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
作者:长亭渡      更新:2023-11-13 20:30      字数:3576
  翰林院的人议论纷纷,都说蔡青云没有眼力见儿,非要招惹那群阉人,还挑了个二品大员都不敢惹的,这下惹祸上身了吧?

  蔡青云此时心里暗暗发苦,他也没想招惹刘公公啊。

  这会儿他也琢磨明白了,最近他一直都待在翰林院老老实实的。除了前几天因为心里气不顺,看不惯宋声,就让人传了几句谣言。

  虽然是带着刘公公下场了,但这个谣言又不损伤刘公公的名声,只会让宋声名声扫地,被别人瞧不起罢了。

  可这一次刚才那个小公公对他横眉竖眼的,除了这件事,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还招惹过谁了。

  而且他不是很明白,就算这是刘公公给他的教训,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啊?他怎么就那么向着宋声,宋声那边都没报复他呢,刘公公倒是着急替他出头了。

  要是让家里头那些上了年纪的长辈知道他的想法,定要说他是榆木脑袋了。官场中的利弊都分析不清楚,白读那么多年的书。

  果然,到了大学士那里,进去一看,不只有史学明一个人,还有其他几个大学士也在。

  劈头盖脸就说了他一顿,这件事给他们翰林院的名声抹黑,一点都不配这个出身,心胸狭窄不说,还斤斤计较,芝麻大点的心眼,还有些心高自傲。

  最后蔡青云从屋里出来的时候脑袋都是晕的,他的脸羞愤得通红。

  现在他已经在翰林院出名了。

  平日离开都不见低头见,还经常一起办公的同僚都不怎么跟他搭话了。蔡青云无比悔恨,想立刻逃离这个地方。

  什么五年一次的翰林院擢考,他等不到了。还不如回家求求祖父,让祖父找找关系给他安排个去处外放做官。

  等到他在地方上干出功绩,再想法子调回来。到时候几年时间过去,今天的事大家就都淡忘了。

  如果他一直在翰林院待着,每天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不说,后面绝对会一直坐冷板凳,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可是这事该怎么回家跟祖父说呢?本来自己科举考试没有拿到状元,祖父就已经不高兴了。

  这事要是再传到他耳朵里,他那个暴脾气,说不定自己都要跪祠堂了。可是这事儿不跟他说,后面该怎么开口让他帮忙找关系把自己调离京城?

  蔡青云想想这些就头疼,事情怎么回事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对于蔡青云的事宋声只当是看个热闹,反正不关自己的事,他现在的目标是在商户律法的实施上面。

  之前虽然他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在实行过程中肯定会有问题出现。说不准户部尚书齐大人还会来找他商议事情,他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如果这事儿办好了,皇上问起来,他这边也有功劳。等到年底新一波的官员回京述职,重新安排外放官位的时候,他便可以去找找门路,外放出去做官。

  ……

  今年的盛夏过得比往常要舒服一些,以往到八月底还

  特别炎热,今年却不然,连下了几场暴雨,天气瞬间就凉了不少。

  九月,早晚的气温有些低,衣服穿薄了便会觉得冷。

  宋声早上起床正要穿衣服,床上躺着的陆清也醒了,说道:“相公,换那件厚的吧,我给你拿出来了,在床头那个柜子上放着。早上天气冷,穿太薄了容易着凉。中午你要是觉得热了,可以把外面那一层脱掉。”

  宋声回过身柔声说道:“好,你再睡会儿,我去换那件。”

  陆清嗯了一声,但他没有闭眼接着睡,而是侧躺在床上,嘴角带着微笑,抬眼看着正在换衣服的宋声。

  谁家夫郎能像他这么好福气,都不用起床服侍自家相公更衣的。

  之前他早起过给宋声更衣戴帽,但被宋声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说他自己有手有脚的,衣服什么的自己就能穿,他们家也没这些规矩,让他好好睡觉就行。

  陆清心里头幸福的很,想着不睡了,一会儿就该起来了。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把眼睛闭上了,宋声穿戴好之后出门时,他就又睡着了。

  宋声起床的时间着实早,跟往常一样,李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饭,春生把马车都套好了。

  他吃过早饭之后就上了马车,一路去了翰林院。

  今天他到的早,办公房都还没什么人。不过一如既往的,比他最先到的还是吴嘉辉。

  宋声早上起得早,还有些困倦。起身给自己泡了一杯茶,跟吴嘉辉搭着话。

  两个人今天的任务不重,也就是写写文书之类的。

  一直到中午吃饭,两个人还没走到食堂,就听见身边有人叽叽喳喳的说着事情。

  “听说陈王出事了,他在宜州悄悄的养了一批私兵,被皇上知道了。”

  “天哪,他一个连实权都没有的王爷,竟然敢囤养私兵,真是胆子够大的。不过不是说皇上最宠爱这个儿子吗?估计这次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父子之间哪有隔夜仇,过几天就好了。再说了,这事是真是假都不一定呢。”

  “那你可猜错了,听说皇上已经召陈王进京了,这次来怕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

  宋声听见这些传闻,表情有些诧异。宜州,陈王,不就是在丛元河附近修建宫殿的那个陈王吗?

  当时他还觉得奇怪,为什么宫殿会修到这么偏的地方。他明明在府城里有王府,为什么要在距离那么远的丛元河附近修宫殿。

  丛元河后面就是山,很是隐蔽。想要躲进大山里头干点啥,轻易不会被人发现。

  既然有传言,就说明这事儿并非空穴来风,宋声猜测十有八九是真的。说不定还不光囤有私兵,他总觉得后面那座山还藏着什么秘密。

  皇上召陈王进京,跟宋声也没什么关系。宋声听过之后,也就没在意。

  然而过了几天之后,不仅只有陈王进京了,还有外地几个士家大族的话事人全都进京了。其中就有蔡青云的祖父蔡文奎。

  这些个士家大族是皇帝

  最头疼的,因为他们最主要的势力不在京城,而在当地,可谓是当地的地头蛇一样的存在。

  比如蔡家,整个河南的地界,没有不知道蔡家的。而且这种家族底蕴深厚,每年光培养出来进入仕途为官的读书人就有不少。

  他们有底蕴而且人脉深厚,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全国各地的官员出身寒门的非常少,更别提有一些出身不好,只能依附于士家大族的了。

  能真正为皇帝所用的其实并不多。毕竟如果你不听这些士家大族的话,很容易就被其打压。就算有功绩,可升官依旧很难。

  这么一来,平静了没几天的朝堂看起来又要打一场硬仗。

  景帝年事已高,还要劳心这么多事情,身子骨能好得了才怪。

  景帝大概也觉得自己活不了几年了,这两年的手段雷厉风行。

  宋声还没够格去上早朝,不知道这几日的朝堂堪称是腥风血雨。

  翰林院看上去一片平静。

  然而里面的人都知道这只是假象。

  大家根本就没有什么编修书籍的心思,而是时刻关注着朝堂的动向。

  宋声他们整个办公房也一样,除了宋声和吴嘉辉,另外几个过一会儿就要出去一趟,佯装是去茅房,实际上是跟其他同僚碰面打听消息。

  还有人怂恿宋声道:“宋大人,你跟刘公公关系好,要不今天有空过去打听一下?”

  宋声一脸黑线,这人是哪里看出来他跟刘公公关系好了?

  他放下手里的书,温声说道:“王大人,你这是哪里来的错觉?就算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进宫去找刘公公啊。要不你去?”

  王大人赶紧摇了摇头,他也不敢去。

  翰林院的人之所以这么关心这次朝堂的动向,是因为他们感觉得出来,皇上可能要对这些士家进行一次大清洗了。

  最明显的就是朝廷那一波官员,应该有不少都要倒霉。

  这么一来空出来的官位就会更多了,而他们翰林院里头可是专门为朝廷培养输送人才的地方,现在还没有到五年一次的擢考,但只要活动好关系,也是能够升迁的。

  最不济也能出了翰林院这个冷板凳,换个环境到别的地方试一试,没准就有新的机遇。

  ……

  李满在禁卫军里任职,最大的好处就是他有出入皇宫的牌子,能够随意进出皇宫。在皇宫里头活动,能打听到的小道消息也就多一些。

  现在的李满磨练的也长心眼儿了,皇宫这种地方,一个弄不好就可能没命,他现在连说话都很谨慎。

  换了班,回到家之后,他跟玉哥儿说道:“你跟三嫂是不是很久没见了,不如明日把三哥他们俩叫到家里来吃顿饭吧。”

  玉哥儿愣了愣,说道:“没啊,前两天才见过的。”

  说完之后他觉得有些不对劲,为什么要把三哥也叫过来吃顿饭?

  “你是不是有事要跟三哥说啊?”

  李满笑了笑,夸他聪明,一猜就猜对了。他要说的事情有宫里头的,还有朝廷里的,这些不能跟玉哥儿说,他知道的多了并不好。

  “好好好,我帮你去说,请三哥他们俩来吃饭。阿满哥,你变了,你什么时候说话也爱拐弯抹角了?下次跟我直说就行,绕什么弯子?”

  李满把人搂在怀里,连声道歉,“我错了玉哥儿,我以后一定直接跟你说好不好。”

  玉哥儿刚才也是逗他的,努力装着高冷的表情这会儿也绷不住了,又笑了起来。

  李满也是没办法,在宫里待了一段时间,任谁说话都得长个心眼,不然很容易就被人给卖了。特别是这种事情上说话绕点弯,他已经习惯了。别看是在皇宫里当差,听着体面,但却不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