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4 章 生死相争
作者:行而不辍      更新:2023-09-23 21:40      字数:3265
  在这一点上,他们真没有自信。

  不过,他们需要为他们殉情的人吗?

  完全不需要的好吧!

  【幸得身边的人得死,冯太后并没有被烧死。但也不省人事,好在抢救及时,冯太后被救了回来,冯太后似乎也从生死之间有了醒悟,没有再一味求死。随着12岁的拓跋弘登基,是为献文帝,冯氏被尊为皇太后。正所谓主少国疑,也有那野心勃勃的人企图对付他们孤儿l寡妇,阴谋篡位。】

  【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三番四昭其野心,朝中上下都知他的野心,冯太后早有察觉,迅速秘密布置,在乙浑准备谋反时,定下大计,下令拓跋丕、陇西王源贺和牛益等人率兵收捕乙浑,镇压叛乱。经由此事,让人看到冯太后果敢善断的政治才能。这一切对冯太后来说只是开始。紧接着冯太后再露锋芒,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真想问问那些为了避免所谓女主擅政的皇帝,你们到底是希望你们的妻儿l撑起被你们没来得及安排的天下,或者希望你的江山被人取而代之?】

  这个问题,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答案。

  反正在秦始皇看来,他要是生不出个能干的儿l子,有个能干的儿l媳妇,撑起他大秦的江山,挺好。

  刘彻拧紧了眉头,他一个首推留子去母的人,真以为那样的想法是在最后才确定的?

  与之而来刘彻须考虑的问题难道不是,他的女人果真能撑得起江山天下?既然撑不起,与其留她最后极有可能毁了大汉的江山,不如先一步解决。

  赌一个女人像吕雉或者像他的祖母窦猗房,刘彻不乐意赌。

  北魏时作为主角的北魏孝成帝,心里是高兴的,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英年早逝,一切或许他都没来得及安排。外忧内患之下,他那还年幼的儿l子能不能担得起天下,只看乙浑欲起兵,出面的是冯氏,他便明白,亏他有一个好妻子。

  对于李世民,不好意思,这个问题他不需要考虑,因为他后继有人!

  沈悠已经很肯定的告诉他了,他的儿l子将来会担起大唐江山,会把大唐江山扩张。

  女人嘛,厉害的用之无妨,儿l子没用,母亲来凑,也不是不行。

  【冯太后这次临朝听政,前后仅有十八个月的时间。她凭借多年宫中生活的阅历和非凡的胆识,稳定了北魏动荡的政局。北魏献文帝皇兴二年,长子拓跋宏出世,尚且年轻的冯太后开始停止临朝,打算饴儿l弄孙,安度晚年。14岁的北魏献文帝得以亲政,只是怎么说呢?男人,他们自己有多少女人从来不觉得少,偏偏对于女人却苛责之极。此时的冯太后才二十来岁,未来的人生漫漫长,加这鲜卑族本就不像中原那样,对女子诸多苛责,因而冯太后很是注意那些美貌的男子,以便选来作伴。可这些宠臣男侍却被献文帝接二连三喝斥。不仅如此,献文帝同时也在朝中提拔有才而不为冯太后所不喜之人,以结成自己的心腹。】

  这操作,嗯,倒也不能说不正常

  ,前提也必须得是冯太后不争。

  【皇帝嘛,当上了就不希望有人和自己分权,献文帝管冯太后的内侍,也是为自己亲爹抱不平,但凡不过分,冯太后都会理解,自然,皇帝也该理解一二是吧。毕竟冯太后也表明了态度,人家没想跟你争权,这连临朝都停止了,可见她只不过是想为北魏好,稳定了时局,天下终将会交回到拓跋氏手里。】

  【献文帝,该怎么说呢?他却直接把冯太后当成了自己的敌人。冯太后这宠臣中有一位名叫李弈的官宦子弟,长得仪表堂堂,又多才多艺,善解人意,重点更是,他在朝堂甚有声望。献文帝对那么一个人是极为不喜的,认定李弈淫/乱内宫。】

  【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秋,李弈的兄长,尚书李敷的好友和同宗-相州刺史李欣因罪被告发。李欣为自保平安,自陈李敷隐罪二三十条。献文帝借机下令,将李敷兄弟打入死牢。同年冬,李弈与哥哥李敷、堂兄弟李显德等人同时被杀。】

  【这事可真是巧呢?事情正好就落到冯太后的宠臣头上,而且只有告发,并无实证,看起来像什么?像是献文帝为了出心中的恶气,让人操作这一系列的事。换成谁能乐意?】

  乐意是不可能乐意的。

  一国太后,还是不要求守寡的鲜卑族,不过是养几个男侍罢了,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不影响到北魏朝的安定,管冯太后要养多少男人,那都不是个事儿l。

  偏北魏献文帝这么明摆着不让冯太后痛快,冯太后能忍吗?

  【《北史·后妃传》载,献文帝诛李弈,“太后不得意”。后来,献文帝又把李欣擢为尚书,参决国政。看看这操作,这不明摆着在跟冯太后下战书吗?似乎在无声的宣告,对,你的男侍是我所杀,我还要把坑了你男侍的人提拔起来,为我所用。而且,如今冯太后也不是无权无势,献文帝就敢这么样对冯太后了,一但将来冯太后再无权势,这北魏还有冯太后的立足之地?】

  【一但关系生死,是个人都不能忍!冯太后利用自己的声威与势力逼迫献文帝交出皇位。献文帝本人聪睿夙成,刚毅有断,并自年少时就已处政甚雅,举朝称善。但生性喜好黄老(道)、浮屠(佛)之学,常常与朝中士大夫和沙门(僧人)一起高谈玄理,也给人一种雅薄富贵、厌倦国政、不以天下事为意的印象。所以,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冯太后借机逼得献文帝,如此,献文帝才真正见识到,一但冯太后不想让他当好这个皇帝,他能不能当得好。】

  对此,无数人认同沈悠那一句话:献文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眼看不敌,献文帝也不打算就这样乖乖的如冯太后所愿,皇位他是坐不住了,他却打算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这当然不行,群臣们坚决反对,献文帝只好作罢。最终只能将皇位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正如《魏书·天象志三》所说:“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北魏献文帝皇兴五年八月,太子拓跋宏即位,即是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献文帝自己则做了太上皇,这一年,他

  只有18岁。】

  提起太上皇,

  那必须有人想到华夏史上第一个太上皇,

  刘邦他爹。

  【一听太上皇,都想到谁了?想到谁都没有关系,献文帝这个太上皇可不是那退了位就啥权都移交出去的人,恰恰相反,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让献文帝亲自处理朝政,并为献文帝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区别于汉高祖之父这样虽为皇帝之父却不统治天下的“太上皇”。皇帝也好,太上皇帝也罢,最重要的从来都是手中的权利!】

  相当正确,别管是什么样的名号,权利在谁手里,谁才是那一个真正掌控整个天下的人。

  【冯太后何等的聪明人,能不了解这个道理?眼看她是把献文帝逼得退位了不错,献文帝依然掌握天下大权,已然出手逼过献文帝的冯太后不知,一击不中,不能将敌人完全击溃,极有可能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眼看献文帝越来越得民心,这种情况下,冯太后怎么办?】

  这还用想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二十三岁的献文帝驾崩。对于献文帝的死,当然有人怀疑是冯太后所为。确实,冯太后有这个动机。可这权利之争,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管怎么样,随着献文帝的死,皇权的争斗划上了一个句号,北魏还在。成为太皇太后的冯氏,须考虑的是如何安定北魏。所以,冯氏再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的政治核心。】

  多少男人听得一僵,权利相争,这真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女人有时候狠起来那是男人都比不上!

  【已年过而立的冯氏,无论才识、气度还是政治经验,都更加成熟。冯氏再掌朝纲,面临着新的挑战。献文帝死后,政局动荡起来。早先献文帝作为太上皇帝执政时那是相当有志气的想大干一场,因而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这一系列的操作本来是没有多少问题,贪官污吏本就该诛之。可这贪官污吏杀得掉吗?献文帝一死,他所整治的贪污犯罪,在其死后再次屡起,也使北魏统治面临潜在的威胁。】

  【为了北魏长治久安,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冯太后恩威兼施,充分施展了她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才干。冯太后是怎么操作的呢?可以这样总结:不法者再一次依法处置,该徙边的徙边。为官清正廉洁者,则得到不同程度的表彰和赏赐。另外,对待威胁她地位的人,赶尽杀绝。没有威胁的人,恩威并施,收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