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2 章
作者:长亭渡      更新:2023-12-21 22:50      字数:3584
  宋声解释道:“这个啊,是用来做粉条的。”

  陆清疑惑地看着他(),粉≈hellip;≈hellip;条≈hellip;≈hellip;?那是什么东西?

  宋声形容了一下它的外观和口感(),“样子细细长长的,吃起来口感顺滑,尤其是拌上酸辣的调料,味道很不错。火锅,还有麻辣烫,里面都可以加。”

  “怎么从来没听相公提起过?相公会做吗?”

  宋声咳了一声,“暂时还不会,不过我先前在书上看过它的做法,已经让人去准备需要用到的工具了,到时候先招来一波人做做试试看,等到时候做出来了,可以作为这里的特产往外售出。”

  “这个叫酸辣粉的吃食好做吗?到时候相公不如教教我,酸辣口的东西味道都还不错,我也想尝尝。”

  宋声忍不住刮了一下他的鼻子,他的小夫郎如今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在他面前还是如此可爱。

  “等把粉条做出来了,我就教你做酸辣粉,这个做起来简单,主要也是靠汤底。你很有厨艺天赋,肯定一学就会。”

  被自家相公夸了,陆清脸有些红,他道:“那相公,做粉条需不需要我帮忙?”

  宋声摇摇头,“暂时不用,到时候我亲自过去盯着,先把这个工艺流程研究出来再说。”

  到时候很可能要批量生产,那就需要建工厂招大量工人了。

  粉条做出来,还要想法子把它卖出去。他觉得那个魏五郎还不错,能说会道的,人也机灵。到时候问问他愿不愿意来做工。

  清清说他上头还有五个哥哥,都是干力气活的,要是他们愿意,都可以来做工,给他们发工钱。

  宋声初步是这么打算的,晚上吃过饭之后他去跟团团和圆圆玩,先是举高高,而且他们重了许多,一段时间没注意,两个孩子都长高了许多。

  两个小娃娃今年已经三岁了,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大家族的孩子已经开始请先生启蒙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陆清试探的问了一句,要不要给两个孩子请个先生过来启蒙,毕竟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教授他们背诵三字经了。

  宋声想了想,三岁的孩子在前世大概可以上幼儿园小班了,但幼儿园小班其实就是最小的托班,里面的老师都不教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教认字,只是陪他们玩儿,教他们对这个世界产生认知。

  自己的孩子,他也想让他们活得轻松一些,这么早就鸡娃不好。

  “算了,团团和圆圆年纪还小,让他们快快乐乐的吧,不想给他们压力。”

  他努力升官,以后也能给他们两个争一个前途,孩子也能轻松一些。

  “好,那就听相公的。”陆清道。

  “回头有空的时候我多给他们做一些好玩儿的东西,团团的性子有些沉静,还是要多动一些才好。”

  说起这个,陆清就忍不住笑了,“还是别做什么棋了,换个别的吧。”

  宋声先前给两个孩子做的斗兽棋,飞行棋,跳棋,团团很喜欢

  ()  玩,总是拉着圆圆陪他下棋。

  可是圆圆天性活泼好动,坐着下棋没一会儿就玩腻了,不是站起来要抱抱,就是要出去玩。

  “好,我换个别的给他们做。”宋声也很头疼,前世他一直一个人单着,也没有过伴侣,更不知道如何养孩子。

  两个人又在床上说了会儿话,宋声最近一直很忙,都没空碰他,今天好不容易得了会儿空闲,早早上了床,聊完话宋声的手便抚去了他的后背。

  陆清把头埋在他的怀里没动,默许了他的动作。好几l天没做,他也想了。

  一番运动之后,两人出了一身的汗。陆清唤来宋晓备水,两个人又到旁边耳房洗了个澡。结果因为之前在床上的时候没尽兴,洗着洗着又做了一次,这次做完陆清是真的没力气了,回屋睡觉的时候都是宋声把人抱过去的。

  第二天一早宋声神清气爽的去上衙了,今天那些做粉条的用具应该都准备好了。

  他让李如成找了个地方,专门用来做粉条用。然后让衙门的几l个人到家里把昨天的番薯全都拉了过去。

  这些事情忙完之后,大半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中午宋声带着李如成在附近一块吃了个饭,俩人都没回府衙,吃完饭之后又到了做粉条的院子。

  他从怀里拿出自己画的工艺流程图,李如成找了几l个年轻力壮的工匠过来帮忙。

  这个做粉条的工艺还是很复杂的,而且十分费体力。第一步就要把番薯磨碎全都打成番薯渣,这番薯本来就很硬,切成块状之后再打成渣状,要费不少力气。

  其次是要将其磨出浆液,打浆时要一边磨一边加水。然后再用二到五尺长的吊浆布进行过滤。

  这过滤也是有讲究的,第一次过滤要把番薯浆对稀,第二次过滤要把番薯浆对浓,这样就能把番薯皮渣还有所含的淀粉分离开来。然后要在一个空置的地方静置两天,淀粉就会沉下去,上层浮着的清液完全篦掉,就能得到番薯淀粉了。

  这还只是整个工艺里面的第一大步,算是准备工作。光是这准备工作就十分繁杂,还耗费体力。

  好在他如今是通判,吩咐下去自有人手来帮忙,不用自己费什么力气,只是需要在一旁盯着,以防他们出错。

  他先指导到这一步,让这些工匠们先做着,等把淀粉做出来之后再指导他们进行下一步。

  他这边正在这处偏院里指导着工匠们开始磨浆,忽然有衙门里的人来找他,说是有人在府衙门口击鼓鸣冤,知府大人那边有事不在府上,他这才过来请通判大人赶紧回府处理。

  今天也是巧了,梁文昌的确不在府上,今日有一好友路过下辖县内,他赶去与好友见面了。

  下面的百姓状告到了府衙,知府大人不在,他作为府衙里的二把手,的确是要回去处理。

  叮嘱了一下李如成让他盯着下面的番薯磨浆,他就赶回了府衙。

  梁府后院。

  秋姨娘慌了神,她也是刚才收到消息,她哥前几l天弄出的

  那条人命,人家家里的人竟然跑到府衙去击鼓鸣冤了。

  这事儿前几l天她跟梁文昌说了,梁文昌虽然生气,但这事毕竟跟他牵扯上了,他还是帮忙出手摆平了。

  不是说把那个人的尸体连夜埋了吗,怎么还能被人找到?

  现在梁文昌又不在府上,这事儿又落到了通判那,老天怎么就不长眼呢,啥事儿都凑巧不站到他们这一边。

  她不能慌,要镇定,她后面背靠的可是知府,梁文昌应该比她更着急才对。就算下面是通判,那也大不过知府去!

  可惜她不知道,如今这个通判,可跟前几l任通判不同,虽然人家官职比不上知府,可人家手上却有一般人没有的金牌御令。

  别说是她,就是梁文昌,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宋声匆匆回到府衙,在门口击鼓鸣冤的老两口佝偻着身子正跪在大堂之上。

  这是宋声来地方任职之后第一次遇到案件,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由知府审理的。可肃昌这个地方本就贫穷且偏远,梁文昌又是个不理事的,遇到些案子也都是下面的赵游或者李如成代办的。

  如果遇到一些大型的案件,梁文昌会亲自督办,但他本就懒政,只是匆匆审理一遍,就直接判刑下定论了。

  宋声熟读律法,又有楚越这个在刑部理事的好友,审案的这一套章程,虽然他没有经历过,但还是知道的。

  按照流程问了几l句话,例如堂下何人,报上名来,为何击鼓鸣冤等等。

  老两口年纪有些大了,头发花白还有些凌乱,说起话来口齿有些笨拙,宋声又多问了几l句,才理清了这个案子。

  老两口是告有人杀了他们儿子,希望能够查明真相,还他们儿子一个公道。

  他们今天来的时候把儿子的尸体都抬来了,上面落了一层土,天气热,已经有些发臭。

  宋声用衣袖轻轻掩了掩口鼻,走进之后,揭开白布看了一眼,有些反胃。

  他第一次接触到命案,看到这么真的尸体,身体难免有些生理反应。但他出于职业操守,还是忍住了,经掩着口鼻大概看了一遍尸体,然后让人传仵作过来验尸。

  堂下跪着的老妇人还在一声声的哭着诉说,“大人,我儿子真的是被人杀害的。还被人埋到了西边的树林里,要不是前几l天下了场雨,埋进去的一只手露了出来,被路过的人看见,我们都不知道他去了哪!”

  老妇人旁边的老伴也道:“是啊,大人,我儿子失踪了好几l天,如今终于找到了,看他身上的那些伤,肯定是被人打死的。大人哪,你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求大人,一定要找到伤害我儿子的凶手啊!”

  ……

  临近中午,宋声才有空喘口气。遇到命案,实在是忙不过来。

  衙门里的仵作验尸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总结来说,这人的确是被打死的,甚至在死前被暴打过,光看那满身的伤痕就知道。

  要想找出凶手,还得从他这满身的伤入手。

  宋声中午饭都没吃,看过尸体的他实在没什么胃口。还有去了一趟停尸房,看了一眼这人身上的伤口。

  虽然尸体有些腐烂,但身上的伤还是很明显的。

  只是这些痕迹他越看越觉得有些眼熟,总觉得在哪见过。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终于想起是在哪里见过了。

  是王兆!

  他猛然发觉前几l日下村考察民情的时候回来的路上救的那个叫王兆的人当时身上也都是这种伤痕。

  难不成他们两个一样,这人生前也借过印子钱,被追过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