞观时期的君臣慎刑,那会儿真没有感觉,然而一比上朱元璋听风就是雨的操作,你就说慎刑好不好吧!】

  本来,朱元璋对沈悠细数马皇后的功劳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他的皇后从来都是这样的能干,他比谁都要心里有数。下一刻自己惨被拉出来对比,还是跟李世民对比。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人皆心之向往,那是真不错,可谁规定的说,他就非要像李世民学习了?明明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付功臣们的手段当然也不能一样!

  【马皇后

  就很明白一个道理,

  人死不能复生,

  就算是杀人凶手那也得找着证据,证据还不能只是人证,须得人证物证俱全,过三司会审,那才能处以死刑。于是马皇后劝说朱元璋:“郭景祥只有一个孩子,别人告密的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景祥的后代。”朱元璋认真了解情况后,发现他果然是冤枉的。】

  【慎刑之道,并不是要放过犯罪的人,而是为了避免冤枉好人。朱元璋的性格从这件事里就能窥探一一了,并不是一个能够约束自己,做到以己守法的人。相反,他像是为了昭示自己贵为皇帝的无上权利一般,听闻一些事,也不管真的假的,只要他认为不对,第一反应就是杀人。】

  【其实我对朱元璋这位皇帝的感观是挺复杂的。要说能力,能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一步一步灭了各方势力,一统天下,开创大明,成为开国之君,这样的本事古往今来的皇帝中独一个刘邦跟他是差不多的。有人会说,朱元璋有什么本事,仗都是别人给打的。笑话,朱元璋能让那么多有本事的人为他所用,这就是本事。同时代的诸侯那么多,怎么就没有人把那这些能人收伏了,偏就朱元璋能用好他人?技不如人就得认一声服。然,朱元璋性格中的缺陷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他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也是一个眼里不容沙子的人。好像在他的世界里,非黑即白,容不得灰色存在。】

  朱元璋听到这儿,一个眼神瞟向同样透着无奈瞧着他的儿子朱标,“怎么?你不服?”

  “儿只是希望父皇能够控制一下。世间诸事本就不是非黑即白。”朱标无奈的劝着朱元璋,朱元璋挥挥手道:“去去去。别拿当官的这套说辞来对我指手画脚,我还能不知道底下那些当官的,经商的都是什么人,但凡我们要是不捉严一点,他们就能从百姓身上剥下三层皮,只会留百姓一口气。”

  微微一顿,朱元璋继续道:“你,别让那些文人说昏了头,他们哪怕没有受半分委屈也能叫苦连天。你问问他们,他们不想当这个官吗?为什么他们想当官,不就是图名利吗?名,可以,我能给他们,可这利,要跟老百姓抢利,我断然不会答应。我定的俸禄低,低得他们养不起一大家子?为什么他一大家子就得他自己养?”

  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