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26      字数:4466
  所以,朱由校虽然与张家老大、老三相谈甚欢,也在留心着张家老二张之枺。见他坐在世子的下手,只看着身边的世子哥哥、还有对面坐在父亲下手的弟弟与自己交谈。他本人则默不作声地把桌子上的菜都尝了一边。他身为参将,是有参加宫宴的资格,但位置太远,每次只能看着摆上来就已冷的菜肴无法下箸。这次他不仅自己吃个痛快,还照料在男人这桌的两个侄子吃好、吃饱,一点儿都没有在乾清宫参加宫宴的紧张。一直吃到天子都注意到他,示意王安将那几个距离他比较远的菜端过去,才抬头看看天子。朱由校觉得有点儿纳闷,难道这还是潜藏的美食家?不过今天的菜确实很不错,御厨们是拿出了浑身解数操办的。男人喝酒免不得会说到当前的政事。张之枺酒足饭饱后,见天子看向自己了,就加入了对大元和吕宋的讨论。“陛下,臣以为若是大元那里驻扎了一支水师,向南去吕宋比福建、广东水师过去都便利。向北可以在藩属国琉球的最北端与日本相接,有助于登上日本岛,实施把朝鲜人都赶去日本的计划。”把朝鲜人赶到日本去,是目前朝臣对朝鲜的一种很主流的提议。主要是因为大明为援助朝鲜抗击日本的侵略死了不少将士、而后朝鲜又投了建奴。朱由校笑着说:“之枺对朝鲜一事挺关注啊。”张之枺点头。“臣以为朝鲜在太/祖的时候,向大明俯首为藩属国,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看其对合兰府的处置就是明证。臣认为李朝向大明的称臣纳贡是表象,内里延续的高丽王朝向北扩张、与大明争辽东那块地方的意图始终未改。建州卫的设置,就是成祖为了遏制李朝一边对女真人招安怀柔、一边对女真人武力征服施压,争夺辽东的权宜之计。还有猛哥帖木儿之事,也是朝鲜卑鄙的最明显例子。臣最反感朝鲜那种占不到便宜,就摆出一幅我是你的附属国,我的就是你的态度;遇到危难就舔脸求助,你要帮我、你要无偿地护好我,才是道义该行之举。一旦军事力量和周边形式转变,就扑上来咬大明一口。投降建奴的‘大金’不过是李朝最近的一次真面目表露。”朱由校深以为然。“合兰府的事情还是要妥当处理的好。不然对朝鲜这反复小人,到显得太/祖无能、成祖容易被蒙骗了。”世子张之极点头,“臣再回辽东就着手此事。”朱由校却说:“张卿奔赴辽东两年作战两年了,还是回到京中好好休养几年。”英国公的心顿时就沉了下去。难道今儿这是鸿门宴?先夺了自己长子的在辽东的军权?男人这一桌顿时鸦雀无声了。朱由校也感觉到席间的变化,却如无事一般笑着说:“朕听说之枺的文韬武略也是不错。不如你替世子去辽东,与熊廷弼好好合作,把奴儿干都司撑起来,把朝鲜之事抖落清楚?”要是夺了别人的领兵权,张之枺可能会笑着起身应令,但是从自己长兄手里换出来的,他不免就有些犹豫了。“可是不敢?怕做不好?”朱由校若无其事地问。英国公立即福至心灵地说:“陛下,老二从小就以长兄的马首是瞻,张家的规矩是长子领兵、次子等只能看着不能与长兄争。与天家的嫡长子继承皇位是一个道理的。”张之枺连连点头。朱由校转着手里的酒杯说:“国丈说的不错。但是京营早晚还要大舅兄接手,他不好在外太久。若是之枺不肯,就让定国公世子独自撑大局,朕再提拔几个总兵协助他了。”张家父子这时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英国公世子这次回京就不可能再去辽东了。张家次子不去替代长子,辽东之兵权就要归定国公府了。英国公想的更深远,长子回到京营继续两年前的位置,就白白浪费了长子在辽东转战两年所取得的成绩了。想到自己还不到六十岁就要让出手里的军权,虽心有不甘但为了家族传承、且陛下这么做也没亏待张家,他除了立即把国公的爵位传渡给长子、交出京营的权利,也是别无选择。故转头对张之枺道:“你去辽东可要努力上心,解决好合兰府之事。”张之枺点头,抬眼就不是闷头吃饭时候的模样了。“陛下,朝鲜一事儿是以合兰府做终局还是以汉四郡做了结?”朱由校一愣,“之枺读书很多啊。”张之枺则说:“这些都是臣娶亲之后才学的。臣听从陛下的心意行事。”“看你的能力了,底线是合兰府。要是你能做到汉四郡,朕就把辽东的百姓迁徙过去。徐家兄弟能够两国公,等你肃清朝鲜,朕也希望将来太子有两个国公舅舅撑腰。”“陛下就不怕张家以外戚谋划些不该有的?”张之枺问的很坦然,要不是隔了桌子,英国公都能上去踹这倒霉儿子一脚。“不怕。王莽是刘家子弟自己不争气,没有王莽也还有董卓、后来也还有司马家子弟。”张之枺哈哈一笑,起身走开两步拜倒在地。“陛下,臣张之枺愿意为陛下驱使,为一门两国公赴汤蹈火。”“好好好。快起来。张家现在已经是一门两国公了。”张之枺爬起来,被天子的“一门两国公”说得一时没转过脑筋有点儿发懵。张嫣在另一桌大声说道:“二哥,还有一个承恩公的爵位,皇爷年前要颁旨意给父亲呢。”英国公赶紧站起来说道:“陛下,臣惶恐,朝廷就没有把国公的爵位予外戚的先例了。”王安提醒英国公说:“昌国公。”英国公瞪一眼王安,“孝康静皇后之父张峦的昌国公之位,也是孝宗在他百年之后所赠。臣还想长命百岁呢。”“国丈坐下说话。若你不敢受国公之爵位,历代皇后之父基本都可以得到伯爵封赏,那朕就得以你的英国公之爵位为基础往上加,一级级算上去,那岂不是要加到世袭亲王了?”英国公大骇,太/祖封藩的世袭亲王都撤藩了,自己够哪门子的世袭亲王。他立即就要跪下了。魏朝正好站的比较近,立即冲上去架住英国公。“皇爷与国公爷开玩笑呢。”朱由校也眯着笑眼道:“朕不赐爵位与国丈是不可以的。给国公再封个伯爵,也是笑话。世子帮朕想个主意可好?”张之极性格稳重行事也妥帖,是个合格的长子和承爵继承人,让他立时能想出个合适的主意,对没有急才的他,也算是难为了。他眨着眼睛向俩弟弟张之枺、张之枨求助。张之枺想了想笑着说:“陛下,臣父亲现有国公爵位在身,不比既往后族是平民出身的国丈。不如等臣得了外甥、陛下得了太子再封爵位。”朱由校点头,想英国公说:“那就等册封太子的时候了。”英国公落座,再次向坐在对面的次子瞪眼,这个儿子就是来讨债的!什么等你得了外甥、天子得了太子再封爵位,张家少那么个外戚的虚爵吗?这样的情绪一直带到他抱着小孙子回到国公府。“老二,以后天子封爵之事你再不准出馊主意。”英国公黑着脸对次子吩咐。他是不少个外戚的伯爵摞着,但是次子和他的想法自然是不同的。“父亲,若是天子不给你另外册封爵位,会不会让群臣觉得天子不重视咱们府啊?”英国公用鼻子哼次子。“英国公府还在乎别人怎么看吗?”“可是妹妹会在乎啊。今年就会有宫宴款待诰命了。各府诰命会进宫拜见皇后的。”英国公摆手,“没人那么不开眼,蠢得要到你妹妹跟前说闲话,你妹妹也不会给她们机会。倒是你去辽东要多加小心,那些朝鲜人最是狡诈。”“儿子会记得父亲的话,多加小心的。”“行啦,你回去。出了上元节也就该去辽东了,好好陪你媳妇,记得去岳家走走。老大抽空把辽东的事情细细讲给他。”张之极和张之枺笑着应了父亲的吩咐。张之枺给父母亲行礼,然后抱起他的俩儿子,示意二夫人和他一起回院子。“老大,你们也回去。年后为父就上折子,以后这府里就交给你了。”英国公说的有些伤感,摆摆手将老大、老三两家都撵走了,不想听长子说些虚飘的安慰话。“可是心里不舒服?来,喝点蜜水润润。”英国公接过老妻捧来的蜜糖水,咕嘟嘟地喝了大半盏,接过帕子擦抹下嘴角。“早点交给老大也不坏,你回来教导长孙呗。要是成国公府把孙子教导好了,何至于被褫夺了国公的爵位。你呀,别那么想不开。”“我哪里有什么想不开的。我和你说老二要去辽东了,以后老大、老三以后还得再去西南。老太婆啊,咱们府到底是武将,不得不为天子做马前卒征战天下啊。”英国公夫人眨眨眼睛,对于丈夫将兵权、国公爵位传给儿子,她接受的很坦然。但是老大和老三要去西南,就出乎她的意料了。“今儿不是只说了老二去辽东吗?怎么扯上去西南了啊?京城多少勋贵啊,陛下不会只指着咱们英国公府带兵的。”英国公半眯着眼不回答老妻的问话,看到女儿与天子相处的好,他放心很多。天子有能力又自信,不会在乎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领兵的。天子在乎的是谁领兵最合适。眼看着跟着天子在辽东西北作战过的将领都晋升了,对次子将去战场,英国公心里不会有阻拦、舍不得之意。张家发迹在靖难,最辉煌的军功还是在西南的交趾。只看天子对合兰府都那么看重,又说过要重立交趾布政司,去西南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谋朝篡位那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司马一族那是文官武将都不缺的。可是自家为大明勋贵里的第一家,有领兵打仗的能耐,调兵权利却在兵部,粮草等在户部。看自己那傻愣儿子问天子的蠢话,简直是蠢到家了。天子器重文臣,再换皇帝也不过就是如此。谁跟你造/反啊?果然不能让孩子读太多的书。“那老二就是个来讨债的。你看看他在天子跟前说的什么话。”英国公想起来,就与老妻抱怨次子。“老二啊,是怕以后麻烦,把话先说在明白地方。有的没的你别胡思乱想了。今儿把几个孩子都带进宫里,还是天子提议的,要借童子压床呢。”英国公夫人把话题转到女儿身上,她可不觉得二儿子把丑话说前面有什么不好。果然,提起女儿,丈夫就忘记抱怨儿子了。英国公会心一笑,“咱家这六个大孙子,除了世泽年龄大了,其他五个都是压床的好人选。小六今儿没哭闹?”“没有,这么多天还得他小姑姑呢。得亏着是睡着了抱回来,不然哭起来可难哄。”老两口歪在热炕上,闲说着儿子、孙子,心里想的却是同在京师、见一面都不容易的女儿。坤宁宫里,皇后在娘家人走后就拼命地赶作业。朱由校坐在他的对面看折子。等光线暗下来了,朱由校出言提醒。“梓童,写了这么久了,该歇歇眼睛了。”皇后又写了几笔,才抬头回话。“皇爷,这些你有学过吗?”朱由校点点头。小皇后摇头不信,“皇爷领军在外的时间不算,登基后才启蒙,三年能学多少啊?”“为夫聪明啊,看一遍就会了,就不用做课业了。余出来的时间多,学的就快。”张嫣更不相信,皇帝这些天除了看折子就没见他读书,有空就反复地弹琴。那曲紫竹调自己的耳朵都快听出膙子了。“皇爷想弹琴吗?”“今儿不弹了。等年后再与潞王比琴技,先放放。”张嫣叹气,原来天子想与潞王比琴技啊。自己也算是聪明人了,可是进宫后只能与公主和信王比。不能和天子说学习的事儿了,问什么天子都知道,显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她强行转换话题,“皇爷,我父亲不喜欢因为我封爵。”朱由校拉着小皇后的手在屋里转圈,“以后会喜欢的。等太子出生了再封,他就不会拒绝了。”“那我二哥打下朝鲜,你真封他为国公啊?”“有什么不可以的。开疆辟土了,我也会在史册留下光辉的一页的。不仅是朝鲜,就是吕宋和交趾,都能得到相应的封爵。武将要用起来,不然让他们在京里做白吃饱,不出三代就废掉了。”“可是这么打仗,朝廷的银钱够用吗?”