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捉虫)
作者:长亭渡      更新:2023-07-17 05:42      字数:11485
  王大郎掌着两斤灰花炭回家后,王婶子问道:“怎么买了两斤?不是说只买一斤先用着吗?”

  “一斤肯定不够用,这天这么冷,人家都是买两斤的。”其实王大郎也有私心,虽然人家也是一次买两斤炭,但他买两斤有一个原因是不想这一斤才刚用完就要去宋家再去买炭。

  自家婆娘做的那些事情他现在也觉得丢脸。

  王婶子脸色虽然不好,但王大郎也没说错,一次多买点省的频繁上门买了。

  “没买贵吧,一斤是不是四十五文?”王婶子问道。

  王大郎不想跟她掰扯,敷衍的点点头,然后去找炉子生火去了。

  王婶子却不依不饶道:“那你把剩下的十文钱给我吧,刚好明天我去吴家买两块豆腐。”

  王大郎出门的时候可是掌了一整串的钱,她串好的这一串一共是一百文,买了两斤灰花炭回来,应该还剩十文钱。

  王大郎一看她问这么仔细,最后支支吾吾道:“都花完了,没剩下。天一下雪,这炭涨价了,五十文一斤。&34;

  王婶子一听就急了,“什么天冷涨价了!早上周氏去宋家买炭还是四十五文一斤呢!我看他们宋家就是故意的!给别人就是四十五文一斤,到我们家就是五十文一斤,他们这是报复!&34;

  王大郎看她胡搅蛮缠的样子,终于忍不住道:“就算是报复又如何?他们家卖给咱家的炭为什么比卖给别人贵五文,这原因你不清楚吗?&34;

  王婶子闻言心虚了几分,声音都小了不少,“可是、可是他们家也不能多收这么多啊,那加起来可是十文钱呢!&34;

  “十文钱怎么了?我跟你说,你要是再闹,下次人家直接不卖炭给咱们家了,我看你怎么办!”

  “他敢!他宋家只要不怕在村里被人戳脊梁骨,那咱们就走着瞧!”

  王大郎觉得这媳妇变得越来越让人窒息。

  “炭是人家烧的,做生意都还讲究一个你情我愿呢,人家不愿意把炭卖给你,那也是人家的自由,你还能强买强卖不成?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什么强买强卖,我有这么说过吗?你到底是哪家的人?说话不站在我这边反倒站在他们那边,你是要气死我吗?&34;

  王大

  郎还算明事理,他忍了又忍,最后吼道:“我警告你,你别再去找宋家的事了!回头人家要是真生气不把炭卖给咱们了,你哭都没地方哭去!&34;

  都说到这份上了,王婶子还嘴硬,&34;不把炭卖给咱们,那我就不去他家买炭了,我就不信,除了他们家,没有别的地方能买到炭!&34;

  王大郎道:“你出去问问,这一到下大雪的天,外面卖灰花炭的都要多少钱一斤?我昨个听说外头都涨到六十文了!人宋家要五十文一斤,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不要在这不识好歹!&34;

  “我、我不识好歹?王大郎,你好意思这么说我?”

  王大郎见状不再理她,他得赶紧生火把炉子点上,今年冬天比往年冷的不是一点半点,往年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今年怕是不行了。没看以前村里人都不烧炉子取暖的,今年几乎全都烧上了!

  大晚上的王婶子穿上了外衣,看起来像是要出门,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被王大郎给拦住了。王大郎道:“你干什么去?!”

  “我干什么不用你管!”

  “我警告你,你今日要是敢上宋家理论这个炭的事,信不信明天我就把你休回娘家!”王大郎也是气狠了,两个人都老夫老妻了,不管有什么矛盾,这日子凑活着能过就行。王婶子也知道自己就算再过分,王大郎也不可能把她撵出门的,所以平时才这么张狂。

  可他现在却说要休了她!

  王婶子一瞬间有些愤怒,“你说什么?你说要休了我?我为你王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这么多年,你现在竟然说要休了我?&34;

  王大郎没有退意,仍旧坚持道:“你要是敢去宋家理论,我就敢休妻!今天我就把话撂这了!”

  说完之后王大郎进了灶房,他刚生的火,得把这炭先烧着了才能挪到炉子里接着烧。

  王婶子还僵在原地,她没想到有一日王大郎竟然这么硬气的跟她说话。

  王大郎性子软,没什么主见,这些年家里的事大大小小几乎都是她做主。

  就算偶尔做什么过分的事情,王大郎也就忍忍都过去了。

  可这次面对王大郎的威胁,王婶子竟然有点害怕。

  一个性子一向绵软的人,一般很少生气,可如果有一天他怒了,后果会很严重。

  br/≈gt;王大郎就属于这一种。

  被他这么一震慑,王婶子害怕了。本来要出门的腿忽然就迈不动了,她不甘心的老老实实回了屋里。

  大雪一连下了三天都还没停,到傍晚的时候雪花簌簌的又下大了。

  看着窗外的雪,宋声不禁有些忧心。这雪一直下个没完,要是再下个两天,这家里的炭就该不够用了。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积雪太多,容易引发雪灾。

  听说最近村里有好几家村里的房子已经被积雪压塌了。

  现在每天趁着雪下的小的时候,宋老大就赶紧架着梯子到屋顶扫雪,就怕自己的房屋撑不住。

  要说最危险的还是和宋夏住的柴房,柴房比着正屋更不结实,这积雪太重,住着十分危险,早在两天前,宋声就让她们搬出来了。

  在宋玉睡的屋里挂了一层布帘,隔出一个小隔间出来,把床挪了过去,两人先睡在那。

  宋声本来想把他那间屋子让奶奶住的,但她死活不同意,还说住哪里都一样,宋声就没再提了。想着明年天气稍微好点就赶紧把房子盖了。

  好在宋声担忧的雪灾没出现,第四日早上雪停了。

  雪一停家家户户都欢欣鼓舞。好在之前村里房屋压塌的人家没砸伤人,就是修缮屋子要费力气些。

  雪停了村里人家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扫雪,雪已经堆积的过了膝盖蔓延至大腿处,村里的小孩们仍旧在大人们扫雪的时候在一旁堆雪人打雪仗,看起来倒是生机勃勃。

  宋家院子大,一家人都上阵扫雪,没一会儿就堆了个几个小雪山出来。

  宋声还给陆清堆了个雪人出来,上面的鼻子和手都是用茅草插上去的,眼睛用灶膛里烧的黑駿殿的木屑画的,看着有点丑萌。

  陆清捂着唇笑弯了眼睛,&34;相公,你堆的雪人怎么、怎么这么特别?&34;

  “怎么特别了?”宋声饶有兴致的问道。

  陆清还没说,一旁的大毛大妞过来了,用着脆生生的语气道:“三叔,你堆的雪人好丑啊!”

  宋英的两个妞妞年纪小,跟在后面走路一颠一颠的过来,两个娃娃啥也不懂,但刚才哥哥姐姐说了丑,她们听懂了,一声一声的跟着重复道:“三叔,丑。”

  ≈gt;这话听的在场的大人都乐呵呵的笑,宋老二在一旁道:&34;妞妞啊,你三叔可不丑,俊着嘞!&34;

  旁边的大妞反应过来,一副正经严肃教育妹妹的样子道:“错了,是雪人丑。”

  几个孩子跟活宝似的说话惹的大人们哈哈大笑,完全没有被这冬日里的严寒掩住了生机。

  院子里的雪还有屋顶上的,花了半天的时间才扫完。

  今日阳光明媚,院里堆积的雪开始化成雪水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院子里扫出来的路满是泥泞,宋声之前垫的石块派上了用场。

  中午饭做的面条,面团揉好之后用擀面杖擀一擀,不过没擀太薄,切出来厚实筋道。面条汤里面加了肉片,上面飘着一层淡淡的油花。陆清上次从陆家带来的菌子还有不少,也放了一些进去。大家扫雪也都累了,每个人都吃了不少。

  宋老大呼噜噜一碗很快吃完了,又盛了第二碗出来蹲在檐下接着吃,一边吃一边感叹道:“今年雪下的足,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啊!&34;

  宋成也跟着道:“是啊,那句话咋说来着,好雪有丰年嘛!”宋夏在一旁纠正道:“二哥,是瑞雪兆丰年。

  宋夏最近学的知识多了不少,瑞雪兆丰年是什么意思,怎么写的,她都会了。宋成道:“嘿你个小丫头片子,知道的还不少!”

  这雪已经停了,看这天气,今天肯定是不会再下了。最近几天上门来买灰花炭的多,之前攒的已经卖的差不多了,这要再不开窖烧炭,怕是要不够用了。

  “下午我就去把炭窖那块的雪扫一扫,就是家里的木柴不多了,得去集市上买点柴回来了。”宋老大道。

  “那我下午去买柴吧,让宋成跟着我一块去,多背两捆回来。”

  冬日天气晴好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去山上砍柴,存着留到过冬的时候用。也有一些人家专门做砍柴的活,每次砍的多一些就背到集市上去卖。

  今天这雪才刚停,也不知道集市有没有开,就算开了,卖柴的也不知道会不会来。

  想到这,宋声道:“二伯,别去集市了,咱们跟村里人收柴吧。以后柴如果不够了,就跟村里人收,咱们出钱省力。

  今天冬天烧的炉子都是用的炭,往常人家有点炉子的,基本上都是烧的柴,一

  个冬天下来得烧掉不少,

  今年不一样了,村里人肯定都剩了不少柴,基本上每年大家攒的柴都能用到开春。

  “咱们掌钱收,就按集市上的价格,小捆的一捆五文,大捆的一捆十二文。”宋声接着道。

  张杏花道:“我看行,就听三郎的,等会让大郎去村里都说一声。”

  村里头有的人家里存的柴多,这时候大雪封路,也没办法拿出去卖钱,宋声让家里跟村里人收柴,也算是变相的一种帮忙了。

  这宋家离得近,不用浪费脚程冻的跟冰块似的背到集市去,可不是件大好事吗?

  下午宋家的人开始张罗着开窖烧炭的事。宋老大三兄弟去了窖门处一看,已经糊上了厚厚的积雪。

  已经过了正午,积雪开始融化,地面也变的泥泞起来。他们把雪扫开后,在地上铺了一层从家里带来的干草垫着。

  原来在窖边搭的那个简易的小屋子已经被积雪压垮了半截,他们任索性把这个小屋子拆了,准备重新搭一个。

  他们正忙活着,宋峰忽然挑着个扁担,担着两个箩筐过来了。

  宋老大他们一看,乖乖嘞,这箩筐里装的可都是瓦片哪!

  宋峰道:“爹,二叔三叔,这是三郎让我挑过来的,咱们村吴老二家秋天的时候不是盖瓦房了吗,当时瓦片买多了,还剩下一些,放着也没用,三郎就全都买下来了。”

  宋老大他们一听,心疼的不行,这瓦片买起来可不便宜,不然家里早就盖砖瓦房了。

  “三郎这是花了多少钱啊?”

  “三郎没说,院里拉回来的还有一些,我回去把剩下的都挑过来,三郎说差不多能在窖边盖出来一小间。”

  这瓦片能够隔热防雨,以后烧炭就不用怕冷了,而且夏天也能凉快许多。

  宋声本来还想多买点把家里的房子也重盖一下的,可村里人家有剩余瓦片的本就不多。而且现在正是天冷的时候,也不适合动工盖房子。

  但烧炭的窖边那个小屋得先翻修一下应急用,不然后面烧炭太辛苦了。刚好这次大雪压塌了一些要重弄,趁着这次一并翻修了。

  其实要不是今天无意间听张杏花说起吴老二家盖房子的时候剩了些瓦片,他压根就不知道,不然早就买回来了搭小屋用了,原先烧炭的时候大伯

  他们也能少受些苦。

  有了瓦片,屋子上面原先堆的茅草就全都被换了下来。

  有雪水,和泥巴粘瓦片的时候就不用再从沟里挑水了。

  烧炭的窖边这屋子很小,不过一天的时间宋老大三个人就给拾掇好了。

  自己家还没住上瓦房,这小破屋倒是先整上瓦片了。

  弄好之后屋里的地上又撒了一些土沙,把茅草铺好,又把原来屋里的旧床放进去,屋里已经不剩什么地方了。

  三个人坐在床上呵呵笑了几声,&34;还别说,这瓦片做的屋顶还就是暖和。&34;

  四周虽然还是用原来土坯做的墙,但他们就是觉得没那么冷了。

  到时候这窖里一烧起来,窖门堵上,炉膛里出来的热气就更暖和了。

  宋平这边去村里刚放出家里要收柴的消息,就有一个村里的青年汉子上门了。

  汉子名叫李满,长的十分高大,身体也壮实,这会儿一下子带了两捆柴过来。

  他敲开了门,出来的是宋声。

  雪一停,家里的人都很忙,陆清刚才出去村里人家里买豆腐去了。这会儿只有宋声在屋里温书复习功课。

  一米九的壮汉看着吓人,但说起话来却有几分害羞。

  李满道:“我、我听说你们家收柴?是真的吗?”

  李满住在村后头的山脚下,跟村里人住的都远,大家跟他都不太熟。

  见他挑了两捆柴过来,脸上还小心翼翼的看着宋声,生怕宋家收柴的消息是假的。宋声点点头道:“对,是真的,快进来吧。”

  李满脸上一喜,赶紧进来了。这年头的柴不论斤两,都是论捆。一捆有多少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李满这一大捆捆的十分满,小捆也有不少。

  宋声让他把柴放到柴房,进屋给他掌银钱结账。

  结果翻了一圈,愣是没找到他的小夫郎把钱藏到哪里了。

  平日里夫夫俩的钱都是陆清保管的,他几乎不用钱,也就带几个铜板够中午在学堂吃饭。

  好在这会儿陆清买完豆腐回来了,一看院里站着一个汉子,问了情况后进屋找宋声去了。

  “相公,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吗?这钱袋就藏在这

  床边的墙缝里。

  他话音刚落,就从另外一边的那个墙缝里把一个装着碎银的钱袋掌了出来。

  “看,这不就是?”

  宋声一看,说道:“原来你说的墙缝是那边那个啊,我说怎么没找着。”宋声从里面掌出二十文钱出去了。

  李满还在院里站着,已经是腊月了,他身上穿的还十分单薄,让人看着就冷。

  “这里一共是二十文,一大捆柴十二文,一小捆是五文,不过你今天带来的柴捆的要更多一些,就再给你加三文。一共是二十文,你收好。&34;

  李满没想到能卖二十文,还多出了三文,面色一喜,干裂的嘴唇动了动,说道:“谢谢。”拿了钱他就走了。

  等到晚饭的时候家里人都回来,宋声提起这个事。

  张杏花道:“你说的是后山脚下住的那个李满吧?长的高高瘦瘦的,一身的力气,不过不太爱说话。&34;

  宋声点点头,&34;应该是他。

  “那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他今年应该跟大郎差不多大,好像比大郎还大个一岁,我记不大清了,就是二十一二的样子。&34;

  “他啊,早年没了娘,他爹就给他娶了个后娘,后娘后来生了弟弟妹妹,慢慢对他就越来越苛刻。寒冬腊月还让他上山砍柴下河摸鱼,出去做工的钱全都被后娘搜刮走了。在家不干活就没有饭吃,一年到头都是在柴房睡的,人养的干瘦的跟皮包骨头似的。&34;

  “只是前几年,她这后娘又动了歪心思,想给他娶个傻子媳妇儿,人家那头给的嫁妆多,后娘贪钱,却没想到一项闷不吭声的李满转头找了里正,说要分家。&34;

  “里正也知道他家的情况,看着这孩子过的实在苦,就做主帮他们分了家。说起来,他这后娘你应该听说过。&34;

  “是谁?”宋声道。村里姓李的人家也多,他实在猜不出来到底是哪一家。“就是村里的何兰香。”大嫂孙氏道。

  “何兰香?上次跟王婶子扯皮的那个?”

  “嗯,就是她。

  “这分家的时候何兰香可是连一亩地都不肯分给满小子,就连个住处都差点没有。要不是满小子他爷爷从前当猎户的时候在山脚下留了个破屋子,他更没地儿去了。&34;

  r/≈gt;“那里正不管管吗?”

  “里正想管也管不了啊,说的多了何兰香就躺地上撒泼,她能松口同意分家就已经不错了。满小子也是硬气,宁愿不要屋子不要田地,也要分家。现在啊,就在那山下的屋子住着,平日里靠上山打猎砍柴为生。

  说到这张杏花叹了口气,“要不怎么说这何兰香不是个好相与的。就是苦了这满小子,怎么摊上这么个后娘。&34;

  “看他今天担了两捆柴过来,应该是缺钱了。”

  大雪封山没法打猎,李满的日子很难熬。

  而且看他身上穿的衣服,薄薄的一层麻布做的,还是秋天穿的那种。

  宋声看他有一把子劲儿,这会儿也有些同情他的遭遇,说道:“奶奶,家里烧炭的窖太小了,一次烧出来的炭不多。我跟大伯商量了一下,准备在旁边再建一个窖出来,这窖多了需要的人手也多,咱家里的人肯定不够用了。要是到时候李满愿意,可以过来帮忙干活,我们给他付工钱。”

  张杏花对于新建窖的事没什么意见,家里关于烧炭的事她都听孙子的。

  这会儿听见宋声说如果李满愿意,可以来帮忙,给他开工钱。张杏花叹了一声,“三郎心善,等窖建好了,我去问问。”

  又过了一日,这路上的积雪化了不少,加上有行人出行,已经走出了一条路来。这路既然通了,宋声也要去上学了。

  天那么冷,张杏花心疼孙子还要走那么远的路,说道:“三郎啊,最近这炭咱们也卖了不少钱,

  冬日里太冷了,一来一回走这么久,身子受不住,明天奶奶让你爹跟你一块去进城,看看给你租个房子住,就不用总是来回这么辛苦了。&34;

  宋家以前穷,拿不出多余的银钱在城里给宋声租房子住。

  现下不一样了,宋家这个冬天卖炭挣了不少,昨个儿夜里张杏花盘算了一下,这灰花炭加上灶炭,卖了大概有三十六两银子。给孙儿租个房子住肯定是够了。

  城里的物价高,普通的一间小屋子,里面只有床,衣柜和一张桌子,好点的还有个小马扎。就这么小小一间,一个月都要六百文到九百文不等。

  如果是再在旁边加个耳房能够方便洗衣服洗澡的,那这就更贵了,都要一两银子起步。

  租房的事张杏花跟宋老三说了,

  等明天宋老三就去问问,今天还得忙着建土窖的事,有些走不开。

  不过有一点不太方便的事,到时候宋声如果晚上不回来住在城里,家里有个什么的没法找他拿主意,得亲自进城去找他。

  宋声点点头,在城里租间房子确实方便许多,最起码寒冬腊月的不用在路上受冻了,还能省不少脚力,

  现如今是腊月,这房子住上一月差不多就要过年了。

  家里人便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让陆清跟着一块去城里住,方便照顾宋声。陆清去了,宋声中午就能回去吃饭,不用在学堂吃了。

  只是如果陆清也来,那这房子就不能只租一个单间了。得是带灶房和耳房的,那就得租一个带院子的。

  带院子的就更贵了,一个月一个小院子一两银子起步。不过为了孙儿,张杏花直接拍板说租个带小院儿的,让陆清一块跟着去照顾宋声。

  宋声本来想着快到过年了,学堂也快放假了,到时候忍到过年就好了,不然过年的那段日子还要交租金。

  但这冬天实在是太冷,他都有些受不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宋老三借了一辆村里的牛车,跟着宋声一块进城了,一起同去的还有陆清。牛车一路把宋声送到了学堂,宋老三才转道去了牙行。

  景朝买房子租房子或者是找下人都会去牙行,牙行里的牙人手里有不少房子租卖的消息。

  宋声走之前交代过,说是院子不用太大,可以做饭,有两间卧房,外加一个盥洗的耳房就够了。

  要两间卧房,不是他和陆清一人一间,而是专门留出了一间卧房,家里面如果有时间来城里边的话,可以留在这过夜,当个落脚点。

  宋老三和陆清跟着牙人转了好几个地方,考虑到宋声来回上下学,他们选的这几处都是离学堂比较近的。

  学堂附近的房子价格都不便宜,牙人给找的这几个,一个比一个贵,最便宜的都是一个月二两银子。

  家里卖炭虽然挣了不少,但一个月二两,开销确实有些大。

  陆清跟宋老三商量了一下,就退而求其次,又把范围划远了些看了看,有两处院子还挺合适的。要价都是一两半银子,不过应该还可以再谈谈。

  两个人跑了一上午,看了好几处,等到中午的时候在学堂外面等宋声。

  早上跟宋声约定好了,中午在学堂门口碰面,一起去吃饭。

  到了午饭时间,一些学子陆陆续续的从学堂里出来,宋老三牵着牛车,陆清站在一旁张望着。

  没过一会儿,看到了宋声,他挥了挥手跟他示意。

  宋声一眼就瞧见了门口右侧停着的那辆牛车,他爹跟夫郎正在等他。宋声快步走了上去,说道:“爹,清清,你们等多久了?”

  陆清道:“也没等多久,我们也才看完院子回来。”

  宋老三知道宋声的时间宝贵,说道:“别在这杵着了,先找个地方吃饭吧。”

  三个人就近在旁边找了一个小吃摊儿,摊主是做面的,每个人都要了一碗面。这天儿冷,得喝点面汤暖暖。

  宋老三不等宋声问,就边吃边道:“三郎,上午我看了好几处房子,离学堂近的这价格属实有些贵……”

  宋声知道他爹的意思,离的近不近的倒是不打紧,平日里从家里走到学堂那么远他都走了,这租的房再远也远不到哪去。

  “没事,远近倒无所谓,房子合适就行。”

  听到儿子说不介意,宋老三心里舒了口气,他还怕儿子不乐意呢。

  “今天我和清哥儿跟着牙人看中两处屋子,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西,牙人开价要一两半银子,挺符合你的要求的。&34;

  “那一会儿咱们过去看看。”

  “成,等吃完饭后咱过去。”

  吃过饭后又拐到牙行一趟,进去看院子得要钥匙,钥匙在牙人手里。

  好在宋老三借的牛车今天可以一直用,他是给了钱的,这会儿拉着几人一块到城南看院子。

  宋老三说的这处院子,的确很符合宋声的要求,院子不大,正屋和侧房一共两间,旁边有灶房和耳房,刚刚好。

  屋子看着也新,里面的家具一应都有,直接就能入住。不过也有一样不太方便,那就是院里没有水井,吃水还要去外面打。

  宋声没直接定下,问旁边的陆清:“如何?你觉得这处院子怎么样?”

  陆清道:“相公,这处院子虽然看着好,但院子里却没有水井,到时候做饭洗衣服都得去外面挑水,不是很方便。&34;

  宋声点了点头,“跟我

  想的一样,那咱们再去另一处看看。”

  几人又去城西看了看另外一处院子。

  城西的集市很是热闹,不是什么富贵地方,不像城东和城南,街道都要杂乱一些。

  城西的巷子很窄,住的人又多,房子外表看起来没有城南的新。

  不过也是个独立的小院,有三间卧房,还有灶房跟耳房,这个院里有独立的水井,吃水什么的倒是挺方便的。

  不过看起来好久没打扫了,屋子里的家具都有,但是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灰。院子看着挺破败的,但是听牙人说,这个跟城南那所院子价格是一样的,都是一两半银子一个月。

  宋老三背着牙人低声道:“三郎,这两处你看着怎么样?有合适的吗?我看城西这处没有城南那处院子看着,要不咱们就定城南那个住吧,我看这价格还能再跟他磨磨。&34;

  宋声没吭声,宋老三去跟牙人沟通,本来是想压价的,结果牙人却说:“城南那处小院一两半那可是一文都不能少的,那处主人家都是提前打过招呼的,这我们也没法给您便宜。不过您要是要城西这一处的话,倒是能便宜一些。“

  宋声转头问陆清的意见,这小院儿的确是还不错,但就是里里外外太脏了,需要全部打扫一遍,白天他要去学堂,这打扫家里的活,多半都得陆清来做。

  他怕他累。

  没想到陆清却很高兴,&34;相公,要不就这处吧,这屋子很好打扫的,而且这院里有井,用水打扫起来也方便。&34;

  宋声一听,也觉得这处小院要方便一些。他跟牙人道:“每月一两银子,城西这处我租了。你看可否?”

  牙人一听有些为难,这客人砍价砍的也太狠了些,一下子就砍下去了五百文,他面露难色道:“这位郎君,这个价格太低了。虽然这个小院儿看着破败一些,但花时间收拾之后,那也是个挺好一小院。里面的家具什么的也都不缺,这院里还有口井,一两实在是太低了,您就再给往上添点儿吧。&34;

  “但这小院儿在城西,本身位置就比城南那处差了很多。再者,这屋子破旧,万一有什么问题,我还要花钱来修缮,最多只能一两了,可行的话咱们就把这契书一签,我先租三个月。&34;

  一听宋声要租三个月,牙人立马就同意了,笑呵呵的道:“成,等会儿

  让您家翁或者夫郎跟我过去牙行签契书就成。&34;

  说定之后,下午的时候陆清和公多把契书一签,交了二两银子。

  其中一两是第一个月的租金,另外一两是定金。如果这一两银子不交,房子第二个月很有可能就租给别人了。

  银子是陆清出的,没让公爹掏钱。如今他和相公的钱都在他这里保管着,除去建新的土窖和跟村里收柴的钱,再加上之前花了的,现在还有个五十多两。

  交了二两之后,还剩下五十二两。

  房子租好了之后,宋老大他们没着急回去,他们没想到房子租得这么快,来的时候什么东西也没带。随便在身上扯了一块布,在院中找了个盆儿,两个人开始打扫房间。

  冬天的天色暗的快,两个人感觉没干多大会儿,这天就已经黑了。

  陆清看了看时辰,道:“爹,先不弄了。咱们快去接相公下学吧,等明天一早再过来。”

  今天他们得先回去,等明天的时候带一些吃穿用品,还有床上铺的盖的,灶房用的锅碗瓢盆,全都得拿来。

  宋老三闻言放下手里的活,道:“成,那你先收拾着,我把牛车装上。”收拾完后,陆清把院门关上落了锁,坐上了牛车,跟着公爹一块儿去接相公下学。

  他们到的时候刚好赶上宋声下学,宋声一看他们过来接他了,跟旁边的梁又明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陆清看到他过来,赶紧让他坐到牛车上来。

  这会儿天色已经黑了不少,他们得赶夜路坐牛车回家。

  路上宋老三在前面赶车,陆清和宋声在牛车上坐着。

  腊月的天气风似刀割,宋声怕陆清冻着,把人揽进了怀里,两人相互贴着取暖。

  陆清在旁边温声说着下午的事情,&34;卧房先打扫了一间,咱们先住着。等到明个儿再来一趟,把铺盖还有被褥都带上,还要带一些做饭用的家伙。堂屋和灶房也都打扫过了,剩下的两间卧房,等后面咱们安顿好了我再打扫。&39;

  陆清今天下午累坏了,虽然公爹也一直在帮忙,但他到底不好叫公爹累着,屋子里的很多活都是他一个人做的。

  听着自家夫郎细数着下午做了什么还有明天的安排,宋声正在跳动的心滚烫滚烫的,大概这就是他前世一直都想要的烟火气

  。

  “今天辛苦你了。”宋声悄悄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低声道。

  &34;不辛苦,这点活不算什么的,相公读书才辛苦。&34;

  牛车走起来再加上两边的风声,前面坐着的宋老三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陆清却脸皮儿薄,公爹还在前面坐着呢,相公怎么就亲过来了,给他闹了个大红脸,这会儿也不敢抬头,怕万一公爹回头瞅见了,多难为情呀。

  牛这一路晃着到了家,宋老三把板车卸了,然后把牛拉去棚子底下喂草。

  这牛是从里正家里借的,借了两天,一共给了二十文。明天还要用,今天就先不还回去了。家里已经做好了晚饭,就等他们回来一起吃了。

  晚饭依旧是在堂屋的桌上吃的,饭桌上张杏花问今天租房的情况,宋老三大概说了一下,已经定

  好了,今天下午收拾了半茬子,等明天再把需要的东西拉过去。

  张杏花点点头,没想到他们效率还挺快的,不过早一天把地方定下来,孙子就能少跑一天的路,就能少受点罪。

  听到宋老三说租的这个小院有三间卧房,张杏花道:“卧房多了也挺好,回头咱们家的人谁要是进城了,还能在三郎这里歇歇脚,咱们老宋家也算是在城里有个暂时的落脚处。&34;

  顿了顿她又道:“家里还有一个旧锅,明天走的时候让清哥儿把锅带上。等会儿吃完饭,大郎媳妇儿帮忙拾掇拾掇,这碗筷、洗衣服的盆也都是要带的,别落下了什么东西,到时候用着不方便。”

  张杏花思虑周全,把想到的东西都交代了一遍。晚饭之后,除了被褥衣服这些,其他锅碗剽盆之类的都提前收拾好放板车上了。

  收拾完了之后张杏花还不大放心,把能装的东西都给他们装上了。还给他们带了一袋萝卜和一袋白菜,甚至还捆了两捆木柴,放在了板车上。

  说是城里啥都贵,菜和柴没有了就回家来拉。

  陆清乖乖应了,到了城里之后,这花钱上面可得精打细算这些,虽然手上还有五十两银子,但这钱是最不经花的。城里物价又高,什么东西都得花钱买,还是得省着些用。

  宋声吃过饭之后跟大伯他们问了一下最近烧炭的事。

  自从跟村里人放出收柴的消息之后,陆陆续续有不少村

  里人背着柴来他们家里卖,所以家里的柴现在是不缺的。

  而这新建的土窖也正在建了,只是这冬天天冷,干活比较受罪,宋家这次多花了几个钱才把陈三叔请过来给他们建土窖的。

  这边建着土窖,另一边并不妨碍烧炭。按照宋声说的,这次缩短了冷却时间,比上次烧出来了更多的银骨炭。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烧出来银骨炭了,但宋家人还是很高兴,毕竟烧出来一次还能说是偶然,第二次也烧成功了,那就说明他们这个方法没问题,对于烧制银骨炭更有信心了。

  “这一窖烧出来的银骨炭足足有四十五斤,三郎,给你车上也装上一些,你带到城里租的房子那,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给县太爷送过去。&34;张杏花道。

  宋声应道:“行,那就给我装上十斤吧,等到旬休的时候给县令府上送过去。”

  前面毕竟多亏了县令大人关照,宋声想着刚好借着这个机会还了这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