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诟病
作者:行而不辍      更新:2023-07-17 07:08      字数:3172
  沈悠摇头叹息的继续道:【司礼监啊,没有批红,所有的票拟都是假的,任何事情都推行不了。毕竟,票拟送上去,司礼监要是卡着不给,谁有什么办法?由此,可以知道当时司礼监的权利有多大。】

  【内阁作为一个咨询部门而诞生,因此内阁只能对各地送上来的奏疏提出建议,并不能够代替各机构提出各种庶政的实施方案。这就约束了内阁只能议政,并不能自主决断事务。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内阁像丞相制的代替品,却不是丞相。】

  【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听起来再威风又怎么样?从票拟诞生,由司礼监批红开始,从此大明的官员都得对这宫中的内侍们客客气气。跟司礼监对着干也不是不可以,司礼监用着各种各样的名目卡着你的票拟,你能如何?】

  【因此,大明朝真正的宰相成了宫中的这些宦官,司礼监的宦官。一手促成这个局面的正是大明朝的皇帝们。可是,这未必不是大明那些皇帝们想看到的。毕竟宰相之权,相比于对付起外臣来,宦官是什么?那是皇帝的家奴,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定他们的生死。最重要的一点是,宦官都是无后之人,皇帝更不用担心自己的位置被宦官夺了去。】

  【皇帝这种生物,实在不是等闲人可以比拟,指望皇帝像个正常人,比登天都难。宦官,不过是皇帝的棋子,需要他们的时候,皇帝能让他们大权在握,不需要了,就能弃之如敝屐。】

  【大明所谓的宦官专权,其实更是皇帝扶持起来管理朝廷的人。和之前的宰相不同的时,司礼监的人可以完全由皇帝一人喜好而定,无须受到层层约束。当皇帝对那个人厌弃时,也可以毫不犹豫的舍弃。大抵对于皇帝来说,这是最让他们高兴的事。有了宦官专权,既方便他们不尽皇帝的责任,又将恶名全都推到宦官身上。多好的一件事。】

  嗯,虽然,好像,确实是这样子没有错,但当皇帝的人,别管自己做了多少事,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完全被人扒光得一件衣服都不剩,自然免不了难堪。

  【票拟,批红的出现,似乎让大明朝的皇帝完全大权在握了,所以他们开始摆烂!既能不管事,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谁一辈子没有这样的追求。只不过有的人管住自己,有的人管不住。嘉靖显然是个管不住的,到后来他那儿子,孙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隆庆六年,张居正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他成为了大明朝的内阁首辅,这就意味着

  他拥有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基础。这时候的张居正已经在官场摸爬滚打快三十年,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把张居正打磨成一个圆滑变通,在很多人看来却是朝秦暮楚的人。对于张居正这个人,喜欢他的人,那是把他推上了顶端,不喜欢他的人,却是恨不得把他踩到泥里。】

  【有人会疑惑,也在想,张居正是个好人吗?我可以肯定的说,他算不得一个好人。那大家肯定就疑惑了,不是一个好人,那我为什么还要盘点他呢?因为对于一个政治家和改革家来说,用是不是好人来定义他,太片面了。】

  【作为一个臣子,张居正算是合格的吗?我觉得他是合格的。由他主持的万历新政,让几乎已经接近崩溃的大明朝缓了过来。咱们就细说说他主持的万历新政。】

  【吏治上,前面有提到过,大明朝到嘉靖时就已经有太多的官当着官却不作为,整日混日子,这就致使无论是中央或是地方的事都一拖再拖,拖得天下大乱。张居正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采取“考成法”。所谓“考成法”就是让官员把他们要做的事定立期限登记下来,一式三份,一份送往六部和督察院留底,一份送往六科,再一份送往内阁。推行“考成法”的效果便是,“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之前已经解释过“一条鞭法”了,就不细论。全国清丈,以令赋税相对均平,自此也解决了大明王朝的财政危机,让百姓不必再被人打着各种名目征税。】

  【军事上,张居正任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方逢时、李成梁等有作为的大将,以令边境安宁。对,戚少保最后被罢官,就是因为他曾经为张居正所重用,因此早是被贴上了张居正一党的标签,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提拔任用的官员,也包括戚少保。最终,戚少保没能再回到他心心念念的战场,没能再保家卫国,含恨病逝。】

  【万历新政啊,解决了明朝当时的问题,本可以作为一剂良药,让大明焕然一新。毕竟万历新政的效果已经摆在眼前,当时有人统计过,国库积银达六七百万两之多,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足够支用十年。效果如此显著啊,却在张居正身死之后,一切皆化为乌有。】

  谁人听着不觉唏嘘,实在难以想像这样一个大好的局面,竟然随着张居正的死去而消散。

  明万历时的张居正啊,听着自己的努力得来的结果,以及自己最后

  的结局,迷茫之后却笑了。

  他此生所愿无非是希望通过变法,解决大明的问题,以令大明朝延续,他拼尽全力做到了,可最后却被他亲手教导出来的帝王一手摧毁,只能说,他果然教不好人是吧!

  【诚然,哪怕或许在由他辅政的万历帝看来,张居正太过独断,总揽大权,让万历觉得天下人只知张居正而不知他这个皇帝。以至于,张居正死后,万历在那些因为张居正主持的万历新政损及利益的官僚们撕开一道口子后,如同饿狼扑食一般,将张居正所做的一切全都抹杀,企图将死去的张居正开棺鞭尸。好在,万历终是迫于舆论,最终没敢。可是,张居正推行的新政,对大明不好吗?杀人可以,万历更要将改革全都抹去,这不是等同于亲手葬送大明的江山吗?】

  是的,没错,作为一个皇帝,哪怕你恨那一个大权在握的人,你要杀他,可以,但是你是不是应该考虑天下呢?毕竟这个天下是你这个皇帝的不是吗?再说了,张居正是在死后遭万历帝清算啊,这实在是让朱元璋听得额头的青筋再也控制不住的跳动!

  “都是你的好儿孙,你的好儿孙。”朱元璋无二话,又打起朱棣。大好的江山啊,怎么就让后世不孝儿孙给葬送了呢?朱元璋好气,好气!

  “爹,大哥救命啊!”可怜的朱棣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唉,自来的改革,最好的结果莫过于类商君者。哪怕商君惨遭车裂,至少他的变法保留了下来。看看人家秦惠王,再看看万历帝,怪不得一个为后世得天下奠定基础,一个葬送天下。是的,万历帝死后24年,大明亡!】

  问,此是的万历帝是何想法,尚未成年,而张居正还活着的万历帝面对文武百官灼灼的目光,他想解释,却发现好像无从解释。要说他对张居正没有怨恨,不想从张居正的手里夺回属于他的权利,那定是骗人的。

  然而天幕说了,张居正主持的改革对大明来说是一剂良药,偏偏是他,为了收回权利,亲自将张居正铺好的局全都摧毁。要问万历皇帝想要大明灭亡吗?万历帝可以肯定的回答,他不想,他一点都不想。

  可是,却是他,把唯一能挽救大明的改革摧毁了啊!

  万历帝不由捏紧了双手,目光看向张居正,可张居正却道:“陛下,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臣虽主持改革,臣依然是臣。臣不否认臣有私心,可臣更多是为大明。臣尽臣所能救大明于危,来日陛下是信臣或

  是不信臣,那是陛下的选择。臣既已死,身后之事,臣也曾饱读史书,自然明白臣会是什么下场。&34;

  历来变法之人,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所以,张居正根本不怕。可下方听着他这番话的臣子,久久没有作声。

  【评价张居正,这真是一位极其复杂的人。毕竟张居正想要推动改革,必须要取得司礼监的支持,这就意味着张居正要讨好当时万历帝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因为只有得到冯保的批红,司礼监的支持,张居正才有可能放手大干。这也是张居正一直为人诟病的事。要知道,作为读书人,朝廷命官,朝中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看不起宦官,背地里没少鄙夷他们。】

  【当然,宦官们奉承人,巴结人的事,其实他们都没少干。看不起宦官的他们,但凡要是有骨气,那也就算了,偏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人不在少数。因此,他们也看不起张居正对冯保的奉承。当然,因为另一件事,令张居正成为了众矢之的。那就是“夺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